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〇〇四回 ...

  •   第〇〇四回:
      痴太子问道,
      美猴王求仙

      象车在一条漫长的山路上蠕动着,车轮发出低微的轧轧声。连绵的远山和白云,缓缓向后移动。石猴闭目养神,不想今日有太子驾车。他低声问道:“我说小太子,这大半夜不好好歇着,自个儿驾着车到处乱跑是什么情况?”
      太子白皙的面孔上微红了一下,在熹微的晨光中看不真切:“……这……今天是我成亲之日。……我……我逃婚了……”
      石猴黑亮的眼睛猛地睁开,象车摇摇晃晃,他一把抓住太子的手腕:“难道……跟你成亲的女人是个丑八怪?嘴歪眼斜,瘸腿驼背,还有口臭?”
      太子摇头道:“不,她是邻国的公主,优雅端庄,貌若天仙。”
      石猴的嘴巴张的特别大:“……你是何苦?”
      太子拨了拨金色的卷发,仿佛东方太阳的光晕。一手捋着头发,一手驾着象车,车还是稳若磐石。他轻叹道:“美也好,丑也罢,又有什么分别?不过是脂粉骷髅!人之一世,草木一秋,哪个也脱不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从来这一身,难逃那一日,最后三寸气断,万事皆休!”
      一缕日光,穿云破影,照亮了太子宽广的前额、微蹙的弯眉,与那端正丰满的鼻梁、嘴唇和下巴,加上那双深邃而又庄严的目珠,美猴王抬起头,好似第一次看见他似的。
      半晌,猴王笑道:“没有黑,哪有白。没有死,哪有生。没有丑,哪有美。没有无边的痛苦,哪能尽享欢乐。你可以说人生下来就是受苦的,你可以寻求解脱之道,也可以告诉别人‘像我这么想比较好’,却不能说,‘我所想一定是对的’。”

      石猴说的语重心长,太子茫然点头,也不知听进去没。

      进了宫中,太子带石猴去拜见净饭王。石猴本想自己装作太子在半路捡来的,谁知太子待他十分恭敬,无论如何也不肯。
      净饭王见金丝猴开口能言,进退有度,惊为神异。虽说天竺也有不少修行人,自感成精的猴子净饭王倒是头一回见到。于是礼遇有加,奉为神猴,大摆筵席,为“神猴”接风洗尘。
      石猴偷偷对着太子耳语道:“今儿来了一只会说话的猴子,你父王这般礼遇。下次你再携一只能作人言的鹦鹉,那这鸟儿岂不是也有口福了?”太子莞尔一笑,复又正襟危坐。
      饭菜十分精美,流水般地端将上来。来到这个世界后还是第一次吃到这般精致美味的熟食,只听“啊”的一声,太子慌忙问:“猴子,你怎么了?没事吧?”
      石猴捂着嘴巴,含混不清地说:“咬到舌头了。”
      太子先是一愣,继而哈哈大笑,好容易忍住了,便吩咐仆人加菜,又给石猴介绍每一道菜式。
      净饭王心中惊喜交加。近来太子时常闷闷不乐,很少露出笑容。看他此时笑逐颜开的模样,净饭王对这只“神猴”更添好感。
      石猴听得拍案称奇,吃得津津有味。吃着吃着,他注意到太子虽说的头头是道,本人却对这些菜肴并不热衷,每样只略动一动便不再吃了。石猴不禁套用二十一世纪的时髦词汇:这才是真正的高富帅!真正的男神!
      酒至半酣,一群盛装女子从后堂出来。只见她们歌舞弹唱,歌作裂云之声,舞有天魔之态,环佩叮咚,香风拂面。天竺女子比之东土女性更为丰腴,杏眼乌黑深邃,长睫撩人心扉,腰肢摇曳生姿。一颦一笑,无不勾魂。石猴颇为欣赏地观看,斜斜一瞥,却发现太子目光低垂,心不在焉,对那些娇艳美丽的女子不屑一顾,甚至,面带厌恶之色。

      夜里,石猴跟太子坐在后花园的草地上,谈天说地,讽古论今。石猴把手(分明是一只毛茸茸的小爪子)搭在太子的肩膀上道:“你的肩膀这般硬朗,你的胸膛这般宽阔,分明是个有担当的男子汉,怎么一直跟个怨妇似的,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快赶上被你无端抛弃的新婚妻子了!”
      太子不答,只是望着北方的雪山,轻声道:“你瞧,我们懂得很多,抑或是我们自以为懂得很多。可是,山懂得什么?山峰上的积雪懂得什么?它们虽然已经存在了亿万年,并将继续存在亿万年,可它们并没有也不可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而人的一生,虽然只有短短数十载的岁月,却每时每刻,甚至在梦中也能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存在,哪怕一分钟,一秒钟,都能意识到生命那鲜活的气息。”
      石猴了然了。太子小小年纪,锦衣玉食,却开始追问意识和存在这些古往今来的哲人总也扯不清的本源问题了。想当年,石猴也是或多或少出于对死亡和未知的恐惧,才要漂洋过海,求仙访道的。
      太子并未注意到石猴皱着眉头不做声,接着道:“我自小学习‘五明’和‘四吠陀’,这样的疑惑始终困扰我,无论如何也弄不明白。这一切都是从哪儿来的?将回归到哪儿去?”
      石猴奇道:“咦?什么是‘五明’和‘四吠陀’?阿加你不念佛经?”古天竺不是佛国吗?
      小太子亦奇道:“什么又是佛经?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石猴急道:“你先告诉我什么是‘五明’和‘四吠陀’。”
      小太子没有一丝不耐烦,笑道:“你不是迦毗罗卫人氏,就算是,没有刹帝利以上的种姓也不能闻得。五明,乃是天竺的五种学问,包括声韵和语文;工艺和历算;医道和药物;论理和逻辑还有宗教。四吠陀,《梨俱吠陀》,通过诵念,讲养生和长寿。《耶柔吠陀》,颂扬神灵;《娑摩吠陀》是歌舞和吟唱;《阿闼婆吠陀》是祈福禳灾的咒法和巫术。”
      美猴王哑然道:“当真没有佛经?”看来,这时还是印度教占统治地位,估计尚未有佛教呢。
      阿加无奈道:“自然没有。轮到你了,什么是佛经?”
      美猴王眼珠一转,笑道:“佛说佛经者,即非佛经,是名佛经。”(他拣了《金刚经》里的三段论捉弄阿加)
      小太子扶额:“猴子,你车轱辘话呢!”显然,这位小太子性子稍显古板,不如美猴王那般言笑晏晏、好玩好闹。
      石猴只得拍肩道:“佛经,自然是记录佛的言行的经书。”
      小太子打破沙锅问到底:“何为佛?”
      挠了脑袋半天,拼命回忆当年拍电视前浏览的佛家典籍,底气不足道:“觉者为佛。”美猴王果断决定就此打住,他对佛教教义一知半解,再说下去,前辈高人的架子就端不住了。
      于是石猴挽着阿加的手道:“今日的菜肴酒水异常精美,你视若无物;歌姬舞女风流袅娜,你不屑一顾。人生苦短,何不苦中作乐,在苦的夹缝中寻觅乐呢?”
      太子攥紧了他的手道:“不然。生在帝王之家,今日歌舞,明日宴饮,赏不尽美女婀娜的舞姿,听不完旋律优美的乐曲,吃不完精致鲜美的莱肴。一切都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为什么人们飞蛾扑火地追逐这些,却不想想近在眼前、不可逃避的宿命呢?”
      石猴笑道:“正因人生苦短,命运无常,所以才要珍惜欢乐。你瞧,这美味的酒菜虽将堕入五谷轮回之所,可它穿肠而过,在唇舌上停留的一刹那,不也身心舒畅?那美丽的女子虽很快鹤发苍颜,可她们翩然起舞的一时间,不也优美动人,如醉如痴?你这也不屑,那也不喜,阿加,你到底喜欢什么,活在这个世上是为了什么呢?”
      太子低头沉吟道:“喜欢……有时候,猴子,我避开灯火辉煌、轻歌曼舞的宫殿,独自坐在御花园的草地上,望着挂在夜空中的一轮皎皎明月,心中常常升起一种永恒的舒畅安定、平安喜乐。尤其是今夜,跟你坐在这月下的青草上,畅所欲言,心中……欢喜的紧。”
      石猴咋舌,复又叹道:“人之情感,欢喜也好,憎厌也罢,看似自由,实则不然:饿求饱,得而后止。渴求饮,得而后止。倦求眠,得而后止。凤求凰,得而后止……”他搭在阿加腕上的手缓缓上移,“胃袋,喉管,口舌,耳鼻身色意,逐一划出了此生的欢恶爱憎。”
      阿加并不答话,只是凝神听着。
      石猴继续道:“故要想在苦的生理求得持续永恒的喜乐和解脱,要接触并释放内在的、纯粹的、无目的的自我,才得以从物的本能中挣脱,从用的欲望中挣脱,寻找到无目的的本来的生活。”
      ……好像,混进去了什么奇怪的东西。说着说着,似乎已经不是佛家的“色空”,而是道家的“逍遥”了……

      太子瞑目沉思,双眉微锁,微微摇摇头,又轻轻点点头。
      看着他一副若有所感的认真模样,美猴王忽然起了逗弄阿加的心思,咬着他的耳朵,低声道:“阿加,你可尝过鱼^水之欢,情^欲之乐?”
      稚气未脱的小太子摇头正色道:“不曾。”
      石猴扬声道:“为何?”
      太子肃然说:“流于放纵,寻欢作乐,完全是自我施加的苦刑和折磨,何苦沉迷之?”
      石猴循循善诱:“你可想成为觉者?”
      太子理所当然:“自然。我想觉悟,我想成佛。”
      美猴王断然喝道:“不曾迷,何能悟!就算你成日修桥补路,做尽善事,轮回苦修,也悟不了道,成不得佛!”
      五雷轰顶,醍醐灌顶。
      若不曾迷,如何能悟!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第〇〇四回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