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庆元八年,帝欲封萧美人之兄薄嵪为侯,丞相周恒当庭驳斥,曰:农夫岂可为侯,众臣皆默。

      相府幕僚白琦闻之,懊恼不已,言“宫中尚有皇后,丽妃,陛下却只封萧美人之兄为侯,丞相竟不慎思。”

      相言“帝以一己喜好,定朝堂之爵位,臣下岂可不劝。”

      白琦摇头叹道“灭族之祸瞬息可至。”遂离。

      齐朝宫殿借悬云山地势而建,延绵三百余里,宫阙高二十余丈,上有铜凤,迎风而立,栩栩如生。宫室之间以飞阁相连,如飞龙起舞,尤为壮观。

      安乐宫以玉为阶,内设宝案,上挂各种珍奇玉石,不时发出玲珑的声响,最为太后所喜。御和长公主依偎在太后身旁,轻声低语,间或笑上几声,终于哄的太后舒心。

      “阿旻一向聪慧,萧美人性情又好,哀家怎会不同意。”太后年近花甲,头上却无一丝白发,眼睛亦无丝毫浑浊,浑身上下透着坚毅,雍容之气。

      长公主肖似太后,却多几分柔美,芙蓉红的绣凤宫裙曳于阶上,端是华贵无比,一笑更能动人心魄“还是阿母疼女儿,阿语那性子除了阿旻还真没人能镇的住。”

      太后道“这么说,倒是委屈了我那乖孙。”

      长公主并不担心,亲自献上太后最喜欢的茶汤,笑道“我看阿旻可是喜欢的紧,哪有半分委屈的样子。”

      太后遂不再提,长公主又道“萧美人家里不甚光鲜,先前我总有顾虑,怕人说道,听闻陛下欲封其兄为侯,才放心定下婚事,谁知此议竟遭丞相驳斥。他五岁的儿子亦有爵位,皇子的舅舅却不能封侯?”

      太后因诸王叛乱时周恒未率兵解救其幼子汉王赵梁,一直对他心有芥蒂,虽心中并不认同长公主的话也没未言驳斥,反而道“一个并无实权的侯爵,皇上喜欢就封了,值当这个老匹夫如此。皇子的舅舅是个农夫,说出去好听不成。”

      长公主顺势火上浇油道“丞相家的二公子不学无术,整日流连花舫,寻衅滋事,皇上封其不更,丞相尚未推却,薄嵪老实本分,封个侯爵,他却拦的这般厉害,也不知安的什么心。”

      太后对长公主的心思已了然于胸,皇帝欲封萧美人为后,是同自己商议过的,秦后常年无子,丽妃性情实不能母仪天下,萧美人本性纯良,兼素来柔顺,并育有赵旻,抬举了她,也是无妨,便顺着长公主的意道“此人虚伪,不堪大用。”

      长公主已达到目的,便岔开了话题,又捡着趣事说给太后听,待了一两个时辰,方告退而出。却不出宫,而是径直去了蘅信殿,蘅信殿的布置极为简朴,着碧湖色绘玉兰花的宫裙的萧美人,正站在织布机前纺织,另有两三婢女从旁协助。

      长公主上前笑道“你总是这般勤俭。”

      萧美人转过身来,素丽的脸上尚挂着几滴汗珠,如雨中的茉莉,淡雅透着一丝娇艳,既不损本身气质,又多了几分别样的韵味,说出的话更是温婉和煦“匈奴年年犯边,国家艰难,每每见陛下露出愁容,总是于心不忍,我原也做不了什么,只求不成累赘便好。”

      长公主见她如此,心中越发欢喜,陛下言丽妃跋扈不堪为后,又欲封萧薄嵪为侯,其意已然明朗,萧美人品性贤柔再有自己相助,皇后之位唾手可得。旻儿素来聪慧,深受陛下宠爱,子凭母贵,将来承继皇位,语儿就是皇后,母仪天下,没有比这更好的了。思及此,笑意更深“怎么没看到旻儿?”

      听长公主提起自己唯一的儿子,萧美人脸色愈发温和“他呀,整日恋着玩,一大早就跑出去了,现在还不见人影。”

      长公主跪坐于席上,道“男孩子顽皮一些才好,陛下小时候也好动呢,你也坐,我们说说话。”

      萧美人示意婢女们退下而后跪坐下来欲亲自为长公主煮茶“我这儿素来简陋,难为长公主不嫌弃,常常过来陪我说话。”

      长公主净了手,自取出茶包,入沸水“我唯一的女儿都给了你家儿子,你还同我客气。”

      萧美人笑了笑“能娶到阿语是旻儿的福气。”

      长公主执起萧美人的手道“可别说这样的话,旻儿的福气大着呢,你放心,周恒这个老匹夫同陛下做对不会有好下场。”

      萧美人微低了头,眼里闪过一丝光亮,又很快隐去,不露丝毫痕迹“兄长原也不在乎什么爵位,只是怕旻儿面上不好看,才不好推拒,想来是我出身微贱,牵累了旻儿。”话未说完就忍不住落下泪来,长公主忙取了帕子,亲自帮她擦拭“说的什么傻话,高祖亦出身寒微,何曾微贱。你得宠,陛下才看重旻儿,子凭母贵,眼光放高一点。”

      萧美人不能肯定长公主此举是试探还是怂恿,幸而她们已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也不需太过顾忌,便道“我这个做母亲的,自然事事为孩子打算。”

      长公主轻叹“皇后一直无子,也该让位了。”

      萧美人不语,长公主将帕子交到她的手上“你啊,只管拢住陛下的心,旁的有我。”

      送长公主出门后,萧美人打了个哈欠,斜倚到榻上,缓缓放松手指,任帕子飘落于地,婢女清歌恰好进来将其拾起,轻声低语“美人,丞相家的二公子已入套。”

      萧美人轻笑“汉王与丞相素来不和,这么好的机会,他怎会放过。平襄侯常为太子奔走,汉王在一旁虎视眈眈,我不费心怎么行。”

      清歌道“丞相大祸临头,就算日后查出真相,也是汉王推波助澜,美人算无遗策。”

      萧美人闭上眼睛,掩去所有光华“做母亲的心总是如此,想把最好的给自己的孩子。”

      庆元八年五月初八,廷尉都译奉召入京,他接手的第一件案子就十分棘手,因涉及丞相周恒,遂早早入宫求见。

      昭阳殿,殿高三丈,玉阶朱梁,以杏木为柱,高大宏伟,门扉刻有神兽睚眦,肃杀之气浓烈,使人望之生畏。都译拾阶而上,步履平稳,入门便行大礼。

      景帝坐于御座之上,有十二旒冠遮挡,越发显得莫测“平身。”

      都译再拜,方起,呈上奏本,由内侍楚睢转呈。

      景帝接过奏本翻阅,眉头不时皱起,终将奏本合上“周恒这是要谋反。”

      都译一愣,他的奏本只是陈述周家二公子周竣私购皇家殉葬用的铠甲、盾牌,追究下来是谕制,此罪可大可小,大了可抄家灭族,小了可以钱抵罪,皇上问也不问,就要定丞相谋反,并且语气如此平静,实在难以捉摸。

      “查抄相府,羁押周恒,替朕问问,他的心是什么做的。”

      都译眼睁睁的看着景帝的背影消失,心中蓦然升起一丝凉意,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景帝回到暖阁,换上常服,将奏本重新打开,半晌低喃“汉王。”

      庆元八年五月十六,丞相于都尉府自尽,帝令廷尉议相府之罪,拟满门抄斩,夷三族。六月封萧薄嵪为长侯,八月废皇后秦氏改立萧美人为后。

      齐人好酒,睢安为皇都,酒楼众多,最负盛名当数秋水阁,相传高祖与舞女璇玑有过一段情缘,甚至欲接其入宫,奈何皇后坚决不允,只好在宫外与其私会。云夫人入宫后,获高祖独宠,为了弥补璇玑,高祖助其在东市建下秋水阁。璇玑终身未嫁,痴于舞乐,曾亲自编排破冰舞,盛极一时。如今的秋水阁主唤作宝黛,原是阿琼部公主,其部被匈奴所灭,流落睢安。宝黛在舞艺上的天赋极高,尤擅空中飞旋,百圈亦不落地,王公贵族为求一舞,不惜千金。

      秋水阁共三层,一层设圆形高台,铺毛织地毯,高台一周围水,可借之起舞,二楼设观台,以珠帘相隔,三楼为雅间,用于招待贵客。

      汉王入京半年有余,常流连此处,邀朝臣相陪,威胁拉拢,受邀之人皆苦不堪言。

      初六,赵梁与太宰李霖,祭酒张盛,及几位郎将在秋水阁饮宴,酒到酣处,隐约听人言“汉王当为太子。”顿时酒醒,竖耳细闻。

      “太子懦弱,陛下早已不喜,汉王文武兼备,又是陛下嫡亲兄弟,当取而代之。”当下欣喜不已,却又听另一人言“西楚怀王死后,其弟卞犒继承皇位,怀王之子不忿,发动叛乱,终使西楚亡国,陛下有数位皇子,其中不乏聪慧者,岂能传位于汉王。”

      赵梁转怒,恨不得亲自上前辩论,又听先前那人道“公羊传·昭公二十二年,不与当,父死子继,兄死弟及之辞也。南燕成王死后传为于其弟沐深,使南燕强盛数百年,汉王之才可比沐深,皇位由汉王继承,再合适不过。”

      赵梁立时引为知己,欲相交,又听另外一人道“任你说的天花乱坠,只要本官同朝中众臣反对,汉王就休想当太子。”

      赵梁深恨之。

      不日,朝中大臣陆续被刺,谏议大夫杨永,中散大夫萧尹身亡,车郎将孙护重伤,另有轻伤者数人,朝野震动,矛头直指汉王,汉王惶恐,求救于太后。九月,帝逐汉王于藩,非奉召不得入京。

      萧皇后搬入仪元殿后依然勤俭,连衣物亦是自己纺织,穿在身上并不雍容却更显清雅,清歌不时换水,备皇后擦拭。

      “娘娘何苦委屈自己,连块冰也不用。”

      萧皇后接过手巾拭去脸上的汗珠道“已经忍了两个多月,哪里还在乎这么几天。”

      “汉王今日回藩,娘娘也该放心了。”

      萧皇后轻语“尚差一步。”

      清歌随即有所悟,道“太子。”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楔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