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接人 ...

  •   莫怀古窝着一肚子火回到家,寻了孟氏来,将白天的事情说与孟氏。孟氏一听,好悬没蹦起来,看着莫怀古说话的声音都带了颤音儿,“夫君这话,可是上头听了些什么不实的说法?”

      莫怀古白了孟氏一眼,“什么不实的说法,有什么不实好说的。我让你给孙家捎个信儿你捎到哪里去了?是谁死乞白赖的非闹着让莫雅回京。好呀,人家这来了,又是谁死活不去见的。我说你怎么就不能把这些事情给弄顺了。我在翰林院做了那么多年,眼瞅着有机会能往上,这下好了,风评下去,我往日做了那么多全白铺垫了!”

      莫怀古一拍手,坐在椅子上生闷气。

      孟氏见莫怀古生气了,态度立马转变,低眉顺目的走到莫怀古跟前,伸手捏着莫怀古的衣袖温声言说,“相公,夫君。何必生那么大的气。明儿我去孙家给那老婆子负荆请罪就是了。你放心,我一定把姿态放的低低的,绝对不让夫君为难。”

      莫怀古的怒气被孟氏的绕指柔慢慢软化,怒气渐消,抬手将孟氏的手握在手心,声音也跟着柔和起来,“你的难处,你的委屈为夫都明白。嫁给我,是苦了你了。”

      孟氏白了莫怀古一眼,娇气的嗔怪道,“夫君这话说的,我夫妻同心,什么难关过不去?虽说我是继母,可我也不是那狠心肠的人。只是不知她们余家做什么提防我跟提防贼似地,让人想想都寒心。纵使我有慈母心,可见天见不着人,我那一片心肠就只能付之东流。我还好,夫君同自己亲生骨肉长年累月不在一块儿。夫君的苦,才是真苦啊。”

      莫怀古大为感动,握着孟氏的手说不出话。孟氏轻笑着继续说,“算了,咱们不想那些不好的事情。纵然她们不仁我们也不能不义,明儿我亲自去一趟,这父女团聚的时候也该到了。咱们莫家的大小姐出去了六年多,也该回巢看看喽。眼瞅着就是大姑娘,你们父女相聚的时候可越发的少了。这能多住一日也是好的,全了夫君的父女情。”

      莫怀古感动的是可无不可,他就觉得天下所有人都没自家娘子可心,就连那死了的原配都不如孟氏善解人意。得良妻如斯,岂止是三生有幸,简直就是他世代烧香拜佛后的福缘。

      可笑莫怀古还一翰林院大学士,就这水品也想在官位上有所增进。孟氏唱的比说的好,说的比做的好,若真是一心为莫怀古,想当个慈母,早干嘛去了?

      当年莫雅那一场无由高烧是如何来的?时候莫雅人是走了,可逢年过节从未见孟氏送过什么东西,西都是不进,但也不远,不到一日的路程,怎就不见你往西都莫家大小姐那儿送点儿玩物?好,西都远的话,那京城总不远了吧,莫文宇住在孙家多年,可也从没领过莫家一文银子。继母做到这个地步,还能被当贤妻良母看待的,实在诡异。

      而且莫雅都进京多久了,孟氏为什么不早早的去接了过来,什么用小女儿生病做因由,那都是鬼扯,最根本的还不是怕莫雅仗着余老太君的势,回了府难管教,因而想的招。这女人恶毒,其心可诛。

      偏生,那明眼人一看就能明白的东西,在莫怀古这儿就是好的没边儿。孟氏在莫怀古眼中,那只有俩字——完美!

      经过一晚的沉淀,第二日莫怀古起来后,提出跟孟氏一道去孙家接莫雅回来。孟氏先是假惺惺的不愿意,在莫怀古再三坚持下,孟氏才“犹豫再三,勉强应下。”

      是以,当余老太君接到莫怀古夫妇二人拜会的帖子时,第一反应便是冷笑,“这上阵亲夫妻,果然这才是真夫妻。”

      莫雅则心如刀绞,总还对父亲报以幻想,可当莫怀古携孟氏前来,只这一个姿态便可将所有问题尽数解答。

      果真,没有莫怀古在后头为孟氏撑腰,很多事情孟氏是无法做出来的。虽然弑女可能莫怀古并不知情,但漠视莫雅和莫文宇,绝对是莫怀古寡情的表现。真不知,自己母亲究竟嫁了个什么人。

      将莫雅母亲嫁给莫怀古的余老太君更是懊恼。特别是看见莫怀古和孟氏手拉手进来时,要不是定力足,余老太君巴掌都地招呼上去。不过就这样,等莫怀古上到跟前给余老太君行礼时,余老太君虎着脸,是半天没开口。

      莫怀古和孟氏就那样弯着腰,等着余老太君说好。余老太君满眼复杂的看着下面的中年人。当年的状元,自己看中了他的才华,才将小女儿许配给他,还为他谋了翰林院即体面又能上进的职位。一晃十三载,岁月流逝,余老太君看着莫怀古,心中是又气又恨。

      孙夫人因坐在下面,离莫怀古夫妇比较进,见莫怀古额角冒汗,便赶忙笑着对余老太君说,“母亲,莫大人给您行礼问好呢。”

      余老太君冷哼一声,沉着声音道,“起来吧,老身可禁不起大学士这一躬。”

      莫怀古心中不喜,也不忍着,面上稍稍显露一些。孟氏则不然,姿态放得极低,经管莫怀古已然直起身子,可孟氏不然,腰杆儿反而弯的更低了,“老太君千万别动怒,也别迁怒夫君,一切都是我的错。因莫雅的小妹妹生病,我一直在她身边照料,疏忽了莫雅,连莫雅进京多日都不知道。实在是我的错,夫君整日在外为国忙碌,这些内宅之事他尽不知晓。还望老太君明断。”

      余老太君微眯着眼看着下面完全看不见脸的孟氏,心中也不由不赞叹,真是个厉害的人物。该不要脸的时候就舍得下那张脸,看莫怀古的心被她抓的,那是实在的没话说。

      余老太君不动声色的抬抬手,莫雅赶忙从余老太君身旁过去,到孟氏身边将孟氏搀扶起来,“母亲不比这样,外祖母是最慈善的了。说来说去还是女儿的不是,进京也不知道给家里送个信儿,害的母亲自责,都是女儿的错。”

      余老太君满意的看着莫雅。

      莫雅始终是要回莫家的,没道理莫家的大小姐发嫁还要借他人家,只是这一会去,余老太君就不能整日跟随看护,因而余老太君昨儿还跟莫雅聊了聊,说了些不知是为人处世,还有内宅争斗的秘诀。

      内宅的争斗,说白了就是一群女人的争斗,而这群可怜的女人争斗的资本居然还是外宅男人的心之所向。无论是为人子女,还是为人妻子,都是如此。想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取得胜利,就要舍得下脸,又要既看重脸面,但说来说去皆一个宗旨,就是一切都要让男人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只有这样,女人间的争斗才算有了筹码。

      孟氏可以舍下脸放低姿态,还不是让莫怀古日后感念她的好?莫雅如今将姿态放得更低,到给人一种母慈女孝,全家和睦的感觉。

      果然,莫怀古在听了莫雅的话后,对这个并不大接触的大女儿心生好感,一脸欣慰的看向莫雅时,莫怀古愣了。

      六年不见,莫雅长开了,那曾经稚嫩和生涩都被岁月淡化,不再是小丫头,而是小姑娘了。那张有些肖像莫雅母亲的脸,让莫怀古看着,动容。毕竟失去的总是美好的,更何况两人还曾举案齐眉。

      莫雅笑着站在莫怀古跟前,恭敬有礼的给莫怀古行礼问好,“父亲大人好。”

      莫怀古手捻胡须,一脸的追忆,好半响才欣慰的说,“好,好,丫头长大了,是个大姑娘了。被你祖母教的很好,日后要多多孝敬你祖母。”

      莫雅轻声点头,“女儿谨记父亲教诲。”

      孟氏似乎也有所感,低头作势擦拭眼角泪水,只是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孟氏的眼睛是暗了又暗。

      这个莫雅可真不是从前那个没心眼儿的丫头片子了。

      莫雅到底还是跟着莫怀古和孟氏回了莫家。

      莫雅这一走,余老太君的心就彻底悬了起来,惴惴不安坐卧不宁,是见谁都长吁短叹,孙夫人见状是心中忿忿不平,她可没见过余老太君这样关心过谁,就是自家孙茹也没上余老太君上心至此。因而,宽慰余老太君的话里就有些半含酸。

      “娘不用太过担心,人家那是明显忌讳咱们家,好歹莫雅也是莫怀古的亲生女儿,而且莫雅又聪慧,在那孟氏手底下,未必讨得亏吃。”

      余老太君淡淡的扫了孙夫人一眼,不言语。孙夫人讪讪的收口,转而聊到来年选秀和孙茹的前程。这事儿余老太君还是相当上心,又出手指点了几处,告诉孙夫人最近就应该多拜会拜会谁,该给孙茹说些什么样的人家。孙夫人用心听着,然后将自己心中的算盘说与余老太君。

      “夏家世代书香,夏家老大如今可是兵部尚书,女儿寻思着,夏老大的大公子夏志忠不错,还有就是……”孙夫人看了余老太君一眼,小心翼翼的说,“还有杜家那位,不知母亲可看好他们?”

      孙夫人口中的杜家那位,是杜家的嫡子二少爷杜允瑾。杜王妃唯一的儿子,日后杜王府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余老太君有些无奈的看着孙夫人,孙夫人盘算的太好了,杜家多年荣宠,全天下唯一一家异姓王爷,满京城再找不出除了皇室外比他家还显赫的人家。只是……

      “他们家的主母可不好当。你也别想太高了,茹儿的性子,到了他们家只有吃亏的份儿。更何况,他们家的下一任早就选好了,只是没明说罢了。”余老太君如是说。

      孙夫人自是不信,还以为余老太君不想办,在打马虎眼,“可满京城又有几家的闺女能配的上他家的?”言下之意,是孙家已经能匹配的上杜家了。

      余老太君讥笑的对孙夫人说,“好,既然你问那我就说了,杜家看说好了的姑娘不是别人,正是赵大将军的亲侄女。”

      孙夫人低头苦思冥想,连余老太君离开了都不知道,许久过后,孙夫人恍然想起,惊叹,“原来是她!”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接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