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二章 凤来朝 ...

  •   第二章凤来朝

      高宗当年因劳碌过度,积劳成疾,长期缠绵病榻,太子又德才兼具,众望所归,便索性让了皇位,去做清闲的太上皇去了。

      如今刘衿青这一辈排字为惟,三月之期时幸得太上皇指旭字为名,即为尹惟旭,有旭日初生,紫气东来之意,寓意吉祥福瑞,又有展望期盼之愿。

      只看这名字起的,就知道他颇得太上皇青眼。加上他生母位份本就不低,生了个皇子便封了正三品妃,得封号惠,入紫兰殿主位。

      虽然这在隆景帝花团锦簇的后宫里并不出挑,但这位母凭子贵的新晋惠妃不仅颇有手段,保下了自己的孩子,还有位做正六品太学博士的好父亲。

      太学博士官职不高,却是太学老师,负责五品以上官僚子弟的教学,相当于今天的校长,是以从太学出来的官员见到他都是要叫一声老师的。再者方炳文本身又是满腹经纶的仕林大儒,在天下仕子中的地位也不是可以随便忽视的。

      加之惠妃一向与从六品国子监助教秦瀚荣之女正四品馨容华交好,两人守望相助,也不过分争宠斗艳,又因着隆景帝一向雨露均沾从不专宠的性子,倒也没什么人来招惹她们。

      是以刘衿青在宫中的日子算是过得安安稳稳顺顺随随。

      当今现下已有四子,大皇子尹惟慎,三皇子尹惟修,四皇子尹惟骁,五皇子尹惟旭。

      大皇子出身低微,因亲母乃是隆景帝当太子时候的宫婢,出生后便养在当年的王妃如今的皇后膝下,得隆景帝亲赐慎字为名,有慎思笃行,修持己身之意,望他身为长子审慎持重,纯正踏实,也无不隐含警告,令其不要妄生自诩之心。

      这大皇子也确实一向温和醇厚,不过平时却也显得着实谨小慎微了些,无论是修学或是请安,都是恭谨守礼,一丝不苟,课业也平平无奇,平日里也是力求中庸,遇事绝不出头,能避则避,能退就退,直恨不得大家都把他当个透明人才好。

      不过即使他一向规规矩矩,步步退让,可中宫皇后一直未有所出,几个皇子也逐渐长大,他这个身份尴尬的皇后养子处境也就显得愈发微妙起来。

      是以平日里更是战战兢兢,生怕行差踏错一步。

      二皇子为皇后所出,当时皇后还是太子妃,性子温婉知书达理,可面对太过优秀的丈夫却一直心有怯怯,觉得自己配之不上。何况当时太子年少风流,娇妻美妾成群,也对她略有疏忽,使她心中委屈的同时又更不敢拿出当家主母的威严气度来,就怕给自己夫君留下个妒妇的印象。

      却不知这倒是更让尹苍宸将她看轻了几分。她心思细腻,两人日夜相见,尹苍宸更是没有遮掩的心思,她又怎么察觉不到?心下便更是委屈。

      如此,当得知自己怀胎时自是喜不自胜,却又不免患得患失,心思起伏之下忧思过度,以致母体欠安,腹中胎儿也先天不足,导致早产。

      虽然最后母子平安,可尹苍宸由此对她更为不满,加之儿子到底是太过孱弱,出生尚未满月便去了,她也因此落下病根,从此就有些心灰意冷。对大皇子这个名义上的养子也冷冷淡淡的,只是衣食住行皆按行制,从未短缺克扣罢了。

      后来封了皇后就更是放任自流,从不参与后宫争斗,只是闹的实在太过了才出来说两句场面话,最后也还是要皇帝裁定,绝不擅做主张,与皇帝可算是相敬如冰了。

      隆景帝也乐得她不管自己,也仍旧给她皇后的体面,只是有时会抱怨前朝事务繁多,后宫里出了事也还要来烦他,怪皇后实在没有一国之母的风范。不过也就是发发牢骚,现在这日子他过得还算舒心,不打算整出个废后的事出来给自己找事儿干。

      三皇子尹惟修出身也算不上好,只是出生的时候赶了巧,诊出喜脉的时候正好是新皇登基的前一天,当时此胎已经孕有两个半月,可其亲母不过商贾之女,说的好听点也就是个侍妾。

      新皇登基前身体不适,自然不敢拿出来说嘴,只是后来实在是恶心没忍住干呕了几声,才在众目睽睽之下请了大夫诊脉后知道了此事。

      尹苍宸又得了孩子自然高兴,大袖一挥,今儿爷高兴,管他什么规律不规律的,赐名!

      “‘伊中情之信修兮’。美好曰修,望其以后能修学为德,修正惟节,便取这‘修’字。”

      于是这三皇子还没出生不知道男女就得了个修字为名。其亲母也跟着沾了光,得封贵嫔,勉强也是一宫主位。

      这位陆姑娘自甘人下惯了,加上母家微弱,也没什么底气,从她谨小慎微到难受了半个月硬是撑着不敢看医生就能看出点儿苗头来。是以晋了位分也是愈发谨小慎微,步步为营。可谁知这位一向委曲求全的商贾之女却偏生生了个清高傲岸,书生义气的酸腐文人出来。

      要说当时这尹苍宸给自家孩子命名那也是深思熟虑了一番的:那句“伊中情之信修兮。”出自张衡的《思玄赋》,这本是个抒发自己不愿随波逐流,却又忧馋畏讥,只好潜心学术研究的无奈苦闷心情的酸腐文章。

      但既然皇帝陛下从这里面选了个字在登基的前一天给自己孩子命名,那这透露出来的信息可就有意思了。

      这不就是隐晦的向天下读书人说:“放心,孤登基以后必定承接发扬父亲科举之制,广纳天下英才俊彦,定不使似张衡这等有识之士,有贤之才遗漏荒野,报国无门。”吗?

      听说皇帝陛下这话传出去之后,天下仕子群情激烈奔走相告口口相传,激动者甚至当街留下泪水,表示自己以后绝不上课开小差,偷看小黄书,发奋努力,坚定求学,一定不会辜负党和群众的希啊呸,是绝不辜负皇帝陛下的一片苦心和殷切期望!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这三皇子可算是没辜负自己的名字又遂了他爹的意:从小就通读四书五经、伦理道德说的比他爹还溜儿,简直就是太学先生眼里的宝贝……除了一点儿——一根筋。

      不过这也不算什么,毕竟这大概是天下书生的通病,也是世上文人的风骨——仗义直言,不畏强权。

      加上他也着实生的俊貌修容,身材颀长,看着活像根竹竿似的,倒也颇有几分建安风骨。

      但这位也实在不是个省事儿的主,在他能走会道之后没少给自己老子找气受,偏偏尹苍宸还奈何他不得,只能打落牙齿合血吞。

      四皇子只比三皇子小半岁,当时尹苍宸琢磨着文武双全,文有了,那也该有个武的。于是便赐了骁字给四皇子,意为骁勇刚猛,坚毅果决。望其有勇者之心,仁者之气。

      尹惟骁生母却是个有心思的,虽然只得封了个正四品婕妤,但对儿子的教育却从不含糊,《大学》《中庸》什么的没少教,可惜真应了他老子给起的这名,尹惟骁天性好动根本就坐不住,仿佛天生带着股豪勇和血性,但鉴于他现在的年龄,只让人觉得这妥妥一只泼猴子……

      一年之后,五皇子尹惟旭出生。

      其母方婕妤一向得太后喜爱,又诞下皇子,是以得了太上皇恩典,亲赐其名。

      于是当时的刘衿青,如今的尹惟旭的后宫生涯正式开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