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蒙恬 ...
-
“你是蒙恬?”苏楚还惊讶道,“你竟然是蒙恬?不对,你不是秦国人吗?这儿不是齐国吗?”
这一番话让蒙恬确信原来安平公主真的是不认得自己了,那个后到的宫女也吓得跪在地上连连磕头认错。请来的大夫上前按上苏楚还的脉,片刻后收回手道,“公主脉息平稳,不似有病之人。可能是受惊过度,一时迷了心智。”
“你们先起来跟大夫抓药去。”蒙恬略一思索,冲地上跪着的两个宫女道,“若是还想活命就不要告诉任何人。”又转向大夫道,“张大人,公主的事也希望你可以保密。”最后转向苏楚还道,“五儿,你且躺下安心睡一觉,或许醒了就记起这一切了。”
苏楚还依言躺在了床上,趁蒙恬为她盖被子的时候,紧紧盯着他问道:“你……你真的是蒙恬?”
蒙恬笑起来薄唇上扬成优美的弧度,眼神温暖,“对呀,我就是蒙恬,小时候常陪你一起玩的蒙恬呀。”
“可是,你明明是秦国人啊?怎么会陪我一起玩?”这一刻苏楚还怀疑难道是历史出现了偏差,以至于应该在秦国的蒙恬出现在了齐国。
“你忘啦,我爷爷原本就是齐国人。我小时候常常在齐国的亲戚家住,咱们小时候一起玩有什么稀奇?”蒙恬坐在床边耐心地给苏楚还解释,“后来我十岁那年被父亲接回咸阳,你紧紧拉着我的衣衫哭着不让我走呢。”
“那你这次来齐国是……”好容易碰到有人愿意耐心解释,苏楚还赶紧继续问。
“就是作为使臣过来的。”对于来齐国,蒙恬似乎不愿多讲,只是一带而过。
“那,我叫什么?”
“你是五儿,齐王最最喜欢的安平公主五儿啊。”
“那我姓什么?”
“你是齐国公主,自然是姓田。”
苏楚还还想多问点什么,但想想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也就无从问起。身下的被褥很柔软,她不由打个哈欠。一股困意涌上来,她轻声呢喃道,“好困,那我先睡会儿。蒙恬,你先别走……”
“我在这儿,一直都在。”
得到了蒙恬的保证,苏楚还放心地闭上眼睛睡过去。
苏楚还醒来的时候已经华灯初上。她从床上坐起来,一旁的宫女忙上前道:“公主您醒啦?”
“嗯。”苏楚还点点头,问道:“你叫什么?”
“奴婢是小盘。”
“那另外那个呢?”
“哦,那个是燕子姐姐。刚才王后那边传膳,刚巧公主您还睡着,我们不敢惊醒您,燕子姐姐就去回禀王后了。”
“那蒙恬呢?”
“蒙大人尚在外厅。”
苏楚还穿上鞋绕出屏风。大厅正中的雕漆屏风下摆了一张低矮的案几。蒙恬就靠在几边,就着案上的烛火读手中一册竹简。微风拂过,撩起他耳后几缕青丝,将他投在屏风上的影子吹的摇摇晃晃。苏楚还望着他烛火映照下愈显深刻的五官一时无语。
“五儿。”倒是蒙恬抬头瞧见了呆立的苏楚还,笑着冲她招手道,“来。”
“还记得你小时候最喜欢缠着我给你念书么?”蒙恬待她在自己身侧坐下后笑问,然而也不期待苏楚还能知道答案,自顾自地说下去,“你小的时候,有次大王看到我在给你读书,就问你最喜欢哪篇文章。你竟回答说最喜欢屈原的《橘颂》。大王接着问你为什么,你说,因为喜欢《橘颂》里所称赞的——”
说到这里,蒙恬突然停了下来。
“我喜欢《橘颂》里的什么?”苏楚还追问道。
蒙恬思索片刻道:“你说喜欢‘廓其无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秉德无私’,大王听后大喜,直夸你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见地,从那后就一直很喜欢你。”
“廓其无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秉德无私……”苏楚还喃喃地重复了一遍。
“不说这个了,趁现在我带你出宫玩去。”
“出宫?可以吗?”苏楚还小声道,“大王会同意吗?”
“大王为什么会不同意?”蒙恬仿佛不能理解。
苏楚还暗暗心想,看来战国时期还是很开放啊,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女子的行动。于是就忙站起来道,“好啊,那咱们走吧。”
蒙恬点点头,吩咐小盘叫人备好马车,两个人坐车直驶出宫门。
临淄城里最有名的酒肆红袖招正是宾客满座歌舞升平。蒙恬带着苏楚还在门外停下车,还未进门,就听得传出一人的高歌——
“彼黍离离
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
中心摇摇”
歌声苍凉悲切,令苏楚还不由好奇地往里看。只见唱歌的是个青年男子,她再仔细一看,好像竟是白天遇到的那个姬非。他面前放一筑,击筑而高歌道——
“知我者
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
谓我何求。”
“姬大人!”苏楚还上前与他打招呼。
“安平——”姬非忙要起来行礼,但被苏楚还的眼神制止,只好向她作揖道,“如今夜色已深,您不该随便出来。”
“姬非,你怎么拘泥起来了?”蒙恬拉苏楚还在姬非那一桌坐下,对苏楚还道,“五儿你看姬非,小时候与我们一起玩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多繁文缛节。”
原来姬非与安平公主也算是故交,苏楚还接到蒙恬的眼神便冲侍立的姬非笑道,“姬非,咱们从小玩大的朋友,就不要这样客气了,快坐吧。”
“是。”为免引人注目,姬非只好在下首坐下。
“蒙大人何时回秦?”姬非问道。
“就在近日。”蒙恬摆手笑道,“今日好友重逢,国事免谈。”
“也只好如此,”姬非摇摇头,“今日一聚,恐怕下次再见就已是敌手。”
“何必说这些呢?既然生于乱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不由己。”蒙恬脸上闪过一丝不悦,继而笑道,“我们永远都是朋友。至少我蒙恬会一直把你们当朋友。”
姬非点头,露出温和的笑,“的确,姬非也会永远把你们当朋友。”
苏楚还心道,你们都是当安平公主是朋友,可不是当我苏楚还是朋友。真不知道万一哪天你们发现我是假冒的会怎样。
“对了姬非,我这次来给你带了礼物,趁今日相聚正好送给你。”蒙恬笑着从宽大的袖子里掏出一个锦盒,长约一尺,宽约三寸。
姬非接过去打开。
“是毛笔呀。”苏楚还探头一看,锦盒里并行摆了三支毛笔。
“五儿这名字起的好,我正想该叫什么呢,就叫毛笔吧。”蒙恬拍手赞道,“这是我今年刚做的,还没给别人用过呢。”
苏楚还这才想起来,按照通俗的说法,毛笔正是蒙恬发明的,想不到给它命名的竟然是自己!她不由暗暗得意起来。
姬非自然不像苏楚还,他从未见过这样奇怪的笔,完全就是一根细长的竹管子,顶端塞了些动物的长毛。他取出一支不解地望向蒙恬。
蒙恬笑笑,从锦盒中取出一支毛笔,蘸了杯子中的酒在桌面上写了几个字。
姬非会意,也用自己手中的笔蘸了酒在桌上试写。开始还有些不顺手,但几个字写过后,他已用的很熟练,字形也越来越漂亮。
“这毛笔好,比刀笔省了不少力气,写起来可粗可细,灵动自如,将来必定取刀笔而代之。”姬非连连称赞。
“为什么没有我的份儿?”苏楚还把手伸向蒙恬道。
“难道这两年你学会写字了?”蒙恬惊讶道,他又望向姬非问道,“五儿后来学识字了么?”
姬非摇摇头笑道,“她当时就是因为不肯自己学识字才老缠着我们给她念书?”
蒙恬舒了口气,笑道:“不会写字还要什么笔?我准备了更好的东西给你,等我走之前再给你。”
“我还记得她当时最喜欢缠着你读《橘颂》,说是喜欢里边的——”
“咳,那都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不知为什么,蒙恬很快打断了姬非的话,转移话题道,“说起来,当时姬非你最喜欢的就是《礼记》吧,整天缠着我们讲天子礼制如何,诸侯礼制如何。”
“你还不是一样?”姬非笑着反击道,“整天给我们讲什么兵法阵法的?”
两个男子不由相视大笑,苏楚还也跟着他们笑,然而却底气不足。那是他们与安平公主的记忆,她苏楚还不过是个不相干的外人罢了。
在他们的笑语中,窗外已是月上中天。
过了两日,蒙恬派出的几个密使已陆续归来,他也准备打点行装离开齐国。临行那日,他早早来到安平公主的寝宫辞行。
“你今日就要走?”苏楚还很是不舍,挽留他道,“难道不能再多待几天?”
“再不回去,怕是要误了大王的生辰。”蒙恬见她脸色惶恐,便安慰道,“这几日带你把原来认识的人又都认了一遍,纵是你以后仍无法想起以前的事,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五儿你不要担心,我送你四个字。”
“什么?”苏楚还连忙问他。
蒙恬缓缓答道:“多听少说。”
苏楚还心领神会地连忙点头。
“五儿,世事多变,你以后自己多加小心。”蒙恬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递到苏楚还手中,“这个锦囊你好好留着,到最危急的时候再打开来看,能保你一时平安。”
“谢谢你,蒙恬。”苏楚还感动不已,自己莫名其妙来了这么个陌生的地方,幸好有他相助,要不然还不知会怎样呢。眼见分别在即,她突然觉得鼻头酸涩,眼泪已然盈眶。
“五儿,你是为我哭么?”蒙恬大喜,握住苏楚还的双肩问道,“你不舍得我走么?”
“不舍得有什么用?”苏楚还哽咽道,“你还不是得去秦国?”
“五儿,你可愿意跟我去秦国?你以前小的时候可是一直嚷着要跟我去秦国呢。”蒙恬温暖的手拂去苏楚还脸上的泪,深邃的目光望向苏楚还的眼眸。
苏楚还垂下眼帘心道,难道这是在求婚吗?她早就觉得蒙恬似乎对安平公主有意,今日这番话更是肯定了她的猜测。该答应蒙恬吗?这样就可以到秦国去,避开齐国被灭时的战乱。而且,嫁给这样一个像吴尊的大帅哥可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可是,蒙恬喜欢的不是自己,是原来的安平公主呀。想到这里,她竟然觉得心里闷闷的,仿佛被压的难以喘息。
“五儿?”蒙恬见她没有反应,心中又忐忑起来。
“五儿,那蒙恬告辞了。”见安平公主一直低头不语,蒙恬只道她仍是无法抛下故国,只好黯然离开。
苏楚还望着蒙恬远去的背影,心绪繁杂,终究只是叹口气回转寝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