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一十五回 ...

  •   第一十五回:
      相逢信手赠龙骨,
      缘来小圣出灌江

      悟空略有几分郁卒。他向来不怕与人斗智斗勇、玩弄手段,从小就只有他欺负人捉弄人的份儿,如今长这么大了,也不想无事起争端。只是那小白龙怕犹未服气,想制服他倒还需些好手段。
      悟空不禁回想起西游原著中,西海龙王三太子纵火烧了殿上的明珠,被老爹告了忤逆。叫观音菩萨救下来后,又在鹰愁涧不由分说吃了唐僧的白马,想必也是个难缠的货色、惹事的祖宗,与孙悟空、哪吒是“一丘之貉”。

      管他如何呢,毕竟《西游记》也是一家之言,何况经过民间流传,以讹传讹,记载的内容未必作准。管他是仙是凡,是魔是妖,且看他如何跟人打交道。
      又过了百千年,一个俗家名叫“吴承恩”的道士,将修行人中世代相传的故事加工改变,借他们的名字,写成一本继往开来的丹书,只在修行门派中流传。而世人不过将它当做一本志怪小说来读罢了。

      你瞧这猴王离了龙宫,得了法宝、披挂和许多兵器械,分开水道,径回铁板桥头。他跳将上去,只见四个老猴和混世魔王,领着众猴,都在洞外给那死龙剥皮。龙皮龙鳞甚是坚固,许久都不曾剥下几片来。
      悟空满面春风,高登宝座,将铁棒竖在当中,又将那数十口箱子摄出,把一应事说了一遍。众猴称谢毕,都去抢刀夺剑,挝斧争枪,扯弓扳弩,吆吆喝喝,喧嚣不已。
      悟空见众猴耍的差不多了,将金箍棒往地上一顿,唬得众猴即刻安静。悟空即刻命四个老猴并混世魔王给众猴分发器械,排营布阵,会集群猴,计有四万七千余口。悟空封赤尻马猴为元帅,通臂猿猴为将军,加封混世先锋为镇山护法。悟空又一挥棒,登时将那固若金汤的龙鳞卷将下来,割了龙肉,分赏众猴。
      悟空笑道:“诚所谓,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等虽受了惊恐,却也落得龙肉尝鲜。”

      悟空分器械、排阵势、剥龙皮、赏龙肉……早惊动满山怪兽,都是些狼、虫、虎、豹麂、獐、麂、狐、狸、獾、狮、象、狻猊、猩猩、熊、鹿、野豕、山牛、羚羊、青兕、狡儿、神獒……各样妖王,共有七十二洞,都来参拜猴王为尊。每年献贡,四时点卯。也有随班操备的,也有随节征粮的,齐齐整整,把一座花果山造得似铁桶金城,各路妖王,又有进金鼓,进彩旗,进盔甲的,纷纷攘攘,日逐家习武兴师。

      第二日,悟空便将龙皮以心念之火炼化。那龙皮龙鳞甚是坚韧,水浸不透,火烧不着,轻便结实,加之物性精纯,尤其适合做甲胄。
      悟空将龙鳞剥下,每片龙鳞上以心念之力钻上孔,赐给众猴。四只老猴与混世魔王每人十二片,可造一套重铠。其余众猴一人一枚,能做成一片护心胸甲。龙皮也叫悟空切割成块,打算蒙在铜铁上,做盾牌轻便又坚固。
      悟空歇了一时三刻,正准备将余下的龙骨和龙筋一并处理,谁知深吸一口气,运转心念时,发现法力全然耗尽,整个人精疲力竭。

      悟空只得躺倒运息。忽听见头顶上有人朗声笑道:“道友怎生这般不小心,炼器入神到法力耗竭?我这里恰有一瓶固元丹,服下半个时辰即可无事。”
      悟空点头道:“谢了。”一伸手,一个瓷瓶便稳稳地落入手中,悟空颤巍巍地拔开瓶塞,头一仰,全部倒入口中嚼碎了,如吃炒豆。
      那人哑然失笑道:“恕我言之不清,道友服一枚固元丹即可固本培元,整瓶服下后燥热不已,虚火上升,恐非道友之福。”他往地上一打量,惊讶道“道友真乃超脱不凡之人,龙皮乃是世间难寻的天材地宝,旁人得了一片鳞、一块皮,莫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供着,生怕有所损毁。谁知道友随手拿来给群猴做盾做甲,非常人所能及也。”
      悟空听罢,割了一片龙肉吃下,坐将起来挥手道:“道友请坐。那龙皮龙筋虽是至宝,我却用之不着,不如物尽其能,给我族人用了。这黑龙之肉倒是甚合老孙脾胃,经我炼化成干已无荤腥之气。龙肉性凉,可解热毒。”悟空以树叶托着一片龙肉干道:“你也来一片?”
      那人笑道:“道友爽快人,也合了我的脾气。如此美景美食,却无美酒相佐,未免可惜。”他接过龙肉嚼起来,赞道:“道友以炼器之法烹此龙肉,凉而不寒,韧而不硬,妙不可言!可惜无酒。”

      悟空笑道:“得陇望蜀,人之常情。”慢慢抬起头来,定睛而视,只见此人道士打扮,扇云冠,水合服,腰束丝绦,脚登麻鞋。发髻上插一枚三尖小簪,二十六七岁模样,端的是丰神俊秀、俊朗非凡:高鼻薄唇,宽额剑眉,未留髭须,眼神坚定傲气,身材高大匀称,身姿笔直挺拔,容貌清丽俊雅、无可挑剔。
      那人额头正中,有一道金色的纹路。仔细看之,居然是一只闭上的竖眼!
      悟空心中微惊,不过这惊诧之情片刻便烟消云散。他又想起菩提祖师曾告诫他的:不管那人是仙,是圣,是凡,是魔,是高官,是平民,莫管他身份地位,只看他行止。这师训颇合悟空的性子,也合了他两世为人的行止。

      悟空懒洋洋地抱拳道:“原来是清源妙道真君杨戬杨真人,老孙失敬了。如此良辰美景,怎能没有美酒助兴!”悟空一挥手,面前草地上现出一个葫芦,两个石杯。悟空晃了晃杨戬给他的瓷瓶,笑道:“二郎真君,你这瓶中还有一枚丹药,不妨也给了我罢。”
      杨戬忍住笑点了点头。他是封神之战的功臣,也是玉鼎真人的首徒,平日人家见了他,都诚惶诚恐、久仰久仰。见悟空不为所动,神色如常,自己倒露出惊讶之色,惊讶中又有几分欢喜。

      悟空将那枚固元丹扔进葫芦里,将葫芦晃起来。过了一炷香的功夫,便给杨戬斟上酒道:“如此一来,虽枉费了些药力,酒的滋味倒是更佳了。”
      杨戬端起石杯,饮了一口。他一举一动俱倜傥潇洒,令人移不开眼又过目难忘,那是时光、见知和历练磨砺出的高雅风度,连端着石杯的模样都似在龙华会上捧着金杯,饮着玉液。
      那杨戬饮了一口,又品了半口,闭上眼咂了咂舌,额上第三只眼倏地睁开,猛拍大腿道:“香而不烈,醇而不辣,温润丰厚,唇齿留香,好酒好酒!”
      悟空也举杯道:“哪里称得上好酒了,不过是老孙花果山自酿的葡萄酒、椰子酒。多亏了老兄那枚固元丹,化入酒中,滋味自成。”
      杨戬笑道:“此酒只应天上有,人间饮用太奢侈!如此良辰,这般美景,加上这样的妙人,理当浮一大白!”二人碰杯,一饮而尽。

      酒至半酣,杨戬方停杯问道:“敢问道友尊姓大名?道友日后定要来灌江口作客。我那里葡萄椰子酒没有,固元丹倒是不少,够你我喝上几日了。”
      悟空笑道:“我乃花果山水帘洞天生妖仙孙悟空,刚得道归来便与二郎相会,也是有缘。”跟杨戬一起时,悟空毫无拘束感,只觉身心内外无比清澄,连“妖仙”的名号都报出来了。
      杨戬乜斜醉眼道:“那你知可我是谁?”
      悟空也微醺道:“自然知之。你是云游至花果山的路人,此时是水帘洞的客人,说不准还是老孙性情相投的友人。”
      杨戬大笑道:“好,好,好!随缘而至,缘法自来!”
      悟空也拍手道:“杨二郎,我看你是豪爽之人,便也不跟你客气。常言道‘无功不受禄’,我却白得了你一瓶丹药,于情于理未免都说不通。不如这样罢,我刚宰了这条恶龙,许久寻不见他的内丹。恰才发觉这龙内丹并无丹形,竟然是一根分叉的硬骨,我瞧可做弹弓的手柄。而这龙筋则可绑在上面,比皮筋好用多了。”
      杨戬也不推辞,拍着悟空的肩膀道:“如此,谢了。”
      悟空也一拍杨戬肩膀道:“痛快!还是跟你相交痛快!不似那帮迂腐之人,推来辞去,啰啰嗦嗦,烦煞个人!”

      悟空醉醺醺地拿起那枚丫状的玄黑龙骨,迷迷糊糊地以神识切入。心念动处,龙骨居然流光四溢地燃起熊熊烈焰。悟空只拿着它不动。过了一盏茶工夫,龙骨只剩下一尺长短。悟空又抽出龙筋,手微微颤着将龙筋勉强绑了上去。龙筋中间叫他穿上了一小片龙鳞,那块龙鳞是黑龙尾部最中的一片,只有两寸见方。心念动处,三昧真火燃起,不出一顿饭工夫,那龙鳞便只剩一寸见方了,薄而软,实实在在地与整把弹弓融为一体。
      有意无意间,悟空信手炼成了一件法器。换个场地,换个情境,给他一百枚龙内丹,再给他几年工夫,都未必能再炼成一把了。悟空把机缘巧合炼化成的龙内丹弹弓塞进杨戬手中。
      杨戬顺势握住悟空的手道:“既然我俩投缘,你管我叫二郎,那我便叫你悟空了,以后也不必再客套。你赠我如此神器,又请我畅饮美酒,杨戬无可相报,只有这块随身的晶石,便送你罢。”不待悟空回答,径自从颈上摘下,不容拒绝地塞进悟空怀中,又道:“日后你得了闲,一定去灌江口寻我。”

      悟空艰难地抬起眼皮,口齿不清道:“如此……甚好。”说完便醉倒不省人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一十五回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