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1、(三十二)白帝城高月色冷,游子身归蜀道难(4) ...

  •   白帝城有个县叫鱼复,刘备住在这里的时候给它改名永安,这里其实只有一个驿馆。
      但它后来却因为永安宫大大出名。并不是说这里真的有个大型的宫殿,而是堂堂皇帝住的自然得是行宫,叫xx驿馆太拿不出手了。
      这一住就是好几个月,眼看就到年底。成都的众人都急了,没完没了的上丞相府打探:陛下到底何时还朝?
      不知道。
      宫中的吴皇后都传出懿旨来:丞相都不知道,还有谁能知道?
      诸葛亮答曰:陛下不想让臣知道,臣怎么敢知道?
      诸葛亮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刘备不仅不见她,连亲自在后方接应的赵云都没见,猇亭一场大火,军队败退,陈到先一步联系到了赵云,然后赵云在乱军中试图找到刘备完成护驾的任务,却被刘备的从人拦住了:陛下有旨,将军请勿上前。
      赵云无暇去仔细琢磨其中的深意,她还要忙着完成诸葛亮交代的补救措施。诸葛亮告诉她,如果真的输了,她这五千人不能随着刘备败退,一定要主动冲上去和追杀的吴军交手。这样,运气好的话,吴军会心生畏惧,见好就收的退兵;运气不好,也能给刘备多留点退兵的时间。
      所谓输人不能输阵。
      两军稍一接触,吴军大约是没想到败退的狼狈不堪的蜀军会突然生龙活虎不要命的主动出击,本来么,大火才是这场战役的吴军主力,那些陆军不过是后期趁火打劫狐假虎威罢了,硬碰硬后东吴的陆军依然还是渣,他们基本上就主动退了。
      赵云松了一口气,诸葛亮的计划果然是有用的,但是接下来就有点看不懂了:陆逊主动派人送表求和,要求恢复吴蜀联盟。
      哪有赢了还做小伏低的,陆逊脑子进水了么。
      赵云想不通,刘备隔着屏风跟众人商议这件事的时候她就直接问了。刘备说子龙,你马上返回成都吧,告诉孔明放心给东吴写信遣使,朕同意与东吴讲和。
      众人当时想不明白的事情有两件,第一是为什么要和仇深似海不共戴天的东吴讲和,第二是为什么这件刘备一个人就能做主的事还要专门回到成都走一遍诸葛亮那里的程序。
      刘备说子龙,你见到孔明就明白了。
      赵云带着满腹狐疑回到成都见到诸葛亮的时候确实明白了:陆逊这个天杀的,他给刘备送去的求和声明,诸葛亮这里也收到了一模一样的一份。
      “陆伯言是故意的。反正东吴陆军并不强盛,季汉也不是输这一次就翻不了身了,他打下去也没什么好处,求和东吴也不会吃亏。另外,他明知道陛下与东吴结下大仇,不太可能同意修好;我当初是极力反对出兵,一直建议修好,如今陛下远在白帝,我在成都,音信相通不便,如果陛下不同意讲和,我却同意讲和,会怎么样?”
      “可是陆逊就没想到你万一和陛下意见一致呢?除了陛下同意讲和这种可能,难道不可能你和陛下都不同意讲和么?”
      “怎么没想到?”诸葛亮扬扬手里的信件,“就算我和陛下意见一致,陆逊也不算亏,他发了一模一样的内容给我和陛下两个人,分明就是在跟众人说‘在东吴眼中,诸葛亮的地位就相当于季汉皇帝’,这让陛下怎么想?让群臣怎么想?”
      “陆逊真渣。”赵云诚心诚意的说。
      但刘备不渣,他不仅在大局观下克制了报仇的情绪,而且特意让赵云把他的话捎给诸葛亮,把遣使这个走形式的任务交给诸葛亮来完成,让群臣无话可说。
      “我越来越觉得对不起他了。”诸葛亮轻轻捋了捋羽扇上长长的羽毛,“要是我哪一次错了……”
      “他还觉得对不起你呢。”赵云想起刘备在屏风后面,不肯见众人,“他连我的面都不见。内侍告诉我,他整天把自己关在行宫里,整晚整晚的不睡,好容易睡着了,一会儿就惊醒,醒了以后就再也不睡了,反复说要是听你的就好了,怎么就是没听呢,要是听进去一句也不至于这样,为什么不听啊,对不起你,对不起那些反对的大臣什么的……”
      诸葛亮听了只觉得心酸:“人还在,就什么都有,这不过一次失利,损失的几万人马,还不至于震动蜀中,给我三年,还能补回来。他一个人滞留白帝,身边没有专人照看,让人如何放心!他把你都派回来了……”
      说到这里,诸葛亮突然倒抽一口冷气:“不会……”

      章武三年的元月,成都的各位都没能过个好年,万家团圆的时候,刘备都不肯回来,只说“一干政务均交由丞相处置,不必报备”,好容易挨过了年诸葛亮给刘备写信,要求去白帝迎驾还于成都。送信的人回来,诸葛亮焦急的问怎么样。
      “陛下……陛下听说是丞相书信,接过来放在案前,连锦囊都未曾打开,挥手令奴婢回,奴婢退下之时,见陛下紧握丞相书信涕泣不止……”
      诸葛亮的手扶上了额头,这下麻烦了,刘备是真的不打算回来。
      “先生若甚为挂念陛下,不如径自去白帝。”马谡在一旁劝。
      “陛下没有旨意,我岂能擅离此处?一干政务交与何人?若真轻离成都,必有人说我是恃君宠而骄大夫,这岂不令陛下为难?”
      “若奉皇后懿旨或太子钧旨……”马谡小心翼翼的提建议。
      诸葛亮开始认真考虑这个建议的可行性。
      但是过了没有三天,这个建议就没有意义了,因为从白帝城永安宫传来急报:皇帝急诏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及一干官员前往白帝城,即刻动身,不得怠慢。
      听到这个消息,诸葛亮手里的扇子啪嗒掉在桌子上。

      诸葛亮恨不得坐超音速飞机赶到白帝去,但是这个年头最快的交通工具只有马。诸葛亮命手下安排快马,赵云觉得她一定是疯了:“就你现在的身体,你能骑马?你到那儿也废了好么!”
      诸葛亮不听。
      出发的时候,刘禅赶来送行:“丞相且慢!”
      “太子。”大小官员忙不迭行礼。
      “太子殿下……”诸葛亮也想施礼,刘禅伸手搀扶:“丞相免礼。孤此次前来,是有要事托付丞相。”
      “何事?”
      刘禅回头,从人有的拉过一辆大车,还有一个拉着一个小孩:“丞相此去白帝,一路上请带着二位王弟。”
      刘备的诏命里没写这俩孩子:“太子,陛下没说……”
      “是孤钧旨。恳请丞相一路照看二位王弟。实不相瞒,孤恐皇后加害二位王弟。昔日父皇在此,皇后笑脸相迎,甚为慈爱;父皇御驾亲征,成都又有丞相,皇后也不敢轻举妄动;如今父皇与丞相皆不在,孤恐有失。李美人数月之前突然亡故,至今不知原因,孤当时便命人将鲁王搬去孤殿中照料,皇后几次欲探望王弟,都被孤搪塞过去,皇后无法,又几次打听梁王何时搬入宫中,说要躬亲照料,可依孤看来,她未置办梁王所用诸物,乳娘也未找,其心不良。丞相一路照料二位王弟,方能保万全,父皇若看到王弟,许能回心转意返回成都。一路上王弟所用之物孤已命人准备停当,请丞相就坐这辆大车前往白帝,也方便路上照看。”
      刘禅说的恳切,诸葛亮想起吴皇后确实派人催问过无数次刘理何时入宫,这的确不是个令人放心的女人。
      “臣,奉命。”

      赶到白帝城的时候已经是春天,但诸葛亮一点也没觉得温暖。车队在夜里进了城。
      城门口有内侍焦急的等待着,一看车辆到来,便急忙迎上前:“丞相!丞相!”
      诸葛亮从车里下来,随行的婢女牵着刘永,抱着刘理,在后面跟着。
      “丞相!您怎么今日方至,陛下都等急了!”
      “陛下现在如何?”
      “陛下……唉呀,丞相还是快随我来,陛下口谕:‘丞相至,不必通报,立往永安宫见驾’。”
      诸葛亮看内侍要说又不肯说的纠结样,再听刘备这样的口谕,心底就一凉。她想立刻赶去,又看看自己身上,赶了这么久的路,风尘仆仆的样子,披风上沾了不少土,仪表实在不佳,如此见驾,有“君前失仪”之嫌:“我立刻更衣!”
      “唉呀我的丞相!还更什么衣!快跟老奴走吧!陛下……陛下怕是等不了了!”内侍急得都要哭了,顾不得许多,拉着诸葛亮的手就要走,身后婢女不知道出了什么事,问鲁王和梁王怎么安置,诸葛亮还没来得及说话,内侍已经看到了:“鲁王和梁王也来了!来的正好!陛下说了,一同往寝殿见驾!
      诸葛亮有些浑浑噩噩的被牵着走,越想越害怕,觉得自己像在做一个梦,梦里开车行驶在路上,前面两个岔口,分别代表吉凶,不知道该转哪个弯了,可是梦却由不得人犹豫和选择。
      来到寝殿外,正遇上太医提着药箱出来。
      诸葛亮还没能开口问,太医已经看到了她,没说什么,只是一声长叹,低下头走了。
      诸葛亮觉得浑身发冷,好像梦里被自己选择的岔路已经可以看到尽头了——尽头就是万丈深渊,脚下却没有刹车。
      “陛下,丞相和梁王,鲁王,及众位大臣到。”内侍在门外叩门。
      没多久,门打开了,另一个内侍传话:“陛下有旨,请丞相一人入内。”
      诸葛亮脚下有点发虚,应答的声音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是。”天和地开始旋转,第一次入白帝城时候心悸的感觉又回来了,心好像要跳出来。她扶着门框,勉强迈步,走了几步,才觉得心又落回到胸腔里。
      走到榻前,刘备形容枯槁,但眼睛还算有神,看着她:“孔明……”
      “陛下……”
      “免了。你坐到这里来。”刘备伸手指了指榻边,然后奋力想要挪出来更大的地方,最后因为虚弱,身体无法移动,还是放弃了。
      诸葛亮坐下了,手抖得几乎拿不住羽扇。
      “太医说,朕前几日病得很凶险,今日精神还好些,听说你来了,朕很高兴。”
      “陛下洪福,休养几日就好了。”
      刘备轻轻摇了摇头:“朕高兴是因为你来了,朕也终于有些精力说话了,可以把事情交代清楚,免得留下憾事。”
      “陛下何必做此语……”
      “孔明,朕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不能说话了,所以,我们就不要说无用之言了,朕接下来要说的每一句都很重要,你只管听着。”
      “是。”诸葛亮忍着眼泪,强迫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刘备的话上。
      “诏李严。李严进来后,你们都出去,独留史官在此。”刘备对榻旁的内侍说。
      内侍传进李严,李严跪倒施礼。
      “李严,朕接下来要说的每一句话,你都是见证人,你听到了么?”刘备严肃的说。
      “是。”
      刘备又转向立在旁边的史官:“朕接下来的每一句话,你都要记下来,不得有误。”
      史官欠身答是。
      刘备转向诸葛亮:“孔明,朕这次病是不能好了,朕最担忧的,是朕身后,蜀中不宁。要想安定,朕必须选择一个足够优秀的继任者,你觉得太子怎么样?”
      “太子聪慧仁厚,受万民景仰,可堪大任。”
      “可堪大任啊,孔明你可别骗朕。”刘备叹着气,“不过朕要说的不是这个。阿斗是朕的儿子,朕总害怕自己因为偏心看错了他。孔明你的才华胜过曹魏的曹丕十倍,看人应该也是很准的,所以,你记住,朕死后,如果阿斗可以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辅佐,你可以自行其是。”
      刘备最后一个字一脱口,李严就一声惊呼,史官手里的笔直接掉在了地上,诸葛亮震惊了一霎,然后跪倒在榻前:“陛下何出此言!臣焉敢有此心!”
      刘备看着史官手忙脚乱的去捡笔:“朕让你记下来,你记了没有?”
      “这……”
      “记!”
      刘备转过来看诸葛亮:“孔明你起来,朕说的是真的。”
      “臣不敢!”
      “是真的……”
      “臣万万不敢!”
      “孔明你是要急死朕!”刘备重复了两次,急得眼泪也要下来了,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突然伸出手去,一把抓住了诸葛亮:“你还要朕说的多明白!朕的话有两层意思:如果阿斗才智不足以定国或者遇到什么事不能保证国家稳定,朕给你废立之权!你想立谁都可以!自立也行!有朕的遗诏为证!谁敢反对,就是违抗朕的遗诏,可杀!”
      史官的笔第二次掉到地上了,人也跪倒在地:“陛下……”
      “记下来!”刘备用力的说。
      诸葛亮抬起头看刘备,后者正十分焦急也十分惶恐的看着她的眼睛,生怕她拒绝。
      这不是试探,刘备是真的害怕她再曲解自己的意思。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眼泪终于决堤,诸葛亮扑在榻前哭起来。
      而刘备则像是终于松了一口气一样,放开手:“好,朕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现在不用了。”
      李严还在旁边跪着呢。
      “孔明,正方,朕命你二人为辅政大臣,孔明你依然是丞相,正方改任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留下镇守永安,你要全心全意辅助丞相,若遇有人为难丞相,你要出头,勿负朕意。”
      李严连声称是。
      “李严你出去吧,传鲁王,梁王进来,让朕一家人说说私事。”
      李严起身出去,当然他也疑惑了一下为什么刘备一家人说话要把诸葛亮也留下。
      刘永牵着刚会走路的弟弟进来,看见刘备这个样子,哭着跪倒在榻前。
      “免。朕不久于人世了,你们兄弟要和睦相处,不要给丞相添麻烦。今日就拜丞相为亚父,日后以君父事之,若生怠慢,便不是朕之子。”刘备说话稍微有点费劲了。
      刘永很乖的向诸葛亮行礼,刘备很满意,他向诸葛亮伸出手去:“孔明,朕对不起你,今日安排,是朕能做到的唯一补偿了……阿斗也是朕的儿子……朕也不能太偏心……”
      诸葛亮抓着刘备的手,已经泣不成声。
      “朕还想和你说说……说点别的,当年新野初见,你二十七……朕那时候还在你面前结帽来着……你说话也真不客气,说……说朕不思进取,说夏侯惇看不上朕的小帽……”
      “陛下……其实,有件事臣一直想说……新野不是臣与陛下初见,初见是在那之前十年……在……”
      “徐州,对吧?”刘备打断了诸葛亮的啜泣,露出一个有点狡黠的笑容。
      诸葛亮愣了。
      刘备则仿佛陷入了回忆中:“你那天在人群中看朕……个子还小,为了站高点,攀到了旁边墙上……朕那时就想……不知是哪一家的孩子,倒也胆大……其实,朕一直都记得……没想到,后来会在……在新野遇到,然后朕想……想看看如果朕不说,孔明什么时候能想起来?”
      诸葛亮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
      “朕还以为你忘了……原来没有,没有就好……”刘备颇为欣慰的说道,“别哭了……带永儿……和理儿出去吧,朕还要叮嘱大臣几句……孔明你……你不要再进来了……你不能是……最后一个见朕的人……不然……”
      不然什么,刘备没说,也不用说,诸葛亮能想得到。
      “走吧,孔明……”
      诸葛亮不知自己是如何退出去的,刘永小小的个子还要努力搀扶着她。
      “今后就要你一个人受累了……”
      刘备的叹息听起来模模糊糊的不真切。

      诸葛亮在众人的目光中跌跌撞撞的走着,面前的长廊像长的没有尽头,走不动了,便扶着旁边雕花的窗棂慢慢跪坐下去,旁边刘永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拉着刘理,疑惑的跟着跪在旁边,他本能的依靠着诸葛亮。
      身后众臣进入。
      听不见刘备说了什么,只知道过了不久,隐隐有哭声传来,然后众人都退出,跪在门外。
      诸葛亮有些茫然的回头看:“有内侍出来说什么了么?”
      刘永的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
      但很快就有内侍尖利的十分异常的声音传来,跟割裂了空气似的:“陛下崩逝——”
      随即身后一片哭声。
      诸葛亮不知道他们在哭什么,好像出了什么大事?出了什么大事呢?
      “相父……”
      有人在扯诸葛亮的袖子,低下头看,是刘永。
      “父皇崩逝了……相父,接下来怎么办?”
      刘永的声音和眼神都带上了凄惶的神色,诸葛亮直到此时才明白“崩逝”的含义,她抱着刘永大哭起来。
      “丞相,丞相节哀。”
      可是连哭的时间都不给了,史官来到诸葛亮身旁,躬身传达着刘备最后的叮嘱:“陛下说,命百官辅助丞相安国,若有不从者,以悖逆论处;请丞相护送梓宫回成都,辅佐新君即位;丞相开府的诏命,就由新君发布,请丞相勿辞。”
      诸葛亮盯着史官看了半天,突然一把抓住对方的手:“陛下两次让你记录的那些内容呢,现在何处!”
      “丞相息怒,那些话,严自作主张,已经拆了简册,烧了,毁弃先帝遗诏,罪无可恕,严请丞相治罪。”旁边传来李严的声音。
      “不,你烧得对,必须烧掉。”诸葛亮摇摇晃晃的站起来。
      这是章武三年的四月。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11章 (三十二)白帝城高月色冷,游子身归蜀道难(4)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