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04章 ...
-
下午,沈陈氏去屠夫那儿割了两斤五花肉并两只蹄髈回来。家里如今有两个孕妇,伙食得开好点儿才行。
沈慈心和沈童氏一块儿剥花生,准备用花生炖蹄髈吃。一边剥,一边放嘴里吃,两人说说笑笑,一会儿就剥了一大碗。沈慈心端了花生出去,去厨房倒了两碗水,自己喝一碗,给沈童氏端了一碗进去。
“来,喝点水吧。”
沈童氏很不好意思地道谢,“姐姐难得来一次,我不招呼姐姐,倒叫姐姐招呼我。”沈慈心道:“那有什么。我们本是一家人,本就该互相照顾,再者你身子弱,更要安心静养了。”
沈童氏不禁有些汗颜。公婆和大姑姐其实都是很好的人,与其他家公婆姑子相比,自家的倒像是真正的亲人了。公公婆婆待她如女儿,丈夫也心疼自己,大姑姐脾气虽坏心肠却软,对自己那也是一片真心。
大姑姐嫁的周家家境不好,公婆又刻薄,还有难缠的小姑子,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偶尔回来,婆婆多疼她些也是应该的。自己嫉妒她倒显得自己小气了。
想到这儿,沈童氏顺手拉开床头的小柜子,招呼沈慈心道:“姐,吃点糖吧。前儿念安的朋友送的,他没舍得吃,全带回来给我了。”
在古代,糖是个稀罕物,穷人家一年到头也不见得能吃得上,有时候伴手礼会送糖。沈慈心却不过她热情,笑着道谢,吃了一颗。甜甜的粘牙齿,应是麦芽糖。
沈童氏躺得腰酸背痛,躺一会儿得坐起来一会儿,否则受不了。沈慈心想了想问她:“有没有起来走走?”沈童氏摇头。沈慈心道:“我听老人家讲,身子若是强点儿,就起来走一走,将来生产的时候会轻松些。总躺着,没力气,生产的时候会吃苦头。”
沈童氏不知道这些啊,闻言有些担忧:“我都躺了三个月了,越躺人越懒,身子骨跟散了架似的,一坐起来就头晕心慌喘不上气。我道是怎么的了,原来是躺多了!”
沈慈心笑道:“确是如此。”沈童氏道:“姐你扶扶我,我要下来走走。”她到底年少,本就躺不住,闻言就要起来。
沈慈心笑着扶了她起来,两个牵着手,慢慢地出门散步去了。
沈陈氏在厨房里看二人亲亲热热出去了,嘴角含笑,将花生倒锅里,同蹄髈一起慢炖。
沈慈心领着沈童氏去家地里走走,看看今年家里又种了些什么菜。一路上遇到不少人,纷纷笑着打招呼。沈慈心生得漂亮,儿时嘴甜又活泼,见着人就叫,谁不喜欢。
都笑说不知将来哪个有福气的能娶她进门,待到成年,爹娘舍不得,留了一年又一年,直到沈念安遇到沈童氏,没两个月,沈慈心便匆匆出嫁了。
个中情由,无人知晓。周俊宣家中情形,大家略有所知,暗暗猜测到底发生了何事,沈家竟给女儿挑了这样的人家。
下午沈函州回来,带了些酸梅山楂回来,是早上出门时沈陈氏要他买的,说是沈童氏没胃口,给她开开胃。
沈函州今儿遇到一个大主顾,一气儿把他的菜都包圆了,赞他的菜水灵灵好,还让他以后每隔一日送一次菜去。沈函州自然高兴,专卖一家省心省事还省时间。
卖完菜,他去儿子那儿看了看,然后去买了娘子要的东西,都买齐了,才挑着担子回家来。
回来先问沈童氏去哪了,沈陈氏正用筷子戳蹄髈,看炖烂了没有,闻言笑道:“跟心儿出去散步去了。”
沈函州笑道:“心儿回来了啊,俊宣也来了吗?怎么不见他。”沈陈氏道:“五月初八是周家老太爷六十大寿,俊宣要去帮忙,等事情忙完,来接心儿一道回去。”
沈函州道:“那心儿也该去贺贺寿啊,怎么不去?”沈陈氏道:“胎象有点不稳,大夫叫静养呢。念安什么时候回来,蹄髈炖好了,叫她们回来吃饭吧。”
沈念安回家晚,沈陈氏给他单装了一碗蹄髈放橱里盖好。
晚饭很丰富,红烧肉,蒜苗炒肉,炒青菜,蒸鸡蛋,凉拌豆芽。蹄髈炖得骨酥肉烂香气扑鼻,蘸点儿沈陈氏做的辣椒酱,简直绝了。一大锅蹄髈和花生被吃了个精光。
吃饱喝足,肚子撑得难受,沈慈心和沈童氏在院子里转圈儿消食。转着转着,天黑了,沈念安也回来了。
沈念安年十六,生得玉树临风一表人才,沈童氏见着他,一颗心便全落在他身上,眼里心里再容不下其他。追着他问饿不饿冷不冷,又是打水又是拿毛巾的,开心得不得了。
沈慈心笑着看他二人,感叹,谁说古代没爱情,这二人之间绝对是有爱情的,看二人的眼神举止就知道他们相爱很深。
一宿无话。
第二日一早,沈陈氏便唤了沈慈心起床喝药,原来昨儿她便让沈慈心把赵大夫开的方子拿给她,今儿一早她便让沈函州去县里药房抓了药回来,紧赶慢赶的熬了出来,放凉些了端给她喝。
药太苦,沈慈心喝得胃里翻腾不休,沈童氏递了块糖,让她赶紧压压,忙活了半天,几人才吃了早饭。
大约是昨天走多了,沈童氏觉得有些倦,便自去睡觉,沈慈心同母亲一道去地里。
沈童氏睡了一会儿便醒了,起来坐了一会儿,一个人在家里无聊,便想着去地里找大姑姐和婆婆聊天。
才走出家,便碰到了来看望她的母亲童张氏。母女两个进了屋子,童张氏把挑来的鸡蛋核桃花生等放在堂屋,坐下歇了歇。
“娘怎么忽然来了。”沈童氏问道。
童张氏擦了把汗道:“家里马上要农忙,趁现在我还闲点儿,给你送点吃的来。这几日你感觉身上怎样?怎么不好好待床上躺着,下来做什么?”
沈童氏道:“大姑姐说我躺太多了不好,要多起来走动走动,以后生产的时候轻松些。这两日起床走了走,确实感觉精神好了许多。”
童张氏问道:“大姑姐?慈心回来了?”
沈童氏抓了一把花生剥着吃,应道:“是啊,回来住几日,说是胎象不稳,还吃着药呢。”
童张氏眉头皱了起来道:“你婆婆怎么也没个忌讳。”
“忌讳?什么忌讳?”沈童氏吃着花生,问道。
童张氏道:“你年纪小不知道厉害,你婆婆几十岁也不知道啊。人说了,嫁出去的女儿怀了身子不能回娘家,会克娘家,严重点儿的还会要人命呐。”
沈童氏一吓,道:“不至于吧。”
童张氏道:“怎么不至于。你张家表嫂子还记得不,她跟婆家关系不好,怀二丫的时候回的娘家生的,坐完月子才回去。她回去没两个月,她娘家的弟弟便被牛顶穿了肚子死了。她娘去山上捡柴,摔断了腿,在山里待了一夜,抬回家就没气儿了。啧啧啧,那个惨哟。都说是你表嫂子回娘家生孩子带来的血光之灾。你可别不信。”
沈童氏也有些害怕,摸着肚子喃喃道:“不至于吧,是巧合吧。”
童张氏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发生了,那就晚了。要我说啊,你跟你婆婆略提一提,让你那大姑姐早点回去。”
沈童氏嘀咕:“这种事,女儿怎么说得出口。”
童张氏见女儿为难,道:“也罢,你说了你公婆肯定是不高兴的,你以后还要过日子,这恶人便由我来当吧。”
沈童氏迟疑道:“娘,定要如此吗?”她想着大姑姐再住几日就走了,要不然再忍忍,两三日,想来也克不着什么吧。
童张氏见她犹豫不定,道:“这事儿你别管了,我来说。”
沈童氏领着母亲去地里,沈陈氏见亲家来了,忙放下手里的活计,道:“亲家来了啊,快请家里坐坐。”
童张氏道:“忙着呢?你忙你忙,不必招呼我。”
沈陈氏拿了锄头,道:“忙完了,走,家去歇歇。”
回到家,沈陈氏去厨房里做饭,沈慈心陪着她二人聊天。
童张氏心里有事,略敷衍了几句,便把话题扯到了沈慈心身上。沈童氏见母亲要提早上那番话,随口找了个借口出去了。
童张氏再无顾忌,将早上的话添油加醋当故事一样,跟沈慈心讲了一遍,讲完了,一直在那叹息。
聪明如沈慈心如何听不出她话里话外的意思来。她是一个字都不相信的,只当没听懂,陪着感叹了一番。
童张氏见她不懂自己的暗示,也不知她是真的听不懂还是装听不懂,又不好明说,想了想,罢了,一会儿直接跟亲家母讲吧。
吃饭时,童张氏将那事当闲话,在沈陈氏面前提了。沈慈心沉默着吃饭,一语不发。沈陈氏十分尴尬,瞧着女儿神色不虞,怕她多心,笑着应道:“都是巧合,不妨事的。”
童张氏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小心着点儿总是好的。”说着眼睛落在自家女儿的大肚子上。
一顿饭吃得很是尴尬,吃完饭,童张氏便告辞走了,走时嘱咐女儿小心躺着养胎,有些事情没办法,只能自己把身体养好点。
沈童氏一一应着,送完她娘亲回来,人便有些懒懒的,也不理人,自顾自回了房间躺下。
到了晚间,沈童氏便嚷着身子不舒服,跟沈念安发脾气。
一连闹了两日,加上有点见红,沈念安没办法,便跟母亲提了,让姐姐先回家去。
沈陈氏气得不行,骂他没点儿主见,由得媳妇闹,自己的亲姐姐都不顾了。
沈念安这两日也有点儿不顺,晚上又被闹得睡不好,脾气本就有点躁,听母亲骂他,觉得自己里外不是人,也发了脾气。
“我就知道,只有她是你闺女,我不是你儿子,从小你就偏心她,如今嫁了人还是这样。你就指着她给你养老送终吧,大不了我和芸儿出去住。”说着便要去整理东西搬出去。
沈陈氏气得直哭,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个她不疼哪个她不爱,巴心巴肝的把两个养大,结果却两头落不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