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断肠人在天涯 ...

  •   春三月,花满枝,秋千惹绿杨丝。
      这绿意与繁花,春风与燕子呢喃,柳絮与青草一同编织成的春之梦也没有散去赵静鸾心中的郁结。还有五个月,还剩五个月,便要应了十年之期,留宫是不肯的,出了宫不知前途何处,茫茫然。
      如果可以,宁可抛开红尘,伴着青灯古佛,了此一生。

      想是这么想,事到头来不由己。
      当收到宫中的旨意时,赵静鸾只觉五雷轰顶,轰得神也散了,心也碎了,还未来得及俯身收拾,被召入宫的哥哥与嫂嫂一人拉一边,兀自欢天喜地的说些什么,静鸾什么也没听到,什么也没听清,她只知道三天后,她将被远嫁江南,这皇州,这帝乡从此只能在梦中相见。
      而淇儿……
      唉~

      宫里着她立刻离宫回家,准备婚事,自然一刻也耽误不得,静鸾甚至连向一同生活了许久的宫中姐妹们道别的时间都没有,就被强塞进轿里带回久违的家。才回到家中,连安歇的时间都没有,就被找来的裁缝量身裁衣。一边被摆布得昏头转向,一边听着嫂子向裁缝吩咐:“女孩子的婚服最是重要,一辈子才穿一次,你一定做得精致好看,我赵府虽然不是什么名门大户,也不至于要在婚服上吝啬。”
      裁缝手里一边忙着,一边哈腰道:“请夫人放心,请夫人放心。”

      静鸾听着,微微笑了。
      是啊,究竟是自己的婚事,一辈子只有一次,怎么不重视呢?应该高兴起来,过去就让它永远过去吧,自己不是早就悟了吗?三天后,是一个重生的赵静鸾。

      忙完量身,又被嫂子留着说些闺房话,叮咛新妇该注意的地方。静鸾的爹娘早已相继离世,这世上与静鸾最亲的就是哥哥与嫂嫂。听着嫂嫂的话,静鸾微笑不语。在宫里这些年,早把各项规矩学会,各种心思揣摸透,还有什么规矩比皇宫里更多?还有什么心思比皇宫里更难猜?可她喜欢听嫂子这样叮咛,她喜欢家庭的温暖,这在宫里是一辈子也尝不到。
      一晃神,她竟又想起刘淇,年幼时总是强忍寂寞不肯说,爱跟着自己身后转悠的倔强孩子,是什么时候,爱情在心中发芽?

      吃晚饭时,她看见了舜华,几年不见,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丰润的脸颊,娇艳的容色,乌黑的浓发,匀称的体态,无一不散发着娇俏可人的少女气息。静鸾悄悄地,不着意地朝不远处的铜黄镜子窥去。
      老了……
      乍看似乎还是十六七岁的模样,可仔细看,那眼神……容貌骗得了人,眼神骗不了人,那阅尽千帆,含着沧桑的眼神能骗得了谁?怎么装也装不成少女的纯净与未经世事。
      眼神老了,人就老了。

      “三皇子有时候或许冷淡,骨子里还是个极好的人,该是个好郎君,你要好好待他。”静鸾与舜华交谈的话不多,这是席间静鸾唯一发乎肺腑的话,舜华听了,脸一下子红了,半是含怨半是羞涩地看了静鸾与母亲一眼,急急低下头去,任由母亲在一旁打趣。
      一派天真小女儿态。
      静鸾忽有种为人母的心情,替心爱的儿子挑得了合意的媳妇,欢喜得从心里笑出来。

      三日之期很快便到了。静鸾根本不盼望刘淇的出现,她知道,不会有人将她的事特意告诉刘淇,突然提前的赐婚,不得不的远嫁,其中一定有玄秘,只是她猜不着原因罢了,而她……她更没有机会与渠道通知刘淇。
      一切的一切,都照着原本的轨道在慢慢前行。

      从皇州到江南杭州,水路是最快捷安全的。在早春三月一个清冷柔软而寂寞的日子里,一番情切切的抱头痛哭后,静鸾与那二十个陪嫁丫鬟,还有五大箱嫁妆一同登上了驶往杭州的大船。

      船悠悠地从岸头荡开了,静鸾立于船头,泪眼望着那承载了她前半生所有回忆与爱恨的巍峨皇州在目光里越荡越远,胸口强行压抑着的悲切与离绪再也压制不住,化成串串泪珠,顺着脸颊滑下,湿了崭新的衣裳。

      爹、娘,日后清明重阳时节,女儿只能遥寄祭思了。
      哥哥、嫂嫂,今日一别,再见不知何时,切要保重。
      舜华,你的喜酒我喝不上,你记得好好照顾淇儿。
      淇儿……
      淇儿,有句话,姑姑从来都不曾对你说过,现在只能默默说,以后也不会对任何人说,那就是:我爱你。

      月有盈缺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离了何时还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