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我家的转折 ...

  •   大哥中学还没有毕业,二哥又考上了初中。按照当时的家境,实在供不起两个中学生。大哥就说:“让二弟上吧,我念两年够用了。”二哥说:“哥哥要是不上,那不是半途而废了吗?还是我不上了”。就这样,争来争去,最终二哥放弃了上中学的机会。
      二哥不上学了,可帮了父亲的大忙。他到生产队里下地、牵牲口、割草……看到家里的工分本子上每天多了几分工,父亲很高兴。有人帮他挣工分了,家里的负担就明显减轻了。二哥还利用起早贪黑的时间去拾柴禾、拾红薯、挖野菜、养兔子。记得那时候拾红薯谁也比不过二哥。入冬后,大地已经上冻,为了省力气,二哥早早地起来到生产队的饲养圈里领上一头大猪,因为猪的嗅觉好,只要猪嗅到地下有红薯的味道,它就使劲地拱,然后二哥就把猪轰跑,再用大镐刨出地底下的红薯,这样既省了力气,又拾得快、拾得多,人捡不起来的小的,碎的就被猪吃了。大家见这个办法很好,都去生产队里领猪,去晚了就抢不到了。所以人们每天都一个比一个起的早,这样,既帮助了拾红薯,也给生产队里节省了饲料,因为猪每天回去也吃得饱饱的,真是一举两得。二哥还养了不少兔子,垒的兔窝都是楼上楼下的。那时候,我们还没见过楼房,兔子倒先住上了。总之,二哥特别能干,可是二哥吃的也很多。俗话说:“半大葫芦头小子,吃死老子”,意思就是说这十七八的小伙子正是能吃的时候。所以,我们家的粮食还是不够吃。
      那一年,父亲领着二哥在我家的老坟圈子里开起了荒。晚上点着提梁子灯偷偷干,把坟头与坟头之间的空隙用大镐刨,用铁锹翻,然后栽上了薯。那里长满了多年的杂草,土特别硬,二哥的手都被磨破了,磨出了茧子。还别说,到了秋天那红薯长得可真大,大概是因为那里的土地多年没有种过的缘故吧。第二年,这件事被生产队发现了,就以不允许开荒为理由,把这些荒地给没收了。
      大哥中学毕业后,也参加了劳动,我们家挣工分的人更多了。恰好遇到了好机会,那一年,赶上按工分分粮食,我们家的工分最多,分的粮食也就最多,从那时起,我家的日子逐渐好了起来。
      日子刚有好转,父亲首先就想到了盖房。正房前边有三间厢房,早已破旧不堪。前坎墙被大雨冲倒了,一直用秸秆上面抹上草泥勉强挺着,大哥和二哥就在那个房子里住。生活困难的时候,只顾着糊口,如今粮食够吃了,首先想到了房子的问题。一九六三年先把三间破厢房翻盖了,缓了两年,又在正房的后边盖起来四间新厢房。
      为了盖房,我们全家省吃俭用,一年到头也吃不到一两油。生产队每人每年最多能分一斤棉籽油,可是父亲也要拿出去卖。麦熟时,每人分两个月的麦子,父亲也要拿出去换成粗粮,还要省出来几斤去卖掉。家里仅有的两只鸡,好不容易攒几个鸡蛋也卖了换钱。母亲很艰难地织下半拉布(20尺),父亲也会拿出去卖掉。母亲说父亲就爱卖东西。其实并不是父亲爱卖东西,而是他太需要钱了。为了盖房购料,父亲逢集不落,好的买不起,不好的又看不上,所以就一次次地赶集,而且每次都是饿着回来,不舍得花一分钱。
      有了房子以后,两个哥哥都先后找上了媳妇,六八年年初,二哥结了婚,六九年大哥又结了婚。六八年和六九年那两年,正赶上国家不发布票,没有布票就买不来布,这可愁坏了二老。母亲抓紧时间纺线,想跟别人经点粗布做里子用,可是因为线总纺不出来,赶到线纺出来了,已经到了冬天。天气很冷,在煮线的时候把线冻坏了,冻过的线很不结实,上了织布机就容易断线。母亲本来就不是织布的成手,所以这样的线母亲根本就织不了,没有办法,只好花钱雇人给织下来了。那种布简直不像布,倒像做豆腐用的过滤纱布,特别粗糙。就是用这样的布给二哥二嫂做了被褥的里子。父亲借遍了全村,借来了六十尺布票,买了一些被面和褥面。我本来攒了两块布料准备做衣服的,为了给哥哥们娶媳妇,也都无私的献了出去。就在那种物资紧缺、条件艰苦的年代,两个嫂子分别进了我们的家门。
      我家的日子逐渐发生着变化。大嫂过门后生了一女一男,二嫂则生了一女两男,姐姐家是三女一男,三弟当兵后结的婚,生了个男孩。我结婚后也有了儿子,就差四弟还没结婚。父亲望着满堂的儿孙,高兴极了。那时候他已经有了四个孙子、两个孙女、两个外孙和三个外孙女。他悄悄地对我母亲说:“我太高兴了,现在虽然是计划生育,孩子不让多生,可是咱们的子女中没有一个绝户气。日子也过好了,房子也都宽敞了,我心里的喜悦总想对别人讲,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