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命运突变 ...

  •   姬荣华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他将大部分时间用来看“杂书”。连谁都不愿接触的《逻辑学》,他都能够读得津津有味。因而,他的课堂成绩的位次,就相应地下降了。姬全仓知道儿子姬荣华的成绩下降了后,非常地恼火,于是,特办了荊条,欲待姬荣华放学归来时,狠狠地体罚姬荣华。雷氏得知姬全仓的用意后,急忙地跪倒求谅解。姬全仓怒吼:“这就是你平日娇生惯养的好结果!”雷氏跪地不起,坚持说:“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清楚!这是个争志气的孩子!是个可以理喻的孩子!是个绝对不需要体罚的孩子!”姬全仓依然不解气,亦坚持说:“你少给我废话!”雷氏磕头三响,说:“求求你了!实在要打,请打我吧,我这把老骨头,让你给散架算了。”“你少哆嗦!”姬全仓更加不耐烦地吼道。雷氏顿时失声痛哭,继而,说:“前不久,我请算命的李铁嘴给他算了命。李铁嘴说这孩子是周武王姬发为兴盛世而转世轮回。为父母者应当将他当着贵人,好好相待,不可以贱他,特别是不可以体罚,要不然,其命运就会发生改变,向不好的方面变化着。并且说除了他本人,天机不可泄漏。你今日是逼着我泄漏天机哇……”
      姬全仓历来不信算命,并且,具体批判为:“瞎子瞎,过估说。只要有钱,不管是否作恶。”但在此时此刻,他只有就坡下驴,而双手扶起雷氏。只是,那脸面上,依然盛气凌人。当然,雷氏同姬全仓上演的这场戏,姬荣华永远不能够知道,他只知道他是周武王姬发为兴盛世而转世轮回。——这是母亲前些时秘密地告诉他的。母亲还说作为黄帝嫡亲的周武王姬发如果还不转世轮回,那么,炎黄子孙所赖以生存的大地,就要被日本鬼子全抢了去。
      有气无处出,姬全仓这夜居然对跳蚤有了不耐烦。他指着从尻裆跳到脚趾上的跳蚤,对床那头的雷氏恶声恶气地说:
      “捉倒!捉倒!”
      窗外,正好有两个开小差的国军士兵经过,他们非常反感于“捉倒”,其中一个回身以步枪瞄准姬全仓的脑袋,一勾扳机,“呯”的一响的同时,姬全仓抽搐了一下,灵魂便离开躯壳,而去了江西亿湖港泰源头。——他生前两次与妻说及:我们的祖先,是在黄巢特殊行动后,被官府反背着手捆着,从江西亿湖港泰源头移民移过来的。我死了后,我的灵魂要大摇大摆地回祖籍去。我生前一定要改掉祖先传下来的反背着手走路的习惯、只犯人才有的习惯!
      老妻幼子姬全仓不再为之操劳,“死”于死者大幸,而于生者大不幸。已近六十岁的雷氏因孩子他父亲被国军打死而悲伤过度,溘然长逝,十二岁多的姬荣华,瞬间成为孤哀子。
      大悲大痛之后,姬荣华卖掉大母牛,以偿还料理父母后事欠下的债务。在这世上,还有一位真正的亲人,即大他整整20岁的三姐姬云香。云香头上两个姐、脚下八个妹,都在几个月至两岁之间,被饥饿和病魔夺去了生命。
      怜姬荣华幼小孤单,云香夫妇要接姬荣华去他们家中长期居住。
      姬荣华避了姐夫的面,而低声地对姐说:
      我姬荣华一个男子汉,不能够自家养活自家,而非要靠外姓人养不可么?!
      姬云香没有料到小小的弟弟说话居然如大人一样很有骨气,她为弟弟有如此素质而暗自高兴。稍后,姐弟俩有了进一步的思想交流:
      把姐夫当外人,不就把姐当外人了?你不能生分呀!姐把你养到跟姐一样高了再送你回,好不好呢?
      我去了你家,这屋,这牛崽,还有田地,哪个管呢?
      牛崽子卖掉,一时卖不脱就带走;屋里没有值钱东西,不用管屋;田地出租,租金你每年按时收,聚到长大了,接媳妇用。
      我到你家吃干份?
      到我那里,不分你家我家。我是你姐,姐夫是你哥,都是一家人。再说,你到我那里,要为日后单独做庄稼,学好做庄稼的本事,你就自然要做事,等于你还是凭做事吃饭。
      去了你家,我不能再读书了么?
      不去我那里,你就能再读书吗?
      姬荣华心中说:“我想凭租金继续上学啊,可见,姐,到底不如娘亲!”
      云香的大儿,大姬荣华两岁;女儿大姬荣华两百天;最小的孩子,虽比姬荣华小10个多月,个头却比姬荣华长得雄。姬荣华这做舅的,在外甥们这里,是地地道道的“小字辈”。孩子们于言行上,总把他当“小字辈”。他为之苦恼。云香是何等聪明,弟弟的心理她明察秋毫,于是,既避着弟面,叮嘱孩子一定要尊重舅父,又避着子女的面,对弟说:
      少年叔侄如弟兄。你只能将三个孩子当平班辈看待。孩子不懂礼性的事,是会有的。万不能计较孩子。
      晓得,晓得。姬荣华低声地说。略停,又说:“不过,我以为:不论是否生得亲,该说的话,还是应该说。我觉得:你们对子女缺少教育。都这么大的人了,还是稀里糊涂,不醒事,顽童一个,行吗?平日,你们都只顾捞钱,没完没了地讨论着如何发家致富,从根本上忽视了家庭的精神文明建设,于孩子放任自流。长此以往,你们这个家庭,是必不可免地要出现悲剧的,从逻辑学上讲,首当其冲的是做大人的,大人的人生只会朝着更加糟糕的方向发展!”
      姬云香随之敷衍一句,说:“好的,我们将努力搞好家庭的精神文明建设!”
      身体还十分虚弱的姬荣华,请姐姐借书来读。
      云香说:有一家有两本好书,一本是《资治通鉴》,一本是《红楼梦》,一次只可借一本,你想哪一本呢?
      姬荣华说:《红楼梦》,曾经看过一遍。
      “《资治通鉴》,据说不好读。”云香说。“红楼梦——,不想再看一遍么?有人看五六遍呢!”
      姬荣华摆摆头,说:
      “我对《红楼梦》,没有好感受。里头写的那么多人,除贾政外,都是‘玩’的角色。我不需要知道社会上有么样的人在玩,么样玩,和玩的结果么样。我只想知道么样才能走好人生道路,么样才能百世流芳!”
      “啊——!”姬云香听罢出门,去借《资治通鉴》,可是,这书已经被别人借走,只好空手而归。
      姬荣华安慰说:其实,我并不想读《资治通鉴》,只想读高年级课本。
      云香访亲串友,也就谋得课本回。
      故此,作《沁园春.志向》一首:
      冬去春来,孤子初愉,志向竟生:趁童心尚在、勤学奋进,神情专注、执意攀登!——名著“红楼”、无需多侍,“通鉴”知识不必征;让课本、媲精神斧手,琢玉有成!
      光阴岂可白扔?休放荡、免身轻若筝!赞风雨深处、犁田植稻,骄阳停午、耨草锄藤。刻苦耕耘,旱涝无畏,终获扬眉吐气羹。非勤止、想流芳百世,还得心正!
      清明节到来,姬荣华为故考妣扫墓,不再哭泣唏嘘,而是说:
      “我一定为二老争光!”
      怎样争光呢?姬荣华回忆着深思着父母生前对他的教导与期望。父母双亲曾经都要求他认真读书,母亲希望他将来凭知识改变命运,而父亲则希望他凭知识将这平民世家提升为官僚世家。
      姬荣华默念道:
      这不现实。“世家”,至少要有三代连续。现在不搞“承袭”,即便我姬荣华他日能做大官,这官权只能为我一世所用,不能传二世、三世。所以,不能指望什么“官僚世家”。
      再说,“生为 ‘繁荣富强我华夏’而生,死为‘繁荣富强我华夏’而死,终生决不图个人的显达”的志向,决定了我姬荣华不可以认可“将这平民世家,提升为掌管一方天地的官僚世家”的嘱托。
      当然,这“官僚世家”之说,只是出自父亲之口。母亲并无类似想法,只是要求凭知识改变命运,而“凭知识改变命运”则是符合人之常情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她在父亲讲过万历皇帝不许张居正守制的故事之后约两个月,说:“政治气候,与古时不同了。古时,王侯可世袭;现在的官,不可世袭。许世袭时,还说‘聪明保一人,富贵保一家’,以强调各自要努力。现在,更强调各人要努力。”当然,父亲也是开明的。在据说有了二届廉刀锤子党之后,他叫我将来帮廉刀锤子党做事。但是,他也有些犯糊涂,他既叫我将来帮廉刀锤子党做事,却又不希望我参加廉刀锤子党,不能像姬甫生那样横尸沙场、断绝烟火。我姬荣华不参加廉刀锤子党又如何能够帮廉刀锤子党做事呢?所以说,他有些犯糊涂而说话自相矛盾。
      因了先生的教导,我太了解廉刀锤子党了。这“廉刀锤子党”之“共”,肯定不是如昌训保长所说“共财产”、“共老婆”,而是要带着大家为“繁荣富强我华夏”共同努力!不参加廉刀锤子党不为“繁荣富强我华夏”尽心尽力,岂非徒托“荣华”虚名!长大了,我既要参加廉刀锤子党,还要争取当总统,当了总统就可以使我华夏尽快地繁荣富强。只有这样,才算是为二老争光了!
      在这里,姬荣华想到了姬昌怡。他想:先生说昌怡在国军的程部当勤务兵。保长说国军既打日本鬼子,又打廉刀锤子党。昌怡怎么可以打廉刀锤子党呢,我姬荣华应当去找昌怡,劝昌怡和他的司令只打日本鬼子,莫打廉刀锤子党。
      要是程司令问为什么不要打廉刀锤子党呢?姬荣华于心中说:廉刀锤子党也是炎黄子孙,国军应该和廉刀锤子党合起来,打外国侵略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