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Case 20 ...

  •   十一月的最后一个礼拜六正好遇上我轮休。
      早上七点钟的时候闹铃响了一下,我伸手拍掉闹钟,支起一只胳膊迷迷瞪瞪的看了一眼窗外从昨夜便开始延绵的雨,然后又满心叹慰的倒回被子里。

      阴雨连绵的冬日清晨能窝在暖气充足的房间里睡到自然醒,这世上恐怕再也找不出几件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了。
      尤其在正式开始工作后,常常遇到突发事件,正常的休息日便愈发显得珍贵——毕竟大部分伦敦的犯罪分子似乎并不热衷于执行一周五天的工作制。

      是的,我毕业了,而且已经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
      在延迟两个月答辩的大前提下,我终于赶在夏天结束之前带着那篇连我本人都不太看好的博士论文,挺过了15位校内外答辩评委的轮番轰炸,并侥幸获得了刚过半数的评委青睐。
      还未等我松一口气,迫在眉睫的就业压力便赤裸裸的摆在了面前。
      之前一年由于一直在实习和修改论文,我只在年前参加过极少数的几次招聘会并仅得到了数目可怜的面试机会,遗憾的是,这仅有的几次面试结果都不太理想。
      后来出于论文的压力,更是没有精力去管这方面的事情,等我好不容易延期毕业之后,却很不幸的发现已经过了校园招聘的季节。

      雷斯垂德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向我抛来了橄榄枝。
      虽然自五月起我就因为要专注于论文辞去了苏格兰场的实习工作,但我曾经的上司似乎并没有很快将我遗忘。相反,他似乎对于我这半年的实习表现非常满意,以至于我的导师在与他私下聊天中‘不经意的’提到了我的近况后,他愉悦的表示愿意帮忙打听部门内部是否有招聘计划。
      在这之后,事情虽然也几经波折,可不管怎么说,我好歹赶在十月开始之前办完了入职手续。

      当我好不容易能够稍微喘口气时,伦敦的秋天已经过去一半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我才恍然想起自己似乎也有一段时间没与某位侦探先生联系了。

      说起来,能够顺利通过答辩也许一半要感谢他。
      尽管之前我登门拜访时,他一度表示不感兴趣,并无意掩饰自己对此不耐烦的情绪,但这位理直气壮黑了我帐号的绅士还是很慷慨大度的将一堆严格按年份顺序排列的案件详细资料、以超大附件的形式、径直发到了我邮箱的垃圾箱里。
      因此,也不难看出,我之前提到的另一半感谢授予了我本人对垃圾邮件一贯谨慎的处理态度。
      关于某位实务界翘楚在邮件正文中对我那篇论文尖锐刻薄的非正面评价我已经不想再多提,不管怎么说,我都欠他一次——若是没有他发来的垃圾邮件,以答辩时某位老教授的原话来说这篇毕业论文里最具实质性贡献的一章、大概会仍然如同第六稿之前一样,还只是个不起眼的脚注。

      我裹着被子翻了个身,张嘴打了个哈欠。
      刚刚还慵懒迷糊睡意正浓,这会儿倒像是习惯早起忙碌的生活节奏,反而有些睡不着了。
      我一只手揉着眼睛,另一只手摸向床头柜上的手机想看一下时间,手指还未触及,手机便自己配着振动响了起来,拿近了一看,只见屏幕显示雷斯垂德正在来电。
      我赶忙将电话接通。

      “早上好,长官。”尽管我已经尽量让自己口齿清晰,但声音里还是透出重重的鼻音。
      雷斯垂德当然也意识到这一点。“哦,很抱歉扰了你的睡眠,但我恐怕你得和你的周末轮休暂别了。我一分钟前接到了电话,刚发现了一具尸体。你准备一下,大概十分钟以后,我的车能到你楼下。”
      “好的,我明白了。”就在他说话的这会儿工夫,我已经从床上起来了,踩着拖鞋正往盥洗室走。“对了,能多问一句我们的目的地么?”
      “哦,当然。不过说不上为什么,我总觉得你应该不会太喜欢那个地方。”
      “什么地方?”
      “林顿中学体育馆。”

      ----------------------------------------------------------

      半个多钟头之后,我坐着雷斯垂德的警车来到了我的确不太喜欢的案发地——卡尔·安德森母校的体育馆。
      这次的死者是一名18岁的高中生,现场没有挣扎和搏斗的痕迹。尽管我们赶到时距离死亡时间已经超过了八个小时,但从尸体的状况不难看出直接死因应该是窒息。死者口腔里残留着少许呕吐物,口唇和指尖并没有出现机械性窒息时常出现的发绀现象,倒是口腔内部、内眼皮等皮肤黏膜处呈现了不正常的血斑,初步可以判断这很有可能是□□中毒。

      这让我很自然的想到大约一个月之前,也有过类似的药物中毒致死案件,当时警方尽可能调查了各种可能认定为是凶案的线索,也找不出什么可能的嫌疑人,最后只好将其定性为一起普通的自杀案。
      当时负责那个案子的并不是我们这组,具体的尸检报告我也没有,所以更进一步的情况还需要回局里查找确认,才好判断两个案子是否真的有所关联。
      尽管如此,我还是将自己的疑虑告诉了雷斯垂德。

      “你是指上个月迪莫克负责的那件自杀案?”雷斯垂德看上去有些意外,但他还是努力的回忆道。“我记得死者可是一位有爵士头衔的商界名人。”
      “是的。Sir Jeffery Patterson,Cauchy医药帝国最大的掌权人,以‘一手掌握大不列颠医药业命脉’这样的句子来评价这位阁下也不为过。”
      我顿了顿,意识到自己似乎过于激动了,稍微调整了一下语气,有些意犹未尽的绕过那些让人津津乐道却又无关紧要的部分。
      “咳、回到案件本身,虽然对外宣称是自杀案件,但这之中还存在着不少令人不解的地方,诸如自杀的动机,药物的获取渠道,以及死者为何会在那个时候出现在一栋新装修好还未正式启用的空写字楼里……这些疑问都没能得到合理的解答,所以即使官方给出了结论,但内部好像还在继续调查中。”

      雷斯垂德一只手环抱在胸前,另一只手摩挲着下巴做出正在思考的表情。
      我快速的看了他一眼,缓步走到尸体前,继续说道。“再来看这个案子,根据尸体情况可以确定死亡时间是在昨天夜里十一点到十二点之间,死者是一名高中生,但不是林顿中学的。”
      对面投来诧异的一瞥,我冲他笑了笑。“这并不是什么难猜的事情,死者夹克里可是套着阿什维尔中学校足球队的T恤。”
      我边说边蹲下身,伸手拉开死者身上的外套,指了指内衬T恤靠近胸口的位置。
      环抱着手臂站在一旁的探长先生冲我挑了挑眉。“也许听上去并不像是在称赞,不过……刚才的某个时刻你确实让我突然想起了Sherlock。”

      我愣了一下,随即干咳一声,忽略掉对方的称赞,继续自己之前的思路。“我可不认为一名阿什维尔中学的学生在接近凌晨的时间徘徊在20公里外的另一所中学的体育馆是时下高中生经常会做的事情——哪怕是自杀也不会特意挑选这么麻烦的地点。更何况,导致死者死亡的药物……”
      我皱紧了眉,越想越觉得蹊跷。
      “如果我的初步判断没错,药物里应当包含致死量以上的□□,我想应该没有哪个药店会将含有这种成分的药物放在货架上出售吧。如果说之前的那件案子,死者还可以说是利用工作之便获取了这种非法的药物,那么本案死者只是一名高中生又该如何解释药物来源的渠道?比起更常见的安眠药,特意用了这种少见且让人即刻毙命的药物,这一点确实无法不让人在意……”
      说着说着,我自己也低头陷入了思考,从之前的分析来看,说这是一起自杀事件未免太过牵强。
      “虽然目前还无法断定这两件案子是否存在联系,但如果这两件案子被证实具有关联,又或是可以找到证据证明这不是一起单纯的自杀案件……”
      我抬起头,表情凝重的望向我的上司。
      “如果是那样的话,我想我们应该要担心接下来可能连续出现的类似案件了。”

      --------------------------------------------------------------------------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并非毫无依据。
      在接下来不到24小时之内,我们的面前又多了一具尸体。
      而这次的死者来头也不小,其身份竟然是英国交通部副部长Beth Davenport。

      迫于各方压力,在发现尸体的当天下午,雷斯垂德不得不代表苏格兰场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地点就在办公室楼下的多功能会议厅。
      比较有经验的多诺万也一同去了,我虽然没有被要求出席,但还是找了一个网页收看网上的现场直播——毕竟雷斯垂德摊在面前并时不时瞄上两眼的发言稿,正是我抓耳挠腮了一上午绞尽了脑汁才捣鼓出来的。

      电视里的雷斯垂德看上去对这类记者会的流程还是很驾轻就熟的。他先是按着稿子简单的做了个开场白,然后便向媒体抛出警方对这几件案子的官方认定结果——统统认定为是自杀事件。
      可以想象,嗅觉灵敏的记者们不可能乖乖买账,毕竟这个案子的疑点众多,而且英国的媒体对ZF普遍还是抱持着一种不信任的态度。这场新闻发布会除了将苏格兰场捉襟见肘的办案能力推上报纸头版头条之外,恐怕也只能稍稍刺激一下电视机前某个不满到给与会人员群发短信的侦探先生了。

      不明状况的各家媒体记者几乎在同一时间接二连三的收到了他屏蔽了发送号码的短信——内容只有一个缀着惊叹号的「Wrong」。
      这种令人莫名其妙状况无疑进一步肯定了媒体对官方的质疑,顺便还颇具戏剧性煽动了媒体不满的情绪,接连提出的问题无不尖锐犀利咄咄逼人。
      原本那套官方说辞就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在被媒体这么步步紧逼,就连已经习惯应付大场面的雷斯垂德都显出了一丝狼狈,无法从容应对。
      甚至到后来,他少见的在公开场合失了风度的直接摆出拒绝的态度,匆匆结束了快要演变成闹剧的记者会。

      我抬手按了按遥控器关掉电视,这时手机响了一下,提示有新的信息。
      一条署名为「SH」的短信点亮了被锁定的屏幕。
      「Don’t keep me waiting. You know he needs my assistance. SH」*
      我皱了一下眉,正要解锁手机,这时手机又收到一条新短信,末尾署名同样是那两个字母。
      「Just a reminder, I moved. And the address is 221B Baker St. SH」*

      而就在我低头为这两条看似没头没脑的短信而感到头疼时,我的上司已经推开玻璃门大步迈进了办公室。
      他看上去脸色不太好,进门后直接无视了从办公座上突然站起的我和艾伯,直径往里间的小办公间走去,也不管抱着一堆资料跟在他身旁的多诺万,踩着一双跟高5公分以上的高跟鞋能不能跟上他的步伐。
      我和艾伯面面相觑了一眼,后者对我耸耸肩一脸淡然的重新坐回电脑前,捡起之前没做完的工作。
      我皱眉看着多诺万跟着进了办公间,捏了捏手中握着的手机,有些犹豫。

      “Hey,瞧你这幅忧郁的样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这是失恋了呢?或者说你真的被莎莉给拒绝了?”邻桌的艾伯不知道何时连人带椅一起滑倒了我身旁。
      “多谢关心。要是你能将幸灾乐祸的语气掩饰好,我想我会更加感激。”我侧头看着他不以为然的笑了笑,无奈摇了摇头。“如果你真的想成功约到多诺万,我建议你最好不要再开这样的玩笑。”
      自从几周前在茶水间不小心撞见艾伯向多诺万邀约未遂,我便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这位外表看上去有些轻浮和随便的同事其实一直默默的追求着后者。但鉴于某人多年来花花公子的形象过于深入人心,导致他在屡屡受挫时,还总是碍于面子作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不知不觉间反倒把人推的更远了。
      “哦,得了吧。谁不知道,她喜欢的是你这一型的——”他颇有不甘的冷哼一声,有些嫌弃的上下打量了我一圈,语气别扭的细数道。“——严肃、正经、沉闷、无趣……恩,外加相貌平庸。”
      我被他的话噎了一下,但却并不觉得生气,只是感觉有些哭笑不得。

      这时,雷斯垂德突然从小办公间探出半个身子叫我过去。
      我下意识低头看了一眼艾伯。
      “还不过去?”艾伯冲着办公间虚掩着的门扬了扬下巴,撇嘴说道。“八成和你那位BFF有关。”
      我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对方口中的「BFF」指的是谁——自从上次和多诺万就某位侦探先生的人身危险性展开了互不相让的争论之后,艾伯就擅自将这个时髦的缩写安在那位处于话题中心的人物身上了。
      我严肃纠正了好几次无果,最后也就随他去了。
      可我显然小看了艾伯·休利特先生对舆论的控制力。经过他的后天加工,就连曾与某侦探接触颇多的雷斯垂德都有些误会了我与某人的交情。
      这直接导致了他在强硬压下多诺万的反对、决定寻求某人帮助时,第一个想到了我。
      于是,请人的活儿也当然不让的落在了我身上。
      从雷斯垂德的办公室里出来时,我突然想起了方才收到的两条短信,心情有些复杂。
      那家伙可真的是把所有人的反应都计算好了。

      出于对案件侦办效率的考虑,出发前我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为了以防万一我带上了之前几个案子的相关资料复印件。
      比起之前住的地方,他新搬的地方离市中心更近——从这里打车到贝克街只需要十来分钟。

      而当我提着公文包循着短信上的地址找到221B并按响了门铃,却很惊讶的发现前来应门的并不是我所期待见到的人。
      一位身着暗紫色连衣裙的年长女性一手扶着门把,同样有些意外的看着门口的我,不失亲切的问道。“这位先生,请问有什么我能帮助您的?”

      “抱歉,打扰到您了,我一定是搞错了……”我下意识的垂头致歉。
      她原本是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但我的话像是提醒了她什么,她突然恍然大悟道。“你一定就是 Cal了,快请进。我是这里的房东,你可以叫我哈德森太太。”
      她一边说着,一边侧开身招呼我进门。
      “很高兴认识您,哈德森太太。”我冲她寒暄道,鉴于她自称是‘这里的房东’我差不多也猜到了眼前这位热情的女士和那位侦探之间的关系。
      果然她接下来的话便证实了我的猜测。
      “Sherlock和我说有一位来自苏格兰场的先生会来找他,我还以为你会稍晚一些到。他的房间在楼上,这边走,小心台阶。哦,瞧我这记性,Sherlock和我约了四点,他这会儿还没到,你可以在客厅等他。我烤了一些司康饼,请务必要尝一尝,它们的味道真是好极了。对了,你喜欢配红茶还是咖啡?我猜你一定是个红茶派……”
      一旦确认了身份之后,眼前的这位哈德森太太就像是打开了话匣子,她一边引路一边絮絮叨叨的说个不停。等我好不容易从那个物品放置颇有Sherlock Holmes个人风格的客厅里好容易找到了一个单人沙发、并亲自动手将上面乱糟糟的报纸和杂物清理到一边时,哈德森太太才停下话头。
      “你先坐一下,我去准备茶和点心。”
      “非常感谢,很抱歉劳烦到您了。”

      我目送那位充满活力的房东太太下楼,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楼梯拐弯处,一向不太擅长于应付别人热情的我才松了一口气。
      我并没有立刻坐在沙发上,而是在客厅里随意走了几步,仔细打量起某人的新住处。
      屋内的布置明显打上了Sherlock Holmes的个人印记——他那些精巧易碎的实验器具已经占领了整个餐桌,令人欣慰的是,一眼看过去似乎没看到什么实验样本。
      尽管如此,却也不难看得出他应该才刚搬进来不久,屋内还堆着一些纸箱,里面的私人物品——主要是一些装饰物、书籍和文件——还没能进一步侵略这个房间。
      我四处观察了一圈。他的东西还真是不少,尤其是书。除了纸箱里没拿出的那些,几乎随处都堆放着一摞摞的书,我拿起其中的几本仔细翻了翻,虽然没在那些书上发现有笔记,但明显都有阅读过的痕迹。我笼统的看了一下放在外面的书并在心中大致归了个类,发现这些书本几乎涵盖了大部分理工科领域,医学、化学、植物学、材料学、计算机等。至于文科领域的书相对来讲就比较贫瘠了,似乎只看到了法律、语言等几个小类的书籍,另外我还在一堆杂物中发现了帕格尼尼和肖邦的乐谱。
      我向着靠窗的位置走近,靠近墙角的位置依墙竖着一个黑色琴盒,一旁的琴谱架上正摆放着帕格尼尼的第十三随想曲的曲谱,显然不久前曾有人演奏过这首曲子。
      我看着手中的琴谱心里感到一丝意外,实在是想象不出那位看上去精密的好似机器的男人演奏小提琴时的模样。
      那种时刻保持着理性和冷静的人陶醉在艺术中的样子——想到这,我心里感觉有些微妙,似乎又发现他更像是「普通人类」的一面了。

      我笑了笑,正要将手上的琴谱放回原处,这时听到楼下传来了一些动静,依稀仿佛有人交谈的声音。
      我走到客厅的入口,刚好看到那位数月不见的侦探先生正踩着轻快的大步迈上楼。
      他一眼看到了我,脸上罕见的带上了兴奋和愉悦的表情。
      “Anderson,很高兴看到来的人是你。”
      “下午好,Mr. Holmes。”我微笑着冲打了个招呼,这时发现他身后还跟着另一个人。
      “这是Dr. John Watson,我的同居人。”他侧身让开一点位置,冲身后的人说道。“John,这是Cal Anderson,你可以叫他Anderson。”
      他一边简单介绍着,一边将脚步往一旁动了动。随着他站立位置的变换,那位新出炉的室友先生也从阴影中走出,毫无遮挡的出现在我面前。
      那是一位就一般英国人的身材来说有些偏矮的先生,约摸三十出头的年纪,长相并不突出,五官端正轮廓偏柔和,看上去不像是坏脾气的人,但嘴角却很严谨的抿着。他手上拄着一只拐杖,走起路来有些跛,但却一直以一种看上去很累人的姿势挺直了脊背,于是不知不觉间给人一种性格坚强的感觉。他穿着式样有些过时的夹克、毛衣和牛仔裤,似乎经济上并不宽裕。

      这处靠近伦敦市中心的房屋租金并不便宜,想要找个人一起分摊是很自然的想法。
      可是,联系到之前介绍时的头衔——Doctor,这个情况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无论这个「Dr.」指的是学位还是职业,作为一名拥有两个博士学位的法医,我对这两者都有相当的了解。
      他挺拔的站姿和无意间流露出的坚毅气质,不太像是整天泡在图书馆或者实验室的书呆子,倒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军人。
      这个Doctor多半指的是医生,有可能还是军医。
      Dr. Watson……

      想到这我突然有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像是人们常说的即视感,又觉得有种说不出的违和,好像在无意间触摸到了什么实质的东西。
      有一种奇怪的念头突然灵光一现从我脑中快速滑过,仿佛一道明亮骇人的闪电转瞬即逝,那被强光瞬间照亮宛如白昼的霎那里,我仿佛看到了什么一直静静隐藏在黑暗里的真相。

      我有些愣怔的望着面前的两个人——
      Dr. Watson,华生医生。
      以及,世界上唯一的咨询侦探,Sherlock Holmes,夏洛克·霍莫斯,夏洛克·福尔摩斯……

      我忽然一惊,那个瞬间我仿佛听到自己心脏猛的跳动了一下。
      我终于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犯了怎样的错误。

      我酿跄的退了一步,手撑在身后的沙发背上,抬头望向正以锐利的眼神皱眉盯着我的大侦探,干涩的挤出一个笑。
      “Mr. Holmes。”我哑声念出那个人的名字,想到过去的自己是多么的愚蠢,不由自嘲的摇了摇头。

      时隔五年,我想我总算搞清楚这是个什么地方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Case 20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