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6、放灯(六) ...

  •   浅水楼原本做的是胭脂水粉的生意,一踏入便能闻见空气中一股馥郁的脂粉香气,卫长轩抽了抽鼻子,有些迟疑地转头去看杨琰,却见杨琰倒未露出什么嫌恶之色,他方才射箭的兴奋感还未散去,唇角仍挂着一抹笑痕。
      还不等他们上楼,便听二楼传来一个女子的笑声:“方才在楼上瞧见这一箭神威,小女子便料得是卫将军出马,果然不错。”
      卫长轩仰起脸,只见说话的女人明眸善睐,手中纨扇浅浅遮着笑靥,正是浅水楼的东家宋卿玉,忙拱起手:“宋老板。”
      杨琰眉毛一挑,这才意识到这位声名远扬的大商贾竟是个女子,不免有些讶异。
      “这位是……”女子眼波微转,又望向卫长轩身边的杨琰。
      卫长轩怔了怔,如同先前一样道:“这位是我的兄弟。”
      “兄弟?”女子轻轻一笑,定定看了杨琰片刻,脸色蓦地一变。她很快便提起裙裾从楼上快步而下,直走到杨琰面前,俯身行了叩拜之礼,“小女子见过穆王殿下。”
      杨琰后退了一步,他分明有些疑惑,却还是抬了抬手:“宋老板不必拘礼,起来吧。”
      连卫长轩也觉得莫名,忍不住问道:“宋老板,你怎会知道……”
      女人盈盈起身,再不敢直视杨琰,只垂着眼睛轻笑:“身份可以骗人,但气度骗不了人。小女子在此地行商也有数十年,算得上是阅人无数,如今都城中这样的气度,这样的年纪,除了穆王殿下之外,再无他人。更何况……”她背过身,走到窗边,伸手推开半掩的竹窗,“外面这么些人,想是来找殿下的。”
      透过竹窗,可以看见街面上打着穆王府灯笼的侍从们正快步向这边走来,卫长轩有些好笑方明的小题大做,悄声向杨琰道:“不然,我们还是回去吧。”
      出乎他意料的是,杨琰却固执地摇了摇头。
      站在窗边的女人轻轻扯着纨扇上的穗子,像是不在意地点头轻笑:“那十斛明珠我自会派人送到王府去,二位贵客不妨多坐一会,不过……只怕再过片刻,王府的人便要找到我这楼里来了。”
      卫长轩干咳了一声:“那……我们还是先告辞了。”他话音未落,只见竹窗外另冒出一群人来,竟也是穆王府的人,看样子是从长街两头围了过来,此刻出去,多半要跟他们撞个正着。
      他正在犹豫,却听女人又笑道:“穆王殿下,小女子还有个不情之请。”
      杨琰本在听着外面愈加嘈杂的人声,此刻稍稍回过神:“嗯?”
      “小女子在此经营这间小店,幸得各位街坊抬爱,生意还算过得去,可终究背景单薄,比不上那些皇商豪贾。今日既有幸得见殿下金面,想斗胆求殿下赐一幅题字,也好让小店沾一沾殿下的福泽。”
      卫长轩不由有些讶异,他知道杨琰虽偶尔写字拿去装裱,可从未赐过字给旁人,就连近臣也没几个敢向他求字的,这位宋老板忽然提出此事,不免显得突兀。
      杨琰稍稍一怔,便笑了:“听闻都城商会这些时日要更替堂主,宋老板想必是要借本王的字提一提身价。这么说来,那十斛明珠送的也不算亏了,果然是个生意人,不做赔本的买卖。”
      宋卿玉深深下拜:“什么都瞒不过殿下。”
      杨琰点头:“你从前对卫长轩有过恩惠,那便是对本王有过恩惠,自当报还,拿纸笔来吧。”
      左右立刻有人奉上笔墨,又在书案上摊开一卷巨幅的澄心纸,杨琰提笔蘸墨,毫不停歇,一气写了“十斛珠”三个字。
      他这幅字写的十分飞扬端劲,几乎不输于当世的名家,宋卿玉只看了一眼,便喜出望外,再次谢恩。而此时,门外的脚步声已纷沓而至,宋卿玉瞧见两人神色都不大自在,不由掩唇轻笑了:“二位若是不便出去,小店另有个偏门,通往后巷,只是怕唐突了穆王殿下和卫将军。”
      卫长轩一听说,立刻将手中的大氅给杨琰披上,拱手而笑:“多谢宋老板,那我们便告辞了。”

      他们匆匆从小门离开,却不料一走进那条后巷却闻到更加馥郁的脂粉气,几乎是扑面而来,让杨琰瞬间屏住了呼吸。卫长轩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伸手掩住他的鼻子,低声道:“差点忘了,这条后巷叫做乞巧巷,开在浅水楼后面,全是卖女儿家的东西,好几间铺子在这个时辰居然还没关张。”
      这是彻夜不眠的上元夜,巷子里还有不少结伴的女子正在采买胭脂水粉,蓦然看到这两个年轻人,都纷纷转过脸来。卫长轩拉着杨琰正要快步走出小巷,却听到一个声音喊道:“卫将军。”
      他回过头,正看见一个少女,依稀是从前在紫梁园见过的。少女方急急追上前来,然而与他四目相对时,还是羞得满脸通红,她掩着脸小声道:“卫将军怎么会在这里,好像从天上掉下来似的。”
      与那少女同行的皆是紫梁园的姑娘们,一见了卫长轩,纷纷围拢上来,娇声道:“果真是卫将军,这上元佳节,陪我们姐妹们逛逛吧。”
      “卫将军不如跟我们回园子去,我们那里新进了西域的葡萄酒,正好去尝个鲜。”
      又有人道:“咦,说来卫将军怎么好端端地跑到乞巧巷来了,难不成是来给心上人买胭脂的么?”
      “卫将军的心上人,我倒是想见一见……”
      卫长轩被这些姑娘们围着,简直比见了千军万马还头痛,只得一面敷衍一面后退。而他身边的杨琰早在这群莺莺燕燕凑上来之前,便被浓烈的胭脂香气逼退了好几步,索性躲到了路旁。
      “公子,买盏灯吧,”只听一个老妇人絮絮叨叨地道,“买盏平安灯,或是祈福灯,上元节总要放盏灯的。”
      杨琰有些好奇地伸出手去,摸索着摊子上摆着的各色花灯:“放什么灯?”
      老妇人轻声笑了:“公子难不成是外乡来的?上元节放灯是建安的老规矩了,听说今夜天门大开,只要你把心愿写在灯上,放到天上去,天上的神仙就能看见,你的心愿自然也就能实现了。”
      “我的心愿么……”杨琰喃喃自语。
      “也奚!”卫长轩刚应付完那帮姑娘,匆匆找到杨琰,心有余悸地道,“我们快走吧。”
      杨琰却拉住了他:“等等,我想买盏灯。”
      卫长轩有些奇怪,草草向摊子上看了一眼,挠头道:“买这个做什么,女孩子们才爱放这些灯呢。”
      杨琰却不依不饶地拽着他,仰起脸撒娇似的:“哥哥,给我买盏灯吧。”
      卫长轩听了他这一声“哥哥”,不期然又涨红了脸,认输般地道:“好好好,这条街的灯都给你买下来。”

      杨琰选的灯是最简单的样式,用白棉纸糊的四四方方的一盏灯,卫长轩提在手里,跟他一起走出了窄巷:“今夜大家都聚在颐蘭湖边放灯,你要去那里么?”
      杨琰沉思片刻,摇头:“不好,我们去白鹿台。”
      “白鹿台?”卫长轩呆了呆,白鹿台距离此处并不近,“去那里做什么,那是祭天的地方,平常有执金吾把守,恐怕不能随意上去。”
      杨琰淡淡一笑:“我要上去,还有人敢拦我不成?”

      建安城东,白鹿台。
      这是整个建安最高的地方,当时永安帝刚得到象征祥瑞的白鹿,为了彰显自己的功德,特意命人修筑了这座高台。外面果然有一支执金吾卫队把守,杨琰料的却不错,这帮执金吾听说穆王殿下要登台,连问也不敢问,匆匆迎了他二人进去,而后忙不迭把杨琰要的笔墨也送了上来。
      高台上没有掌灯,只有一轮朦胧月影照了下来,往下看尽是都城中未熄的零星灯火,还有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卫长轩就坐在高台的墙上,两条腿悬空摇晃,他想起了西北边陲那些极高的城墙,他也曾这样坐在城墙的顶端。那时陈绍还活着,尉迟锋也在,他们来回交换着喝一壶土烧酒,大声谈笑。他记得那时自己的心里空空荡荡,总在惦记着什么人,而那个人,此刻正站在自己的身后。
      他转过头,托着下巴随意问道:“也奚,为什么非要到这里来放灯?”
      杨琰刚在灯上写了几个字,又停了笔,仰起头,望着他看不见的天空:“听说上元夜会开天门,把心愿写在灯上,神仙就会看见。我想白鹿台离天空最近,神仙说不定会早一点看到我的心愿。”
      卫长轩哑然失笑:“你竟相信这个?”
      杨琰轻咬下唇:“为什么不信,我也有害怕不能得到的心愿啊。”
      “你的心愿是什么?”卫长轩跳下高墙,走到他身边,去看灯上的字,只见上面只寥寥写着他二人的名字。
      杨琰攥着那支笔,像是很为难:“其实……我不知道要写些什么,我想要的太多,却好像又都不够。”
      卫长轩伸过手来,握住了他执笔的那只手:“写吧,也奚,我猜你的心愿跟我是一样的。”
      “真的么?”杨琰轻声道。
      他们俩一起握着那支笔,如同方才在浅水楼前同握着一柄弓,缓缓落了笔。

      远处崇仁坊的钟声轰然响起,遥遥传来,钟声沉重,如同带着千年的喟叹。高台上的两个人在这钟声里彼此依偎,月光浅淡地洒在他们肩头,如同薄雪。那盏被点亮的天灯已逐渐远去,一直飘向天际,即使隔开那么远,卫长轩仿佛仍能看见灯上写着的字:杨琰卫长轩,永不分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6章 放灯(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