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道观来奇客(上) ...

  •   金乌西坠,红霞漫天。
      延绵的群山之中,间或一阵阵扑棱棱的声音,分明是群鸟归巢,远方密林之中也会隐隐传来一阵虎啸之声。
      看来,又一个黄昏到来了。
      一处山峰之上,有淡淡炊烟,袅袅散去。落霞的余晖,一个破旧的院落里,出现一个小小的身影。
      “师傅……用饭啦……”
      一个八九岁模样的少年,冲出破旧的西厢。只见他一身灰旧的道袍显得有些大,袖子挽得老高,双手端着盆白饭。
      不知道是因为跑的急切没注意路,还是道袍太大不小心踩到了一角。
      少年的身影斜刺之往地上扑倒,眼看着一盆白饭要倾覆石道,少年眼疾手快将盆子用手肘往上一顶,双手扯开道袍往下去接。
      一盆白饭全部包入道袍,免去了散落一地的命运,但那瓦盆明显没有那么好运,哐啷一声,碎片满地。
      少年此事也斜躺在地,刚才顶盆的手肘此刻渗着血迹,明显是擦着地下的石子路所致。
      “都多大了,还冒冒失失的,好好的瓦盆也糟践了。”一个声音从正堂传来,只见一个皓首老道从正堂出来,见此情形,嗔怪着教训小道士。
      而那小道士却似乎无有所闻,只盯着西厢与正堂相接的一段破烂围墙处,嘴巴微张,表示出吃惊的神情。
      良久才说:“师傅,快看,那里躺着个人。”小道士说着就起身,不顾道袍里的米饭哗啦啦掉下,就一边眼看着老道士,一边指着破围墙处。
      老道士刚想责训小道士浪费了白饭,但见小道士的神情,也快步过来,看定破围墙下确实躺着一人。身形稍顿,就快步上前,小道士也亦步亦趋的跟着。
      “这人是谁啊,师傅,怎地躺在这里。”小道士纳闷的问。
      老道士蹲下身来,用手试了试那人鼻息,缓缓舒了口气,方才扭头说:“他昏迷着,过来搭把手,抬进你的屋子。”
      很快,一老一小两道士就把这陌生人抬进东厢一间屋内。
      成云帆醒来的时候,只感觉浑身酸软无力,他缓缓睁开眼,只见面前坐着一个老道士,其面容清癯,灰白的头挽了个道髻,颌下三绺长须,颇有仙风道骨之感。
      “他醒了呀,师傅!”一个清脆的声音传入耳中时,成云帆才发现老道士对面矮凳上坐着一个还有一些婴儿肥的小道士。
      老道士瞪了一眼小道士,示意其不要咋咋呼呼。
      成云帆想挣扎着起身,动作却在瞬间顿住。
      他的手,他的腿,他的身子,似乎小了一圈,他讶异的看了自己的身子,还是穿着当初的那套衣服,散落的头发却硬生生长了不少。
      “这,这,这是?”他吃惊的用手指着自己,看着那道士,半天说不出完整的话。
      老道士面色上是不置可否的神态。
      强压下心头的各种疑惑和不安,靠墙半坐,成云帆看向老道士,微微弯下腰身施礼,发自肺腑的说:“多谢道长救命之恩,不知此处是…”
      那老道士见此,起身打个稽首,回说:“天平山混元观!”
      成云帆从未听过此山此观,因此又问了句:“可是在秦岭深处?”
      “秦岭?”老道听到这陌生言辞,有些不解。
      这个时候小道士快言快语插话进来:“秦岭是何处?也在这三万玄天山内么?”
      老道士又瞪了一眼小道士,示意其不要乱插话。
      只见小道士吐了吐舌头,不再言语。
      “小兄弟所说之秦岭,老道平生未曾听闻,想老道在外云游70余载,天元大陆的名山大川也算是见识个七七八八,却也未曾听闻秦岭之地,敢问小兄弟,可是自秦岭而来?”
      老道士的这番话让成云帆的内心汹涌澎湃。
      天元大陆,这到底是哪里,莫不是……成云帆想到这里,不敢再想下去,只觉得一阵眩晕,眼前一花,倒了下去。
      这一晕,再醒过来已经天色微亮。
      他只听得床铺下不远处有窸窸窣窣的声音,扭头睁眼见,小道士也看过来,比划着手势要他别做声,然后才压低嗓音说:“大哥你再躺会儿,小舟到练功时辰了,师傅等下要喊的。”
      话音刚落,正堂方向就传来声音:“小舟!该练剑了。”
      “知道了,师傅!”
      听到是师傅的声音,小道士嘴里答应着,朝着成云帆挤个眼神表示“你看就这样”,他麻利地穿好衣服,随手取下墙上挂的宝剑,看到油灯还明灭摇摆,忙上前吹熄了,打着哈欠走出屋子。
      成云帆已经没了睡意,其实他醒来很早,但一直不肯睁眼,仿佛觉得这是一场梦,不是真实的,想着这番变故,理顺了半天头脑都没思路。
      跌下悬崖的那一段影像不停的在眼前重复,他清楚记得,当时自己已经固定好两个钢爪,准备对岩上的蒋方铭说“搞好了,你拉我上去”时,就见得一个石壁中冒出一股金色的火焰,幻作乌鸦展翅朝他飞来,瞬间烧化了他身上的两道绳子,在冲进自己眉间的时候,他才在坠落时下意识的大叫了一声。
      接着耳边就是呼呼的风声,滚落的巨石腾起的烟雾,让他感觉深陷云雾。
      蒋方明的那声急促凄厉的叫喊声传来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没救了,然后就失去了知觉。
      想到这里的时候,他顿然感觉心头一热,眉间同时有灼热之感。
      如果这时候有人进来看他,准能大吃一惊,因为他眉间有一簇跳跃的金色火焰,有米粒大小,熠熠生辉,玄妙无比。
      可惜的是,这里的两个人正在院外的石坪上例行对话。
      “臭小子,每次都要为师唤你才迟迟醒来。须知勤勉为人生存之本,习武不可有一日懈怠。”
      是老道士在训诫徒弟。
      接着那小道士带着嘻笑的声音也传来:“有师傅在,弟子又怎会惫懒呢!”
      “哼!油嘴滑舌,直至顽皮,少打了是不!”老道士的斥责了语气里明显有几分暖意。
      “演练剑法!”
      “弟子遵命!”
      晨曦里,小道士弃去剑鞘,右手持剑,左手剑指轻抚剑柄,起手式向师傅行礼后,石坪上内随即剑光纷飞。
      看的站在大门口的成云帆眼花缭乱,心绪难平,甚有一种持剑挥舞的冲动。
      演练完毕,老道士捋这长须,眼神里皆是满意神色,然后转身,朝着成云帆打了个稽首说:“小兄弟,可看得入眼?”
      成云帆心中有些警惕,觉得是不是不该偷看人家练剑,因此脸上一热,恭敬还礼说:“在下唐突了,未经许可看小师傅演练剑法,坏了规矩,万请道长见谅、海涵。”
      “无妨、无妨。”老道士笑着说,“本不是什么天大机密,不过是老道闲来无聊,教弟子几招强身健体的粗浅功夫罢了,算不得什么。”
      成云帆听此,稍稍放下心来,但还是略带解释,兼做答话:“小子所居之地,民风迥异,习武之人少之又少,今天得见小师傅演练剑法,颇有玄机,顿有世外高人之感,小子不懂武术,亦未曾习练,胡乱言语,万勿怪罪。”
      “哦!”老道士听此,又细细打量了成云帆,却见他骨骼氢气,但并无习武痕迹,明显一普通凡人,暗自吃疑“可惜了好苗子”,但并无外露,只是说,“我观小兄弟骨骼清奇,是习武的好材料,而且与道法有缘,悟性颇高,若有心习武,日后定成大器。”
      “道长谬赞了,小子惶恐。”成云帆谦言。
      老道士听此,稍作讶异,不作言语,只顾着“哈哈哈”的笑着回了院子。
      以后的日子,清静如水。
      成云帆和一老一小道士也熟络了不少,渐渐弄明白了周遭的情况。
      原来此处真叫天元大陆,面积到底有多大,连风空道长也说不清楚,只是知道这天元大陆极北是万里冰原,极西是荒漠戈壁,西南则有十万大山,其间沼泽、密林、湖泊间杂,还有高达不知几百万丈的雪山,极南和极东都是茫茫海域。
      而这天元大陆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国,竟也遇自己前世所在□□战国时期相仿,但面积不可同日而语,中间的小国则数不胜数。
      这混元观所在之处叫天平山,方圆有千里,别看面积挺大,其实只是三万里玄天大山的冰山一角。这东西斜跨的玄天大山就处于秦楚两国交地,西北为秦,东南为楚,混元观因为在西偏南的位置,所以地属楚国。再往西南就是人迹罕至的十万大山。
      天平山下有一集镇,其名楚阳驿,顾名思义是楚国一个颇为重要的驿站,镇上也有近千户居民,颇为繁华。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道观来奇客(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