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5、三十 名人的决定 ...
-
本届职业棋士考试快要结束,记者早已等在门外,等着要采访佐为。窗外喧哗不已,人声鼎沸。然而,光所在的棋室内却一片寂静。
塔矢名人端然坐在棋盘前,姿容巍峨如玉山。光坐在他对面,僵直了脊背。多年过去,光却错觉自己还是那个连棋子也不会拿的小孩,对他的凛凛威仪心生畏惧。
“塔矢老师,我很抱歉。”光鞠躬道。时至今日,他仍然无法给名人一个合理的解释。
滂沱雨声之中,名人的声音显得越发洪亮:
“我不管 sai 为何迟迟不愿现身,我只知道,从四年前在网络上认输、宣布隐退之时,我就等着今日了——就如小亮从前在职业棋坛等着你一般。”
光的胸口涌起热气。塔矢亮,他用整个少年时代追逐的人。他们并肩而立,也挺胸抬头地站在了名人面前。
光谨慎地斟酌词语。
塔矢老师,我了解您的想法,甚至比任何人都要了解。因为,我也在等他!
只是——
“和佐为下棋,您并不需要复出。”光直视名人的眼睛,“佐为也希望和您下棋的。只要您们的时间上没有冲突——”
名人却说:“进藤,你经常到会所找小亮下棋,是吗?”
光点点头,于是名人进一步问:“你们如何看待在会所中的对局?又如何看待赛场上的对局?”
光瞬时一个激灵。他想起了亮提过的、三年前他与森下老师的棋局。
“棋手在赛场上展露的心态、气势是迥异的。毫无疑问,赛场的氛围更能促进名局,区别仅在于对手是谁。”名人低沉的声音透出气势,“这就是为什么,御城棋中诞生的名局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多。”
简单的几句话仿佛有千钧之力。光低头,惭愧地说:“我明白了。”
同一时刻,光心生欣慰。记得从前他代佐为邀请名人下棋,名人一开始只当作闲暇时的消遣。佐为那受伤的神情,光到现在仍记忆犹新。
而今天,名人却是为了能和佐为在赛场下出最好的棋局,不顾身体病痛,不惜一切代价复出。
“可是,您的身体……”
名人了然微笑:“是小亮让你来的?”这一刻,他那慑人的威严稍微退去,面部线条变得柔和。
“不。”光否认道,“塔矢只是告诉了我们这个消息。是我自己来找您的。”
名人有丝惊讶:“我以为你会和藤原先生一起来。”
“不是的,你……您不要误会,”光忙摆手,他一慌张就把敬语忘光了,“是我非要自己来的,我不想那家伙亲自劝您……我是说,佐为……毕竟他最想对局的人就是……”
“你,似乎一直在保护藤原先生。”名人看着光说。
“因为那家伙只知道下棋,他什么都不懂。”光干脆诚实,“他以前就是这样,现在他回来了,我害怕他会受到伤害。”又加上一句,“那种心情,和塔矢担心您的身体是一样的。”
名人道:“我不会说小亮的担心是多余。身体很重要,但有些东西——”他顿了一顿,目似静海深流,“甚至比生命更重要。值得我豁出身体、名利,豁出一切,毕生追逐不息。”
光受到震动,不自觉沉默下来。
紧接着,名人说出一句意外之语:“另外,我决意复出,也有小亮和你的缘故。”
出乎他所料的一句话,光怔怔望向名人。
“如今的小亮和你,也具备了做我对手的资格。”名人说,光却分明感觉到全身的血液仿佛都沸扬起来,连皮肤都烫得生疼,“我也期待与小亮、你在赛场上相遇!”
“父亲!”
“老师!”
门刷地一声被打开,两个人出现在门口——绪方精次、塔矢亮。
对上亮焦灼而探询的目光,光苦笑着摇了一下头。他从来没有能力左右塔矢名人的决定。不管多年前他为佐为隐退,还是现在他为佐为复出。
亮变色:“父亲,您真的要——”
名人不容置疑地点了点头:“小亮,不必担心,我会时时体察自己的身体的。”
绪方看向窗外。
由梨子和佐为站在棋院的花坛旁边。佐为手执绯红油伞,为她撑出一片无雨。奈濑向佐为鞠躬,狼狈地跑入雨中。由梨子呆呆看着她的背影半晌,最终冲上前去。两个女孩在雨中哭泣着相拥。
由梨子和奈濑都是四败,加赛一场,胜者出线成为职业棋士。
从对手成为朋友是幸运的,那么,从朋友成为对手呢?
“结果——怎么样了?”
佐为和由梨子回到休息室后,光一个箭步上前。绪方也疾步走来。佐为没有立刻回答。
光不知所措地望着由梨子。由梨子看了他好一会儿,紧接着,慢慢地、有些颤抖地,向他举起了手掌——
光猛然懂了她的意思,“啊”地大叫出声,兴奋地跟她击掌!“你赢了!你是职业棋士了!你学棋只有一年半——”
佐为笑了:“光,你比由梨子自己还高兴呢!”
由梨子怯怯地望向绪方,有许多话想说。还不等她开口,绪方就上前一步,把由梨子搂到怀里。
“佐为。”光拉一拉身边人的袖子,“塔矢老师还是坚持要复出。”
佐为的面色微变。他转向塔矢名人:“行洋——”
塔矢名人仿佛知晓佐为要说什么,摆了摆手,简单地道:“身体欠佳时,我决不勉强自己对局。”
佐为注视塔矢名人良久,侧脸如熠熠辉煌的白玉石雕像,不怒自威。光在那一刻感到某股压力,来自身边这两个肃然相对的棋坛名士。光觉得,他们外放出来的压迫感旗鼓相当,把自己硬生生地逼退在了两人之外。
“我要复出了,藤原。”名人简短地说。
佐为微笑,从容的姿态就像赴一场迟了多年的邀约。
“谢谢你,行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