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逢生 ...

  •   霍姜回到家,着手重拍一段视频。
      人情味儿。
      孤身漂泊在异乡的他只能想到和杨靖炤一起吃的那顿汤锅。
      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再一个人。

      霍姜重新调整机位,筹备食材。
      朴素温馨的小家里,纯白的萨摩耶入画,用嘴叼着一只小筐,里面装着霍姜需要的食材。白菜豆腐葱姜蒜一应俱全。
      流水滴答的浅池里,两条鲢鱼摆尾游动。池边一只琥珀眼的花猫伸着猫爪,对准庞然大鱼跃跃欲试。
      在一旁调制高汤的青年手持一柄蒲扇,升起一炉炭火。炉子边,大狗已经咬着猪骨啃得欢脱。
      霍姜捞鱼去鳞,花猫在一旁舔嘴咂舌,最终获得一块新鲜的鱼腹。

      汤锅里,底汤已泛白,霍姜又加入炒制底料,一股浓郁的红色便在白汤里泛开,成了红锅。锅子旁是提前准备的涮品——手切羊肉、水晶包、虾子、年糕……
      当汤锅开始“咕噜噜”冒泡,霍姜手里的鲢鱼已经片成薄薄的鱼片,由于刀法别致,鱼片下入底汤中顷刻熟成鱼卷。
      炭火炉红彤彤的,透出一股暖意,花猫低下高挑的下巴,惬意地烤脸,旁边白色大狗昏昏欲睡。
      一人,一猫,一狗围锅而坐,看各色涮品在汤里慢炖,煮成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鱼锅。

      画面中只有一个人,但却拍出了团圆的意境。
      霍姜在片中仅以背影出镜,变成一个符号,代表着“惬意”、“宁谧”。

      这段视频不仅让宋教授对霍姜有了信心,更让广大网友看到了一个真正值得追随的偶像。
      懂吃,会吃,爱吃,而且吃出美感,吃出文化,吃出意境的……仿佛旷古至今,唯霍姜一人。
      能形容这种感觉的,最恰如其会的词语,在几年后才被发明出来——“逼格”。
      短短三天,霍姜的粉丝人数翻倍,这道被划分到“萌宠”、“美食”双重标签里的高逼格汤锅视频一次次刷屏,不仅霸占了话题榜、热搜榜还被不少明星大腕、公知转发。
      正如宋教授所言,霍姜圈到了“死忠粉”。
      “@江江江江:大写的帅!帅我一脸!”
      “@西米露:霍老师,我真的很喜欢您,希望您以后出更多的视频!”
      “@秋凉:好温馨的格调啊,猫猫好可爱,抓鱼的动作心都化了!”
      “@拾月丹枫:卧槽霍老师,我是你的脑残粉!”
      “@永恒书荒:看到美食和萌宠点进来,完全被圈粉,不想再出去。”
      “@十万个冷笑话:这是第十遍看了,作为一个吃货,我实在是停不下来。(﹃)鱼火锅哪家都有,但是猫和狗并不常有!”
      “@暴雨霏霏:天涯观光团到此一游。”
      “@傻瓜不懂:猫扑观光团到此一游。”
      “@不大一条鱼:□□空间观光团到此一游。”
      “@韩秋水全球后援会V:我家小秋秋大半夜不睡觉,对着这个锅子流口水,特来询问此锅哪里有卖……”
      “@邀日月:我勒个去,韩秋水也被深夜发吃虐到了!?他不拍戏嘛!”
      ……
      信德锅具的杨经理趁势顺水推舟,将“霍老师同款”的炭火炉炒了一把。互相借力之下,“@霍姜食肆”名声大噪,炭火炉也卖了个开门红。
      炭火炉并不是主流炊具,销售业绩却很不错,这引起了信德锅具高层的注意,杨经理提交上去的名单就得到了肯定。
      霍姜成为代言人的几率又提升了几分。

      更重要的,是宋教授又把霍姜叫到了办公室。
      他指着微博开门见山地说,“霍姜,你日后要走的,是厚积薄发之路。”
      霍姜一头雾水,“老师,我要怎么厚积薄发?”
      “念书,以常人十倍的功夫念书,”宋教授斩钉截铁道,“霍姜,你想不想念大学。”
      霍姜震惊,“我,我,我还可以?”
      “当然可以,”宋教授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报名表,“C大摄影系是艺术类专业,每年10月开始报名艺考,每年春节过后进行艺术考试,艺考通过的同学就可以参加当年6月份的高考,拿到艺考证书的同学,只需要过线就能进入C大就读,比普通学生少了接近两百分。”
      关于艺考的事,霍姜闻所未闻,他反应了良久才怯怯问道,“老师,我还来得及么?”
      宋教授知道他问的是年纪,霍姜比正常入学的大学生普遍大上两三岁。
      他笑笑,反问道,“霍姜,难道来不及,就不学了么?”
      这句话问到了霍姜心里。
      如果能有重来一次的机会,霍姜一定奋不顾身地珍惜,进大学,多念书。也许放在上辈子,他会觉得念大学能够打消别人对自己的轻视。可现在,他只是想通过读书来了解这个世界。
      他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我要考!”霍姜郑重地收下那张报名表。
      宋教授欣慰点头,“你的情况我大致了解一点,如果你家庭有困难,我会帮你申请减免学费和贫困补助的。当然,前提是你能考上。”
      霍姜想到自己“卖炉子”赚到的钱,摇摇头,“老师,我要靠自己。能有机会进校门,已经是我偷来的福气了。”
      宋教授想起他捡到手机还给自己的事,知道他就是这样自强清高的人,点了点头。
      “研修班的课很快就会结束,你就当艺考前的培训了,但这还不够,我会把我这学期的课表发给你,日后只要有我的课,你就过来听听。还有,高考那些文化课,你也要抓紧复习了,也别忘了把学籍补好,走正规的高考流程。往届生这个,你懂吧?”
      霍姜还真不懂,但是霍茴一定懂。奈何宋教授不放心,又把这些嘱咐一遍。
      霍姜对宋教授有说不尽的感激,不知如何表达,宋教授却毫不客气地说道,“以后做了什么好吃的,多送我些就够了。我那么多学生,最会做饭的就是你了。你要是能进我的师门,日后师哥师姐们的聚会上,就靠你掌勺了。”
      这都是鼓励霍姜用功的话,不管能不能考上,先把大饼画好。霍姜连连点头,“应该的,应该的,就算考不上,只要老师您需要我下厨,我也随叫随到。”
      宋教授不爱听,“只要肯用功,哪有考不上的道理。”
      霍姜还是很怀疑自己的能力的,但怀疑归怀疑,他还是乐颠颠抱着报名表回家研究去了。

      刘师傅搬家的事儿还没办好,此刻还在霍姜家里住着,见徒弟在研究考大学的事儿没给吓死。
      “我那么多徒弟,能回头考大学的你还真是独一份儿。”
      霍姜对他笑笑,填完表格又给他炖了锅排骨。
      刘师傅教他技艺谋生,宋教授教他人生哲理,这二人是他命中的贵人,他会像孝敬父母一样孝敬他们。

      霍茴一听她哥要重新考大学,也大吃一惊。
      “你这可是回锅肉啊,能行么?炒不好要夹生的!”
      也就亲妹妹敢这么泼冷水了,霍姜凶巴巴地威胁,“我要是考不上,那就是你的锅。你还不把你那些笔记,习题册给我寄几本过来?寒假我接你来B市,我们一起复习。”
      霍茴对他哥复习的事儿没兴趣,对去B市很有兴趣,她还想提前去B大转转,参观一下日后就读的学府呢。
      霍茴拍胸脯,“包在我身上,但是哥,不管你究竟能不能坚持下去,我都会支持你的!”
      霍姜有了霍茴的保证,放了一半的心。
      以霍茴全校第一,B大苗子的身份,她给自己补课肯定事半功倍,更何况C大艺术类的分数线又很低……
      霍姜再次嘱咐道,“也别耽误你自己的学习。”
      霍茴这就不耐烦了,耐着性子听了几句就挂了电话。同宿舍的女同学听见她谈电话的内容,互相使了个眼色,试探问道,“你哥要考大学?”
      霍茴顶不爱和她们打太极,随口道,“他就是个厨子,没念过大学,好奇罢了。你们别问了。”
      一句自损的话把女同学们的话堵了回去,然后又掏了钱包去学校门口的小书店精心挑选参考书,给霍姜发快递去了。

      没过几天,霍姜收到霍茴发来的参考书,又知道霍茴帮他去教务处激活了学籍,弄了个往届生的身份,可以正常参加高考,他的小黑板上人生规划就有了新的调整——
      “每天复习6小时。”
      “找时间和杨靖炤和解。”

      后面这条,是做完汤锅有的感悟。
      经过宋教授这件事,霍姜前前后后将自己和杨靖炤的相遇顺了一遍。
      其实他也没有什么东西是值得杨靖炤贪图的,也没有什么是会被他明显厌弃的,杨靖炤隐瞒身份很可能是出于某种考虑。至于上辈子他和李斯文之间的过往……霍姜一再纠结这个,说到底还是放不下前世的恩怨。
      然而他现在的路越走越宽,若再看不透这层关系,就是他心胸狭窄了。
      杨靖炤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应该一点点去了解,而非像现在这样,仅凭猜测。
      只是想归想,杨靖炤到底是富豪榜前几位的富二代,众星捧月的“国民老公”,霍姜想主动与他和解,也得有个合适的契机,总不能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毕竟当初,他把话说那么死!

      霍姜这边正犹豫着如何主动与杨靖炤联络,另一件突然发生的事就牵扯了他全部的精力,让他将杨靖炤完全抛在脑后了——

      树大招风,霍姜在网上终于被人掐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逢生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