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立冬(一) ...

  •   何桃上辈子生在城市,麦穗和稻穗摆她面前她都分不清楚哪个是哪个,经历了一场麦收后,她对农事有了点兴趣,当然,仅限于“研究观摩”。当初她卖启蒙书时,还买了一本《农务全书》,她翻了出来看了半页放弃了,晦涩难懂,超出她的理解水平之外。
      每天趁着早晚太阳不大的时候,她就会缠着傅石一起出去散步,顺便实地考察认一认庄稼,也权当是做做产前运动。
      插秧结束后,往年村民们就偶尔下地查看,看看秧苗的长势,有无病害,顺便拔一拔鱼目混珠的稗子。因为麦收遇灾,村民们十二分地宝贝地里的稻子,一天三遍的去田里看,也因为过分宝贝水稻,好多人家为了争抢水源三天两头地吵架,榕树村村里田里异常“热闹”。
      何桃也因此见识到了傅家人彪悍的一面。
      傅家二房的地跟一户戚姓人家的地挨着,共用一条小水沟,每年都要因为放水的问题吵上一回。不过往年都是戚家人偷偷截水甚,今年傅磊把戚家的水给截了。
      戚家人七八个一起骂上了门,这事情是傅磊的错,吴氏承认并且代为道歉了,甚至提出让他们把傅家水田的水放到戚家田里。谁知道戚家人不依不饶,嘴巴不关门说了不少难听的话,最后甚至说“你们家那小子以后就是给砍脑袋的货!”。
      二婶的火彻底憋不住了,腰杆一挺跟他们对骂起来,嘴皮子翻得老快,人家一句话没说完她就说了三句。从戚老头三十多年前逃荒分无分文来说起,直说到戚家儿子不务正业、媳妇不三不四、小孙子偷鸡摸狗,偏偏她也不是无中生有,就把一些模棱两可的小事情摆出来加工整理了一番,一句接一句地就跟巴掌一样扇在戚家人上下五六口人脸上,打得他们面无血色,于是,口角变成了群架。
      何桃跟傅石散步到二房的时候,吴氏正扯着戚老婆子的脸扇巴掌,她的头发被戚家儿媳抓着,大堂嫂唐文妹又拽着戚家儿媳手不让她扯痛吴氏,二堂嫂程妙则双手缠住了戚老婆子的手不让她反抗。戚老婆子给打得“哎呦哎呦”地喊“要杀人啦!”
      戚家的儿子要上去救自己老娘,被二叔傅泉一拳打翻在地,傅磊蹦跶着也蹿了出来扑在戚家儿子的身上就打。
      傅家人多势众,敌寡我多的混战没有持续多久,戚家人伤痕累累败走了,当然,走之前少不了还留了句狠话“你们给我等着,我们戚家跟你们没完!”
      戚家人走了以后,傅泉和吴氏关上院门合力把傅磊抽得半个多月没躺着睡过。
      何桃她一直觉得傅泉和吴氏都是温柔可亲的长辈,没想到他们还有这么彪悍的一面,咋一见了吓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惊讶之余,她也开始反思。
      她的狠劲似乎在离开张家一事上用完了,之后她就一直是窝里横,傅石默默地承担她的各种无理取闹。可是在面对外人时,她就给自己穿上了名为“素质”和“优越感”的盔甲,用文明社会人的眼光来看待问题,骂人没素质、打架没修养!
      回想这一年多的经历,她遇到的极品其实还挺多,面对极品素质修养简直就是个屁!
      这个世界其实也一样,虽然也是“文明社会”,有道德有律法,可是该有的龌龊事一样没少!有话说得好,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有理走遍天下”实在是太过理想化了,她觉得自己应该强硬一些,尤其是在面对索求无度的何家人——大周氏的时候,更应该拿出“你不要脸我比你更不要脸”的气势来!
      何桃摸摸肚子,想通透的同时又感到悲哀,这不就是狗咬人人咬回去嘛!她摸摸地祈祷,希望她自己不要遇到太多的不平事,让她安稳舒心的日子多一些。

      何桃和傅石每天散步会遇到许多下地的村民,有的遇上了会主动打个招呼,说两句闲话,他们问问村民庄稼长势如何,村民问问何桃啥时候生产之类,当然也有看到他们就暗骂晦气扭头装作没看见的,幸好,后者是少之又少。
      这时节小孩子们的玩乐的项目最多,掏蜜蜂、粘知了、钓青蛙、摸鱼、掏螃蟹、捉蚂蚱,漫山遍野地打野果。
      有一天他们俩就遇到了一帮摸鱼归来的半大孩子,晒得黑不溜秋的娃娃们一看到傅石就会学他手舞足蹈地喊“两个儿子”。
      傅石又羞又气,可是他一个大老爷们总不能跟小孩子动手吧?他只能语气坚决地告诉何桃,立刻、立马回家去!
      因为怀孕嘴馋的关系,何桃每天出门都会在荷包里装上点糖果点心之类的小零食,她把零食分给这帮熊孩子,说道
      “以后别学这个了好不好?听话的小孩有糖吃!”
      小孩子一个比一个答应得爽快。
      得了一次甜头后,这帮熊孩子摸出他们两口子散步的规律,隔三差五地就跟他们“偶遇”,堵着要糖吃,还给他们两口子起了外号“糖叔、糖婶”。
      何桃听到的时候就想到了一个词“sugar daddy”,恶寒了一把的同时又想起所谓的“养虎为患”,果然啥人都不能太将就着!

      日子一天天地过,稻子抽穗了,稻粒饱满了,到了初秋放眼望去一片炫目的金黄,又是一年秋收时节。老天爷没再作怪,一直都是大晴天,村里人喜气洋洋地割稻子、打谷子、装仓,又耕田犁地种上了新一茬的冬小麦,接下来榕树村就迎来了几场喜宴,何有田也即将抱得美人归。
      十月初七,立冬,宜,嫁娶、裁衣、入殓,正是何有田娶亲的好日子。
      成老太早先跟何桃说过双胞胎容易早产,进入第七月起何桃和傅石就每天都处于“时刻准备中”的状态,可是宝宝们就是不出来。满打满算的话,她的预产期就在这几天,自然是不会去凑热闹的,只能让傅石一个人去上礼。
      “媳妇,你自己当心,我上了礼马上就回来!”
      傅石也是一刻也不想让何桃离开他的视线,拖拖拉拉一步三回头地出了门,到了何家时新媳妇都已经被送入新房了。
      何家院子内外都是来贺喜的客人。院内酒席的桌椅板凳已经放置规矩了,客人们三三两两地站着聊天,有些眼皮子浅的甚至已经占了位置就等着上酒菜。一帮半大小子正堵在何有田的房门口,吵着要何有田赶紧把盖头揭开,让他们看看王家村的村花到底啥样。
      傅石直接去了赶礼处。负责登记礼金的正是何富国,翁婿俩见了面自然是要要聊几句的,话题当然就是他们之间的纽带——何桃。
      虽然有何有梁和何莲两个三天两头地往大荒地跑,来回传递两处的消息,可是何富国还是不放心,仔仔细细地向傅石核实闺女先下的情况,末了还说:“等桃儿生了,就让你岳母过去照料她,她生过四个孩子,有她在你们就省心省力些……”
      千万别!傅石知道何桃不喜欢小陈氏,媳妇的话绝对不能左耳听了右耳出。他想,要是他敢应下来让小陈氏去照料何桃坐月子的话,何桃绝对跟他没完,啥“省心省力”,根本就是劳神费力、事倍功半!
      他憋了半晌,憋红了脸才想出来一个理由:“不麻烦岳母了,大舅子的孩子还需要岳母照料……”
      何家现在就明哥儿这么一个孩子,带他的人有七八个,完全不缺小陈氏一个,一听就是借口。何富国叹了口气没再多说。
      说完闲话傅石把礼金掏出来,站在一边等他们翁婿聊天等得哈欠连天的唱礼人终于有了活干,清了清嗓子唱出来:“傅石,赶礼三百文!”
      正在忙活的大周氏听到这个数字,抬起头看了傅石一眼,别别嘴然后又埋下头继续忙活。
      “哎呦,富国娘,这可是厚礼啦!”,有人打趣大周氏。
      说话的人是真的觉得三百文挺多的,大周氏笑着回了一句“也就过得去而已”,心里却在嘀咕,果然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过得再好也想不到娘家,三百文?!还比不上年初的节礼!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