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第34章 天灾(下) ...

  •   雨水淅淅沥沥落在斗笠和蓑衣上,脚下地面湿滑,空气里弥漫着土腥味。

      马文才抓着祝英台的手,径直往居仁园走去。

      一路走下来,四周全无人声,满目疮痍。马文才两世经历,也是第一次亲身面对这样的灾难场景,不自觉又往祝英台贴近了些。

      居仁园门内冲出来不少泥沙,将园内的道路彻底覆盖,几人干脆爬上院墙。

      站在高处,更能清晰地看见,凡是靠近东侧山体的屋子无一不被大水裹挟着泥沙冲击。有些原本就建在山坡上的屋子就更别提了,整个变了形,与山上滑落的树木山石一起被冲往山下。

      他们的不厌居算是运气不错,东边的院墙有些歪斜,墙外堆着些树枝碎石,但仍然立着。他们相视一眼,脸上是掩不住的喜色。

      院子还在!

      他们顺着院墙跳上屋顶,进入院内,银心背了些炭,六曲背着锅盆和吃食,护卫炕上两床被褥,祝英台和马文才各自背了几套干净衣服,这才离开。

      回去时,几人脚步放慢了许多,每一个沿途见到的屋子,都会想办法进去瞧一瞧,或者站在近处喊几声。有一两个运气极好的学生,屋子靠里,洪水冲到时力气已经小了些,屋子便多多少少保存了下来,他们也躲过了一劫。此时有人来找,便也带了些吃用的东西跟上。

      其他几个小队的情况也差不多,多少都能找些吃的或用的带回大成殿,但能找到人的极少。一趟出去二十几人,带回来的也不过五个。叫人庆幸的是,周先生与阿成都在其中,叫书院众人仿佛都有了依仗。

      有了吃的,活下去的可能性也增加了许多。殿内的人强迫自己调整好心情,不去想那些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不幸。

      等第一批出去的人都回来,第二批人也出去了。马文才让梁山伯和祝英玖二人清点收集来的东西,优先发放给出去搜集东西和找人的这些人,然后是年纪大的先生和伤患,至于那些身体无恙却只顾着躲在殿里的,他只少少分了一些吃的,不叫他们饿死。

      当第一批自救会的人出去后,许多并非自救会的学生、仆役等也都自愿组织起来出去找东西救人,他们回来后,竟也自觉地将东西全交到马文才这里,等他们分配。聚集在大成殿内的人不知不觉间就形成了秩序。

      如此又是一天一夜过去,雨终于停了,露出久违的阳光,山上也很快不再有水冲下来。

      接近午时,山下传来人声。祝家护卫终于带人上山来了!

      大成殿内登时欢呼起来,不少人甚至喜极而泣,抱着头痛哭出声,似乎要将这两天的恐惧、悲伤通通哭出来。

      护卫来到祝英台身边,简要说了下情况。

      其实,尼山书院的运气既可以说好,也可以说不好。这次凤凰山中好几处山谷都爆发了洪水,尼山书院所在之处发的水并不算大。但因为前些时间齐家故意叫人在书院旁开山伐树,使得两侧山体松散,再加上去年的旱与接连半个月的雨水冲刷,最终导致许多处山体大块崩落,冲击到书院。

      下山一路艰难,原先的路基本都已毁了,而且越向下走,洪水汇集冲刷后所留下的痕迹越是惊人。等走到山脚,便看见许多坐落在山下的村子几乎都被洪水摧毁,只留下一片水泽。

      马文才已不忍心再看,咬着牙低头向前走,但沿途的嚎哭、呻吟仍源源不断传到他耳中。

      一直到钱唐县里,无数流民无处可去,窝在墙角,脸上都是迷茫。

      直到和祝英台几人进了一间客栈,马文才总算放松了些。

      “仅仅钱唐县里就是这般模样,也不知其他地方如何了。”马文才叹了口气。

      祝英台捏捏他的手,道:“别多想,先顾好自己的身体要紧。”

      话虽如此,几人无一能安心休息。

      第二天,祝家与马家都有人来接。

      分别前,祝英台对梁山伯道:“若是你家中也受了灾,便来寻我。祝家庄还是能安排下你们一家的。”

      梁山伯又想拒绝,旁边的祝英玖却道:“梁兄,切勿推辞了。”梁山伯脸上莫名一红,默默应下。

      马文才回到家中,马太守和陈氏总算放下心来。会稽郡与吴郡相邻,此次大雨,会稽郡里也有许多地方受了灾,马太守每日大半时间都耗在衙内。

      即便他如此勤勉,受灾人数实在太多,马太守已是焦头烂额。

      马文才忍不住了,他趁马太守一日晚间回到家里时,问道:“阿父,可有什么我能做的?”

      马太守心中宽慰,但还是摇了摇头,道:“不必,你安心在家陪你阿母便好。”

      马文才皱起眉,不快道:“阿父,我已有二十,即便我帮不到什么,阿父也可以对我说说。”

      马太守叹了口气,道:“还能如何,是那些受了灾的流民。”

      马文才其实心里有数,也早已想好,便道:“阿父,其实我倒有个主意,是受这次困于书院时的经历所启发。”

      “哦?”马太守道,“你说说。”

      马文才状似害羞一笑,道:“这也是儿的猜测,当书院这些同窗受困无事可做时,心中便总是担忧,但当众人各自承担职责,寻找食物、救治同胞时,却都将心思放在做事上。因此,儿大胆猜想,对待流民或许也可如此。若是仅仅给予救济粮食,他们不知前路何处,心中便会忧虑绝望,惹出事来。不如着人安排他们建造安置之所或回乡重建家园,身上有事便顾不得其他。如此也便于管理,灾粮也可按工发放。”

      马太守眼睛一亮,毫不犹豫夸赞道:“不错!亦省了许多工钱,一举多得。”

      马太守拍拍马文才的肩膀,就要去研究如何实施这个法子,马文才赶紧又道:“阿父,儿还有一事,或许是杞人忧天,但儿还是希望阿父能考虑一二。”

      “你讲。”马太守道。

      马文才深吸一口气,道:“儿担忧的是,此次水灾之后可能会接着旱灾。”

      在现代学地理时他曾学到,南方夏季旱涝情况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降雨的区域通常为冷暖空气交汇处,而副高控制的区域则以高温少雨的天气为主。

      依据他的推测,这一年北方冷空气弱,所以冬天偏暖,春末夏初开始连续降雨,可能是暖空气逐渐增强,锋面在此徘徊的原因。以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今年副高偏强,随着锋面北移,南方将受到副高的长期控制,这就意味着大旱。

      但这些他都难以直接同马太守解释,他只道今年太暖,春夏都比往年来得早,恐怕夏季会极长。

      马太守本来还不以为然,细细想来却的确有几分可能。他点点头,道:“我儿有心了,提醒得对。即便没有旱灾,虫灾怕也是少不了。”

      他深深叹了口气,只觉得这一年怕是不好过。

      果然,水灾过后接连着晴天,仿佛全年的雨已经通通降完。一淹一晒之下,田地几乎彻底荒废。梁山伯一家觉得情况不对,便搬到了祝家庄。

      马太守因已有所准备,此时不慌不忙地安排那些流民协助修建引水工程。好在江南水网纵横,即便是这样旱了,多少还能从江、湖、井中取些水。春播的种子已经沤坏,便趁此机会改种些耐旱的粮食,多少能有些口粮。

      虽然会稽郡里勉强能稳住,但其他地方却都已乱起来。

      涝灾、旱灾,涝后有疫,旱中有虫,简直让人怀疑老天爷是否要断绝人的活路。

      马家与祝家已有些预感,纷纷收拢人手,小心行事。马太守甚至叫马文远称病,带上乔氏和小琛儿回到府中。

      六月,马文才忽然收到宋恒霁宋先生的信。

      自从上一次齐家替圣上修建宫殿被几个世家抓住把柄后,马文才与宋恒霁之间的联系忽然少了许多。但因为之后接连发生了不少事,他便也没什么心思去想。

      这次忽然又收到来信,他倒也有些与旧友久别重逢的感觉。只是看了信中的内容,他又觉得有些奇怪,似乎在暗示他会有事情发生?

      还没等他弄明白,当天申时末,祝英台也忽然登门。

      马太守看见祝英台时表情很是奇怪,他心里更是滋味难言,有种看女婿的挑剔,又有些看媳妇的满足。

      他很快静了静心,问道:“不知祝贤侄这么晚到访有何急事?”

      祝英台拱了拱手,道:“在说此事前,晚辈还想请太守大人将逸华叫来。”

      马太守虽然奇怪,但也依他,叫人喊了马文才来。

      “信斋?你怎么来了?”马文才看见祝英台有些高兴,他们自书院遭水灾后便再未见过了。

      祝英台看见他,眼神也柔和了几分,道:“事出突然,逸华,你是否收到宋恒霁的来信?”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4章 第34章 天灾(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