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二 书院 ...

  •   新春刚过,各家各户还团聚一堂,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我已经告别兄长来到京城。

      年后的京城,与冷清而平静的保定完全不同,这贩夫走卒来往吆喝的劲头,比开花灯会都要热闹。店铺也早早开张,鞭炮声此起彼伏,整个街道都被红彩的炮屑所覆盖,地毯一般,一路走过,还能看到孩子们一丛一簇得聚在一起,从炮屑里翻出没炸开得鞭炮,欢喜得连蹦带跳。

      鞭炮这东西,对孩子来说太过危险,大人总是不让孩子们自己去碰。然而越不让碰,孩子们就越想碰,就算怕弄出些响动,也会把鞭炮里的火药掏出来,排成一线,用香点燃了,看着一串火花兹得一声燎过,五光十色,漂亮极了。

      想到小时候买不起鞭炮,被二哥带着去捡散炮串起来玩的事,忽然来了兴趣,一路的捡着鞭炮,串了一串,直接就在京都书院的门口,放了个痛快。

      因为所捡的鞭炮,有大有小,串联着放了,声音也是杂乱无章。这怪异的炮声,惊动了书院里的看门人,也没用我敲门,便自行出来看热闹。

      在一起攀谈的高兴,说明了情况,虽然书院里当家的都不在,守门人也答应了先让我住进来。

      每日里帮着打扫卫生,烧火做饭,我没有多一句嘴,便给了这守门大爷一个老实的印象,于是不费半点心思就让这姓卫的大爷把书院的利益格局说了个大概。

      京都书院原本只是一个告老还家的尚书开办的普通书院,因这个尚书文章写的非常好,所以慕名前来念书的人很多,更有尚书曾经的好友也给这位尚书面子,因此这个书院里出来的学生,总能在各种考试中名列前茅。

      久而久之,从书院里出来的官员越来越多,这书院也几乎就成了朝廷专用的培养人才的地方了。

      能进书院念书的,如不是人中蛟龙,那便是有钱有势之人。而能进这书院教书的先生,自然也都不是一般人。表满上看,他们只不过是一群教书匠,但他们各自代表的,却是自己在朝廷当中的各个势力。

      如果真的想在朝廷里求个一官半职,那么搭上一个对的先生,事半功倍。

      然而所谓对的先生,又是哪一些。

      我没有问,卫大爷没有说,这个敏感话题也并不适合深入讨论,所以也将这件事就这么抛去一边了。

      开春之后,外地的学生与先生陆续到来,卫大爷把我交给了负责安排学生起居的贾先生。孔夫子的推荐信给贾先生看过之后,我被安排在了一间比较靠边的房间。这房间周围植有各种的花草树木,入春以后景致应该会很不错,房间也比较干净,更重要的是足够安静。

      我对这个房间万分满意,想来孔夫子跟这书院的关系也不一般,以我这种没钱没势的小人物也能给安排的这么好,回头少不得要去好好谢谢他。

      开了学,新生都要去祠堂拜孔圣,之后便是聆听书院的训诫,安排课程。京都书院的教授范围比较广,诗书礼乐什么都涉及到了,但真正听课的时间却并不长,大多还是学生自行修学。

      空闲时间多了,干活的时间也就多了。贾先生给我安排的事情是修剪整个书院的花草,这大概也是孔夫子介绍的,说我家开药铺,跟花花草草打交道比较多的缘故吧。

      如此上午念书,下午干活,晚上回屋安静的温习功课,完成先生布置的作业,老老实实的过了半年,亦是安安静静的过了半年。

      这半年里,我并没有做什么多余的事情,无非就是继续的帮卫大爷打扫卫生烧火做饭,但在接下来的半年里,事情却有些微妙的不同了。

      也许是书院里仗着自己家有钱有势而不好好念书的纨绔子弟太多,也许是先生出的题目太难学生们又没怎么见过世面,我就这么顺理成章而又突兀非常的成了书院里的共同关注。

      在京都书院,凡有真材实料的学生,都有可能成为朝廷重臣,是朝廷各个势力拉拢的对象。于是,下半年,贾先生直接免去了我的所有工作,减免了我的一切学费,并且还每个月发放点零花钱。

      闲在屋里的时间多了,跟周围的走动,不知不觉也就多了。

      书院里不论先生,还是学生,党派之争都非常严重,以前一直不吭声的学习,是以并没有参合进这些明争暗斗之中,一旦成为了争夺的焦点,我十分头疼的发现了书院发的这些零花钱,压根就不够花上三天。

      应酬啊,该死的应酬啊。

      我苦恼的撑着额头看着桌上摆着的三个铜板,想着这些钱,在昨天还是一整坨银锭,到了今天就成了这么一丁点。这几个月来,那一锭银子在我手上留存的时间越来越少,开始尚能坚持到月底,现在,现在……

      我长叹了一口气,如果明天他们再喊我出去喝酒,我该拿什么去打肿脸充胖子的显摆啊!

      起身,摊开了纸,提了笔开始画画,画了一半,外面吵吵嚷嚷的笑闹声渐渐接近,直奔我这小屋而来。

      我头疼的一扔笔,这群家伙又来了!

      “梅兄,明日我爹过寿,大摆筵席,还特地去万花楼请了他们的头牌红姑娘来唱歌跳舞,热闹的很?怎样?明日去我家见识见识吧?”方家的公子前呼后应的挺着肚子大大咧咧的跨进门,直接往凳子上一座,完全一副主人的架势。

      我连忙的数出凳子,给其他人一一坐了,又泡了茶给他们,勉强的笑了笑,说道:“多谢方公子了,只是,我一介山野草民,贸然前去御史府上,不太合适吧。”

      方公子一摆手,大方道:“没那事。我爹听说你文章写得好,点名想见见你呢。你不会这么不给面子吧。”

      我一低头,笑道:“方公子说的哪里话,承蒙您在御史大人面前美言,我感激都还来不及。只是,我也没见过这么大的世面,不知该要准备些什么贺礼好……”

      方公子捏捏下巴,一指我桌上的那副没画完的画,说道:“就这个。”

      我回头看了一眼,这杂草乱石,怎么都不适合做寿礼啊,这姓方的肥猪是想故意让我出丑?

      “我跟我爹说过,你文章写得好,画画的也漂亮,我爹不信,非要试一试。你就画幅能让我爹高兴的画去,说不定我爹还能打赏你个百八十两的。”他说着,扒拉了一下那几个铜板,说道:“你说你那每个月五两的零花钱,还不够打发要饭的,这一幅画就够你几个月的花销了,不错吧。”

      果然是肉多了就会无脑啊,你爹要知道你跟你们的拉拢对象说这种话,气都要被你气死。

      我一低头,拱手笑道:“多谢方公子了,我一定尽心尽力的画好,绝不给您丢脸。”

      “那,就这么说定了啊。明我派人来接你。”他转转拇指上的玉扳指,一起身,挺着肚子领着他的一群蝗虫般的跟班,又走了。

      我抖抖白纸,看看没画完的那一团墨,揉成一团丢进纸篓,提了笔,盯着外面的花花草草瞧了老半天,最终决定画一纸的菊花明个好交差。

      平日里跟这帮富家子弟混久了,朝廷里的势力格局,大致也知道一些,与方家公子走的近,也是因为这方御史,乃是太师林存尚的跟班。

      不知道明日方御史过寿。林存尚会不会去凑热闹,就算他不去,也得想办法借着方御史这棵树攀上去。

      这群当官的,为了往上爬,不择手段,但拿到了权力拿到了金钱,又能怎样,迟早还不是被自家的人败光。俗话说的富不过三,看看这群官老爷家的公子,一大半都是游手好闲只会吹牛的败家子,让我本以为会耗上很久的事情,顺利的出人意料。

      京都书院,这个传说中英才的聚集地,其实只不过是一个颇为华丽的猪圈罢了。

      画画了不到一半,门外又有人接近,抬头看看,却是大理寺卿的小舅子闵文成。这个人自恃甚高,脑子也还算灵光,每每先生布置的试题,我拿第一,他肯定是第二。虽然在学习这种事上,总是压他一头,让他十分不服气,但平日里探讨学问时常泡在一起,算得上是书院里为数不多的好朋友了。

      我放下笔,等着他前来奚落我。他只是趴在窗口看了看我那半幅画,冷笑一声,说道:“我说怎么没见你去跟卫老头蹭吃蹭喝,搞了半天是忙着拍御史大人的马屁啊。”

      我笑道:“平日里白喝了方公子不少酒,如今他父亲过寿,我当然得尽心尽力的表示一下了。”

      闵文成瞥了一眼画,说道:“方御史什么世面没见过,还能看得上你这骗孩子的玩意?你可小心这马屁拍到马腿上,惹祸上身。”

      我笑道:“方公子为人仗义而爽快,他的父亲应该也不会是那么势利的人吧。”

      闵文成不屑道:“仗义?你当你每次帮他写试题的事没人知道?依我看,他爹之所以会让你去,只是想看看你这个代笔,能不能乖乖的为他们所用罢了。”

      我摇摇头,说道:“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他请我喝酒,我给他代笔,也算是天经地义了。这事先生们都不管,闵兄你也不必太在意吧。”

      闵文成道:“我只想告诉你,明日的寿宴,可不是喝个酒那么简单,到时一屋子的朝廷重臣,各个所送贺礼皆非凡物,你那一幅画,只怕会让御史大人脸上挂不住吧。”

      我笑道:“那也没办法,我现在身上只有三文钱了,总不能出去买一根长寿面送他吧。”

      闵文成看了我一眼,冷笑一声,说道:“随你的便,自己看着办吧。”

      他一扭头,负着手,翘着嘴角,一脸幸灾乐祸的走了。我揉揉肚子,冲着他的背影喊道:“你要是有办法,就帮下忙啊,别看热闹啊。”

      他摆摆手,边走边说道:“我可不参合那些事,你自求多福吧。”

      “那好歹……也帮我打份饭吧。”我苦笑一声,点上灯,只能饿着肚子继续的画了。

      半个时辰过去了,贺寿的图已初具规模,卫大爷提着灯笼走过来,从窗外递进了一个食盒,说道:“梅三啊,先吃饭,吃饱了再慢慢画。”

      我接过了食盒,说道:“多谢大爷了。”

      卫大爷看了一眼画,说道:“画是不错,但是要送人的话,还是少了点装裱。”

      我十分不好意思的笑道:“囊中羞涩,只能另外想办法了。”

      卫大爷呵呵笑道:“这是小事,我给你想办法。其实,御史大人请你去,并不是为了你的贺礼,只要你懂礼数,知进退,明年说不定就能去翰林院呆着了。”

      我一怔,说道:“我连乡试都没有参加……”

      卫大爷道:“嗨,有御史大人保荐,直接进殿试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以你的本事,考个状元,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我一低头,笑道:“大爷您太抬举我了,天下学子千千万,所谓是人才辈出,我只不过是个小人物,又怎有那等本事。此番能进京念书,已属幸运,到时学成归乡,能开个私塾赚点钱,帮哥哥们娶妻生子,也就心满意足了。”

      卫大爷笑道:“瞎说,能进书院念书的,有哪个不是冲着能当官来的。教书能有什么出息,中个状元当个大官光宗耀祖,不比赚那点穷酸钱能让你哥哥们高兴。”

      我摇头叹道:“哪有那么容易啊。”

      卫大爷笑道:“机会来了,就是这么容易。明晚上,你可要好好表现,卖弄学问这是一定的,但最重要的,是要听话。听话,知道吗?”

      我一点头,笑道:“多谢大爷提点。”

      “行了,多余的话我也不说了,你好好画,明早上我带你去装门面。”卫大爷乐呵呵的走了。

      我一笑,打开了食盒,在包子稀饭下面,居然还压着一套新衣服。

      有时候,越是不起眼的人物,能帮的忙就越大,书院来来往往的人都要从卫大爷眼皮子底下过,他知道的事,只怕不比书院里的先生少,能搭上他,果然是条省时省力的正确道路。

      但往后究竟能不能继续顺利下去,便就只能看明晚那一顿饭了。

      我吃饱喝足,养足精神,继续的开工,描边上色,画的足够工整规矩。既是想看我够不够听话,那当然就要把画也画的够听话,他们想要看到的,我全都画进画里,就不信钓不到方御史这一条大鱼。

      十三年的准备,十三年的计划,明晚一举,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二 书院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