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风波(下) ...

  •   皇后醒来第一眼见到的是景帝,到让她有些意外,自废太子后,景帝明面上虽没表现什么,却始终存了怀疑,所以此次谋算她格外谨慎,应对也更加小心。

      “皇后近来为何事烦心?”

      皇后还未及开口,已被景帝抢了先,不免怪异,筹措已久的措辞,竟有些说不出口了。

      “臣妾有皇上庇佑,岂会烦心。”

      景帝微微一笑,话语中带着审视的意味“果真如此吗?”

      再坚持未免矫揉造作,皇后微低了头,似有为难“臣妾还有个侄女少儿,已是适婚之龄,臣妾本欲撮合平襄侯府二公子与少儿,不想遭遇临江王府替世子求亲,一时没个主意。这等小事实怎好在陛下面前开口。”

      皇后这番话却让景帝意外,皇后大费周章,只为此事,实在说不通,除非不是做戏。临江王府向萧家求亲,应是世子的主意,他们母子如今的境遇着实艰难,临江王宠妾灭妻,朝野共知。前些年将徐侧妃之女赐予关内侯庶子,本是警示,不想竟一点用也不起,反叫他变本加厉。如此,世子与萧家联姻不失为一招妙棋。至于平襄侯,尚有大用,废在此处,未免可惜。

      “平襄后几子,皆不甚出息,临江王世子倒还有些才学。”

      临江王世子能活到现在,自然不止有些才学那么简单,自从徐侧妃生下赵宣,便无一日安生,王妃软弱,护自己尚且艰难,遑论世子。萧少儿既然自许有皇后之才,一个小小的世子妃自然难不倒她,如此再好不过,然则萧少儿那性情,若非没有退路如何肯就范,这却也难不倒皇后“世子妃自是尊荣,只怕少儿过于高攀。”

      “若朕亲自赐婚,便算不得高攀了,是吗?皇后。”

      景帝眼中戏谑愈浓,皇后便知自己的心思被他猜了个通透,但她并不在意,无所求者为圣,她自然不是,景帝也不会认为她是。

      “臣妾正想恳求陛下。”

      景帝唇角微扬“朕准了。”

      晨光绚丽旭日东升,皇后亲自折下一支红梅,交与萧卫儿手上“你不必不安,九江王妃若有此心,我们自该成全,若没有,岂非更好。”

      这些日子,她思来想去,颇觉不甘,她自问对萧少儿的婚事已算尽心,那丫头不知好歹便罢,冯氏送两盒人参来,又算什么,羞辱自己吗?既然她们一个劲的拿临江王府说事,自己成全她们又何妨。临江王老迈昏庸,整日和那徐侧妃颠鸾倒凤,世子却是聪明人,萧少儿嫁过去必是好一通热闹。再有张恒既说自己不宜费心劳力,九江王妃之事自然落不到她头上了,这一计已是圆满。

      萧卫儿把玩着手中红梅,心中思绪万千,陛下亲自下旨将姐姐赐给临江王世子,便再没将其纳入宫的可能,姐姐也该死心了罢。至于九江王妃有何绸缪,的确非自己可以干涉。

      九江王妃季娴素容貌并不十分出色,却胜在温婉,她的眉眼生的十分温和,似乎天生就带着暖意,让人愿意亲近,虽穿一身素白宫装,也叫人不忍怪罪,

      太后还是三年前见过季娴素,那时她尚显丰腴,如今却是如风细柳般的削瘦,衬的衣服十分宽大。太后既非铁石心肠,如何还能开口责备。

      季娴素并不诉苦,亦无哭闹,只求太后允其和离,语气十分平和。

      太后称霸后宫多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偏季娴素让她犯了难,究其根本还在于不忍心这三个字,失子之痛,太后亦经历过,有先帝陪着,尚且难挨,季娴素独自一人,既指望不上夫君,又无母家可依,该是怎样的痛彻心扉。

      但若说同意和离,却是万万不能,皇家颜面太后素来看的极重,岂会为九江王妃破例。

      “阿素身子不适,不若留在京中调养。”这已是太后最大的让步,准季娴素留在京城,过两年等事情淡了,让太医院那边报个病逝,放她自由,也无不可。

      季娴素却无喜色,只屈身行了一礼,恭敬道“娴素明白了。”

      虽说于太后而言,这已是最大的恩赐,但又何尝不是逼迫王妃妥协,若要王妃欣喜,岂非强人所难,太后怎会不明。所以她并不觉得季娴素如此反应有何不妥,反而越发怜惜,说了好些宽慰的话。

      季娴素一直微低着头,顺从的模样,只在告退后,才含了一抹若有似无的笑。

      对待赵显,太后显然没什么耐心,更懒得斥责,直接将王妃要留京调养的事说了,赵显对王妃已是恨极,巴不得一辈子不相见才好,自然连连答应。

      傍晚,天空骤然阴霾下起雪来,先是纷纷扬扬如同柳絮杨花,继而成翻滚之势,不需多久,地上就有了积雪,三两宫人,匆匆走过,留下浅浅的脚印。

      皇后披上宝石红镶金丝牡丹纹斗篷,站在窗口,微叹一声“边关又要多事。”话音未落,就有宫婢入内禀报“九江王妃薨世了。”

      细细听来,甚是惊心,只因九江王妃并非自杀而是死在九江王侍婢手里,另找出九江王妃手书一封,言及九江王欲除王妃,实因王妃曾撞破九江王与当年诸王叛乱余党来往。皇后并不愿以险恶之心揣测九江王妃,但怎么也压制不住心底的那一丝怀疑。

      太过蹊跷,却又合情合理,果真出于九江王妃的布置,那便是精妙绝伦了,相比之下卫儿那自杀之计未免落了下乘。得罪太后不说,更是将皇家颜面踩的粉碎。

      王妃死在此时,着实不吉,丧礼便未大办,那些个御史刚要偃旗息鼓,闻此消息,再次亢奋,奏折如雪花一般堆入衍庆宫,景帝却没再庇护九江王,当天就命廷尉都译去其封地查探。

      萧卫儿着实没有想到,自己会再遇九江王赵显,华丽的衣衫也挡不住他的萧瑟,连看萧卫儿眼光也不复之前,只余怅然,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萧卫儿猜测他或许根本没有认出自己,不愿多事,行了一礼,就要走开,却被拉住。

      “是你?”赵显眼中的疑惑一瞬而逝,继而疯狂笑道“本王今儿也不算太倒霉,既然那个贱人死了,不如你做本王的王妃如何?”

      萧卫儿挣扎不得,只好平心静气道“奴婢身份低贱,如何做的了王妃,娘娘还等着奴婢伺候,还请王爷放过奴婢。”

      赵显的心被萧卫儿所言低贱二字刺的生疼,就是因为自己生母出身低贱,他从来就不受父皇重视,太子没他的份,父皇的宠爱则全给了三弟,八岁就被撵去封地,临走之前,父皇也没见他一面,甚至这么多年,都不曾召自己回京,即使他那般荒淫无度父皇依然毫不在意。

      因此,他厌极了出身尊贵的王妃,丝毫不期待王妃所生嫡子,任由宠妾伤害他们,可是他何曾亲自动手害过王妃,又何曾与诸王叛乱余党来往,父皇仅凭着王妃一面之词,就怀疑上自己,难道也是因为自己生母低贱。他越想越恨,便将萧卫儿的手腕攥的越紧,萧卫儿眉头深皱,就听一声音远远的传来。

      “皇兄。”

      赵显一惊,才放开攥着萧卫儿的手,就见赵旻从远处跑过来,脸上尚带着红晕,干净利落的行了一礼道“皇兄,杨充衣可好些了?近来后宫嫔妃多有生疾,母后颇为关切。”说完又朝萧卫儿看了一眼,问道“你是姚太妃宫里的?”

      萧卫儿也顾不上去想赵旻如何知道这事,忙屈身道“奴婢正是姚太妃宫中女官。”

      “怪不得我瞧着眼熟,母后听说姚太妃这几日病情又有反复,刚打发人去寻你,既然正巧遇上了,你就和我一同去仪元殿吧。”赵旻无论神色和话语皆不露丝毫破绽,让萧卫儿佩服不已。

      赵显却是脸色阴沉,虽说他当年走时赵旻才刚刚出生,但他在封地却听多了赵旻受宠的传闻。不外乎父皇无论避暑,还是去汤泉宫疗养总要带上赵旻,亲自为他挑选老师,各种偏爱数不胜数,如今更是废了大哥,给赵旻让位,子以母贵,若非为了赵旻,父皇何必废了多年的摆设秦皇后,改立萧氏为后,可同是父皇的儿子,凭什么赵旻处处高自己一等,连个婢女也要让给他使唤。

      思及此,赵显猛的将萧卫儿拉到自己身边,冷冷一笑“本王还有些事要劳烦这位女官,想必皇后娘娘也不急于这一时,等她侍候完本王再过去便是。”

      赵旻丝毫不动声色“皇兄说笑了,母后对每位妃嫔的身体都在意的很,怎会不急,刚刚还提起杨充衣,说充衣病了许久也不见好,定是那些太医不肯尽心。”

      赵显眼睛一跳,赵旻这是在拿母妃在威胁自己,皇后掌管后宫,母妃自是在她控制之下,皇后若刻意刁难,母妃必然承受不住,自己就算再肆无忌惮,也得顾忌母妃,不过赵旻小小年纪竟会对一个婢女如此在意,到是奇怪。

      赵旻根本不在乎赵显的想法,从容道“皇兄若没其他的事,弟弟就带她去见母后了。”

      赵显点了点头,赵旻便朝萧卫儿斜了一眼,淡淡道“走吧。”说完就转过身,先行而去,萧卫儿忙小跑着跟上,赵显欲要阻拦,却终究没有伸出手。

      待过了转角,赵旻才回过头来,眯了眯双眼,打了个哈欠“真无聊,我们去钓鱼吧。”声音软儒与方才判若两人。见萧卫儿没有反应,又改口“或者你更喜欢打鸟?”萧卫儿想起被自己随手扔了的弹弓,摇了摇头,眉心微动,抿嘴一笑“还是去钓鱼吧。”

      九江王一案很快有了结果,尽管都译没能查到九江王与诸王叛乱余党往来的明证,但九江王有诸多财产来历不明,刺客亦招认,九江王经常焚烧信件,刺杀王妃也的确出自九江王授意,引得景帝震怒,将九江王除爵,幽禁。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风波(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