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1、第 61 章 ...
-
赵三秀家在东北的一个偏僻村子里。三秀和未婚夫袁贵回到村子里的时候几乎整个村子好几十户人家都齐齐出来看。
见着两人都热情活络的很。而赵三秀和袁贵两人脸上也是开心的笑容。这种衣锦还乡的感情唐诗无法体会,但是却能够理解,见两人大家寒暄着,也乐得抱住一旁程叙提着行李的手臂仰头问道
“见过这种场面没?朴实,真情流露。”
程叙脸上也带着轻松的笑容点了点头说道
“以前爸带着我们一大家子回老家的时候也去过,不过没有这样全都跑到村口来接,都得在自家门口吆喝一声。”
“我还是头一次。”
唐诗听闻说道。
前边赵三秀的家人带着七大姑八大姨的一哄而上,将袁贵和赵三秀围了一个扎实。唐诗见状笑道
“如果我回家,我爸妈唐德和唐季这么围着我,我都要心满意足死了!”
“整天把这个死那个死的挂在嘴边上。”
“是是是,我的错,老公说的是!”
唐诗俏皮的一番话说的让程叙既无奈又轻松欢愉。
“爹,妈,雇主家的女儿。一起参加我的婚礼,家里收拾出一间屋子来。要好好招待。我在人家家这么些年多亏了他们,这次结婚...人家还给包了一个大红包。”
后边一句话是在赵三秀父母耳边小声说的,说完就把两人给喜得连连点头应了下来。赵三秀知道自己爸妈的脾气,见两人都应下了,转身招呼着唐诗和程叙往自己家走,不时说一些村子里的有趣事情给两人听。
一时间,小小的村庄热闹非凡。
赵三秀家所在的村子偏僻的很,全村只有村长家一辆摩托车,其他全靠驴车进出。
赵三秀家一共三间儿土坯房,便是的一个小间是厨房,这是唐诗上辈子在电视里才见过的屋子,屋子外头是一个小院子儿,院子用黄泥巴似得砖头圈了起来,到处散养着一点不怕人的母鸡,许是见着陌生人了,一边咕咕叫一边脚下拨拉着泥土,似是好奇...
“俺家简陋了点,但是冬暖夏凉,绝对干净的!你们城里不都好屋子住腻了喜欢往俺们乡下跑么?这间屋子是三秀儿哥嫂四个住的,我让他们今儿就搬出来,你们安心住下啊。”
唐诗看着满地与鸡粪缠绵在一起的泥土和谷糠,看着看起来似乎并不坚固的屋子,勉强的笑了笑,暗暗扯了扯程叙的袖子,凑近道
“这屋子....会不会大晚上咱们睡着的时候塌了啊?”
“不会,别看这个样子,那好的土坯房都是混了糯米去做的,比G市的屋子都要牢固。”
程叙小声的安慰着。
用糯米建造的屋子唐诗也是听过的,被程叙这么一说顿时就安心了不少。只在一旁看着程叙寒暄着。
三秀儿上头还有两个哥哥两个嫂子,中间最大的一间屋子是三秀爸妈的卧房,今天因为唐诗和程叙的到来,四个人分别要挤进另外两间屋子,其中一间还是三秀和孩子们的屋子。
唐诗看着这么一大家子人,还有三间屋子,实在头疼。说道
“咱们一来就这样麻烦你们,要不看看村里有没有其他地方能睡的?过两天三秀儿嫁人了,总要单独一个屋子的。”
“不碍事,不碍事!够住了,那屋子,你们睡床,三秀儿的俩嫂子就在边上打地铺,够睡了!”
唐诗一说完,三秀儿的母亲似乎就紧张了起来,连忙一串儿的就安排了下去,对于打地铺,三秀儿两个嫂子似乎也并没有什么意见。可是和这么多人睡一个屋子,这就是在大学都么有过的。
倒是程叙对这个安排似乎满意的很,伸手揽住唐诗的肩就扬着嘴角应了下来。
唐诗抬头看着好心情的程叙,最终还是把要说的话咽了下去。
而三秀儿回归的热闹最后都在一顿晚饭后就安静了下来,唐诗看着又在忙碌着的三秀儿一家,唐诗倒也不陌生,也跟着三秀儿到厨房准备帮忙洗碗。
“唐诗姐,你怎么进来了?”
“我来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没有。”
唐诗环顾了一下周围,说道
“不用了,唐诗姐,早点休息吧,咱们乡下没有电视,也没有什么活动,都是吃了饭聊会儿天就睡觉了。明儿一早还得起来干活。你和程先生这两天就在这里看看,玩玩,景色不算好,但胜在原汁原味的。”
说着,三秀儿用还是干净的手肘将唐诗推了出去。
唐诗看着三秀又转身去洗碗,想了想,还是转身去找程叙了。
“程叙,你刚刚瞧见没有?三秀儿都是新娘子了,才两天就要结婚了,还得干活,一双手,都要糙了。”
村里热水要用柴烧,洗澡不可能天天洗,程叙刚刚擦完身子,脸上还散发着干净清爽的味道。一双手带着暖人心脾的温度伸手拉着唐诗的手包裹住,道
“诗诗,环境之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本能的在自己框架内的环境中活的更好,而你现在...就很好。三秀儿的事情不是你需要去想的。”
说着,抓着唐诗的手放在嘴边落下一吻。
唐诗看着程叙,想着那话,虽然看起来似乎并不是在回答自己的话,但是却有告诉自己,每个人的环境不同,对待事物的标准自然不同。既然不同,就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看别人,只要在一旁看着,心怀善意就好。
“好吧。你说的很有道理。我居然无法反驳。”
唐诗想了会儿,轻叹了口气说道
程叙拉着唐诗道
“里间还有热水,洗澡是不能了,擦一下身子还是可以的。”
说完,程叙一脸正经的看着唐诗道
“要不要我帮你?”
唐诗一愣,顿时伸手洋装怒气的打了程序一下,才说道
“你真是一个假君子。”
说着,转身收拾衣服进了里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