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科普一下,你知道怎么修仙吗? ...

  •   关于我如何修行的事情也不多说,在这里给大家稍微科普一下,不过修行真的和游戏升级完全不一样,想要理出个等级一二三四,委实是非常难。如果你问我,菩萨和金仙谁高谁低?这个,我估计立刻得反问你,具体指的是哪方面?
      战斗力?被拿着法宝的凡人弄死的神仙也不在少数!
      法力深厚?那要看这位是不是平时热爱钻研法术锤炼法力。
      寿命?一般来说修成散仙就基本没有老死的问题了,但是劫数人人都有,能不能渡过看各人本事和运气。
      对天道的感悟?那就更麻烦了,因为大家对道的理解完全不在一个体系。就像一个画家和一个天文学家比谁的专业水平厉害,你说这问题欠抽不?

      所以,这里就我比较熟悉的阐教的最大众的修行体系,也就是按照我师祖元始天尊的路子,应该是怎么一个修行过程介绍一下吧!当然我也没办法涵盖的特别详尽,肯定有漏掉的。

      先说道行,一个道家弟子,从凡人之躯开始修行,论资质悟性决定何时修出法力,像我拜师三天就能让自己以飘代走,师父说这资质就是放在三皇时代都算不错了。
      修出法力之后,但是还不能摆脱凡胎,还是会老死。举个例子,封神时期,苏护麾下大将郑伦,鼻中二气很厉害,干倒了不少散仙,但是他还是凡人,只不过是懂得道术神通的凡人。
      魔家四将也是,他们法宝很厉害,懂得法术,但是还是在商朝当官,也一样会老死。
      你能够移山倒海,不代表你就能长生不老;反之亦然。

      其实封神时期,大部分来助战的阐教三代弟子也都是这个水平,都只是懂得道术或者有神通的凡人。
      哪吒我不知道他这个该怎么算,莲花化身不是仙体也不能说是凡体,仙家这种例外很多,越是早期的神仙越是不走寻常路,几乎没个准绳,所以想要全部整理归类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唯一一个在商周大战前修成仙体的就是杨戬师兄,当然他那时候也就是散仙,脱了肉骨凡胎,才能施展七十二变化。当时姜子牙他们都不明白,被花狐貂咬成两段还能活?这就是□□玄功仙家妙法。

      当然神通归神通,并不是你有了道行就能学会神通,否则神仙们的实力也不会那么参差不齐了。现在天庭里的仙子仙官也都是天仙塑体,但是他们没一个有杨戬师兄当时那份本事,如果给人毁了法身也就只好或者转世或者夺舍或者修鬼仙去,前提是他们元神魂魄很完整。

      此外,也不要拿孙悟空修成了七十二变怎么生死簿上还有寿命限制的例子来问我,我只能痛苦地回答你,这也是个例外。三界也就这一只五彩石生出的猴子。再说,当时孙猴子的肉身还结实得很!他的元神也麻溜得很,还能拎着棒子去吓唬阎王,你说,这像是寿命将尽的样子么?

      凡人会老死,天人会五衰,但是仙人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存在,所以仙人长生不老,只会碰到劫数。

      扯远了,继续说我们阐教的修行体系。

      刚才说了凡人过后就是散仙,其实这时候你已经相当自由了,如果不打算继续研究大道,混日子也行,学习法术,炼制法宝去增强实力也行,都随便。天底下散仙特别多,有很厉害的,也有很不厉害的,但是总体来说,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已经摆脱了寿命的桎梏,天地只能用劫数去继续打压他们了。

      不过不做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劫数也不会很厉害,如果手里有几样看得过去的法宝,那就更不是问题了。

      所以其实散仙们大多很悠闲,至少封神之前,他们真的过得没什么压力。

      散仙过后就是真仙,也可以叫太乙真仙,太乙散仙……总之很多。不要和我提什么地仙天仙的,我可以翻个白眼地告诉你,咱们阐教立教的时候还没天庭呢,大家都住地上,哪来的天仙?哦,住在天上的仙就叫天仙了?那住海里的叫什么?海鲜?

      这种地域性的划法其实是后世才普遍采用的,后世修行人功行圆满后都会飞升,由天庭统一接引,安排去处,所以那时候把没成道的叫散仙,渡过劫的叫地仙,被天庭接引飞升了的叫天仙,很明确不会引起什么误会。

      现在当然不能这么说,因为现在天庭都没几个人,比如我师父平时住终南山,想去天庭去天庭,想去地府去地府,想去大罗天看看师祖也行。你跟他提“下界”倒是懂的,天庭派人下来办事嘛!至于飞升?他肯定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西游的时候,猴子也就是散仙的道行,不过被他挑翻的真仙不在少数!所以说,在修行体系比较多样化的时候,分级很困难,但是到了几千年后蜀山大兴那阵子,得,道行法力战斗力都是配套升级的,法宝也不怎么厉害,指望靠法宝越级挑战可能性不大。

      因为那时候,大家的传承基本已经只剩很少了,蜀山大兴靠的是师伯祖那一派的太清仙法,也有天庭传下的一些道法,我们阐教虽然还有广成子师伯留下的那点东西,但是也不剩多少了,通天师叔祖的上清仙法干脆就不传了。

      其实这也不能说不公平,三教里面,最开始是通天师叔道统满天下,封神之后,轮到我们阐教发力,师伯祖的人教开始酝酿感情;隋唐之后,阐教也被挤一边去了,佛教开始流行,到了宋明之后,道门也就剩师伯祖的传承还剩点,而且这个时候,修士讲究佛道儒合一,自己修修改改的,道统道法都不那么纯正。
      就像长眉飞升的时候,还勉强算是太清传承,后来齐漱溟建立的峨眉飞升上来的,只能说是玄门道人,玄都师伯根本就不认他们。

      不过天庭是不管那么多的,天庭不管你学的是什么,只关心你给谁办事,所以西游之后天庭的影响是越来越大,那时候师祖几个都不理世事了,阐教截教的人都在天庭任职,有些师伯连徒弟都懒得收。所以慢慢的下界修士也就把天庭当成目标,道祖嘛,当传说就行了。
      所以蜀山时期,下界修士梦寐以求的就是能得到一部天书,妥妥的飞升保障啊!

      不小心又扯远了,继续说,接下来就是金仙。金者,不坏也!三花五气更不消说,基本上已经到了修行的尽头。也就是说,到了金仙级别,你就是无漏,完美,不坏,至善……这些形容词都可以往上堆。

      可能又有人要问我,上面不是还有圣人吗?可是我要告诉大家,圣人的意思其实代表着道统,代表在某一个领域,达到了极致,从此这条路上以你为祖为尊,你就是代表!你就是道!
      所以,不传道不立教,永远不可能被称呼圣人!而且圣人和法力厉害不厉害没半点关系,纯粹是到达了“道”的尽头,旁人对他们的尊称。

      女娲娘娘的道行法力不会比我师祖差,像她这种先天神氏能活到现在的,战斗力都是杠杠的,但是她就不是圣人,哪怕她补过天,对天地有大功,她也不是圣人。

      只不过,到了现在,先天神祇陨落的太多了,比如东皇,比如烛龙氏,比如祝融共工,也有很多归隐了,也不知还在三界呢,还是去了别的地方。
      女娲娘娘算是比较与时俱进的神祇,加上她也研究过造人,虽然不传道,人族也不都是她的造物的后代,比如商朝帝裔就不是,但是女娲娘娘对人族还是有些关注的。

      其实也就是玄门和西方喜欢传道传教,把自己的思想和理解传达下去,其他神通大能很多,但是有兴趣整理分门别类然后教化别人的还真没几个。到了后世末法时代,干脆连我们玄门也不怎么传了,也就是佛家还在努力挣扎着坚持,虽然封神时代,西方那两位真是不受待见。

      道化贤良释化愚。这句话真的不假!佛家和我们相比,可能更注重那份坚韧吧!

      女娲娘娘没收过徒弟,倒是收容了不少投奔者,仙妖鬼神什么都有,其中不乏穷凶极恶的上古凶禽异兽,不过有女娲娘娘管着,他们也不敢乱来。

      撤回来继续。

      此外还有一个大罗的概念,有说大罗神仙的,有说大罗金仙的,其实也都差不多,大罗的意思是,一切空间永恒自在,还是金仙。前面说到金仙代表无漏、完美、不坏、至善……顺便再加些永恒、时间之类的,也都一个意思。
      其实严格来说,大罗金仙可以称作是金仙的极致,也就是贯穿一切宇宙、永恒不灭的存在。

      封神时候我那十二位师伯,法力道行参差不齐,但是都练成了三花五气,也就是纯阳无漏之体,但是想要领悟大罗境,那不是你继续修行能有用的,全靠悟性,没人能传授。
      目前我就明确了解,师祖元始天尊是悟出了大罗妙境的,连他开辟的世界都叫大罗天。

      悟出了大罗道境,并不能产生什么神通加成,法力加成,战斗力加成,防御力加成,指望这些的可以歇歇了,修道不是单纯的力量升级。
      打个比方,大家都学数学,一开始小学数学,中学数学,高等数学,阶段性提高很明显,但是等你成了数学家,你是否能求证哥德巴赫猜想,和你的数学水平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不能因为你今年解出了一个去年没解出的难题,就说明你水平蹭地变高了,解出这个题,只能让你自己大呼原来是这样啊!

      以上所说,只指修行上的大致阶段,不包括具体战斗力。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