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绢花争艳姐妹承情 ...

  •   宁府的赏梅宴过后,贾府诸人也开始越发忙碌起来,因新年已经不远,各处亲戚走动,公府官邸,人情来往,上上下下的事宜都要打点,故而凤姐儿等人成日家不得空了,也鲜少到贾母跟前。

      不过再怎么忙碌,也并不妨碍黛玉快活的小日子。

      她自从来了贾府,虽说不是自己家里,日日谨小慎微,却反倒觉得自在了许多。在家里,她时时刻刻都要面对林如海,说不准一个纰漏就会引人怀疑。可贾府的人并不熟悉以前的黛玉,她有贾母疼惜着,宝玉关照着,三春陪伴着,倒也惬意得很。

      这一日她刚准备用早膳,果然就又见宝玉照例过来蹭吃蹭喝了。许是怕来得太早黛玉会恼了他,宝玉还奉上了一个迷死人不要命的灿烂笑容:“我又来叨扰妹妹了!老祖宗说昨夜的雪太大了,怕妹妹走路不稳当,特特让我来接妹妹过去呢!”

      黛玉暗地里抽了抽嘴角:当她是白痴么?这才什么时候,贾母恐怕还没起来呢,哪里能吩咐他来接。不过看着宝玉那张如玉面孔,黛玉又数落自己没出息,色令智昏,怎么一看见他就什么气都生不起来了?

      想到宝玉这般没皮没脸也是为了讨好自己,总归心里还是暖暖的,黛玉便微微一笑并没揭穿,目光一扫到他肩膀,看见镶白狐皮毛的黑貂皮披风上落了些浅薄的霜雪,遂问道:“外面下雪了?”

      宝玉一面解下披风交给晴雯,一面傻呵呵地笑,也不说缘由,倒是晴雯在一旁脆生生地接道:“还不是二爷心急,刚才西跨院的门都没开就要过来,自己推了门,正好门上的积雪都落下来,撒了一身。”

      她这话说的轻松随意,并不十分恭顺。黛玉知道她自视甚高,性子直率,倒也并不是对黛玉有什么意见,所以并不介意。反正晴雯好歹是当面锣对面鼓的,比袭人的嘴甜心苦强多了。

      “寒冬腊月的,很该小心一些,若染了风寒可怎么得了?”黛玉踮脚拂去宝玉头顶的几片雪花,唤来伊人:“去倒一碗热热的姜汤来。”

      伊人应声去了。冬日里,黛玉最怕感冒了吃苦汤药,所以姜汤是时时热在炉子上的,里面还加了几味草药,出入必饮,倒也极有效用。

      宝玉接过姜汤,笑眯眯地喝了一口,方才落座,道:“妹妹这里的姜汤跟我素日喝的大不相同,倒有些甜津津的,不那么生辣。”

      黛玉轻轻一笑:“不过是我从医书上看到的古方。二哥哥喜欢这个味道,我抄一份给你就是了。”

      宝玉却道:“我喝妹妹这里的就够了。倒是把那方子给鸳鸯姐姐去,孝敬老祖宗岂不更好?”

      黛玉摇头道:“这却不成。老祖宗年岁大了,这里面有两味药与老人家不相宜,但若去掉,又伤了姜汤的药性,不如寻常的做法了。若非如此,不必二哥哥说,我早就命人送去了。”

      “原来如此。”宝玉恍然大悟,又觉得自己多此一举,讪讪道:“是我想当然了,妹妹勿怪。

      黛玉倒没怎么在意,反正宝玉一贯都是有口无心的。她看了一眼窗外,时辰还早,便与宝玉多聊了几句。

      宁府的宴会也过去了一段时日,她不禁想起秦钟之事,也不知宝玉现在见没见到他,便旁敲侧击地问道:“快到年下了,二哥哥还去外面念书么?可有什么趣事,或者遇见什么有趣的人?”

      “先生昨日已经放了假,要过完年再去了。”宝玉摇摇头,忽而叹道:“趣事也没什么,只是往常我只和冯紫英、卫若兰他们来往,自去了外面书院,才知道这世上原来也有许多钟灵毓秀的人物,文采荟萃远甚于我。当日妹妹所言果然不虚。”

      黛玉笑着宽慰道:“二哥哥也不必自惭形秽。世人各有所专,来日方长,二哥哥如今才多大呢。何况如今身在杏林,与君子交往,久而久之,何愁自己不成君子?”

      其实宝玉现在就是个半大孩子,又刚去书塾附学,怎么可能比得上外面那些饱读诗书的学子?拿小学生和大学生比,完全没有必要嘛!

      宝玉一听这话,方才的沉郁顿时烟消云散,心中又是感动又是温暖,道:“这一向只有妹妹最懂我,也从心底里看得起我。我知道,老祖宗和太太都是疼爱我,旁人也只是场面话,只有妹妹是不一样的。”

      “旁人怎样想都不要紧,二哥哥自己有心气儿才是难得的。”黛玉笑着说。

      说话间,丽人过来上茶,宝玉正觉得喝了姜汤后身上热热的,有些口渴,啜了一口却奇道:“怎么是白水?”说着便放下了。

      还是黛玉耐心解释道:“等下就要用早膳了,不宜饮茶。我见二哥哥刚喝了姜汤,怕是嘴里苦,喝点温水润润也罢。”

      宝玉便依言又喝了几口,又听见黛玉说用膳时不宜饮茶之语,不禁想起家中餐后便吃茶的习惯,因而暗暗留心,想着以后要找个时间告诉老祖宗去。

      要说宝玉也不愧是个有心的,凡他介意的人介意的事,没有半点能逃过他的注意力——虽然大多数时候这种注意力都用在了黛玉身上。

      黛玉看他略有思索,只当他是不喜欢白水淡而无味,便吩咐佳人和妙人摆饭。

      因着冬日里青菜少,贾府的膳食开始油腻起来,故而她的早膳也开始备的少了,不过是一碟子早先腌渍的各色蔬菜,一碟子宝玉素来喜爱的鹅掌鸭信,两碟子炝拌菜,外加两小碗高汤素面而已。

      黛玉虽然喜欢美食却不喜欢浪费,所以这顿饭在贾府绝对称得上是简约了。不过宝玉来这里为的是和黛玉亲近,且不计较吃喝,遂安安稳稳地坐下用餐了。

      一时饭毕。黛玉起身去屋内让雪雁整妆,对着镜子,她又想起一事,遂向丹鹊低声道:“我记得来时父亲给我预备了一些绢花儿,只是那颜色太艳了,我如今戴不得,白放着也可惜。快到冬至节了,你去找出来,也算是我给姐妹们备的一点小礼物。”

      丹鹊应了一声,过一会儿便端着个红木匣子回来。依着众姐妹的品性,黛玉给每人挑了两支,分别放在小锦盒里,就说是林如海给的冬至节礼。

      因着三春都与她在一个院子里,她便直接和宝玉一起过去送了。两支迎春花是迎春的,两只玫瑰是探春,另有惜春是两支栀子花,都是苏州的上等绢纱堆成,花瓣上镶着一圈圈水晶,看起来绚烂夺目。

      三春皆喜欢的紧,立时戴上了,她们本就是水灵灵的女儿家,又有花朵衬着,更显得娇艳可爱。

      几人说笑一阵,便一齐去贾母房中请安,未料宝钗已经先到了,正在厅中等贾母。宝钗见她们一同前来亲密无比,心中不免有些不乐,只是面上故作无碍,温软笑道:“我原还担心雪地难行,没想到宝兄弟还特特过来接妹妹,如此我也就放心了。”

      她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倒好像是宝玉只想接黛玉,三春却只是顺便了。黛玉当然不会听不出来,想着宝姐姐你还真是不挑事闲得慌,因笑道:“宝姐姐可是抬举二哥哥了,我也不过是顺便的,他呀,实实在在是为了蹭饭呢!”

      这话一出,惜春便忍不住笑了出来,宝玉也笑道:“我可是奉了老祖宗的旨意去接姐姐妹妹们,妹妹让丹鹊犒劳犒劳我不是该当的?”

      宝钗见话头被岔过,又是在贾母房中,不好再多生事端,遂道:“宝兄弟辛苦了。”

      不一会儿鸳鸯便搀着贾母出来,几人忙上前请安。贾母见三春头上皆插着新式的绢花,往日似乎没见过,便问道:“这绢花儿娇嫩好看,跟真的一样,是外面送来的?”

      探春噗嗤一笑,脆声道:“这是林姑父托人送来的,说是给我们作冬至节礼呢。”

      贾母一听,疑惑道:“这几日也没见姑苏来人啊?”

      黛玉心里早有准备,解释道:“昨日林管家来过,但是京中庄子忙乱,离不得人,府里这几日也都忙着,所以我才没让他进来请安。这些不过是小玩意儿,林管家便随身带来了。正经的年礼父亲已经打点妥当,等冬至那日一并送来。”

      黛玉初来那日贾母就见过林忠,也知道他是个妥当人,想着林家产业也不少,京中无人打理定然不成,故而并没多说什么,只道:“难为你父亲记挂着她们姐妹了。”

      “姐妹们喜欢就是最好了。”说着,黛玉唤来丹鹊,亲捧来一直锦盒对宝钗笑道:“原本是要给宝姐姐送到梨香院的,正巧姐姐也在老祖宗这里。这是两支宫花是给姐姐的,还请姐姐不要嫌弃。”

      黛玉亲手打开了描金的红木妆盒,里面盛着两朵怒放的金叶牡丹,雍容华贵,正匹配宝钗的丰艳端庄。宝钗纵使标榜自己不爱这些俗物,也不得不眼前一亮,稍微推辞两句便收下了。

      众人坐下,贾母随口问了几句林如海的近况,黛玉一一答了。随后,大家互相说了些趣事轶闻,说说笑笑的,倒也其乐融融。

      正当此时,忽又听外面有人声。贾母便道:“鸳鸯你去看看。”

      鸳鸯应声出去了,回来时身后却跟了一个三四十岁的妇人,服色虽不鲜亮,质地却不凡,黛玉也曾见过,是王夫人处的管事嬷嬷,人称周瑞家的。只见她手里还捧着一个半月形的锦盒,恭敬地俯身请安。

      黛玉顿时眼前一亮:终于来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