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青梅竹马 ...

  •   粉墙黛瓦的宋姓人家四合院里,豆子大小的雪花瓣儿从窗棂飞入学堂。八岁的筠娘子靠着西窗坐,腰板挺的直直的,不惧风雪的小大人模样。

      平哥儿一声欢呼“下雪了”,让正在细问程琦学业状况的张举人瞬间变了脸色。再瞧筠娘子依然正襟危坐,双手背在身后,零星的雪花飞到发间都没动一下。不苟言笑的张举人稍稍点了下头。

      问话打断,程琦也顺着张举人的目光挪视过去。天际一片骤亮,衬的学堂里暗了不少。仿若所有的光亮都簇在了筠娘子的身上,筠娘子的稚容宛如腊梅,唇上淡粉。

      程琦专注在筠娘子的脸上,眼瞧着筠娘子的鼻尖可疑的红了起来。才十岁的少年因着发现这一个秘密而心生雀跃。

      程琦暗忖:你瞒得过先生,可藏不过我这双火眼金睛!
      一边想着倒偷着乐呵起来了。

      张举人继续刚才的话题:“你虽过了童生,可千万不能自恃轻狂,殊不知天外有人,这个年纪考中秀才的也是大有人在的。明年的院试可不能掉以轻心。”

      程琦屈身,恭敬道:“先生所言甚是,学生谨遵先生教导。然——”

      程琦以十岁之龄考上童生时已算是难得了,难免有些沾沾自喜。偏偏这才来姑父家就被这不识好歹的张举人给当头棒喝。这才一上午程琦可就见识到这位举人先生的“清高”之气了。合着不是自个家,再瞧瑞雪当头年关将近,自己却要在姑父家过年,心头一股火气就要喷薄。

      张举人脸色有些难看。身上的白布直裰分明很寒碜。

      “学生倒以为这大有人在也是凤毛麟角之辈,”程琦不重不轻道,“先生以为呢?”

      程琦话里有三:其一,他敢罔顾尊师之道来顶嘴,就是倚仗身份给张举人施压。
      其二,又是间接吹捧了张举人,想当年张举人可是十岁就考中秀才了,这凤毛麟角可是用的精妙。
      其三,却是狠狠打了张举人一个耳光子,再是凤毛麟角又如何,还不是谋不到一个差事沦落到到商贾之家教书?

      张举人执书的手指骨节凸出,眉目敛了下,只得笑纳程琦话里的恭维之意。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寒冬腊月,可没什么好去处了。

      张举人含笑让程琦坐下,可没忽视程琦落在筠娘子身上的视线。

      合该筠娘子倒霉。
      本来张举人就不待见女人,崇尚理学。再瞧筠娘子一身簇新的缎袄和襦裙,当家主母江氏请张举人来给六岁的平哥儿开蒙时,说是让筠娘子旁听两年,张举人本就勉为其难。

      本来见筠娘子规规矩矩,张举人也能忍得。
      可是眼下——

      张举人点名:“筠娘子,你可读《女诫》?”
      筠娘子:“不曾。”

      再问:“《内训》呢?”
      再答:“不曾。”

      张举人薄怒:“也就是说《女四书》中你一样不会?”
      “先生……息怒。”站立的筠娘子双手背在后面,绞了又绞。

      学堂里只有三个学生:平哥儿和程琦都坐在南边,只有筠娘子在西边正在风口处。张举人奉行“天将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也不给用火盆白日不给掌灯,只得开着窗子。

      筠娘子挺了挺僵硬的背脊。看来程琦眼里更是有那么些诗情画意的梅姿。

      平哥儿扭头过去,只觉被这个姐姐把脸丢尽了,毫不客气的冷哼一声。

      张举人拿了戒尺过来,不屑的质问道:“那你会些什么?”

      筠娘子的十指掐进掌心,想起今天一早起来满怀雀跃之时奶妈猛浇的一头冷水。
      “筠娘子进了学堂可要谨言慎行,这张举人可是连大家千金都敢打的。要不然凭他的学识又岂会到咱们小户人家教书?”
      筠娘子诧异:“还有这等事?”
      “筠娘子且听我的自然没错。只要筠娘子循规蹈矩,或许能听上两年吧,太太就是看老爷的面上也不敢在这事上作主张吧。”

      筠娘子倒不是怕被打,问题是这有一就有二,她可未必吃得消。

      筠娘子在戒尺越来越近之时,脆生生的应道:“我会算术。”

      张举人心底嗤笑,到底是商家女。不过张举人涉猎颇广,也顺着这个由头为难她。
      ——这打人,也要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是?

      张举人皮笑肉不笑,多年的风霜都积在这张老脸上,难得耐着性子道:“那我倒要考上一考了。”

      “一户人家古有田广二十步,从三十五步;今得田广十二步,从二十步,”张举人话锋一转,把题目瞬间提难多倍,“又有人赠田广七步,从五分步之三,为田几何?”

      筠娘子蹙眉:“先生说的太深,可是我只会算瓷价。先生的意思是:一人买了瓷枕二十个,每个三十五钱;又买了瓷瓶十二个,每个二十钱;再加上瓷碗七个,讨价还价到五分之三钱一个。一共花了多少钱是吗?”

      筠娘子解释的很清晰,张举人应道:“是这样的,你且算算。”

      筠娘子很快脆生生应道:“一共有九百四十四从五分之一。”

      程琦提笔加心算了半晌,只觉不可思议。

      张举人倒觉得稀罕了,“你识多少字了?可读《千字文》?”

      筠娘子感受到张举人的善意,抬头看他,“只会数字。”

      “哦?”

      此时已是鹅毛大雪,雪花飞溅到筠娘子的发上。腊梅般的脸更是发白。

      筠娘子的瞳孔就如结冰的湖面,澄亮澄亮的,仿若有雪水融在其中,鼻尖发红,用力吸着,忍着摇摇欲坠的泪水。

      筠娘子低声应道:“娘在世的账本,我能从头背到尾。”

      筠娘子又一言更是哽咽恭敬:“我自知愚笨,却有向学之心,还请先生莫要嫌弃。”

      张举人忽然觉得,他不该嫌弃这个学生。

      ****

      近晌午之时,张举人留了平哥儿听训。程琦和筠娘子一道出了学堂又过了走廊。筠娘子只觉程琦紧跟其后的脚步声宛如惊雷。

      筠娘子抱着崭新的文房四宝,走的又匆又急。程琦脚步稍一得力,筠娘子的肩头就抖一下。

      程琦暗叹,这才不过半年未见,这个小丫头倒晓得避嫌了!
      也是,他已经十岁了,也该注意男女之防了。可是半年前,他还揪着她的小辫子来着?

      拐弯处,两个丫鬟坐着望雪,院中积了白白的一层,几枝腊梅开始芬芳。

      正是筠娘子的丫鬟白袖和程琦的丫鬟金翠。

      只听白袖道:“表少爷来给平哥儿作伴,可真好。表少爷可真聪明,一下就考了童生,以后前途肯定不可限量。”

      金翠不屑的觑了一眼,“那还用说?我家少爷以后可是要做官的。”
      潜台词:别给我套近乎,我家少爷可不是你家筠娘子配得上的!

      筠娘子和程琦就在拐弯处,将两人的对话听的分明。

      筠娘子脸色发白,表哥会不会以为是她让白袖来套金翠的话?如果这个时候呵斥,岂不是坐实了她的做贼心虚?
      筠娘子腰杆又挺了挺,罢了她行得正坐得直,既然是要听,就听个够好了!她倒要听听这个丫鬟有什么幺蛾子!

      白袖诧异道:“表少爷开春就考秀才了,这个时候按理说应该在家好好准备。”也是,都年关了,还把表少爷送到这里来过年……

      金翠伺候程琦多年,颇受器重,这些日子眼见程琦窝了一肚子火,也跟着窝火。

      金翠道:“我家太太回禹州奔丧,老爷也跟去了。本来少爷也该去的,偏偏这天寒地冻的……”

      程家实则与宋家同流,都是商贾之家。不同在于程琦的母亲徐氏是官宦之女。徐老太爷是禹州知府还未卸任。这禹州毗邻京都很是富庶。这知府夫人去世,徐氏携丈夫一同过去奔丧,也是顺理成章。

      白袖道:“原来是这样!这到禹州还远着呢,这下了雪要是赶上封河,等到了禹州可就赶不上……”

      金翠脸色浮上一层诡异的笑容:“怎么可能赶不上?徐家可是把老夫人用冰窖着,还没发丧呢。”

      哪有等远嫁的女儿回来再发丧的道理?徐老太爷儿孙满堂都养在身边,何况徐氏算什么?一个嫁到商贾之家的庶女罢了!

      白袖讪笑:“你家太太有孝心,娘家人又看得起。表少爷一表人才学问又好……”这话金翠听的舒心。

      只听程琦一声怒喝:“你们两个丫鬟在这里浑说什么?”

      白袖和金翠浑身一震,也不知程琦听到了多少,扑通一下跪了下来。

      程琦一脸鹜色,念及筠娘子在,斥责几句便让她们下去。

      下去之前,程琦吩咐:“白袖,你把筠娘子的文房四宝带回去,小心别给淋湿了。我和筠娘子去姑母那里吃饭。”

      ****

      走廊处只剩下筠娘子和程琦。

      天地银装。

      与半年前的程琦大有不同,墨黑的头发工整的束起,一身墨绿的锦缎直裰长袍衬的身形修长,腰间束了玉带。

      程琦回头看她,她垂下脸。

      程琦要用手挠她的角辫,她要往后躲,程琦笑道:“才八岁就躲着表哥了?是不是这次表哥来的匆忙没带好吃的与你?”

      筠娘子许是念及往日时光,身子不动,任他的手挠了挠她的角辫。

      程琦低头喟叹:“没去禹州,是对的。”

      筠娘低声道:“表哥,白袖不是……”

      她想说白袖与她无干,他是明白的罢。程琦浓眉蹙起:“我倒希望白袖是的。”

      筠娘子不解的望着他。

      有风吹落枝头雪,梅花一点含苞来。程琦忽然诗兴大发:“崭新人间妆,最妙一点红。”

      这更加坚定了筠娘子要读书的想法。

      程琦趁她咬唇费解一点红的时候,玉指曲起,刮了一下她的鼻梁。

      程琦狡黠道:“一点红是我的秘密。”

      什么秘密?她的瞳孔明显表露了一丝好奇,却没问出来。

      这就是他的表妹,总是这样寂静拘束。

      程琦知她不问,心里定会牵肠挂肚,也不为难她,言道:“这是禹州的一种名点,叫小红头。是用细面、糯米、白糖、桂花等做的一种塔状点心,就像石榴花一样,头上还点了红。”

      他的秘密就是这么简单?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青梅竹马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