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光明之剑 ...
教宗梅里,司裁决,在光明神殿的地位尊崇无比,也是和血族十三氏族各亲王同期的强者。
或许,只有黛西的父亲梵卓大帝、那位老不死的教皇以及传说中的某位大神官可以在实力上压他一头。
这样一个人物居然亲自出手对付她的三哥,以大欺小,实在是令人不耻!
似是明白黛西的愤怒从何而来,红衣老者微微低了低头。
“不对!”黛西深吸了口气,觉察出了些不对劲,“梅里不可能来这。”
世上的异族有很多,东方有强大隐世的修行者和难觅踪影的鲛人族,西方除了他们血族,还有狼人族和精灵族。
光明神殿誓要把所有的异族一网打尽,除了与东方修行者井水不犯河水外,几乎得罪过所有的异族。
此时正值光明神殿与血族两败俱伤的好时机,若是梅里不在大本营守着,难保不会有人趁虚而入。
黛西很了解梅里教宗这个人,他不会容许一丝一毫的不确定因素存在,更不会为了她和三哥这两个小虾米,去冒让神殿失守这么大的风险。
那么,所谓的教宗亲自出手,便是句假话。
黛西冷哼一声,冷冽而逼人的目光直刺红衣老者,“既然梅里没来,我哥怎么可能输给你们这群废物?”
“妖女,休得无礼!”
三名白衣老者中有一人怒目圆瞪,显然已按耐不住。
直呼教宗其名,是为大不敬。
就如同他们这几个人于黛西而言是晚辈必须尊称她为殿下一样,黛西也理应表现出对于教宗大人的同等尊重。
可如今,他们的退让却换来人家一而再再而三的蔑视和侮辱,这让他如何能忍?
“亚尔林,退下。”
红衣老者面无表情地喝退手下,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做什么纠缠。
当然,他并不是不生气,而是因为……他曾听过一个传闻。
据说在百年前,这位小公主与他们光明神殿,尤其是和梅里教宗,有着很深的牵扯。
具体发生了什么他也无从知晓,但有一点很明确,这位小公主与教宗大人的仇怨极深,想让她改口用尊称,还不如杀了她比较现实。
红衣老者微微一笑道,“确实,教宗大人没有亲自前来,但他给您的兄长送来了一把剑,一把——代表着光明的最强之剑。”
黛西眼瞳剧缩,指尖开始抑制不住地颤抖起来。
代表着光明的最强之剑……
这世间,只有一把剑当得起如斯评价,那把剑位列光明神殿圣光术五大绝招之一,名叫大光明剑。
黛西很清楚这把剑有多恐怖……因为就在十年前,她亲眼看着那把足以遮天蔽日的巨型光剑,轻而易举地攻破了固若金汤的宫殿大门,伤了她强大无比的父亲,杀了她数以万计的族人。
就这么一剑而已,让血族血流成河,让她的家毁于一旦。
虽说梅里终究只是教宗,与当时亲自出手的教皇实力天差地远,加上他人又未亲至,大光明剑的威力一定会大打折扣,然而接剑者也从血族最为强大的梵卓大帝,变成了他的三儿子。
没有任何侥幸,哪怕是大哥二哥都在,哪怕他们四兄妹一起联手,都没有可能毫发无伤地接住这把剑。
当然,黛西也没忽略掉红衣老者的用词,他说的是“带走”而不是“杀死”,这就意味着,她的三哥还活着。
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
“奥斯伯爵不愧为一个好兄长,居然在最后的紧要关头还能送出通灵兽来给您报信,看来您安危在他眼中更胜于自身。”
红衣老者嘴角带着笑意,如同黛西先前一样惋惜地点头,说出的话听起来却更像是挑衅与讽刺。
黛西抿了抿嘴,想起之前苍鹰坠下惨死的情景,忍不住攥紧了拳头,“梅里也不愧是个可尊可敬的好教宗,居然牺牲了三个红衣主教当一把剑的祭品,好大的手笔,看来你们在他的心里,连阿猫阿狗都不如!”
红衣老者面色一变,眼里闪过一丝诧异与不自然。
他没想到,他两次刻意说错的地方,竟是被这女子一下就看出了端倪。
的确,而且昨夜牺牲的三名红衣主教,不是死在奥斯伯爵的手里,而是被大光明剑吞噬了生命力。
因为教宗大人无法亲至,所以仅仅以他们红衣主教的实力强行催动那把剑,便要付出代价。
那代价确实有些重,但那又如何?
身为大主教,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信仰,为此而燃烧甚至付出生命,便是他们的宿命。
“一切都已经结束了,逞口舌之利毫无意义,您是聪明人,应该明白现在跟我们走是最好的选择。”
对黛西的冷嘲热讽无动于衷,红衣老者恭敬地作了个请的手势,语气一如之前那样平和。
“你明知道我不可能束手就擒,还说这些废话做什么?”黛西嗤笑一声道,“就算梅里亲至,他也不敢对我出手,你的资格更是远远不够,我挺想知道,他还让你安排了什么后手等着我呢?”
黛西对光明神殿的情形了如指掌,她心中已经有了几分猜测,而如果猜测属实,她确实即将面临一个极大的麻烦。
红衣老者紧紧皱起了眉。
照现在的情形看,那条银链是罕见的保存完整的上古神器,坚固无比,他们的偷袭既然得手,那在他眼里,黛西绝无再挣脱的机会。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真的被黛西说中了,教宗大人确实有为他安排了一位强有力的支援。
事实上,就连红衣老者自身都不明白,为何教宗大人不愿亲自动手对付眼前的这位女子?明明已经让他们靠着大光明剑轻而易举地抓了奥斯伯爵,再加一个又有何妨?
那位血族伯爵,肯定比这位无任何封号在身的妹妹强大得多,这个他们毫不怀疑。
到底为何教宗大人对这女孩儿的忌惮之意远比她那位兄长大得多?不仅特地选择这俩兄妹分开的时候动手,还允许他们动用神器,甚至大费周章地亲自去请那位出手……
以教宗大人的实力和地位,居然如此极力避免与这女孩儿的正面交锋,对区区一个毛丫头表现出了超乎所有人意料的重视,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难不成,这位小公主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红衣老者虽有满肚子的疑问,但他绝对相信教宗大人的安排,相信这只是为了万无一失才实施的计策,所以他还是会照着命令去做。
更何况,即便是教宗大人不出手又如何?只要等那位大人到了,就算这位小公主再特殊,也无法逆转战局。
至于黛西之前所说的那句‘教宗不敢对她出手’,这种听上去极其狂傲自大的瞎话,红衣老者等人,没有一个人相信。
“殿下休得胡言,”红衣老者脸色微沉道,“您若是执意不肯配合,就别怪我们得罪了。”
从他们开始谈话一直到现在,一共过了九十七息的时间,他们四人已经调息成功,而反观黛西却是脸色愈发苍白,甚至连肩上的血都没止住,说明银链不仅成功抑制了她那恐怖的自愈力,还在不停加重她的伤势。
很好,看来胜负已分。
现在的黛西,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纯血族,就如同刀俎上的鱼肉,只有任人宰割这一种结局。
“呵~就凭你?”
黛西轻蔑一笑,微微仰起了下颌,她的眼神看上去很平静,先前的愤怒已经悉数敛去,打量红衣老者一行人时,不刻意却天然流露出一份居高临下的贵气。
这是看蝼蚁的眼神。
饶是红衣老者的涵养再好,终究是被黛西这份骨子透出来里的蔑视所激怒了。
他脸色微沉,缓缓从袖间抽出了一对薄如蝉翼的无柄短剑。
剑长七寸三分,并不比黛西腰间那把短剑长多少,看着很是古朴无常,单薄的剑身上甚至还带着一些缺口,丝毫没有神兵利器的锋芒。
光明神殿之人大多以法杖或者念珠作为自己的武器,用剑之人极其稀少。
打破传统的人必然有其独到之处,那这位老者,必然是个剑道高手。
黛西是整个血族公认的剑道白痴,体术也是差强人意,远达不到一个专业的战斗人员水准。
这是梵卓大帝亲口对自己的小女儿作出的评价,就连雨青山上那位对黛西疼爱有加的先生,提起她这一点,也只能叹口气聊表惋惜。
但战斗方式的不专业,并不能代表实力的强弱。
因为黛西小时候曾经经历过的某些境遇,梵卓大帝知道自己这位小女儿的实力从来是最被人低估的。
比如说,如果要把这四兄妹同时扔到一个残酷的战场上经历厮杀,那他认为,最有可能活下来的不会是他子女中最为强大的大儿子,而是这个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小女儿。
这些事情连血族中人都不见得一清二楚,神殿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就像现在,看见对方是个正儿八经的剑客,黛西非但没有平日里的头疼,反而一阵轻松。
因为她身上刚好带着一把短剑,一把很厉害的短剑。
……
就在红衣老者蓄势待发准备将眼前人斩杀于此地之时,异变陡生。
“锃!”
一声清鸣乍响,系在黛西腰间的那把短匕猛地嗡鸣震动起来,雪亮的短剑自行脱鞘而出,登时化作一道浅灰色的剑影,直刺红衣老者面门。
无论是红衣老者,还是三位围在黛西身边的白衣老者,无一不大骇。
没人想到她居然还会有还手之力,因为人就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甚至根本没有动弹!这怎么可能?!
黛西很是开心地弯了弯眼睛。
崖间忽地刮来一阵大风,吹得她脸上的黑纱缓缓起伏,吹得那身染血的长裙摇摆不定,她看起来宛若一朵盛放的红莲,又像是冥间爬回来的厉鬼。
事实上,从她开口的那一刻起,她的手就一直负在身后。
也是从她开口的那一刻起,她的手指一直处于轻颤的状态,如同在拨琴弦一样,隐隐应和着她呼吸的频率。
当然,配合上她的真实情绪,即便站在她身后的那位白衣老者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她的手指在颤动,也只是认为是无比的愤怒导致了这种颤抖而已。
黛西知道,这些人或许已经足够的小心谨慎,但依然不够。
她甚至敢打赌,以梅里的性子,交代的原话必然是等后援到了,再让他们对她出手。
偷袭她,则应该是红衣老者仗着神器之威,为了邀功而擅自作出的决定。
轻视从一开始就存在,可若是一开始便没有正确估计对方的实力,再自以为是的谨慎小心都是只个笑话。
这场战斗,黛西知道自己已经成功抢占了先机,那就绝不会输!
吸血鬼的设定都是窝自己来的,有些跟传统一样,有些不一样,嘛,别较真就好哈哈~~
今天在外跑了一天,明天估计还要跑一天,还好有存稿哈哈O(∩_∩)O
so,今天有俩更,算上明天的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光明之剑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