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知己 ...

  •   已是初秋,却没有一丝凉意。我独自坐于御花园,一缕缕属于菊花的清香传来,闭上双眼,怡然自得,竟有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

      这几日,夕王如他所说一下早朝便往慈宁宫来,就算是无话,亦是会陪我坐上几个时辰。想起那日宴后他与我说的话,我就没来由的一阵愉悦,何时,他对我,不再自称“本王”了?

      我本还担心皇上会单独召见我,现下看来,或许真的是因为夕王的缘故,又或许是明白了我刻意的躲避,倒是从未在慈宁宫出现过。就连每日向太后例行的请安,也说是因为政务繁忙而暂时搁置,不知是真是假。不过他若亦是有心避我,这倒是合了我的心意。

      至于太后,虽身处深宫,却是个崇尚自由的女子,因而我的那些现代故事倒是哄得她眉开眼笑。我亦是极喜欢与其相处的。我不否认她有手段,只是若能在这深宫坐上太后之位,那绝对是必要的。只是她竟能时时保持一颗清明的心境,这是万分难得的。

      轻轻抚摸着左手臂上的物件,一股凉意便由指间传开。

      那是一对晶莹剔透的白玉镯子,是太后嫁进宫时最喜爱的一件嫁妆。还记得昨日她将其送给我时,夕王也在场,我自是婉拒了,只是却听太后道:“乔丫头,你做不成哀家的媳妇,竟连哀家送你的嫁妆也不愿收下?”说完,还颇有深意的看了看一旁的夕王。我尴尬万分,推拒不得,只好收下。

      思及此,我的嘴角亦是不自觉地向上扬起。

      “兰格格想什么想得如此入神?”突如其来的声音将我吓了一跳。

      “婷妃娘娘?”我回过神,忙俯身行礼,“柳乔不知娘娘来此,还望娘娘恕罪。”

      来人正是昨日被封为婷妃的娉婷公主。

      此刻的她,脱去了边关的服饰,一袭紫色宫袍将她的婉约衬托的恰到好处。唇角含笑、略施脂粉,宛若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兰格格何需如此多礼?我本不是个愿受礼教束缚的女子,樊国也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到这凌国皇宫的确是有些不习惯。”说着便亲自将我扶起。

      我惊讶,樊国地处边关,按照百姓们所说便是蛮荒之地。而那樊国皇宫竟有如此“出淤泥而不染”的女子?!

      我忙脱口道:“娘娘客气了,前些天看娘娘的舞姿与谈吐便知娘娘才情不凡,不曾想娘娘竟还如此洒脱,柳乔实在佩服!”

      婷妃微微一笑,“在正阳殿第一次见着格格,便知你我是一类人,眉宇间的那份自信与洒脱是无论如何也骗不了人的。”

      “承蒙娘娘夸奖。”我心下再次错愕,纵使相处多年的朋友也未必能完全了解我的心意,只一次,此女子便将我看的如此透彻?!

      “听闻兰格格聪慧过人,尤是那诗词,便是男子也自叹不如。”婷妃含笑望着我,眉宇间一片神采奕奕。

      “柳乔惭愧,怕是不如娘娘所说。倒是娘娘的舞姿,却是只应天上有。”

      我与她你来我往,虽是各自夸赞,却是听不出一丝恭维之意,反倒是有着一种惺惺相惜、相见恨晚。

      清风徐徐,我们就这么互相对视着,一言不发。良久,竟是同时笑出了声,亦在各自的心中惊起不小的涟漪。当下,我举起茶杯,向其道:“你我一见如故,我便以这茶代酒,先干为敬。”

      “好,你我年龄相仿,若不嫌弃,日后唤我娉婷便可。”婷妃一仰头,亦是一饮而尽。

      我看向眼前的女子,眼里有着如男儿般的豪情,“好啊,娉婷,你亦唤我柳乔便可。”我笑笑,接着道:“不知为何,你竟让我生出要与你一较高下的念头来。”

      娉婷笑得开怀,“我亦如此,不如就在此地,如何?”

      “好!以何为题?”我随即开口。

      “人生在世,难逃‘情’字,便以这‘情’为题吧。”

      我一阵愕然,随即便明白过来,缓缓道:“娉婷,这一较高下,今日便免了吧。”

      “这是为何?”娉婷似是有些惊讶。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我望向前方,有些出神。

      “柳乔……你……”娉婷惊讶万分,她自是没有料到我会这么说,而她亦是明白了我所为何意。

      我轻叹出声,随即回过头,道:“娉婷,你我洒脱,处事淡然,却唯独为情所困,那日你的神情和看向皇上的眼神,我便知道,你已陷了进去。”

      娉婷淡淡看向我,此刻的她已不复之前的惊慌,“柳乔,那么你呢?”

      “我?”我扯了扯嘴角,不由一阵苦笑,“我与他自是不可能的,他不懂我,而我要的,他给不起,那么便早早抽身,长痛不如短痛,免得日后为之心伤不已。”

      “你说的是……皇上?”娉婷静静望着我,并没有一丝的不快。

      我朝其笑笑,并不否认。

      “尹乔,那日皇上看你的眼神,我已知他属意于你。”

      我怔然,是吗?从当日在正阳殿我知晓他就是凌大哥起,我便再也看不透他。我既在意他的目的,也在意他的身份,因而尽量选择躲避,不曾想旁观之人却是将其看的透彻。只是属意于我又如何?我自有我的坚持。

      我说过,他注定不是我的良人。

      “柳乔,你比我冷静。你我虽是一类人,但为了情,纵使他佳丽三千,我亦会不顾一切,而你要的却是专一,对吗?”见我没有出声,娉婷继续道。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此刻的我,心中竟是有着难以言说的激荡。

      “乔丫头,你可真是让哀家好找啊。”一个慈祥且洪亮的声音响起,打断了我与娉婷间片刻的沉默。不用回头,便知是太后。

      “见过太后。”我与娉婷回过神,俯身行礼。

      “免礼了。丫头,还与哀家如此见外?”太后笑看着我,随即看向一旁的娉婷,道:“哦?婷妃也在此?”

      “太后,我与娉婷正谈论诗词歌赋呢。”

      “哦?可否让哀家也一道听听?”

      太后并未在意我与娉婷的逾矩,我自是知晓了她不会怪罪才会如此,否则在他人面前,我绝对是不敢直呼妃子的名讳的。

      “诗词歌赋哪有民间故事有趣?太后定是想念柳乔的故事,所以就急着找来了,是不是?”

      我揶揄的看向太后,亦是朝娉婷眨了眨眼,逗得她忍俊不禁,笑弯了腰。

      “好你个丫头,倒是爬到哀家的头上来了。”太后亦是眯眼浅笑,作势要惩罚我。

      “太后饶命,柳乔这就说一个牛郎织女的故事给太后听。”

      我稍稍敛神,收起方才的玩心,继续道:“民间有位小伙子,名唤牛郎。父母早亡,哥哥嫂嫂对他也是非常刻薄,经常虐待他,还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告知他等有了十头牛才许回家。牛郎虽是伤心,却也没有办法,只好出了门。路遇一位老人,告知山上有头生病的老牛,好好喂养便可将其带回家。牛郎找到了老牛,悉心照料直至老牛病好跟他回家。后来哥哥嫂嫂闹着要分家,只留了老牛给他。一天,天上的织女下凡游戏,到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结识了织女,两人情意渐生,于是,织女便私自下凡,与牛郎共结连理,并有了两个孩子,日子过得非常幸福。但此事让天上的王母娘娘知道了,织女是其孙女,她便亲自下凡强行带走了织女。牛郎非常痛苦,此时老牛告诉牛郎,将自己杀死,可以将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含泪杀死了老牛,按照它的话,带着两个孩子,便上天了。历经千辛万苦,眼看两人就要相逢的时候,王母娘娘拔下了头上的簪子一划,瞬间两人之间就隔了条波涛汹涌的天河。牛郎和织女只好天天在岸边相望、哭泣。他们的爱情感动了喜鹊,于是千万只喜鹊搭成了鹊桥,让牛郎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既感动又无奈,只好准许在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两人可以在鹊桥上相会。”

      故事讲罢,但听太后感慨道:“世间竟有如此痴情的男女!”

      我与娉婷亦是没有说话,默默望向远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