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湿婆法会论修行 ...

  •   “世尊千年讲道之期已到,按照规矩,此次是湿婆世尊主讲,特请方圆十万里之内的一切化形生灵前往世尊道场吉罗娑山听道,不知二位道友意下如何?”因陀罗含笑说道。

      “这……”接引与准提相视一眼,从对方眼中都看出了激动之意,这真是从天而降的好消息!

      “这可是大福缘,我们求之不得!”准提回答道,他前世为人,比起纯粹植物得道的接引要能说会道得多,反应也快些,“不过我兄弟二人僻居幽谷,初化形不久,还从未见过其他的修士,不知道这‘千年讲道’是怎么回事?湿婆世尊是谁?吉罗娑山又在哪里……还请因陀罗道友指点一二。”

      “哪里哪里,”因陀罗面相俊秀,性子却分外豪爽,一听他们同意,就哈哈大笑道,“这样吧,既然你们不认路,我带你们一程,路上给你们讲解详细的事宜。”

      “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接引答道。

      “好,”因陀罗伸出双手,“握住我的手,我的雷光遁法速度很快!”

      两人伸手握住因陀罗的手,只觉得身体一紧,眼前紫光不住闪耀,电火噼啪作响,景物飞一般地倒退,耳畔是呼呼的风声,猛烈的气流窜入他们的口鼻。接引准提不得不运起法力,将其遍布全身,抵御这九天之上的寒风。

      “我邀请两位参加的法会,是洪荒西方的三位大能世尊共同设立的……”风驰电掣中,因陀罗向他们详细解答起了疑惑。

      洪荒大陆,广大无边。相传巫族中有一位帝江祖巫,乃是空间之祖巫,瞬息之间就可跨越二十四万里的距离。他曾有一次起念想去洪荒边界看看,结果以他的空间跳跃之神通,足足花了上万年时间才从极东之地来到西海之滨,具体丈量更是无从谈起。

      不过洪荒众生都有一套模糊的地域划分方法:以昆仑山双峰为界,东昆仑及其以东是东方,西昆仑及其以西是西方。由于相距极远,这两边的生灵语言不同,习俗相异,衣着也大相径庭。东方的修士们多穿道袍,或是类似的衣服,西方修士们则是因陀罗这种样式的袍子居多。还有因陀罗见面时的合十礼节,与东方的抱拳稽首也有所不同。

      “……所以在我路过时,看见你们穿的都是道袍,以为是东方远来的修士,特地来请你们交流一下……”因陀罗解释道。

      准提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们化形前曾见到一位道长飞过,所以照着他的道袍变的外衣,想来他一定是东方的修士吧。”

      “或许吧,”因陀罗表情有些奇怪,“虽说都是盘古开辟,但西方却极为贫瘠,灵脉稀少,灵气稀薄,奇兽仙草和精金矿脉也罕见,远不如东方大地富庶,很少有东方的修士愿意涉足西土。这也是三位世尊进行讲道大会的原因。”

      “道友还没说三位世尊是谁呢?还有这千年讲道法会。”准提提醒道。

      “是我糊涂了——世尊,是我们对西方的三位大能者:梵天、毗湿奴、湿婆的尊称。他们不仅有大神通,还有大慈悲、大智慧。只因西方贫瘠,修行环境差,他们三人决定轮流举办法会,向西方生灵讲道。名为讲道,实为交流,以期西方众修士能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今年轮到了湿婆世尊,他的道场就在吉罗娑山——我们到了。”

      笼罩三人的紫电雷光陡然散去,寒凉清新的山风扑面而来,绵延的雪山群峰出现在他们眼前,顶端银装素裹,白雪下是漆黑坚硬的山石。两世为人,准提还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雪山,一时间都惊呆了。一旁的接引也没好到哪儿去,只是因为他性格沉稳,面上不显而已。

      吉罗娑山是这里的最高峰,被群山所拱卫。它形状完美,顶端云雾笼罩,格外显眼。不仅如此,此山足足高八十四万丈,位于西方大地的正中,乃是西土第一高山,因为终年积雪不化,又被称作大雪山。

      巍峨的雪山之上,有一条石阶小径,曲曲折折,蜿蜒而下,从峰顶一直延伸到地面。小径上黑影攒动,仔细一看,竟然全是前来参加讲道的修士,他们的样貌光怪陆离、五花八门,倒是让接引与准提长了见识。

      “前方有世尊大法禁制,不可飞行,我们也要落下去了。”因陀罗说着,带领二人徐徐降落,老老实实地从地面向上爬台阶去山顶。

      雪山气候寒冷,即使没有风雪,也让人感到彻骨的冷意。准提修为不足,不得不运转法力护定周身,抵御这阵阵寒气。他转头看去,接引身上也隐隐约约有金光闪现,显然在做同样的事。

      不知在人群中走了多久,他们终于到了峰顶,上面原本面积应该很宽阔,至少远远比准提诞生的那座山谷大。只是现在这里黑压压坐的全是西方修士,大都穿着因陀罗那种长袍。正中间有一高大的林伽宝座,一位面色异常苍白的英俊男子盘膝静坐于其上,双目微阖,额饰新月,蓝黑色长发如瀑披散,正是湿婆。

      带路的因陀罗忽然劈啪一声,化作无数细小的紫色雷光电蛇,闪烁着消散于冰凉的空气中。二人正讶异间,一个一模一样的因陀罗越众而出,含笑又向他们行了一礼,这一回他身上的气息比之前强了不知多少倍。

      “那是我的三百个雷霆化身之一,我本人乃是三世尊座下八位护法天王之一,需要坐镇吉罗娑山以防万一,那些化身是我派出去邀请过路修士用的。”他笑哈哈地解释。

      两人对这种神妙的法术大为赞叹,还想要说些什么,倏地一声清脆的磬声响起,整个山峰顿时安静了下来,因陀罗也面现严肃之色,结跏坐了下来。接引准提也急忙坐好,热切地看着中间的湿婆。

      湿婆缓缓睁眼,一双清澈、冰冷,如吉罗娑山天空一般颜色的眸子扫视全场,被人看透的感觉从准提心底升起。

      “多谢各位道友今天能来参加此次法会,”湿婆缓缓地说,语言中蕴含着无形的力量,令人心神清静“法会目的有二:一者为后进的道友指点方向,二者各家修士互通有无、交流经验。我西方灵气稀薄、物产贫瘠,远不比那东土。唯有众修士齐心协力,放下嫌隙,共同努力,方能在求道之路上越行越远,弥补先天不足。闲话至此,下面我正式讲道……”

      湿婆讲得的确不错,而且准提发现他所讲得确实是接引和自己所缺少的:关于化形后的修炼要点与诀窍,化形成先天道体的巧妙之处,化形后续修行境界的展示,法力运用的技巧等等。

      当年,盘古开天辟地,身化万物,构成了整个天地的主要部分。所以与之相对,准提现在这具先天道体,也就是他自己所谓的“人身”,其实就暗合天地之理: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三百六十五星辰,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便有三百六十五穴窍;天有五方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六炁六合,人有六腑;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天有二十四节气,人便有二十四节脊骨;天有四时,人亦有四肢。一言蔽之,天人之间一一对应,自有无尽玄妙在其中……

      天人既能对应,修炼也罢、感悟天道也罢,无不事半功倍。这便是为何草木禽兽、妖怪精灵,无不要化形成先天道体的原因,也是日后女娲造人、人族终成天地主角的原因。

      而与之相对,准提意识到他们的修炼功法必须要有所改变,以适应这具身体。湿婆虽然没有传授具体的行气路线、打坐姿势之类的细节,却已经直指关窍,把要点说明,以接引、准提的资质,足以量身为自己打造一套全新的吐纳方法。

      另外,西方灵气稀薄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只用灵气吐纳的方法来打磨□□、淬炼精神的话,修炼进境极慢。湿婆则提供了一种他与梵天、毗湿奴共同创造的精神修炼之术:苦行。

      苦行这种修行不需要丝毫灵气,只需要通过种种外界手段来刺激自己,使自己身心感到痛苦,以此克制欲望、锻炼心志,最终增强精神之力。

      修士身体强健,一些刺激之法大可随意使用,打坐一段时间即可恢复,实在不行可以服用些灵药进行修复,这苦行之法倒是一种巧妙的修炼法门。

      至于修行次第,湿婆坦言自己也在探索之中,远未到修行极致,只能把自己走过的部分勉强划分出境界。即便如此,准提也自己感觉获益匪浅,至少他知道了自己这种刚化形不久的修士仅仅相当于地仙,是最下等的仙人;再往上还有天仙、真仙、金仙与大罗金仙,梵天、毗湿奴与湿婆三位世尊自己也仅仅是到了大罗金仙的极致,前路尚未摸索出来。

      随后是论道大会,在座所有修士互相说说自己的感悟,或者是修炼中的感悟,或者是分享些独门的小法术,甚至还有的互通有无、以物易物地交换天材地宝。准提前世看到的那些洪荒文留给他的印象完全被颠覆了,西方众修士之间的气氛和睦到不可思议。

      “不过想想也是,”准提这样想到,“后世的洪荒小说里的确没提过西方教下的争端,往往是东方那些修士,上至三清女娲,下至普通弟子,都因为种种原因争抢不休。西方物产不丰,反倒是安心修炼的人更多。”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湿婆法会论修行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