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1 ...

  •   不日便是梁帝萧选的六十大寿。
      平日里散在全国各地的皇子们陆陆续续都回了京,各个藩属国派来贺寿的使臣们也纷纷带着贺礼到了金陵。整个金陵城都熙熙攘攘的,充满了喜气。
      从北境风尘仆仆地赶回来的萧景琰还穿着满是尘土的战甲催马走在金陵的大街上,深深地感觉到了自己的格格不入。他此时只想快些回到他自己的王府,沐浴更衣然后好好歇息一会,却在看见萧景桓从驿馆出来时不得不勒住了马。
      他一向和誉王不大对付,平日里懒得应付,能躲就躲,已躲成了习惯,萧景桓也很少上赶着与他斗嘴。但今日似乎是个例外,萧景桓与送他出来的使臣道了别,径自向这边走来了。
      萧景琰不得不下马,不冷不热地拱了个手。
      萧景桓身着亲王常服,整个人丰神俊朗,他矜持地颔首回应,打量了一番萧景琰,似乎对于对方风尘仆仆的狼狈样子十分满意,露出了一丝笑意,道,“景琰,你可准备好了给父皇的礼物?”
      萧景琰淡定道:“自然是准备好了的。”
      萧景桓意味深长地道:“那为兄便放心了。我瞧你赶了不少路吧?还不快去收拾收拾,入宫去给父皇请安?”
      萧景琰心道这种事情祁王兄还没开口,哪轮得到你来管我,面上却十分得体地就坡下了,与他拱手道辞。
      可萧景桓今日有些反常的举动到底让他上了心,一路走他就一路琢磨,到头来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只得问他的副将:“战英,刚才出来送誉王的是哪一国的使臣?”
      列战英用一种十分复杂的表情看着萧景琰,道:“殿下,是琉球国的,您在东海的时候想偷袭您不成反而让您打回去了的那个,您不记得了吗?”
      “记得。”萧景琰顿了顿,“是那个琉球国……那便无所谓了。你去祁王兄府上告诉他一声,就说誉王与琉球使臣私下相见了。”
      列战英领命而去,萧景琰便没在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正如列战英所说,琉球不过是他的手下败将而已。当年他在东海驻防,训练水军,正赶上琉球想要改投东瀛要拿他这个大梁皇子做投名状,可惜他不是锦衣玉食的那一款,而是跃马提枪的那一个。琉球偷鸡不成蚀把米,这几年安分得不得了,大事小事都派使臣来,还次次都带着丰厚的贡品,论起价值,他们也往往是在各个属国中拔得头筹的那一个。
      此次梁帝大寿,琉球也不曾例外地带了贡品来了。京城里各国使臣闹得风风雨雨地斗宝的时候,他们却难得地落了下风。到底是来使的队伍里有个年少的沉不住气,说是还有一件最珍贵的未曾拿出来,话未说完便被自己人拽走了。这一下,却反倒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有些富商巨贾一掷千金要看看这件珍贵的宝物,琉球的使臣们却说这是献给尊贵的大梁陛下的寿礼,必须要在陛下的寿宴上献上。
      话说到这里,有眼色的便都知道,只能等梁帝的寿宴结束之后才能知晓那是什么了。
      萧景琰也听了这流言,但他次次献礼都是诸皇子中最没创意的一个,不是宝剑便是强弓,偶尔出征的地方产些名贵的东西才会换换花样。只是他积蓄不多,即使换了花样也仍然不出彩,所以从不在宫宴上拿出来,反倒都是早早归了内库的。因而他倒是并不太在意琉球献礼有什么花样的,他更在意的是事事讨巧的萧景桓仿佛也并不在意。
      然而转念一想,萧景桓未必是不在意,而是大概已经知道了。
      萧景琰没由来地有些不安,他抬眼透过宫宴上舞女们翩翩的水袖看向坐在他对面上首的萧景禹,可这位皇长子并未给予他任何回应。
      待一曲舞罢,群臣献礼。
      会特意在宫宴上拿出来的礼物自然都是不同凡响的。萧景禹是不大想出这种风头的,可他是皇长子,是上下皆属意的继承人,于是不得不。他进献的是一册古籍孤本,虽然难得,但在皇室里也算不上太出彩,萧选倒是挺满意,只道祁王勤学好问,只字未提自己。待萧景桓命人抬上一幅屏风,这册孤本却无论如何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这幅屏风极长,几乎自大厅一头拉到了另一头,明黄色的布面上针脚细密地绣了一万个“寿”字。众人皆发出了小小的惊叹声,但萧景琰总觉得萧景桓有话还未说完。
      果然,萧景桓待众人议论声弱了些许,又笑意满面地道:“父皇您看这屏风的勾边。”
      “哦?”萧选从龙椅上起身,凑到跟前去看,只见雪白的云纹之中泛着点点淡蓝,不由赞叹道,“针脚细密,颜色鲜亮,确实是上品。”
      萧景桓恭敬道:“这是儿臣有幸得了一尺鲛绡,命绣娘重拆为丝线再行勾边的。”
      萧选诧异道:“一尺鲛绡就能绣这么长的云纹?”
      “是,鲛绡细密轻薄,若拆做丝线,再混以寻常棉线,自能有此效果。”萧景桓说完,转而道,“景琰不是也曾得过半匹鲛绡?”
      萧选“哦”了一声,看了过来,显然是记得的。
      那年萧景琰在东海打了胜仗换来琉球这五年的安分不说,年关回京的时候难得带了拿得出手的礼物,便是那半匹鲛绡。说是半匹,实际上还欠了一尺,但鲛绡难得,也没人计较这个。
      在萧景琰带回这匹鲛绡之前,所有人都只听说过这种布料,不曾有人见过。萧选难得大方地当场展开,供群臣观赏。那是一匹雪白轻薄的纱,却又比纱密实许多,入手光滑而柔软,稍稍侧开角度,便能看见水蓝色的浪花暗纹若隐若现。
      萧景琰迎着萧选的目光抬眼松开了指节发白的手,放下了手中的酒杯,起身行礼道:“禀父皇,儿臣虽曾机缘巧合之下得了半匹鲛绡,但儿臣不似誉王兄一般博学多才,是以只晓得鲛绡是好布,并不知晓如何织绣。”
      这话却惹得萧选摇头笑了起来:“你啊你,说说看,除了带兵打仗还会什么?鲛绡到你嘴里就是一匹布了。”
      萧景琰一脸耿直地道:“儿臣只想为我大梁守土开疆,自以为懂得如何打仗就够了。”
      萧选又大笑了起来,指着他道了几声“你啊你”,却不再多说了,又转而对萧景桓道:“不错,景桓有心了。”说完却也不提赏赐的事情,只挥手叫内侍将屏风收了起来,自己转回龙椅坐了下来。
      萧景桓脸上的笑容微微顿了一瞬,但他很快就敛好了颜色,与萧景琰一同回了座位,等待属国进献。
      琉球往年总是要争先来表忠心的,今年也一如既往地第一个上前来了。使臣向萧选行了礼,道:“尊敬的陛下,我们今年的礼物有些特别,请您准许我的属官上殿前来。”
      萧选自然是准的,那使臣便请了一个侍者帮忙叫人去了。不多时,两个赤膊的力士一前一后地扛着一个巨大的、蒙着黑布的箱子上得了殿前。那箱子落地时发出“嘭”的一声,显然分量不轻。
      那使臣伸手拈住了黑布一角,又道:“方才誉王殿下提及鲛绡,那臣等这份礼倒是正应景了。”语毕,他猛然掀开了那块黑布。
      飘扬的黑布下是一个通透的琉璃罩子,随着黑布的离开,有什么东西忽然开始在里面剧烈地翻滚着,发出一阵阵叮叮当当哗哗啦啦的响声,在日光下闪烁着蓝色的微光。那使臣不急不缓地探身堵住了顶端的一个开口,不多时里面的东西便不动了。
      萧景琰直直地盯着那琉璃罩子,眼睛不错一刹。他不会认错,这是一个鲛人。
      琉璃罩里箍了一层铁笼,鲛人的双手被反剪在背后锁在了笼底。他仰面漂浮在着琉璃的牢笼中间,水蓝色的长尾有气无力地垂着,苍白的身躯上纵横交错着触目惊心的伤痕。这些伤痕在他先前剧烈的挣扎之中开裂,渗出些许血液。
      鲛人的血也是红色的。
      那血滴便好似他海藻一般的长发中突兀绽开的几朵小花。
      萧景琰再也无法将目光从这鲜血上移开,他故作镇定地拿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却食不知味。无数的念头在他心中盘旋而无处着落,让他无暇关注其他。
      “朕记得,景琰曾与鲛人有过一面之缘?那这鲛人,便赏了景琰罢。”萧选乐呵呵地说。
      听见自己名字的萧景琰茫茫然抬头看了过去,却见萧选一挑眉,“你这孩子,怕什么?给你,你就拿着。”
      萧景琰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赶紧低头谢了恩。
      不等他吩咐,列战英便已微微低头对他行了个礼,便要下去处理这件赏赐了,却听萧景琰低声吩咐他道,“问琉球人把钥匙要来,回去后将气孔打开,好好待他。”
      列战英不明所以地应了是,只觉得着明明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何必再嘱咐一遍,但转念想了想,也没有再问,轻手轻脚地离开了。
      萧景琰将目光落回场中,只见萧景桓带着一缕笑容,对他举了举手中的酒杯。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0章 1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