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到朝廷运米救济朝鲜灾荒是史实
康熙三十七年(1698)二月,清政府应朝鲜国王李焞之请,调拨米粮三万石,救济朝鲜灾荒。康熙三十六年冬,朝鲜国王李焞上奏康熙帝:比岁荐饿,廪庾告匮,公私困穷,八路流殍相续于道,吁恳中江开市,贸谷以苏沟瘠,俾无殄国祀。朝鲜人记述这次饥荒造成的后果时也说:是岁八路大饥,畿湖尤甚,都城内积尸如山。康熙帝接报后,立允其请,于康熙三十七年二月,命部臣往天津截留河南漕米,用商船出大沽海口,至山东登州,更用鸡头船拨运引路。清政府还颁发帑金,广给运值,缓征盐课,以鼓励商人,将盛京所存海运米,平价贸易。共水陆运米二万石,内加赏者一万石。朝鲜灾民收到救济粮后,无不欢快鼓舞。朝鲜国王也具表文上奏康熙帝,陈谢感激殊恩,备言民命续于既绝,邦祚延于垂亡,周围运粮米之快,赈贷之周密,是古所未有。康熙帝三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清政府救济粮运至朝鲜,朝鲜右议政崔锡鼎到边境迎接。七月初十日,清政府吏部右侍郎陶岱从朝鲜返回,疏言遵旨赈济朝鲜事,其中写道:臣等遵旨赈济朝鲜,于四月十九日进中江,随将赏米一万石,率各司官监视,给该国王分赈,其商人贸易米二万石,交与户部侍郎见和诺监视贸易。据朝鲜国王李焞奏,皇上创开海道,运米拯救东国,以生海筮之民,饥者以饱,流者以还。目前二麦熟稔可以接济,八路生灵全活无算。康熙帝闻奏后,作“海运赈济朝鲜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