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番外一(上) ...

  •   德泽十六年,长安东市,圣和居。
      苏诲拂去衣上雪花,对屋内诸位同科拱手,“经年未见,诸公别来无恙?”
      状元王储率先笑道,“能在这里的都是京官,晏如兄再清楚不过,何必明知故问。”
      “总有些升迁回京,前途似锦的,”苏诲对角落里的郑绍扬眉一笑,“子引兄,我说的可对?”
      郑绍出身名门,又搭上了东宫这艘永不倾覆的万年船,自是仕途平顺,当前官阶仅次于正在扬州做司马的刘缯帛,与苏诲平级,此刻正是志得意满,对苏诲举杯道,“晏如兄今日迟了,难道不该满饮此杯么?”
      苏诲白他一眼,仰头饮尽杯中酒,又道,“子引兄高迁至何职司?”
      郑绍故作叹息,“礼部员外郎,这可是个清水衙门。”
      苏诲抬眼看他,略微有些诧异,却也并不多言。
      “对了,今日我倒是听到一个大消息,”一在吏部做书令使的同科道,“子重兄要回来了。”
      “当真?”郑绍一喜,意味深长地看苏诲。
      苏诲面色不显,心中却是一轻,漫不经心道,“若是消息确实,我便差人去转告他家眷。”
      他与刘缯帛乃患难之交,知晓之人甚众,故而诸人也未奇怪,唯有郑绍轻笑出声,用杯沿掩住。
      想起他当年伙同刘缯帛诓骗他,还有那些害得他一世不得翻身的话本,苏诲趁人不留意,恶狠狠地瞪他一眼。
      “到底是顾相的门生,听闻要去做刑部侍郎,正四品的官身呐。”
      一听是刑部,苏诲禁不住呛住,连连咳嗽。
      刘缯帛不喜刑部,如今还不知是如何的懊恼。
      不过若是能回来相聚相守,是户部吏部这般的肥差,礼部兵部这般的闲差,亦或是工部刑部这般的苦差,又有何干系?
      “不过说起子重兄,尽管官运亨通,又有顾相这般的恩师,”那吏部的书令使怕是有些微醺,说话也放肆起来,“可这命数可实在是……”
      苏诲放下杯子,挑眉,“此话怎说?”
      “你看,早年丧父,没错罢?寡母辛辛苦苦将他拉扯大,好不容易苦尽甘来,却娶了个母老虎。他在扬州那等温柔富贵乡做刺史,去年有豪商赠他一美貌瘦马,结果他竟面如土色,连连告罪,饮宴了一半便匆匆回府了。听闻他身旁跟着的那宋管家,便是他夫人安插在他身边的探子,虽相隔万里,但他一举一动夫人皆是了若指掌。”
      郑绍猛然咳出声来,显是呛的不行。
      王储插话道,“何况子重兄成亲也有六七年了罢?到现在都无所出还不让子重纳妾,以七出之例,休她十遍都绰绰有余。”
      “不过我听闻却是个一等一的美人,所以刘兄才被迷得神魂颠倒,夫纲不振!”
      诸人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苏诲面色青一阵白一阵,就听郑绍笑道,“行了行了,刘兄是否惧内,你们问晏如兄便知,何必白白猜测?”说罢,转头笑问苏诲道,“晏如兄,你说这刘府是刘缯帛做主呢,还是他那河东狮般的夫人做主呢?”
      苏诲面色难看以及,边上人恍然大悟道,“苏兄出自河东博陵,咱们光用这河东狮的典故,却是将苏兄得罪了。”
      郑绍故作懊恼,执起酒杯,“是我思虑不周,我谨满饮此杯,向晏如兄赔罪。”
      苏诲恨恨地看他眼,仍是将酒吃了。
      “只是晏如兄,”郑绍笑眯眯地看他,“到底是谁做主呢?”
      还不待苏诲答话,就见小二引着一人入得雅间来,正是宋锦。
      宋锦扫了眼在座诸人,对着苏诲恭谨道,“苏大人,老爷已于初十启程,命小的先行携要紧物什、细软古玩回京,单子已在夫人房内。老爷还命小的向老夫人、夫人……还有大人回禀,他已得了刑部侍郎一职,少则五日,多则十日必至帝京。”
      苏诲点头:“知道了,鞍马劳顿,你且歇息去吧。”
      刘缯帛离京前将家小托付给苏诲,因而诸人也不觉如何奇怪,唯有郑绍忍笑忍得快将肠子憋坏。
      “真相大白啊。”书令使一副了然状,全然不顾几近吐血的苏诲。
      宾主尽欢后,苏诲登车回府,郑绍却抓住那青骢马的缰绳,低声对他道,“晏如兄留步。”
      苏诲挑眉看他,“怎么,还想阴我一道?”
      郑绍一扫今日戏谑,正色道,“如今子重兄青云直上,可越是这时候,越得谨言慎行。”
      苏诲亦收敛了愠色,蹙眉不语。
      “我听闻户部林尚书有意延揽子重兄,若是他开口,子重兄的刑部侍郎极有可能会变成户部侍郎……”
      苏诲打断他,“刘缯帛自幼便爱看些公案故事,后来做了父母官更是沉迷断案,此番能入得刑部,他求之不得,怕是要辜负林尚书一番美意了。”
      “当真?”郑绍先前听闻刘缯帛最恶刑讼,难不成消息有误?
      苏诲在车上坐定,淡淡道,“他的事我还是能做的了主的,我说他喜欢,他便喜欢。”
      说罢,他冲郑绍微一颔首,小厮放下了车帘。

      苏诲在车上思量了一路,刚一进门,便见苏绣已在门口候着了。
      苏诲买下苏绣时,他才不过十二三岁,好在机灵妥帖,宋锦随刘缯帛赴任后,他便操持着刘府苏府大小事务。
      “怎么了?”
      苏绣环顾四下,低声道,“不知二少爷说错了什么,老夫人正生着闷气,二少爷匆匆出府,人已是不见了。”
      难道是刘绮罗行商之事东窗事发?苏诲心下有了计较,“老夫人在正堂?”
      “正是。”
      苏诲理理衣裳,快步进去,果见刘母扶额坐在堂上,神情憔悴。
      苏诲请了个安,又接过下人泡好的茶水奉上,低声问道,“阿娘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还不是被你们惯的!”刘母冷不丁抬起头来。
      苏诲心内大呼冤枉,却低眉顺眼道,“是我管教无方。”
      刘母大概也知道他无辜,拍拍他手示意他坐下,“这儿子啊,都是生来讨债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4章 番外一(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