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答辩记录 ...

  •   问题一:剧本中角色性别设置比例,是不是女性角色偏少?题目《金缕曲》是指的顾贞观写给纳兰成德的么,那为什么是酬知己?这个剧本人物设置中和郭启宏的话剧有很多不同点?
      回答:关于剧本中角色的性别比例,在初稿的时候指导老师曾经指出过,所以在后来修改中也增加了女主角卢瀞蓉的戏份。关于人物设置,自己在看人物简介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个特点,当时的考虑主要是以下几点。①源于历史剧的特点,纵观一些作品,大部分是男人戏,以男性角色为主,比如《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等,这也是对自己写作能力的一个挑战。②源于此剧发生的特点时间,当时主人公纳兰成德正处在和卢氏婚姻幸福到卢氏去世的转折之处,已经告别了初恋时的浪漫,所以和这个角色以前给人呈现的风流才子形象较为不同。③从整体篇幅来看,如果考虑到其他女性角色,如成德的侧室颜氏等,对本剧的主题无甚联系,而且会显得整体结构松散,故而没有多少笔墨描写,以免偏离主线。虽然女性角色数量上不多,但卢瀞蓉这个角色,在扮演成德红颜知己,爱人上的戏份是相当重的,并以她的死为整体基调的转折。
      题目《金缕曲》的由来,在构思阐述中已经有提到。《金缕曲》在剧中一共出现过五首,两首是顾贞观所做,写给吴兆骞的,也是感动了成德,促成救人之举的线索,另外三首,两首是成德送给顾贞观的,表达了引为知己之感;一首是送给妻子卢氏的,在卢氏去世后的三周年,道明了卢氏是他的爱情上的知己。所以,这个酬知己的酬字,主要是成德对顾贞观以及卢氏在友情和爱情上的酬。
      关于郭启宏老师的话剧《知己》,曾经去现场看过人艺的演出,可以说受到的感触很大,也是我动笔的契机。之前也看过一些相关报道,包括郭启宏老师对主题的阐述,他在博客中说:“《知己》一剧,构思了30年。先是想写友情,觉得缺乏社会内容,没有厚度,遂放弃;继而想从人才难得入手,又嫌赶时髦,没有新意,又放弃;最后因偶然知晓一个熟人的监狱经历,大为震动,猛然醒悟,遂从专制对人性的摧残下笔,写人性的扭曲变化。”可以说,在话剧《知己》中,最后吴兆骞被救归后变得卑躬屈膝,已经在二十多年的流放生涯中消磨了自我,这让人看来是可悲的,尤其对顾贞观的打击很大。我为这种构思所感染,但并没有完全沿用这种处理,可能是觉得太过于悲了,而且在我看的关于吴兆骞的资料中,他在宁古塔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好,所以在结尾初,用了一种比较朦胧的处理方式,而且自始至终,吴兆骞这个角色并没有正面出现过,本来有的几句台词,在和老师交流过后,也改成侧面描写了,有些类似贝克特《等待戈多》中对于戈多这个角色的写法,多出现于别人的对话中。当然结局和作用是不尽相同的,这个剧的结局还是一个看上去很美满的,不过却也有丝丝的说不清的苦涩之感,就是我想要表达的。当成德和顾贞观终于迎来吴兆骞的回归后,似乎觉得生活里少了些什么,就像我所想到的人的一种信仰的缺失,这些年,他们把这件事看的在心中占得比例太重。尤其是成德,在经历了爱人离世,工作不顺利,家族的压力重重之下,把这件事当做了生命中一丝曙光般。
      然后这里面的人物以及起到的作用可以说基本是按照史实来处理的,主要参考的是《纳兰性德行年录》以及《康熙实录》,在时间上可以说完全遵守了现有资料可以查到的史实。这也是我想要表达的一种历史剧的写作方法吧,在可以查到的基础上,合理展开想象和艺术加工。
      值得一提的是,在写作过程中,可以留意到这样一个巧合,吴兆骞在救归后三年去世,是1684年10月,而成德去世于1685年5月,和他的妻子同一天,中间相隔不到一年,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在完成了这件事情之后,内心突然有一种空寂,进而可能产生生无可恋之感,想到了早逝的爱人尔尔,当然,这只能看做一种假设。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答辩记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