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未知的婚姻(修文) ...

  •   建安六年,十五岁的曹丕被提前取了字,子桓,曹子桓。

      提前取字,要么是少年要早早离家,要么是要在弱冠之前成亲。很显然曹丕属于后者。任家本就居住在司空府里,像这“纳采”“问名”“纳吉”等不过是个过场而已,即便只是个过场,我也像个局外人一般只有被告知的份,要做什么,该做什么,一早就有人安排好了,被告知了婚仪的日期,就只能乖乖的做着待嫁新娘

      反抗?我倒是想,你倒是给我个方案啊?

      如今正是春夏交接的时节,一抹淡红的夕阳映射在窗台的铜镜上,让屋子显得格外敞亮。婚礼,昏礼,自然是在黄昏举行的。即便心中有太多的纠结,太多的思考,如今也已箭在弦上,是不是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毕竟,这是我上辈子兼这辈子第一次婚姻,说来也惭愧,在现代的时候只顾着玩电脑刷手机做宅女,连个恋爱都没谈过,估计这只能成为遗憾了。
      如果可以的话,我也不想这场婚姻以悲剧结尾......好吧,是我不想成为炮灰。

      我看着面前的铜镜,将屋内的情景一览无遗,曹氏一面用篦子为我梳着头,一面又让婢女仆妇在我脸上嘴上抹胭脂,贴花黄。而我穿着玄黑色婚服,呆呆傻傻的坐着任她们“为所欲为”,别人都说新娘是女人一生中最好看的一天,可也许是审美差异吧,我却觉得将脸涂得那么红,又贴上金色的纸看起来怎么那么慎的慌呢?

      原本按照古礼,嫁女是要陪嫁媵妾的,可原本这里一草一木就是人家曹家的,也就无所谓什么陪嫁不陪嫁的,但为了面上好看些,曹氏还是在我们住的小院里选了个模样最为端正的婢女作为媵,她姓苏,二十来岁的模样,名字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任峻夫妻二人叫她阿苏,我们也跟着这么喊她。

      “日后要孝侍舅姑,尊崇夫君,司空家本就不比常人,日后更要事事谨言慎行。” 曹氏又用各式各样的珠钗在我头发边上比着,“司空说过,连朱建平都道你是有福之人。你要惜福才是,若是我家......”说着她便转过头去抹了抹眼泪,我想,她应该是又想起了她早亡的幼女了,只是今日是大喜之日,不好提已死之人。
      我回过头去握着曹氏的手,“阿母,女儿知道的。”
      惜福,惜福。我深吸一口气,将这两个字念了好多遍。然而,这算是福吗?总感觉自己的人生是被推着走的。

      “时辰到了!”任览这时在门口喊了一句。曹氏又低头嘱咐了屋里婢女,仆妇些什么,便出了屋子。

      我梳着高高的盘桓髻,脚踩挂着彩带的木屐,站起来的时候难免摇摇晃晃,下意识的眼睛往上瞟,生怕发髻掉下来,阿苏急忙在一旁提醒我,“女郎,要低头敛容!”

      待我摇晃着走到外厅,任峻与曹氏已于案前双双席地而坐。早有婢女在大厅放上毡垫。
      “女儿拜别父母大人!”我在阿苏的搀扶下,举手齐眉,向毡垫之上向任峻曹氏再三拜别,“愿阿翁阿母身体康健。”
      他们两是世间难得的善人,这些年来,对我很好。

      “戒之敬之,夙夜毋违命!千万事舅姑以谨!” 任峻开口念着父亲送女儿出嫁的词句。曹氏站起来一面为我腰边结上配巾,发髻上系着缨,一面开口道:“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

      “诺!” 我低头领命,又照规矩到任先任览面前嘱咐一番,“弟弟在家勤勉,恭顺父母!”
      与此同时,任峻也起身去院外迎接曹二公子。

      所有人的台词流程皆是前几日“彩排”对练过的,所有婚仪皆是大同小异,自然是不会出任何差错的。
      我“不按台本”的忍不住悄悄往门外张望,只见二公子抱着个大雁出现在门口和任峻讲话,并将大雁交予任峻。因为大雁是忠贞之鸟,是以成亲以雁为信物。
      大雁......虽然昨天对流程的时候就知道会有这一项,我还是忍不住破功了,话说这么奇葩的礼仪究竟是谁发明的?

      曹二公子也是一身玄黑,他的脸上自然没有贴花黄,因此显得比我正常的多。虽说他年龄小些,却没有丝毫的稚气,身高上也算是玉树临风。
      他伸手来牵,曹氏将我引到门外,把我的手递到他手中,一切按部就班,并无不妥。夕阳西下,微风和煦,乐队在一旁吹吹打打,任览跑前跑后地起着哄,曹丕的手心温温暖暖的,在这种意境下,原本心境被调节得毫无波澜的我竟莫名真有几分出嫁的紧张与激动。

      这里结束了,那边却还有一堆流程要进行,幸亏新妇拜舅姑礼是在次日凌晨进行的,不然手忙脚乱的,再加上见到曹操紧张,我一定会出错的。

      在曹丕所住的院子的西南角吉地,露天设一青布搭成的帐篷,称之位“青庐”,婚礼便是要在这青庐之内举行。我在阿苏的搀扶下脱下木屐,踏着毡席进入青庐,青庐内有一个床铺,床铺中间摆着小案几,我在案几的一侧,面向案几而坐。
      在我正襟危坐的同时,二公子大概是在青庐外面的露天院子中陪着各路亲朋好友吃吃喝喝吧!

      正如之前曹均成亲我所看到的一样,“嫁娶之夕,男女无别”,这时也有一些孩子和好事之人在青庐前吵吵闹闹要进青庐看新妇。于是,这一日,趁机将曹丕的弟弟妹妹们和狐朋狗友认了个大概,之所以说大概,实在是因为曹操的孩子本就堪比数字军团,再加上日后可能还会再加,更有继子义子和族子这种生物的存在,要想全部认清,是基本不可能的事。

      天色似乎越来越暗了,帐篷里的蜡烛使得青庐暖暖的,外面的喧闹声掺杂着树上的鸟叫声,让我觉得烦躁不已,直捏着阿苏的手不放。

      随着说话声越来越近,青庐的布帘被掀开了,一堆人拥着曹丕出现在青庐门口,不知是谁推了他一下,曹丕一个踉跄,就跌了进来。我下意识地撇过头不看他,等到再抬头之时他已然端坐在案几的另一边,与我相对而视了。

      亲朋兄弟们欢笑着挤在门口,我忽然感觉到世上果然有报应一说,之前曹均和张氏,曹彰和孙敏成亲,我也是在青庐外面哄笑的人之一,现在到轮到我自己被哄笑了。

      “同牢合卺,同甘共苦!”早有婢女一边念着八个字,一边跪着呈上装着熟肉的碗,又将一分为二的匏瓜分别装满酒放在我们面前。

      好不容易在众人的注视下略尴尬地一起吃了肉,喝了酒,婢女上前施了一礼,撤了案几。曹丕亲自上前为我解下发上之缨,高举在空中向亲朋展示,这个在周制婚礼中被称之为“解缨礼”,象征着新人得到家族和亲朋的认可。他大概也是紧张,几个步骤出了差错,被外面的人哄笑不已。

      外面看热闹的人吵闹着要进青庐观礼。我坐在床铺的一旁,借着烛光,看得清楚,曹丕向夏侯尚和曹真的方向使了个眼色。夏侯尚和曹真半拦半哄的挡在帐前,将围观之人往回赶,“ 都回去吧,回去吧!”
      “还有结发,结发呢!”起哄的宾客还不肯离去,要继续观礼。
      吴质也在帮忙拦人,“再看下去,别说结发之礼,连周公之礼都看到了!”

      呃,这人怎么这么说话?我有些尴尬的低下头去,怪不得听曹丕常说吴季重为人放荡不羁呢,合着不是开玩笑的。

      众人哄堂大笑,又取笑了几回,这才三三两两的开始离去。待到宾客离去之后,青庐中的婢女也开始离开,只留阿苏一人,阿苏双手捧着托盘侍跪一边,托盘中是一把匕首和一个香囊。
      曹丕取下自己头发上的长簪,放于托盘之中,又拿起匕首,割下一绺头发,捏在手里。我也取下发钗,散开长发,右手又从他手中接过匕首,左手按住头发,在头发上划了一刀,又将匕首放回到托盘之内。
      曹丕坐在我跟前,伸手向我讨要头发,“给我!”

      待他将两绺头发打结之后,又拿起托盘中的香囊,将它放入香囊之内。见结发礼完成,阿苏便拿着装着匕首和发簪发钗的托盘告辞离开青庐。

      “这个,由我来保管。” 曹二公子在我眼前晃了晃香囊。

      “嗯!”我心不在焉的答应着。心里在想着,结发,原来结发夫妻是这么个意思......猛一抬头却见曹丕的脸越凑越近,“怎,怎么了?”

      “我刚刚有没有说过你本来就长得不好看,贴了这个就更不好看了?”他用手指着我脸上花黄。

      我先是点头并表示赞同,“我也觉得不好看。”随即反应过来什么叫本来就不好看?又忍不住道:“既不好看,你不要看就是了!那么多话做什么?”
      “别动,我替你撕下来!”他越发靠近我,我只觉脸上一热,忽然蜡烛灭了。
      喂,不是说撕花黄的吗?你在干什么......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未知的婚姻(修文)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作者已关闭该文评论区,暂不支持查看、发布、回复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