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凯族圣地”雾台乡,地处中央山脉南端的大武山区,海拔高度在1000公尺左右,由于位处山林深处,年均温约摄氏17~18度,即使盛夏亦凉爽宜人,而境内峰峦叠起,长年白雾缭绕,景色迷人。
目前全台的鲁凯族总人口数大约为7千余人,散布在高雄县、台东县一带,尤以雾台乡为大本营。乡境内以雾台为核心,环绕着伊拉、吉露、阿礼、佳暮、大武等村落,雾台既是行政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其他村落的交通转运站。
24号省道之后才抵鲁凯之乡的最大聚落——雾台村。
百合盛开的民族
处在一片青葱苍翠中的雾台聚落,多数房舍已平地化,偶有改良式石板屋及雕刻图腾点缀期间,洋溢着几许鲁凯风味。路旁山坡梯田栽种最多的是山芋和小米,两者都是鲁凯人的主食,而象徵着纯洁与坚忍不拔的百合花,常可见于当地住家庭院或路旁,是鲁凯族人的族花;夏秋时节,高山绝壁上装点着朵朵红色的高山杜鹃,更添高山聚落之美。
鲁凯族与排湾族的传统颇为神似,两个部族均以严明的社会阶级、精致的工艺传统著称。昔日的贵族阶层享有许多神话上的特权,包括血缘的优越性、土地所有权与经济特权,甚至从住屋和服饰上的花纹与雕刻来显示身分的不同。只有在特殊祭典如丰年祭等仪式上,还能看到传统鲁凯精神的传承。
雾台最热闹的时节在每年8月中旬的丰年祭,离乡在外的鲁凯族人也回到家乡共襄盛举,感谢上天赐予作物的丰收,并祈求平安。从举行的前夕村落便笼罩在浓厚的节庆气氛中,家家户户一面忙着缝制传统舞衣,一面忙着用稻米掺小米酿造甜酒;祭典当天是热闹滚滚,迎灵、献祭、山地歌舞、秋千大赛、抛物比赛等传统民俗活动轮番登场,一直到深夜才结束。
而荡秋千是鲁凯族丰年祭中最盛大的活动,秋千以四根长竹为骨架,单索的未端环绕成一个圆圈,女孩两脚合并踏在圈内用力荡高,男子在旁协助,因而成为男女互相认识、传达情意的管道。
精雕图饰的石板屋
除了丰年祭以外的时日,隐匿山中的雾台只是一片宁静,唯有登山露营者及喜爱探访部落风情的游客寻幽而来。石板屋与创作工艺是鲁凯族最珍贵的文化资产。
传统的鲁凯族住家乃就地取材山中的黑色片岩筑成,而昔日的贵族拥有装饰权,也因此发展出精湛的雕刻、刺绣、制陶技艺,反映在家屋图饰及生活器物上,呈现丰富活泼的艺术风貌。人物、脸谱及百步蛇图案是常见的装饰题村,从大开支的石板桌或祖灵柱、人头门框,到小型的木杵、汤匙等生活器皿,样样精巧。而传统鲁凯礼服则大量运用细致的编织,并以彩珠、贝壳、银饰串绣出繁缛图案,亦为精湛的手工艺表现。如今来到聚落,仍可寻访到这些传统的鲁凯之美。
鲁凯族的文化特色
鲁凯文化以刺绣和木刻艺术见长,人物、脸谱及百步蛇图案是木雕中常见的题材,百步蛇是贵族特有的纹饰,将百步蛇图案应用在住屋的木雕、身体的刺青、陶壶的纹饰及服饰的刺绣上,是身份的表徵。鲁凯的传统服饰编织精细,彩珠、贝壳、银饰、针绣构成繁复的图案、色彩鲜艳,充分体现鲁凯族人的优秀的工艺技巧和创作才华。
服装配戴的饰物,对鲁凯族人而言也是一门学问,山猪牙象徵狩猎的骄傲,须亲自猎杀到山猪的鲁凯族勇士才能配戴;而鲁凯族的族花——百合,则是善猎的勇士与贞洁的女子才能配戴,百合的含苞、盛开,又各自有不同的意义。
充分利用山地特产石材搭建的石板屋,是鲁凯族人建筑上的精华,所有的石材都是就地取材,再以人工切凿、搭盖而成,连屋顶、围墙、内部全部都是石材,住起来相当凉爽舒适。而陶壶则是珍贵的祖传礼器,象徵贵族的名分、价值,只有贵族、英雄、望族才能拥有,其形状大小、有无耳、有无纹饰,及花纹的样式图案,都代表不同的家族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