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出处(2013/6/14):
1、【大光国寺】:名字灵感来自宋朝的;寺中景观以为原型,我添写的描述;初七到初十闭寺的设定,为后文情节需要而作的虚构。
2、【楼阁喜重开,依旧前台花发,清夜钟闻,东涧水流,南山云起。林泉恰极美,任凭驰岘风高,秀峰石见,龙泓月印,桂子天香】。 改写自灵隐寺对联,出处如下:
1)白居易有《灵隐》诗:“一山分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後台现,上界钟声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2)宋代郭祥正有诗“曾知一泓水,会有老龙蟠”,飞来峰龙泓洞因而得名。
3)民国江庸(1878-1960,字翊云,号澹翁,四川壁山人,曾留学日本,民国时任司法总长,一九四九年后任上海文史馆副馆长),曾题灵隐寺二联,其中一联:
宝坊阅千载常新,桂阁喜重开,依旧前台花发,清夜钟闻,东涧水流,南山云起;
胜境数西湖第一,林泉称极美,试看驰岘风高,鹫峰石峙,龙泓月影,猿洞苔斑。
—— 综合白居易的诗,文中将江庸的对联改成精简版:
楼阁喜重开,依旧前台花发,清夜钟闻,东涧水流,南山云起。
林泉恰极美,任凭驰岘风高,秀峰石见,龙泓月印,桂子天香。
3、【普觉禅师】:即大慧宗杲(1089-1163),佛教有许多宗派,大慧宗杲是宋代临济宗杨岐派下的著名禅僧,有《大慧语录》三十卷。宋孝宗对宗杲执以师礼,赐号“大慧禅师”,卒谥“普觉禅师”。文中的普觉禅师与历史上的这位禅师没有关系,只是觉得名字适合,借其一用。
4、【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出自荀子《礼论》。其后的是我加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