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有侠义(中) ...

  •   白玉堂胸前衣襟上酒水淋漓,他也不拂拭,只望着段正淳变幻莫测的桃花眼,一瞬间神驰天外。片刻又猛的惊醒过来,茫然环顾,颓然苦笑道:“见着尊兄,便似见着十余年前的咱家一般……罢,罢,白玉堂行侠仗义半生,谁知落到这般田地,也不足为外人道了!”

      虽云“不足为外人道”,可那双侥幸避开利刃、清冷疲惫的眼眸里,分明藏了蠢蠢欲动的千言万语。

      落到这般田地……段正淳出手如风,立时扣住了白玉堂的腕脉,果不其然,白玉堂经脉俱断,武功全失……段正淳小心问道:“是冲霄楼铜网阵害的?”

      白玉堂默默抽回右手,散乱的长发垂将下来,将那满是疤痕、看不出原状的面孔隐匿起来,不言不语,唯长叹而已。

      那庄客在身后催促道:“请段公子示下,这人不过是个混饭的,马老板瞧他可怜,才叫他抄抄文书誊誊账目,他倒好,也不感恩戴德,每每拿了钱就换酒喝,喝得酩酊大醉,这十来年竟没醉死在酒缸里,倒是奇事一桩。还请客官回房,马老板想必已等的心焦了。”

      段正淳乜斜着眼,似笑非笑的看那庄客,道:“是我说话还是你说话?”

      灯笼的昏黄光芒下,段正淳眼波如水,可看在庄客眼里却似索命厉鬼一般,他浑身一哆嗦,忙不迭缩在一旁,连吱也不敢吱一声。

      段正淳仍笑道:“还站在这里做什么?赶紧回去跟马老板说一声,叫他们先喝他们的,不必着急。”说罢将灯笼塞进他手里,那庄客犹如被烧火棍烫了一般,告了声罪,连滚带爬跑回后堂了。

      东廊上灯烛昏暗,唯有满天星斗,浑不吝啬的挥洒着白亮的清辉。

      两人正对视的难解难分,只见三四盏灯笼飞也似来,马五德和萧峰亲身赶到,说:“不见了段兄弟/义父,原来在这里争执?”

      段正淳附身过去,在二人耳边略略说了两句,几人便点头回去了。须臾送上好酒,还有几个精致的下酒菜,段正淳也不管地上如何,将脚下的碎坛子踢到一旁,席地而坐道:“空饮无趣,我二人既有缘分,何不吃上几盅,畅怀一叙?”

      白玉堂倏地抬起头来,眼里有如流星划过,须臾功夫便照亮了那张端正瘦削的脸,叫段正淳惊艳了好一会儿。

      一杯下肚,白玉堂惊道:“却是女贞陈绍!”又见碟子里还有一条七八斤的金色鲤鱼,切脍下酒,俱是自己平素最爱之物,一时间感慨不知所言。

      又饮了十来杯,二人的话也渐多起来。

      原来,那日白玉堂三探冲霄楼,落入铜网阵,众人见铜网之内血渍淋漓,慢说面目,连四肢俱各不分了,只道他死了,便用坛子盛了尸首,送到军山交给钟雄掩埋看守。

      且巧马五德在此贩茶,久闻白玉堂英雄之名,便重金买通了看守,将尸首偷运出来好生埋葬。谁知一摸之下,那血团尚有呼吸,马五德这一惊是惊心动魄,这一喜也是非同小可,忙延医问药,颇费了不知多少金银,拿人参熊胆给白玉堂吊着命,终究是把他从阎罗殿上拉了回来。命是保住了,这面目和武功却是再回转不来了……

      如此年少气盛要面子的一个美英雄,只因败给北侠欧阳春便而要上吊自尽……冲霄楼一役的大挫折,令他经脉俱断,容颜损毁,再也不能路见不平行侠仗义……

      白玉堂惨然道:“白玉堂有何颜面见亲朋好友?有何面目苟且偷生于天地间?只因马恩公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才随之移居大理,留着最后一口气罢了。”

      于是便隐姓埋名十余年,少年心气半消磨……

      段正淳凝视他半晌,低声道:“白五哥,你年少英雄时,绝无可能想到今日罢?”

      白玉堂又饮了一盅,将酒杯往地上一掷,傲然道:“白玉堂一生杀戮甚重,虽说杀的都是该杀之人,绝无悔意,毕竟因果轮回报应不爽,白某人早知此生必不得善终。”声音又沉下来道:“本以为能死得痛快淋漓像条好汉,谁知竟不能了,多半是醉死在酒缸里,二十年后再做好汉罢!”

      段正淳凝神思索,忽笑道:“白兄此言差了。这分明是老天给与的脱胎换骨之良机,白五哥当欣悦才是!”

      白玉堂冷哼一声,似是翻了个白眼,不屑一顾。

      段正淳不以为忤,仍带着令人捉摸不透的笑意道:“白五哥,你可知你是谁?”

      白玉堂愈发糊涂了,只不做声,等着瞧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果然,段正淳也不卖关子,笑容愈来愈淡,神色越来越肃穆,道:“是陷空岛五鼠之一?开封府四品护卫?名满天下的侠客白五爷?抛去誉满天下的美名,彻地通神的武艺,与生俱来的尊荣……你还剩什么?还会不会守住本心?还能否行侠义,无分别?”

      白玉堂先是动容,继而颓唐道:“我一身功夫俱废,还怎生行侠仗……”说到后来,渐渐双目圆睁,两眼发亮道:“我糊涂了,实在是太糊涂了!就算没了武功……”

      段正淳笑道:“不错,白五哥果然慧眼独具。拔刀相助是英雄,修桥铺路为何不是侠义?杀贪官救良民是英雄,养父母尽孝心又何尝不是豪侠?有多少热发多少光,上马定国安邦是好汉,给难民一口饭食免于饿死他乡的,又何尝不是真英雄?只是可惜了,行侠仗义之举,多半只能救人一时,却救不得人一世;能救一人,却救不得所有受苦受难的黎民百姓……”

      白玉堂忙问道:“段二哥所言极是,纵然白某散尽家财,也有叫人花光的时候。不知段二哥有何妙算,能救得众人一世?”

      段正淳嗤笑道:“白五哥说笑了,纵是菩萨佛祖,也度不得所有欲^海沉浮里的芸芸众生。我们武林中人也是修行中人,遇事做事而已。”

      白玉堂摇头苦笑道:“理虽如此,仍是一颗不平心,叹息肠内热。世间总有律法不能顾及之处,凭什么有人丧尽天良却寿终正寝?凭什么有人鱼肉百姓还富贵终生?我白玉堂恨不能杀尽千千万万贪官污吏,还黎民百姓一个清宁太平。”

      段正淳笑道:“那时,总要有人掌权行事罢?他得了权力,保不准比你杀的贪官污吏还要丧心病狂。你杀尽天下恶人又有何用?一个恶人死了,又有恶人诞生,再者,世间因果纠缠,饶是白兄聪明过人,大智大慧,又怎能十成十的断定这人该杀?白兄又是谁给的权柄,可以随意杀人?”

      白玉堂低声道:“段二哥说的是,白玉堂也曾因调查不周,错杀好人……可既然旁人都杀得,我为什么杀不得?”

      段正淳气得发笑,却也不能跟他讲“权力让渡”、“无罪推定”、“私人审判”等现代术语,只好起身告辞道:“天色已晚,白兄身子骨还不大好,我这里有一味药,于任督二脉、奇经八脉大有好处。既然有缘,便送白兄吃了。晚间美美睡一觉,第二日包管你神清气爽,身轻体健。”

      白玉堂也不推辞,接了。二人客套数语,便自分开。

      段正淳悄悄回转,见后堂里仍灯火通明,觥筹交错,也不再入席,而是悄没声的回了歇脚之处,将衣裳一脱,只着中衣,静静思索起来。

      夜色如墨,白玉堂声嘶力竭的话语仍飘散在空气中:

      “世间总有律法不能顾及之处,凭什么有人丧尽天良却寿终正寝?凭什么有人鱼肉百姓还富贵终生?我白玉堂恨不能杀尽千千万万贪官污吏,还黎民百姓一个清宁太平……”

      是了,展昭、白玉堂之类的“侠”便应运而生,代表了民间自发的正义。

      而民间正义与法外暴力只有一线之隔,间隔只在一念之差。可人心是最不稳最善变的,根本不能寄托于江湖好汉的自我约束,而世俗律法很难监管到武林。

      武林中人,飞檐走壁,于百万人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结成帮派后更是成了地缘、血缘外的又一股力量……人都会犯错,而江湖人不奉世俗帝皇官府的号令,行为难以受到世俗律法的约束,这对官府,对皇权,乃至对天下,不能不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而武林中人若不受约束,则一定会引火自焚身!

      武人一定要受约束,江湖一定要有戒律!可各门派中人只守自己门派的戒律,而监管时常流于装点门面……段正淳想到了将人命全然不放在心上的灵鹫宫,想到了视人命如草芥的四大恶人,想到了知法犯法、心存侥幸的丐帮执法长老白世静,想到了修罗刀上喂剧毒的秦红棉,砍人脚做花肥的李青萝,“不会救人还不会杀人么”的甘宝宝,想到了将杀人视作喝酒吃饭、天经地义之事的江湖人……长此以往,,每每侠以武犯禁,不仅自家要承担后果,官家必然视为心腹大患……这武林,这江湖,这天下,将如何是好,何去何从?

      此时段正淳还未想通,也无办法,只觉冥冥中有所指引,而漫漫长路就在前方,就在脚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有侠义(中)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