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二十一章 ...

  •   两人这边说这话儿,揆方却有些不耐,好歹想着大人们说过这个格格是宫里头的大人物,就算是阿玛见了也得跪下行礼的,这才强忍下想出去玩儿的冲动。只觉得筠姐儿酸腐厌烦,跟他差不多年岁,倒是样样争先,显得全府上下只有她一个好学问一样。揆方年纪小又没什么城府,正把情绪带在了脸上。

      苏勒在宫里头是出了名儿的八面玲珑的人物,眼神瞥见揆方面上的不耐烦,也没跟他一个孩子计较,对性德颔首为礼:“先生,苏勒想先和大姐儿、二姐儿一道在府上逛逛,今日的功课过了晌午安顿好了再做。老夫人、先生要是没旁的安排,我这就随姐儿们走了。”说完,目光看似不经意地落在已经有些躁动的揆方身上,意思我这要是不出去,指不定你们家三爷就闹起来了。

      性德见苏勒与自家女儿投缘,也没怎么端着公主架子,那边幺弟还需要安抚敲打,当下也应了:“揆叙引着去吧,备好了手炉,照顾好格格。”

      一边儿当了半天布景板的揆叙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拱手称是。揆叙比哥哥小了十八岁,前面的姐姐都嫁人了。是以揆叙、揆方和性德的两子、三女年纪相仿。揆叙几乎是性德一手带大的,因了辈分高,功课好,全然就是纳兰府的孩子王,带着他们玩耍、帮他们应付长辈、替他们背黑锅、也是这一群孩子的主心骨。揆叙论辈分是苏勒的表叔,性德对自己这个弟弟,还是相当放心的。看着苏勒和揆叙、长女、次女出去,又将自己的两个儿子叫住,打发两个孩子读书去了。

      苏勒倒没怎么注意男孩子们,一出来,见没了大人,一左一右拉了性德两个女儿的手:“大姐儿二姐儿的叫着怪怪的,既然是朋友,也该互换一下闺名。我叫苏勒,往后不当着外人,这么叫我就成。你们叫什么?”

      “大姐闺名雅芝,我唤作忆筠,方才格格见到的三妹名采香,都是汉名,”忆筠落落大方地介绍,“大姐是康熙十五年的,我是十七年的,妹妹是二十年的。”

      “倒是都比我大一些,你们姐妹名字可真好听,先生给取的吧!”雅芝和采香都是寻常女儿名,苏勒便特意问了一句忆筠。“忆筠是哪两个字?”

      “追忆之忆,松筠之筠。”忆筠解释道。

      “计疏疑翰墨,时过忆松筠。”苏勒念道。这是杜甫感叹自己当时年事已高却进身无望不弗古人,想趁着暮年得收晚节。再联想忆筠出生时,明党和索党激斗正酣,约莫是想以女儿之名提醒自己阿玛得保住晚节的。

      “先生心思倒是好的,可惜……”明珠的晚节恐怕是保不住了。此时明珠还有收台湾的功劳在身,苏勒这个作弊党却知道,再过两年要去打俄罗斯,索额图一起复,明珠估计就得趴下。后来跟着大阿哥混,下场虽然比索额图好点儿,但也就是那样了。

      忆筠诗词格外精通,但朝政却是一概不知了,自不如对朝政略知一二的苏勒见事明白,原本也没深想过名字里头的寓意,苏勒一提,反而好奇,“阿玛是何意?”

      这是人家家事,苏勒怎好解释,不得已只能摇头,“没什么,许是我瞎猜的。咱们先转院子,没得总是掉书袋,听了多叫人厌烦。我看只有筠姐儿最爱读书,喜好钻这些奇句典故。”

      “格格这就猜错了,”雅芝笑道,“纳兰家哪有不爱读书读的?别看二叔不爱说话,却最是好掉书袋的。筠姐儿比起他来可差远了。筠姐儿和我都只爱看些诗词,二叔可是正经的好学问呢。他呀,骑马、睡觉都恨不得在看书,今儿受命陪格格转院子,耽误了他看书的工夫,心里指不定还怨恨呢。”

      苏勒瞧着雅芝半晌不说话,这会儿却提起揆叙来,可见两人年龄近,既如此调侃,关系也该是不错的。雅芝是庶出,本就不如忆筠继室所出这样体面,难得与揆叙一个嫡出的叔叔关系不错。

      “正是如此,”忆筠也接话,“二叔学问也是顶好的,徐大人都称赞他有乃兄之风,将来定能和阿玛一样,谋个进士出身。”

      苏勒也瞧了揆叙一眼,不过十来岁年纪,可一路走来都沉默不语,满腹心事的模样。听着侄女儿们和自己叙话,也不吭声,简直像个闷葫芦。

      见苏勒瞧着他,他目光也落在苏勒身上。两人视线对上,苏勒只觉得这人怎么看怎么眼熟,盯着他的脸出神。揆叙像是被苏勒瞧得怕了,视线甫一相交,即刻敛容道:“奴才学业见识都远不如大哥,是徐先生过誉了。”借着这自谦的言语,自然而然地垂下目光,掩饰住眼底的秘密。

      苏勒这才意识到自己盯着人家看了许久,不过她心思不是小女儿家,也没有什么羞涩之意,目光也没挪开,坦坦荡荡地瞧着,只是添了几分赞赏,“当真与先生是兄弟,一般的谦虚谨慎。只也太见外些,一路也不说几句话。”

      揆叙却还是不言语。苏勒见他这副样子,只以为他年纪大一些,更懂得一些尊卑高下的道理,又是男孩子,比起雅芝和忆筠,也就更放不开。

      苏勒并不在意,反而主动掌握了话题,“二公子既然是先生带着读书的,我自然得多亲近一些,不如可否带我去书房看看,给我讲讲先生喜好,我以后也好对症下药,讨得先生喜欢。”

      苏勒这一番话立时便将一行人逗笑了,忆筠更是拉着她,“格格这说的是什么话,阿玛是极喜欢你的,自前些日子在宫中见过你,这些天就跟挂在嘴边儿上一样,直夸你看得书多呢,格外有学问呢。”

      忆筠说得夸张,苏勒也不很信,只回应道:“我倒是羡慕你,宫里头没外头这么多可热闹的地方,就只能看看书解闷儿了。旁的书读得虽多,只诗词读的实在是少,韵书都背不下来呢。”

      “我才不信,”到底是小孩子,忆筠这会儿已经跟苏勒混的熟了,言语间的顾及也少了很多,“我看你跟二叔一般,没得就会谦虚。”

      “这有什么可谦虚的,我在宫里也没个正经教汉文的谙达,功课都是清书、蒙书多些,汉书都是自己看着好玩儿选。自来长在深宫,又不贪才名,将来也不用靠什么诗词歌赋、锦绣文章进身,所以就多选些史书来看,权当看故事了,”苏勒解释道。

      忆筠倒是惊讶:“二叔也是爱读史书,还说今后要入侍国史馆呢。”

      苏勒不禁惊讶:“国史馆?我倒是常让人去国史馆拿些籍册回来,尤其爱看起居注,将来二公子要是真进了国史馆,或是做了起居注官,我说不定还能经常看到二公子的文章。”

      雅芝也在一旁起哄:“二叔倒是和格格喜好相近,该有不少可说的。早先我们吟诗作对,他还时不时指点,如今就只是不耐。格格不知道,头几年阿玛在花间草堂办诗会的时候,二叔还常常过去,他的诗好,连伯伯们都是称赞的。可自打今年就开始着魔一样迷上了史书,前几日还在读《旧唐书》呢。格格也是读史的,倒是说说,既然已有了欧阳修编的《新唐书》,还巴巴得找《旧唐书》来看,到底是不是魔怔了?”

      苏勒倒是辩驳地极快:“历史又不是诗词,非要文豪来写才能得三分意韵。《旧唐书》成书早,与《新唐书》对照着看,总有相得之处。”

      雅芝和忆筠姐妹俩愣了一下,对视一眼,又不约而同地看向揆叙,咯咯掩着嘴笑起来。揆叙却还是一副不动如山的模样,仿佛说了这许多,都与他毫不相干似的。

      苏勒不明所以,望着揆叙,“我说错了么?”

      揆叙从容不迫地欠身,“格格所言甚是,这两个丫头是在笑话奴才呢,与格格无关。”

      忆筠简直笑弯腰了,好容易直起来,拉了苏勒的手,道:“倒也不是笑旁的,前些日子大姐便问过二叔这个,格格的答案真真儿和他一字不错呢,若非知道他没见过格格,我定然觉得二叔和哥哥串通好了。”

      苏勒知道是怎么回事,也笑起来,“这就叫英雄所见略同啊。你还别说,我看二公子总觉得有几分眼熟,若非我此前未出过宫,定要拉着他问一句,‘公子,我们认识么?’”

      雅芝知道苏勒是玩笑,又是爱玩闹的性子,挡在苏勒和揆叙之间,学着揆叙的样子,回答道:“许是前世见过?”

      无意中一句话,竟然搞得苏勒有三分怀疑,莫不成真是前世见过的熟人?要知道,苏勒这货是真心有前世的。然而她的秘密不能暴露,当下之故作遗憾地长叹一声:“可惜,这招现在已经不时兴啦。”

      “那什么才时兴?”

      几个姑娘便开始聊起了时下的话题。也无非就是广东新搞出个十三行,里面不少西洋稀罕玩意儿;江南新出了几种旗装样子,将箭袖多折起来几份;如今京城的官儿们辫子越流越粗,倒是越来越像姑娘了……

      三个女人一台戏,一群小姑娘笑闹成了一团,一上午才将把府里各处逛过一遍。用过午饭,苏勒早已和雅芝与忆筠混熟了。虽然二人多少有些敬畏她的身份,可苏勒自己不端着,见识又广,总能挑起不少有趣的话题,慢慢大家也就感觉她与出身不错的闺阁小姐并无多大区别。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