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二十三章 ...

  •   穿过屋子里一段短短的通道,孟时雨前面的视野一下就开阔起来,她发现自己正站在廊檐下,回廊上有低矮的栏杆和木椅,挂了大红的灯笼,有风穿廊而过,灯笼下的流苏就微微的飘动了起来。

      徐知节带她从阶梯上走下去,只见开阔的庭院里假山和水池相映成趣,她凑过去趴着栏杆看水池里,见到有锦鲤游来游去,徐知节从旁边的鱼饵盒子里捻了些鱼饵撒进下去,那些锦鲤就争先恐后的游了过来。

      “真好看。”孟时雨看着锦鲤在阳光下闪亮的鱼身,不由得感叹道。

      徐知节却道:“走了。”

      孟时雨颇有些依依不舍的直起身跟着他走,一路走她一路打量着院子里的陈设,到处都是花花草草,比如屋角边上背阴处种了大大一丛的白玉簪,花开了之后香气传的老远,水缸里养着的那缸睡莲也开的正好。

      好多的植物孟时雨根本认不出来,多亏了徐知节一样一样的告诉她,这一棵是木槿,那一棵是桂花,这一株是紫薇,那一株是栀子……

      孟时雨只觉得自己走进了植物园一般,她好奇的看看徐知节,问道:“你们家怎么种了那么多的东西?”

      “有些是我祖父和父亲种的,还有些,比如那株老榕树,年纪可是比我爷爷都要大的。”徐知节指着不远处的榕树告诉她。

      孟时雨环顾了一下四周,亭台楼阁是没有的,小桥流水更没有,除了这一院子的草木扶疏,也就是榕树下的八仙桌符合她的想象了。

      徐老爷子正在研药,徐知节和孟时雨走近过去,也不敢打扰他,等他停下来,徐知节才上前低下头道:“爷爷,我带朋友来做客。”

      “你妈妈同我讲了。”老爷子拿起一边的抹布擦了擦手,抬头打量了一番孟时雨,笑了笑,问:“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哇?”

      孟时雨见到徐知节一副端正的姿态,心里有些诧异,面对老人家时不由自主就有点紧张,“爷、爷爷好,我叫、我叫孟时雨……”

      “哦,那叫你小雨好不好?”老爷子笑眯眯的看着她。

      孟时雨点点头,老爷子见她似乎有点不敢说话,笑道:“别紧张,爷爷又不吃人,你别被知节吓到,爷爷可好了。”

      头一回见到这么自夸的,孟时雨顿时就有些呆,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忙又回头去看徐知节。

      徐知节正低头看着石桌上的药材,好半天才察觉到她的目光,抬起头就忙应道:“……啊、你就当到了自己家……”

      “爷爷,你做这个做什么?”徐知节很快就换了个话题,免得孟时雨不自在。

      “隔壁的你张爷爷长了个疮,找我要,家里头也没有了,就今天制一些。”老爷子又拿起一块药材来放入了研钵。

      孟时雨好奇,忍不住问:“这是什么药呀?”

      “哦,这是如意金黄散。”老爷子一边忙一边应道。

      “好吉祥的名字,那、它是做什么用的?”孟时雨又问。

      老爷子“嘿嘿”笑了两声,道:“小丫头不知道了吧,这药啊,来源于明朝的《外科正宗》,传统应用于疮痈初起,红肿热痛,小儿丹毒,无名肿毒等病症,说白了就是长疮了或是跌打损伤都能用。”

      孟时雨听得一愣一愣的,“那么厉害啊……这些药都要用上吗?都是些什么药啊?”

      徐知节拨弄着石桌上的药材,一一给她指认,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厚朴、天花粉、生天南星、生苍术、陈皮、甘草,总共十味药。

      孟时雨看着听着,突然问:“这些全部都能吃吗?”

      “……”徐知节看了一眼她手里的那块大黄,“能吃,你手里这块大黄吃了能让你减肥到脱水。”

      孟时雨顿时讪讪的,把手里的大黄又摆回了原处,还忍不住嘀咕了一句:“真凶残。”

      徐知节听力好啊,听见她这句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立刻就有瞬间的扭曲,他都不知道自己哪里凶残了,大黄真的是泻药好吗,减肥药大部分也是泻药好吗……

      老爷子手里的动作不停,眼神却在孙子和小丫头之间飘来飘去,突然就很不厚道的“嘿嘿”笑了两声。

      院子墙边阳光正好的地方有个木架子,上面放了几个簸箕,里面晒了不同的药材,孟时雨跟徐知节讲话讲着讲着眼神就溜到那边去了。

      徐知节发觉她有点心不在焉,停了下来,“跟你说话呢,就不能认真点?”

      “徐知节,簸箕里晒的是什么?”孟时雨好奇的问道。

      徐知节先是愣了一下,回头看了一眼,“哦,药材。”

      末了他看了孟时雨好奇的脸一眼,又突然补了一句,“能吃的。”

      孟时雨:“……”

      她没打算问好吗,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

      过了一会儿,徐老爷子停下手里的动作,把研钵推给徐知节,“知节,把东西收拾好,再把药匀一些出来给你张爷爷送去。”

      徐知节走了,孟时雨顿时就觉得不自在起来,她和老爷子是第一次见,却敏锐的从徐知节的态度里发觉老爷子才是这个家至高无上的存在,徐知节不说怕不怕他,起码对他是绝对的敬重。

      孟时雨其实很怕和这种人待在一起,因为总是让她有种被碾压的压迫感。

      老爷子似是未察觉到她的忐忑和不安,犹自笑呵呵的站起来,踱到晒药的架子前,冲她招了招手,“小雨,来,爷爷教你认药材。”

      孟时雨本来没多少的好奇心又冒了出来,就跟了过去,见那些簸箕里晒着好几种药材,她隐约都有点印象,正奇怪,就听到徐老爷子指着一簸箕的枸杞子跟她说:“不介意的话,可以尝尝。”

      孟时雨眨了眨眼,犹豫了几秒钟就果断的伸出了手。

      “咦?好甜啊。”孟时雨嚼了两颗红彤彤的枸杞子,觉得满口香甜,和平时能吃到的不大一样。

      “嘿嘿,好吃吧,我学生从宁夏寄过来的,正宗的宁夏枸杞王呢。”徐老爷子颇得意的捻了一颗放进自己的嘴里。

      孟时雨呵呵的笑着,听徐老爷子给她讲这是什么药那是什么药,听了一会儿就问:“爷爷,生地黄和熟地黄有什么不同?”

      “熟地黄是生地黄经过熏蒸炮制而成的。”徐老爷子说着又指指另一样药材,“你认得这个是什么吗?”

      孟时雨见他指的那样药材长得像个蒜头,眼珠子转了两转,“百合,我煮银耳汤的时候有时会放。”

      老爷子赞许的点了点头,兴致勃勃的道:“爷爷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

      孟时雨点点头,跟着他又坐回了八仙桌旁,“话说啊,东海上有一伙海盗,经常到海边打劫渔民。这天,海盗船又跑上岸来抢了一个渔村。他们把财物粮食搬上贼船,又把妇女和儿童劫走,然后驶向大海中的一座孤岛……”

      徐知节接了祖父配好的如意金黄散就离开了院子,回来的时候碰到了正端着果盘的徐母,徐母二话不说把东西往他手里一放就要回厨房去了。

      徐知节忙拉住她,“妈,你等等……”

      “怎么?”徐母挣开徐知节的手,“有话快说,里面包饺子呢。”

      “……我就是想问,不是说给孟时雨看心理医生的吗,你怎么也不问问……”徐知节觉得实在太奇怪,从没见过这样看心理医生的。

      徐母愣了愣,随即伸出手指戳了一记他的脑门,“蠢死了!她那点问题哪里用得着摆开架势来做什么心理咨询,她就是心里头转不过弯来,多散散心就好了。”

      被她一说,徐知节也觉得自己有点大惊小怪了,“也是,早知这样就不说劝她看心理医生了……”

      “话不能这么说,她老呆在一个地方闷着也可能会变得严重。”徐母撇了撇嘴,“你就是关心则乱。”

      她说完就走了,也许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徐知节总觉得母亲最后那一句关心则乱听起来有些怪怪的。

      等他端着果盘回到院子里,正好听见祖父说:“第二年,有一条采药船偶然来到孤岛。岛上的人欢天喜地,殷勤接待采药人。采药人问明了这些妇女和孩子遇难的经过以后很是奇怪,又问:‘这荒岛上根本不长粮食,你们怎么会吃得这样又白又胖啊?’妇女们就把挖来的‘大蒜头’拿给采药人看。采药人掐了一点尝尝,很甜,猜想它可能具有药性。后来,采药人想办法找来大船把妇女和儿童接回陆地,并且带回许多‘大蒜头’。经过栽种、试验,果然发现这东西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就把它当药用了。可是,这药还没名字啊?采药人掐指一算,在岛上遇难的妇女和孩子,合起来一共百人,就把它叫做百合了。”

      他一听就笑了,祖父又在讲那些中药药名的故事了,想当初他听的一愣一愣的,可要不是听了这些故事,怎么会知晓徐长卿这个药名原本就是个太医的名字。

      “讲完了?”徐知节把果盘放下,“渴了吧,吃西瓜。”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