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十三 ...

  •   大冕聆华八年,在史册中大放异彩的聆华之治,在神武帝冷靖翊的统治之下慢慢开始展现。
      开春以后,诚王冷心岩以强势的姿态入朝辅政,在冷靖翊的背后支持之下,以雷霆手段打压了左右丞相的势力,将两派最为激进的大臣贬黜出京,转而拔擢中立于两丞相之间的底层官员。
      从聆华八年到聆华十二年,数年间,冷靖翊以极大的热情与如同雄狮一般的旺盛精力,轰轰烈烈地开辟着他作为最伟大的君王的神话。
      文官以卫烈为首,武将以方锦程为首,年轻一代的新秀们开始逐渐登上这个风云际会的政治舞台。
      在卫烈以极快的速度升迁为御史右副丞以后,他当日向冷靖翊提出的三条建议得以开始实施,此后数年间,无数传扬后世的名字开始出现于人们的视野,人们称这个时代为众星云集,最为辉煌的光荣时代。
      大冕内部在进行着一番狂风暴雨般的革新,而同一时间,冷靖翊从未停止对外的步伐。
      聆华九年,冷靖翊派兵平定北蛮各个部落的骚扰,修筑定北防线,从此北蛮各部不敢入中原半步,直至百年之后。
      聆华十年,冷靖翊通过叶怀瑾与擎天王朝达成协议,互开边市,保障了两国边境长达数十年的和平。
      聆华十一年,南方悠佩、兰绪遣使来朝,奉冷靖翊为大天子,两国正式成为大冕附属国。
      而在这光芒四射的帝王之路背后,冷靖翊从来也没有忘记他最原初的心意。
      从聆华八年开始,君素笛从安平候,一路被封为安平公,安平王,最后成为安平亲王。他依然居住在望君阁中,作为明明可以手握实权的亲王,却由始至终没有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他只是默默地站在冷靖翊的身后,也成为这位君王最大的支柱。
      聆华十一年,在多年的等待以后,中宫皇后沈曼容终于为冷靖翊诞下了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皇子,冷靖翊将这个孩子赐名为冷绛樱,并且很快册封为大冕太子。
      后继有人,冷靖翊和沈曼容如释重负。沈曼容从此开始一心一意教养这位大冕未来的继承人,冷靖翊终其一生都尊敬且爱护着这位皇后,虽然他们之间从来没有过爱情。
      一切都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在冷绛樱册封太子之后一个月,冷靖翊的目光开始投向东南,那片大冕最后一块没有征服的土地。
      东南是宛人的土地,宛人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小国,名为宛语。宛语与兰绪相连,而在兰绪与悠佩纷纷向大冕称臣的时候,宛语却依然固执地坚守这方寸之地不肯低头。
      宛语王族与大冕中守旧的贵族多有交好,而这些老一辈的臣子,一直也对冷靖翊数年来激进的政策多有不满。冷氏皇族人丁单薄,直系血统传承到冷靖翊这辈,只有他和冷心岩两兄弟。
      冷心岩是坚定地站在冷靖翊一方的,守旧派不得不暂时隐忍,而冷绛樱的诞生,却给了这些人一个机会。利用宛语在边境引起的骚乱,联合朝中的各方势力,一场危机悄悄降临。
      宛语依仗着大冕内鬼的支持和其王族内部所传承的古军法,屹立于东南之地,聆华九年冷靖翊曾经派方锦程带十万大军出征,结果却是损兵折将大败而归。
      冷靖翊不会让这颗钉子一直钉在大冕的腹地,聆华十二年九月,他再次征调十五万大军,御驾亲征宛语,同时让不到五个月的太子监国,由皇弟冷心岩摄政。
      这是一个早已策划好的局,宛语与朝廷内部的毒瘤必须同时拔除。
      冷靖翊和冷心岩利用孪生兄弟相同的面貌开始混淆视听,御驾亲征的皇帝陛下,时不时流露出诚王才会有的情绪,而留守摄政的诚王,却偶尔显现出君王才有的威严。
      蠢蠢欲动的人开始窥探这其中的秘密,无法分清楚这对孪生兄弟,他们开始关注一直隐于幕后的安平亲王。在这些年里,不管皇帝陛下征战何方,安平亲王君素笛总是会跟随在侧的。
      而当君素笛仍然留在望君阁内的消息传出的时候,那些急于在朝堂内掀起风浪的人断定,留在朝内的人必定是诚王无疑。因为刻意混淆皇帝与诚王身份的局,不会留下安平亲王如此大的破绽。
      千里之外的军营,针对皇帝冷靖翊的刺杀行动开始,数日后,军中失去皇帝陛下的消息,朝中也开始流传皇帝在亲征过程中遇刺驾崩,大冕风雨欲来。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立于京城诚王府中的冷靖翊,真正的从来没有离开过京城的皇帝,露出了笑容。
      月黑风高之夜,冷靖翊亲临京畿大营,秘密派兵镇压了与宛语牵连相关的左丞相一脉,然后封锁消息,拔擢卫烈为左丞相,制造朝中内乱,诚王动摇的假相。而后,又连夜带着君素笛轻装简行,赶往征战宛语的大营中交换受伤的冷心岩,而冷心岩带着重伤赶回京城完成这场双城局的最后一招。
      聆华十二年秋,这场将近一年的战事,终于拉开了大战的帷幕。诚王冷心岩尊奉皇帝秘旨,公开左丞相罪行,同时联合卫烈压制了整个朝堂。冷靖翊赶到宛语前线大营,登高一呼,破解皇帝失踪被害的谣言,然后联合赶来支援的悠佩与兰绪军,会师于宛语重镇千凡。
      千凡破城,宛语以古军法布阵,将联军拒于都城般宁三百里外。
      数年积累,尤其是采用卫烈的选拔青年才俊的政策之后,冷靖翊网罗了大批人才,这其中甚至包括隐匿数百年的兵法大家之后,百门花家的传人。花家后人破解古军法之后,不到三日,冷靖翊便兵临般宁城下。
      宛语不甘屈服,于是孤注一掷,在般宁进行最后的殊死决战。
      这一战的惨烈,几乎可以和数十年后的血河之战媲美,大冕铁骑踏破般宁城池,整座城市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在这一战之后,宛语名义上成为大冕的属国,实际上名存实亡,权力都归于大冕所派驻的安宛使。
      冷靖翊的大冕,终于把版图推向了极致,攻破宛语的这个晚上,为这位神武皇帝的征战史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大军并没有进驻已经几乎化为废墟的般宁城,冷靖翊派遣方锦程带领三万精锐进入般宁,处理一切善后工作,自己则带着剩下的十万大军驻扎城外三十里的驻马坡。
      庆功的晚宴喧闹了整个军营,胜利的狂欢洗净征战的疲惫,冷靖翊亲自主持了这次庆功宴,同时邀请了来自悠佩和兰绪两国的主帅一同参加。
      送走两国主帅的时候已经是深夜,军中的狂欢在冷靖翊的默许下依然没有停止,他吩咐近卫好好戒备但无须过多干预,便独自回了自己的大帐。
      君素笛似乎早已知道冷靖翊的心思,一早就穿戴整齐,也为冷靖翊准备了更换的简便常服,靠在大帐内的松软床榻上等着。
      冷靖翊进帐时,君素笛从沉睡中惊醒。驱赶着身体内莫名泛滥的疲惫,他迅速地起身迎了上去:“回来了?”
      早已习惯了这份被等候的温暖,冷靖翊大踏步上前,一把抱住了君素笛,原地打了个转儿,轻声道:“把你吵醒了,对不起。”
      君素笛摇头道:“知道你肯定还不安分,我准备了好了,你先换了衣服,喝杯热茶醒醒酒再出发。”
      两人在晚宴前就相约要去大营后面的山坡上赏月,只是冷靖翊被悠佩主帅拖住多灌了几杯,竟带了几分薄醉。
      在君素笛面前,冷靖翊从来就没有什么皇帝的威严,忍不住凑上去在君素笛的脸颊上啃了一口,笑道:“唉,我的月郎越来越温柔了,不愧是我的好妻子。”
      君素笛也不反驳,只睨他一眼道:“看来是醉的厉害了,那便早点休息吧,君素笛先告退了。”
      “别走!”冷靖翊赶忙拉住作势要转身离开的君素笛,央道,“等朕……不是,等我片刻,我换好衣服咱们便出发。”他一面说着,一面就开始解自己身上的战甲,“这身金甲可真沉,下次出征得重新叫他们打造一副,累得慌。”
      君素笛无奈,只好替他更衣:“你和诚王联手,天下太平了,便不用有下次征战了。”
      提到冷心岩,冷靖翊倒是停了片刻,多年携手合作,两人早就是君臣典范,再无隔阂,他道:“心岩这次功不可没,我打算嘉奖他,授以……护国亲王,并且世袭罔替。”
      君素笛笑道:“好一个世袭罔替,护国之名不是虚职,你倒是连你那四岁的侄儿都算计上了。”
      “慕天聪敏伶俐,要是瑾玥能再给心岩生个聪明的孩儿,正好将来我们绛樱就有了一对左右臂膀。”冷靖翊说着,替自己系好了最后一道腰带,又看了看君素笛,微攒眉道,“夜里风大,你再加个斗篷吧,别着凉了。”
      “你倒是考虑的周全。”君素笛一语双关,依言取了两条斗篷出来,一条用金线绣着龙纹,给冷靖翊披上,他自己那条是白底绣凤纹的,只有凤没有凰。
      “走吧。”冷靖翊耐心地等君素笛打理好,深吸了一口气,冷不丁地打横抱起了君素笛,惊得后者忍不住低呼出声,“放我下来!”
      冷靖翊反而将人抱得更紧,笑道:“我高兴,又不是没抱过,大惊小怪做什么?”
      “这可是在军营里,能像宫中那般随性乱来么?”君素笛轻声道,话是这么说,但是冷靖翊刚才突然将他抱起,他下意识地闪避了一下,导致现下的姿势极为不舒服,他不得不用双手勾住冷靖翊的脖子防止自己滑下去。
      “再勾紧一些,不然就真滑下去了。”冷靖翊调笑着,稍微调整了一下动作,让君素笛整个人都不得不靠在他的怀中保持重心,“你放心吧,我都安排好了。”说罢,冷靖翊把自己的斗篷扯下来,将君素笛从头到脚蒙住,然后抱着他大步跨出营帐,一路向大营后背的山坡上去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