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针灸记事 ...
-
八月大多时间都在针灸科混迹,因为某慕的关系,对针灸术学的十分认真,几乎背下人体所有穴位。
有时候,他们会说我把自己逼得太紧,要做的事情就要绝对做好,所以几乎一周七天都没什么休息的时候。
工作的时候工作,刨去工作的时间,除了看书还是看书。
我想我应该十分愉悦的笑笑:感谢我还没成为一个书呆子。
其实我自以为还是个活的非常轻松的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看的书,都是喜欢的东西,有了心情也能去看场电影,吃一吃影院楼下的满记甜品。
所以不存在逼得太紧的说法,也没有真的成为一个书呆子。
①:上午去了针灸科的门诊,一身白大褂着实显眼。门诊诊间人来人往,针灸科的常见病人大多是学龄孩子,或六七岁,或八九岁,有抽动症多动症或是脊椎的一些毛病。才一踏进办公室就被一个病患家属拉去拔针,我腹诽着这家长得有多心大,不去探究我是否专业的针灸科医生,也得看看我一张年轻的不像话的脸。住院病区的病人和病人家属时常都以为我是哪个主任的孩子,偷穿了他的白大褂。
病人家属说:“医生,麻烦你过来帮孩子拔下针——”
举目四望了望,几乎没人搭理这一对淹没在病人潮里的母子,我无奈的点了点头,信手摸了几块脱脂棉球,去拔了针。(ps:并非越俎代庖,针灸术里的拔针也有些说法,但在临床上并没有应用的如此严苛,很多胆大的病人甚至都是自己拔针,而我自问技术还算过关-。-)
有一便有二,于是又陆陆续续为几个人拔了针。
②:趁着间隙寻到针灸前辈,跟着他左穿又晃,看他下针。专业的针灸科医生下针很快,他们往往撕开一盒一次性针灸针,夹在左手的小拇指与无名指之间,瞬息就能落好七八根针。穴位不谈精准,因为实际的取穴要求只要在一个范围里即可。
这时一个小病人过来拽了一拽前辈:“陈,帮我下针。”是的,他就是如此叫的,只叫了姓氏。
我看了眼这个大约七八岁的小男孩,说话奶声奶气,他的父亲不知何故也不知去了何处,留他独自一人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害怕,毕竟那么多孩子都是哭哭啼啼的吭吭唧唧。蹲下身子,让他稍等了等,顺便捏了捏他娇嫩的小脸,吃了点小豆腐。
③:前辈似乎也是很喜欢这个男孩儿,很快为他找好了位子给他下针。真是个好孩子,一点没哭,整个过程都安静的让人无比喜欢。台子上落了一盒针灸针的盒,上面写着商品名:无菌针灸针。
他拿了起来,很认真很认真的,一个字一个字的念:“无du(二声)针灸针。”
我在心里笑了几声,表面上却是挤出温柔的要死的笑容:“是无菌(jun一声)针灸针。”
同事甲轻飘飘的伸了个脑袋过来:“小桐,你不要总吃人家豆腐!”
我收回手,扬起下巴,直了直身子,小声的反驳:“吃你豆腐了吗!”
“你说呢?”同事甲晃了晃左手的十几根小长针,嘴角噙着一抹得意的笑容。
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硬撑着脸皮别过脸去犟道:“姐姐不跟你一般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