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一章 新星(20120622) ...

  •   周六北京的大街上,穿着羽绒服或呢大衣的人们来来往往,人行道两旁的梧桐树只余下光秃秃的枝干。伴随着阵阵喇叭声,拥堵的车辆艰难地向前挪动,总是走上一小段很快又停下来。公交车站前,准备进站和出站的大巴车已经排成了长龙。

      在前一辆大巴车终于驶出车站后,后面那辆等待了许久的104路大巴才靠站开门。三个十来岁的孩子迫不及待地从后门跳下车,一边呼吸新鲜空气,一边回头看站台前等待入站的公交长龙,感叹这车堵得能让乘客人尿崩,接着哈哈大笑。

      在他们之中,有个年纪偏小的女孩,身高不足一百四十厘米,骨骼细小,看上去很有气质。她穿着白色羽绒袄和黑色健美裤,黑亮的长发盘在脑后,瞧着像个学舞蹈的。

      女孩大概是从外地来的,手里捏着一张北京市区地图。她埋头看了一会儿,疑惑地四下打量一番,摇头转望向站在她身边的一高一矮俩男孩。

      那俩男孩看上去也不过十五、六岁。高个儿的那个相貌颇为帅气,一脸鬼精,留长碎发型,着深蓝运动外套,黑裤子;矮个子的那个看上去比较老实,皮肤黝黑,眼睛很小,顶着一和尚头咧嘴笑着。

      仨人站站台边指指画画商量了一会儿,高个的男孩一把夺过小女孩手中的地图随手塞进身后的垃圾箱。女孩追上去打了几下,男孩嬉笑着跑得飞快,伸手指着几百米以外的和平里商场。他们追着跑着,一转眼功夫就没了影子。

      那日,中国花滑冰论坛上有网友人发帖称,在和平里商场地下冰场里看到了去年世青赛男子单人滑第三名的萧何和第十名刘章。小帅哥萧何轻轻松松完成了一个后外点冰两周跳,矮个子的刘章也秀了他最得意旋转。几人好象是来玩耍的。诡异的是,他们中间还有个瘦瘦小小的女孩,顶多不过十一、二岁,竟然能完成前外三周半跳!(注:前外三周半跳即阿克谢尔三周半跳,简写3A)

      这帖子刚发,就网友激动跟帖:

      “楼主太走运了,竟然能碰到小萧何上冰场玩,你怎么不去勾搭一下?那个实力超强的小女孩又是谁?十一、二岁能完成‘3A’?这也太吓人了吧?!如果是国家队的,实力这么出众的大家不可能没听说过,别是一时激动看走眼了?”

      此后,楼主回帖称自己绝对没有看走眼,前外跳跟其他跳跃区别很明显,前外三周跳跟前外两周跳即便是门外汉也看得到差别,她不可能看错。

      得到楼主肯定答案之后,大家更是议论纷纷。要知道前外三周半跳的难度仅次于四周跳,这种跳跃对力量的要求很高,别说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就算是世界顶尖的男子单人滑运动员要完成这个动作都不轻松。女选手能完成前外两周半跳,已经是很厉害的了,如果楼主没有看走眼,能完成前外三周半跳的小女孩绝对是个跳跃天才!

      那么,这个小天才究竟是什么人?

      有人说,为了亚洲选拔赛韩国女单选手正在北京训练,那小姑娘很可能是“泡菜妹”。要真是“泡菜”那就该先下手为强,拖出去灭了。

      这条发表于1998年12月、标题为“今天看到了男单的萧何哦,还发现一个实力惊人的小天才”的讨论帖不久便沉了下去。那时,任何人都没有想到,半年之后它会被翻出来,从此被人一顶再顶,又被版主加了精华。

      值得庆幸的是,这名实力惊人的小天才不是“泡菜妹”也并非日本粉红军团的一员,而是来自哈尔滨一家俱乐部的小选手,名叫陈仪。98年初,陈仪正式入选国家队,属于国家队在地方(哈尔滨)训练的队员。一年后杀入全国锦标赛,拿下少年组女单冠军,继而又在99年的世青赛上以出色的发挥和超越同龄人的艺术表现力夺得女单第二名。2000年初,陈仪的名字出现在了国家队在京训练队员的名单上,于是她从哈尔滨到了北京,在国家冬季运动项目中心训练(就是首都体育馆)。

      当年的那帖子已成了论坛上一段佳话,大家都说,啧啧,98年小陈仪刚进国家队就被我们给瞄上了,缘分哪。小陈仪的艺术表现力出众,综合技术水平虽然还比不上老队员,但你能从这小姑娘身上看到一种很多选手身上难以找到的、或许可以称之为灵气的东西,甚至国际上对中国这位极有潜力的年轻选手也是关注有加。

      看着赛场上那个沉稳老练的小姑娘突破重围,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步崭露头角,所有人都相信,不久的将来她必然会成为世界冰坛上一颗闪亮的新星。不过除了陈仪所显露出的种种天分也好、才华也罢,比赛看多了、关于她的传言听多了,大家也都逐渐了解了这名运动员一个不太好的方面,那就是太高傲、冷淡,似乎小小年纪就很有野心。

      陈仪的师姐赵佳敏这么评价她的小师妹:

      “嗯,陈仪在跳跃方面确实是很有天分,她现在的水平比我十三、四岁时好得多。啊?平时呀……平时比较内向吧,可能是年纪差太多,她不太跟我们说话。”

      今年初,刚满15周岁的陈仪第一次参加了全国锦标赛成年组比赛。这无疑是让很多冰迷期待的。而陈仪也不负众望地拿到了第三名。对于一位刚参加成年组比赛的小选手来说,全国第三的成绩,已经出色得不能再出色,看来裁判也很看好这名小选手。比赛结束谢幕的时候小陈仪看上去确实很是开心,朝观众挥手又挥手,可分数一出来她立马变了脸色,头也不抬的离开等分席,显得非常没有风度。导致小姑娘不满的原因,大约是将在今年10月举行的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女单只有一个参赛名额,而这个名额当然只属于全国锦标赛冠军。

      然而,九月又爆出一条最新消息,我国女单一号选手赵佳敏因伤病影响决定弃权十月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办的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芬兰杯,顶替她出赛的是全国杯第二名张纯燕。

      事实上,今年二十四岁的张纯燕在这个赛季状态不佳这是被公认了的。尽管她在全国杯上表现稳定,没有重大失误,但就算张纯燕发挥稳定,大奖赛上排名应该也就在十三到十五之间。

      花样滑冰这项运动里一直以来都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讲究“先来后到”。裁判给新人打分会比给老选手打分苛刻得多,更何况陈仪的跳跃能力以及对音乐的表现能力虽然出众,但她的动作存在不少毛病、滑行技术也有待提高。因而,可以肯定小陈仪绝对无缘今年的花样滑冰大奖赛以及此后国际滑联所举办的一系列重大赛事。但作为替补队员,她已经随队提前两周前往赫尔辛基参加赛前集训。

      ****************************

      芬兰首都赫尔辛基。

      冰刀滑破光洁的冰面发出阵阵刺耳的响声,训练场内八、九名运动员来回穿梭在若大的银盘之上,他们练习各种步法、跳跃和旋转,而围在边上三、五一堆蹲或坐的选手也不少。

      赛前集训一般从上午九点开始,会一直持续到下午五点。中途每隔一段时间便有人开着碾冰机整理冰面。在这段时间内,按照预定安排,各国运动员分时段主占场地,不过这些人似乎都习惯于整天泡在冰场里,就算没有训练安排,所有的选手也在体育馆内晃来晃去。

      此刻,悬挂在冰场四角的音响里正播放着韩国偶像剧《夏娃的诱惑》中一段插曲的钢琴版。冰场中央,黑发女子随着音乐向后仰体,单脚旋转,将女性的柔美身姿展现淋漓,黑发随风散开,看上去如同一只翩翩起舞的冰上蝴蝶。她就是中国选手张纯燕。

      在离张纯燕不远的角落处有一个穿黑色羊毛衫、黑紧身裤的长发女孩。那女孩此刻正“感情丰富”地陶醉在自己的节目里。她流畅地做着一连串动作,展臂、收臂、弓身……表情也随动作变化。看上去她一点也不会因为陌生的环境而缩手缩脚,完全不在乎别人的目光甚至丝毫不在意场内播放着别人的节目音乐,并且那音乐与她动作还一点都不搭调。

      相比身姿丰满的张纯燕,细胳膊细腿的小姑娘看上去简直就是根小豆芽菜。可这根在去年世青赛上突然冒出菱角的小豆芽菜显然吸引了更多人的眼球。

      当音乐一个重音响起,冰场中央的张纯燕结束了联合旋转,她前跨两步,正打算赶在重音落下前做一字跳,却突然发现场内的目光全都交汇在她身后。一声清脆地落冰声下一秒蓦地响起,张纯燕一个失神,脚下一滑,险些摔倒。

      错过了音乐的重音,但张纯燕好象已经无心顾及,她回头望向身后,发现她的替补好象刚完成了一个跳跃,后外刃安然滑出,冰面上那条弧线还清晰可见。那人仰头微笑着抬起手臂,姿态如同正在扶弄着风的线条,在她的眼里,除了自己的节目,恐怕再容不下其他东西。

      “刚才的前外三周半起跳很高动作也很大,空中旋转的轴线非常漂亮……那种力量,简直不像女选手……”

      “漂亮的手臂……你不觉得这个中国女孩身上……好象有某人的影子?”

      “哈?你也这么认为?去年世青赛上我就注意到了,跳跃方式很相似……但这是巧合吧……”

      周遭响起小声的议论。张纯燕其实还不太能听懂英文,但在某个专业领域之中,语言往往不会构成太大的障碍,即便她无法全部听懂,单凭眼神、气氛以及一两个词汇,就可以猜大家在说什么。

      在同一个队里一起训了两年,小陈仪的跳跃她看过太多次,那种高而大的动作早已印在她脑子里,但每一次看,对她来说都是一种打击。

      见张纯燕停止了动作愣愣站在冰场中央,女单副教练张崇林在场边吼了起来:

      “纯燕!怎么搞的?集中注意力、集中注意力!你在搞什么?!再来一遍!”

      张纯燕颔首半晌,这才有所反应。她缓缓滑到场边,蹙眉望向教练连连摇头。

      “张指导,我今天没办法练了,真的没法练了……”

      张纯燕半埋着头站在哪里,说话的语调之中已经略带哭腔。作为滑了这么多年的老队员,张纯燕的心理素质并不差,这一点,张崇林再清楚不过。像小陈仪那种起跳高度丝毫不逊色于男运动员的女选手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不多见的,张崇林能够理解纯燕的心情,他斜眼看着角落里那位依然沉醉在自己世界里、抢了正牌风头却全然不知的候补,一时之间倒也不知该说什么。

      通常,像陈仪这种跳跃能力出众的选手,动作大多都欠缺柔美,也并不在乎对节目内容的表现。可陈仪那孩子,虽然没像张纯燕这样从小学习舞蹈,肢体语言和表情却相当丰富,还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论在什么地方,她都能很快投入到自己的表演里,丝毫不介意外界的评价。

      早在陈仪被选入国家队前,张崇林和国家队主教练陈伟已经在地区赛上注意到了这孩子。

      一个12岁的女孩能完成前外三周半跳确实是让人惊讶的事,因为在所有的三周跳之中,难度最大的就是前外三周半跳。完成这个跳跃比完成别的跳跃更需要集中注意力,起跳必须有力度、提供足够的高度。如果状态不是最好,很难完成。不少十三、四岁的男孩子都无法完成这个动作。但陈仪的前外三周半跳不论是起跳力度、角度、空中姿态控制和落冰都相当漂亮。

      除了小陈仪本身的灵气之外,当时张崇林与陈伟对陈仪的教练更加感兴趣。十来岁的小孩子,即便再怎么有天赋,如果没有一位好导师和有效的训练方法,根本无可能做到那一步。他们不知道那位教练是采用了什么特殊的训练方式培养了这样一位出色的小选手,因而还特地去那家花样滑俱乐部拜访了小陈仪的启蒙老师李东华。可结果却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

      陈仪当时的教练李东华早时是个体操运动员,后来改练花样滑冰,也参加过早期的一些比赛,最好成绩是地区赛第八名。

      93年,李东华被邀请到哈尔滨一家滑冰学校教小朋友。从训练方式上来说,李东华只是耐心将这些孩子基本功打扎实,比如用刃、滑行技巧,但跳跃并不是李东华擅长的方面。

      谈天中,李东华提了一件让张崇林与陈伟都目瞪口呆的事。李东华说,94年冬天,小陈仪在父母陪同下从昆明老家来到哈尔滨。那时陈仪已经快九岁了,那之前,小陈仪没接受过任何滑冰训练,并且,陈仪的左腿以前似乎还有什么毛病,在国外动了一次大手术才好起来,当时她术后刚恢复了一年多。

      李东华曾劝过远道而来的一家三口,小陈仪的年龄已经偏大,并且腿还做过手术,不论先天、后天条件都欠佳。如果只是学滑冰玩玩、强身健体,那没问题,可他们大老远从四季如春的昆明跑到这天寒地冻的哈尔滨,还在要在这边吃住、读书,花费实在太大,若想将陈仪这孩子培养成运动员、让她日后往这方面发展,恐怕不太现实。

      小姑娘年纪不大,性格却特倔强,一听这话咬着嘴唇说:“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当时李东华十分好奇,究竟是什么驱使父母陪同着小姑娘远道而来,如果只为小姑娘一时兴趣,即便再怎么宠孩子,一般家长恐怕都不会舍得将小孩送到外地练滑冰、远离父母独自吃苦头。但她很快从孩子的父母眼中看到了某种愧疚。尤其当小陈仪说“不试试怎么知道时”,陈仪妈妈的眼眶立刻就红了。

      陈仪的妈妈对李东华说,以前她和丈夫忙于工作,经常在外面跑,一年到头难回几次家,只能将孩子放在昆明外婆那里。孩子2岁的时候,发烧抽筋,去医院打了一针后,腿就出了毛病。老人家不懂,听着娃娃说腿疼,看了几次西医没用,就自己找了些土办法捣弄,况且孩子小,出门抱进门背,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等陈仪三岁,走起路来跟正常孩子不一样,她们才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那时候,孩子的左脚已经不行了。

      从三岁医到八岁,他们几乎看遍全国各大医院所有专家,依然没有结果,甚至病因都无法确定,一会说滑膜炎可能性大,一会又说血管瘤可能性大,还有什么先天性直腿……别的小孩能跑能跳,小陈仪却只能打边上坐着看他们跑、看他们跳。为了治脚,她小小年纪再苦的药都吃过,再疼的针都扎过……吃了这么多苦,现在雨过天晴,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想学滑冰,作为父母,他们只能尽可能弥补孩子以前没得到的东西。不论她有前途也好,没前途也罢,他们不求孩子成名成家,只想她快快乐乐成长。

      同样已为人母,李东华听后感动,就收下了小陈仪,让她住在自己家里,耐心教她。

      李东华在陈仪身上花费的时间和耐心,是其他孩子的几倍。一开始本是出于同情和感动收下这孩子,给予特别关照。可不久之后,李东华却发现陈仪的平衡感与身体柔韧性都相当好,她可以跳起来以一字腿造型落在地毯上,还能将脚踝随意拉到头顶上以上,向前拉向后都没有问题,这对她旋转时姿态变化很有好处。最有趣的是当时陈仪还经常做个怪动作,就是把左脚向前一抬再向脖子上一勾,右腿单脚站在冰上,竟可以不摔倒,简直跟没骨头似的。

      陈仪与李东华一家相处融洽,私底下是挺活泼的一个小姑娘,但在训练班里却沉默寡言,几乎没有朋友。她将所有心思都用在了冰上,接受和理解能力难得的好。同样的动作,李东华对别的孩子需要重复好几次,但小陈仪总能很快明白和掌握要领。小陈仪也是她学生中最刻苦的一个,她会拼命练习一个动作,一旦成功就兴奋不已,因此她的进步相当神速。不过,可能是因为做过什么手术,陈仪的左脚肌肉力量比较弱,因而前外三周半跳,一般人用左脚起跳,陈仪不是左撇子却用右脚起跳,但相对的,她右腿的爆发力和上肢力量却是一般人的两倍以上。

      对于陈仪的跳跃,李东华也坦言,12岁的小丫头当时虽然能做三周跳跃中最难的前外三周半跳(阿克谢尔三周半跳),可她经常在同周跳跃里最简单的后外点冰跳上栽跟头,为了这个,她没少花工夫。

      小姑娘对阿克谢尔跳似乎尤其拿手,而且很奇怪的是,在李东华还没教小陈仪跳跃时,小丫头竟然每天都会做大量的陆地跳跃训练,后来还一声不吭上冰练习。

      当李东华发现的时候,小陈仪已经可以在冰上完成前外一周半跳,虽然动作不规范,但陈仪的起跳和落冰角度掌握得相当好。询问之后,李东华才知道,除了自己每天安排的训练计划之外,小陈仪还一直坚持完成她自己安排的任务,比如每天做多少蛙跳、做多少陆地跳跃,甚至还有踢腿的韵律操练习。那简直像一套系统的跳跃训练方案,简单却很有效果,可当时根本就谁教她做那些。

      李东华为这个纳闷了很久,这根本就是撞见鬼了。看上去,早在她到哈尔滨之前,陈仪已经开始按这套计划开始陆地跳跃练习。想想看,作为教练,李东华还没教过,陈仪自己似乎已经拥有一套系统的训练方法,虽然简单,但各联系项目配合巧妙,这显然是经过专业人士设计,绝不可能是一个八、九岁的小孩自己想出来的。

      李东华曾仔细询问过陈仪,她甚至怀疑陈仪以前是不是跟别的教练学过,怕她多心,所以没有提起。但陈仪却说那套练习方法是她的腿动手术时医院里一个叫廖沙的哥哥和主治医生一起教她的复健方法。手术之后,她一直都按照这套方案锻炼,而她会喜欢滑冰,也是受那个叫廖沙的男孩影响。

      当时陈仪年纪太小,李东华听她叙述根本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即便陈仪是在外国做过手术,但医院的复健师怎么会用训练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方式作为病人的复健手段?

      跟陈仪的妈妈电话联络后,陈仪的妈妈也不知道什么廖沙,但那确实是德国一家医院的专家给的锻炼方案,至于医生怎么会开这种方子,事过境迁,无从查证,也只能说是天意了。

      95年录象机出来了,李东华买了一台,用来录比赛资料。当时陈仪跟李东华一家住在一起,没事就会反复观看大量的比赛录象。她特别爱看男子单人滑比赛,尤其是当时俄罗斯的男新星然雅•古斯塔夫。一看到古斯塔夫的比赛,陈仪就特别的专注。李东华估计小丫头不知不觉以古斯塔夫的作为蓝本练习。跳跃轻灵飘逸,甚至举手投足与赛场上的古斯塔夫出奇的相似。

      “古斯塔夫……”

      确实很相似,不只是动作,甚至那种旁若无人的专注也颇为相仿,但表现音乐的方式就完全不同。

      张崇林出神地望着冰场中的小陈仪,不禁勾了勾嘴角。

      14岁问鼎世青赛,95年第一次打败了老将克罗米科夫夺得欧洲锦标赛冠军;96年再次打败克罗米科夫获得了他的第一个世界锦标赛冠军,98年长野冬奥运会拿下奥运金牌,从此凡有他参加的比赛,他必然是冠军,直到如今依然如此。现年22岁的然雅•古斯塔夫已经不差任何一项头衔,已然成为后来者无法逾越的一堵墙。说起来似乎全世界都在与之对抗,而事实上,然雅•古斯塔夫的对手好象只有他自己而已。他在冰场上的专注与投入,还有那种不断挑战难度的斗志,简直让人诧异。

      同样是小小年纪就显露出惊人的潜力,同样是专注于自己的世界……这倒有几分类似于自我欣赏的完美主义者,以自己为镜子不断欣赏和完善,每一个小成功都会让他们激动万分,既而追求更上一层。张崇林想着,不禁有些激动。目前的陈仪技术方面还太青涩,动作综合质量与成年组选手还是有一段差距,尤其是滑行技术,需要提高。但她确实是个有潜力可挖的孩子,而她究竟能进步到什么程度,目前还不好说。要是中国女单也出一个然雅•古斯塔夫,那可不得了啊。

      半晌,张崇林从自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他看着情绪低落的张纯燕,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缓缓开口道:

      “纯燕呐,要稳住,知道么?你得稳住。长江后浪推前浪的道理不用我说你也该明白……调整好心态,嗯?你自己应该最清楚,能得到现在的机会有多不容易……”

      听了张指导的话,张纯燕沉默半晌,眼神似乎有些黯淡,大约是觉得失望,但她还是点了点头。因为她很清楚张指导的意思。

      从4岁学滑冰到现在,张纯燕一直在与不同的对手竞争,如今好象终于走到了顶,一身伤病却无法再取得突破性成绩。眼看着14岁的小陈仪,水平远高于自己当年,甚至很多方面已经超过了现在的自己,张纯燕感觉到在多年竞争中建立起来的那些自信几乎要全部崩塌,一切似乎都变得没有意义。可一想到她在这项运动上付出了多少代价,不论如何,她也必须给自己一个交代。时间不等人,“先来后到”的行规亦是有时限的,若再过一年或两年,谁都不清楚,以她“稳定”的发挥是否还能争来进入世界大赛的机会。万年老二命,如今赵佳敏因伤弃权她才有了这么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确实该紧紧握住。

      暗自给自己打了打气,张纯燕偷偷抹掉眼泪、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冰场中央,再次摆好姿势。

      那一刻,张纯燕绝不会想到,这么多年的苦心练习,一再稳住自己的心态,可就在比赛的前一夜,命运却给她开了个天大玩笑。

      没有任何预兆地,她突然高烧难退。辗转迷糊之间,酒店床头灯刺痛了她的眼皮,等那刺眼的灯光熄灭、她彻底清醒过来,芬兰杯短节目的比赛已经结束。

      一个希望,还没开始,竟然已成为她永远的遗憾。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一章 新星(20120622)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