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番外七 ...

  •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意思是:世界上有很多好东西都是千里马,但是却很少有识得它的伯乐。

      引申义: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美好的事情,你的眼界一打开,你的眼光放长远,你就会发现无数无数美好的人事物都是千里马,而发现这一切美好的你就是它们的伯乐。

      (二)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意思是:知道它是什么样子,也知道为什么它是什么样子。

      (三)给人鱼,不如授之以渔。

      意思是:给别人鱼,不如教会别人如何捕鱼。

      引申义:给别人钱,不如教会别人如何赚钱。

      (四)卿本无罪,奈何怀璧其罪。

      意思是:你本没有罪,但是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引申义:一个人或一个女人并没有罪过或错误,但因为拥有某些特别的价值或才能,如美貌、才华等,而遭到了嫉妒或陷害。这个成语原意是因为藏有宝玉而招来杀身之罪,后来比喻因有才能或美貌而遭人嫉妒和陷害。它告诫人们,拥有才能或美貌本身并无罪,但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嫉妒,因此应该谨慎行事,避免无谓的争端。说明自己不要贪图财宝,可以免祸,但是,绝对不是说毫无原则地把自己的所有财宝都送给别人,别人如果贪图财宝,也许一开始能得逞,但是,如果不知满足,也就必然招来祸患。这句话后来被引申为“怀才其罪”,甚至“怀色其罪”等等。

      (五)不啻于稚子怀千金于闹市之上。

      女子美丽,如三岁小儿持金过闹市,若无智慧相持,只会徒添烦恼。相当于不懂事的小孩子带着很多钱在闹市区。不亚于小孩子怀抱着金子在闹市中。形容身怀重宝,却没有保护的能力。不亚于一个孩童带着宝贝行走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闹市中。意为拥有财富、宝贝,而却没有能力保护,会惹人垂涎,会惹来麻烦,东西容易被抢。

      (六)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意思是:人不要经常讲道理教训别人当别人的老师。

      (七)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

      意思是:受到一次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分才智。是经过失败取得教训的道理。

      (八)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意思是:溪流汇聚成了河川江海。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千里之路,是靠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没有小步的积累,是不可能走完千里之途的。

      引申义: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畏艰难,不怕曲折,坚忍不拔地干下去,才能最终达到目的。比喻学习应该持之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九)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

      意思是:只看到有利的一面,而看不到有害的一面。

      (十)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

      意思是:如果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如果对人太苛刻了,就会失去朋友。

      引申义:比喻过分苛求他人,就会导致与人疏远,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十一)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意思是: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读书读得多了,时间久了,精神气质就会变得不一样,甚至可以开始通神灵。

      (十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意思是:把世间的事情弄懂了,处处都有学问;把人情世故摸透了,处处都是文章。

      (十三)读书之用,进可通古达今,兼济天下,退可修心冶性,独善其身。

      意思是:一个人在得志显达的时候,就要想着造福百姓,使全天下都能这样得到治理。不得志时,就要洁身自好,注重提高个人修养和品德。

      (十四)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意思是:你的阅历丰富了,你经历的事情多了,再反过来读书,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指千秋已经过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了,经历了百战归来,我又开始读书了。这句话充满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知识的重视,也深刻地表达了对个人奋斗和生命意义的思考。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句话背后的深层含义。

      (十五)温故而知新。

      意思是: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

      (十六)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意思是:学习就像逆着水流划船一样,如果不努力前进,就会被水流推着往后退。

      引申义:它强调了持续努力和不断进步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追求进步。

      (十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意思是:忠直的言行触犯君主,独立的操守不合世俗,事理之势就是如此。所以树木高出树林,风肯定会把它吹断;土堆突出河岸,急流肯定会把它冲掉;你的德行高于其他人,众人必定会非议你。德行高于众人,众人肯定会对他进行诽谤。前车之鉴不远,后来的车也继续翻覆在前车翻覆的路上。然而志士仁人,还要踏着忠直之路进行而不后悔,还要坚持独立的操守而不肯失掉,这是为什么呢?目的是要以此实现自己的志向,成就自己的声名。

      (十八)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意思是: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

      引申义:鹰击长空对长空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对鹰的一生意义非凡。我们的这一生过去了,对历史没有任何意义,但是你该怎么活,对我们自己本人来说意义重大。

      (十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意思是:指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它比喻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形容环境对人的影响。

      (二十)良禽择佳木而栖,人择良友而交。

      意思是:飞禽鸟兽会选择具有优良木质的大树栖息,做人应该也要选择与具有良好品德的朋友相交往。

      (二十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意思是:指身处事中的人往往看不清事情的真相,而置身事外的人则能够清晰地看到事情的本质。

      引申义: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们在处理问题时,由于主观情感、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客观地看待问题,而外界的人则更容易看清真相。

      (二十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意思是:指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指对同一问题,各人的观察角度不同,见解也各不相同。

      引申义:比喻因个体差异,对事物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因为每个人的背景、经历、价值观等都不同,所以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也会有所不同。

      (二十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意思是:能了解他人的人是智慧的,而能了解自己的人则是聪明的。

      引申义:强调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认为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的人是最聪明的,也是最难能可贵的。

      (二十四)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意思是:能够战胜别人的人虽然有力量,但是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大和不可战胜。

      (二十五)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意思是:知道满足的人才是真正的富有,而坚持修行不断努力的人则是有志向的。

      (二十六)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意思是:不丧失本份的人才能够长久,即使身体死亡而“道”犹存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

      引申义:能顾得本份就是厉害的人,死亡之后能给世界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及功德传颂就是真正的伟人。

      (二十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引申义:比喻在遇到困难一种办法不行时,可以用另一种办法去解决,通过探索去发现答案。

      (二十八)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意思是:东隅,东方一隅,东方日出之处,指早晨。桑榆,桑树和榆树,古代常有日落时阳光照射在桑榆树梢的描写,因此借指日暮。诗句寓意为早晨丢失了,傍晚得到了。

      引申义:比喻开始时或暂时在某一方面失利,但最终得到了补偿。

      (二十九)大丈夫,能屈能伸。

      意思是:大丈夫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忍耐和适应,同时也能够在有利的情况下施展自己的才能。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才能大干一番。这种精神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智慧和策略,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三十)恶人最善于,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意思是: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它不仅是对事实的扭曲,也是对道德和真理的挑战,具有强烈的贬义色彩。

      (三十一)贼喊捉贼,恶人先告状,倒打一耙,颠倒黑白。

      意思是:贼喊捉贼,指自己是贼还喊叫捉贼,比喻为了逃脱罪责故意混淆视听,转移目标,将此消息散布出去,但转移的目标不确定。比喻坏人为了自己逃脱,故意制造混乱,转移目标,把别人说成是坏人。恶人先告状,指自己做的坏事推到某一确定人身上,揭示了一种不诚实的行为,即当某人自己做了坏事时,却反过来指责别人。贼喊捉贼强调的是通过混淆视听来转移目标,而恶人先告状则更侧重于将责任推给他人。这两个成语都揭示了某些人在面对不利情况时,采取的不诚实或逃避责任的行为。它们都用来形容某些人为了逃避责任或罪责,采取的一种策略或行为。

      (三十二)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立即全报。

      意思是:人做了好事或坏事,或迟或早总会得到相应的报应。这句话传达了一种普世的善恶观点,具有劝善戒恶的作用,劝勉人们不可为恶,做不义之事。它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的体现,也是对人类行为的一种普遍预测,即个人的行为无论大小,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产生结果,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这种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尤为常见,被视为一种普遍的道德法则,旨在鼓励人们行善避恶,维护社会的和谐与正义。

      引申义: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这些朴素的信仰中,包含着一个重要的真理,上天施行报应是有一个既定的时间的。古人们从过往的历史中看出上天的公正,正如所罗门一样坚信,眼前的这一切不正常的情况,都是虚空。换句话说,只是暂时现象,必不长久。对上帝公义的怀疑起于对生死的不完全不正确的看法,把人生的终结当成了永远的终点。那些只把眼睛放在大地之上的人,他们的眼光越不过坟墓的界线,以现世短暂的现象作为判断一切,乃至判断上帝的标准。他们应该向上举目,因为上帝乃是至高的圣者。我们在前一章中了解到,当人生的尽头来到时,也就是预备期的结束。常话中所说的死亡,实际上只相当于睡眠。人在睡眠中对外间的世界怎样一无所知,睡在尘埃中是怎样,毫无知觉。活着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无所知,也不再得赏赐。他们的名无人记念,他们的爱,他们的恨,他们的嫉妒,早都消灭了。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们永不再有分辨。

      (三十三)一通百通,一悟千悟,万变不离其宗。

      意思是: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也改变不了实质。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但其特质不变,换汤不换药。指事物时常变化我们要注意观察其变化,处变不惊。在没有变化时我们进行提前准备,将事物的变化加以充分考虑。解决千变万化的事态发展。当一个主要的方面或领域被通晓后,其他相关的方面或领域也会自然地被理解或掌握。通过学习一门技艺,从而能够掌握其他相关技能的情况。

      引申义:一通百通的含义可以扩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学习、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等。它鼓励人们通过掌握一个主要领域的知识或技能,来促进对其他领域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成语强调了知识和技能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即一旦掌握了某个核心概念或技能,就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与之相关的其他概念或技能。

      (三十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循序渐进,无师自通,豁然开朗,一通百通。这几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啊?

      举一反三: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触类旁通: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学以致用: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融会贯通: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无师自通: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一通百通:一个主要的弄通了,其他的自然也都会弄通。

      (三十五)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意思是:善意的关怀,劝诫的言语,哪怕只有一句,在寒冬腊月那样寒冷的天,都能让人心生温暖之意。恶劣的谩骂、诋毁、中伤的言语,对人的心灵的伤害,哪怕是在酷暑炎热的六月,都能让人心生寒意。

      (三十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意思是:这个成语主要强调了饮食卫生和言语谨慎的重要性。它意味着疾病往往是由于不洁的饮食引起的,而灾难或不幸则常常是因为不慎言导致的。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食品安全,避免病从口入。同时,在与人交往时,要注意言辞,避免因言语不当而惹祸上身。

      (三十七)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意思是:强调了沟通中的误解和倾听的重要性。说话者可能并无恶意或特别的意思,但听者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经历、感受或期望来解读这些话语,从而导致不同的理解和反应。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与人交流时,不仅要注重言语的表达,还要注意倾听对方的反馈和理解,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三十八)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你若经我苦,未必有我善。

      意思是:如果你没有经历过别人的痛苦,就不要轻易劝别人行善。因为你不了解别人所经历的苦难,又怎么能理解他们的处境呢?同时,即使你经历了与别人相同的苦难,也不一定能达到别人的善良境界。这句话强调了理解和体谅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在劝导他人时应有的谦逊和同理心。

      引申义:你站在我的位置,你就会知道我的感受,你就会知道我有多委屈。因为世界上永远没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

      (三十九)针尖不大却扎人最疼,舌头无骨却伤人最深。

      意思是:针的尖端虽然不大,但扎人却很疼。舌头没有骨头,却能够深深地伤害人。

      引申义:这句话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生活中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痛苦。这些小事情可能是一些琐碎的细节,比如一个不小心踩到的钉子,一个不小心碰到的桌子角等等。这些小事情虽然不大,但却可能会让我们疼得无法忍受。这就像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挫折,有时候只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但却会让我们感到非常痛苦和难受。

      (四十)一言能兴邦,一言能丧邦。

      意思是: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旺,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灭亡。指关键人物的一句话能影响大局。

      (四十一)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意思是:“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是对一位杰出外交家作用最好的赞美。外交家如何藏天下于胸间,权利弊于心头,吐一言而胜百万之师?从古至今,我国从不缺少出色的外交家,他们以三寸不烂之舌,陈述各方利弊,退百万之师,保万世基业,捍国家之尊严,显不世雄风。外交家雄辩的口才,历来为世人所赞美和羡慕,可是一场惊世的外交行为仅仅靠着口舌的伶俐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吗?用“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来形容外交家言辞的重量,这绝不是在说言语的重量,而是言辞背后所承载的各方利弊,这一点重于九鼎。外交官口才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一个人口才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命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