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2、第二十六章 举荐 ...

  •   滕云一行人到了封地,休息了一日,第二日薛长敬就来尽地主之宜,宴请滕云和滕裳。

      何忠三人本该和滕云一起赴宴,只不过何忠道:“我们这些粗人不适应你们这些酸文假醋的。”

      薛长敬刚做了侯爷,自然非常好说话,头天晚上滕云已经告诉了他们该怎么说话,何忠又道:“侯爷要是不介意,末将们可否到军营里观摩一圈?”

      薛长敬自然一口答应下来,反正何忠三人看起来五大三粗,也不养眼。

      于是薛长敬让一个长随拿了自己的小印,带着何忠三人去了军营,而自己带着滕云一行赴宴。

      宴席排场很大,薛长敬并没出什么力,都是正安侯其他几个儿子早早准备的,但因为薛长敬是嫡子长子,自然世袭了爵位,他起初谦让滕云坐在上手,滕云推辞了一番,薛长敬就真的自己坐在了上手的位置上。

      其他几个兄弟分了兵权,都比薛长敬分得多,就是因为名头没有他响亮,所以不能坐在主位上,自然不会乐意。

      这几个人早就听说滕云是名震一时的滕南侯,同时又是薛王的新贵妃,又想到薛长敬好男色,自然而然的会想些什么,看滕云的眼神也就别有深意了。

      滕云知道他们的意思,只当没看见,笑道:“我在京城的时候就经常听说正安侯治军严明,为人又勤俭,薛王经常以正安侯为榜样,让百官学习呢。”

      薛长敬以为滕云是说客套话,还谦虚了好几句,听得宴桌上其他人脸上都有些泛青,其实腾云是在笑他们排场好大。

      滕云道:“薛王向来重视手足之情,我启程的时候大王还嘱咐我带话,让你们兄弟几人和睦相处,以免叫人笑话了去。”

      几人赶忙点头,其实心里谁看谁都不顺眼。

      大家刚喝了两杯酒,薛长敬的一个长随就急匆匆的进来,薛长敬看他莽莽撞撞的,喝道:“冲撞了各位大人,小心你的脑袋!”

      长随跪下来磕头,样子似乎很着急,然后在薛长敬耳边附耳说了几句话,薛长敬也变了脸色。

      他拱手笑道:“真不好意思,家中有点事情,你们先喝着,我去看一下。”

      他说完带着长随又急匆匆的走了。

      其他几个人见薛长敬走了,忍不住揶揄道:“是不是兄长家的妙人儿又惹了什么事端?”

      滕云假意觉得有趣,顺着道:“难不成是郡主有事情找么,也许是水土不服罢。”

      那人冷笑了一声,“什么郡主,不瞒您说,是兄长家里豢养了好多男眷,做什么大人自然知道,有那么几个仗着兄长宠爱,整天无法无天的,搞得侯府乌烟瘴气……郡主这嫁过来,哼哼,恐怕是要受气来的。”

      滕云装作不当一回事的道:“这些话可不要乱说。”

      只不过他心里清楚,薛长敬这么急着回去,没准就是因为这些问题。

      喝过三巡酒薛长敬也没回来,众人吃也吃过了,酒也喝了不少,就准备散席,滕云道:“如今时候还早,不如去军营转转,也看看正安侯的治兵之策。”

      滕云都发了话,众人也不敢推辞,就引着滕云和滕裳往军营去了。

      几人刚到了军营门口,只见守门的将士只有两个人,那将士看到滕云一行有点被吓到了。

      滕云笑道:“里面好热闹啊。”

      将士回话道:“方才有京城的使臣来大营,将士们要和使臣比试,正在里面呢。”

      几人就往里走去,练兵的大场上果然占了好多人,中间高台上一个高大的身影,显然是何忠无疑了,何忠闪身躲过一个士兵的攻击,一甩手就把那人扔下台来,底下一片唏嘘和喝彩的声音。

      何忠好久都没展开手脚了,此时练得正高兴,伸手抹了把汗,一抬头就看见台子下面的滕云和滕裳。

      滕云率先走过去,笑道:“看来你们和这里的将士还挺投缘的。”

      何忠过来是摸摸军营的底儿来的,现在滕云过来,必然有人要带着滕云走一圈,看看大营的全貌。

      虽然大营的士兵不是很多,但行动有素,粮饷也比较充足,滕云都默默记下来。

      回去之后滕裳道:“如果想要收兵权恐怕不容易,还要从正安侯兄弟几个关系不和下手。”

      滕云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说话间就有人过来,是滕云派出去的探子,回禀说正安侯宴席上匆匆回府,确实是因为郡主的事情。

      薛长敬府里有几个得宠的男宠,虽然没有名分,但平日里也算只手遮天,自从老侯爷重病开始,就更是无法无天,后来薛长敬上了京,几人听说世子在京城里大婚,娶得还是郡主,自然不高兴。

      郡主初到侯府,薛长敬因为忙着要宴请使臣的事情,也就忘了敲打几人,让他们小心对待郡主。

      几人就以为侯爷根本不把郡主放在心上,而且奉国那么远,郡主身边就两三个婢女,也没有依靠,就放肆起来,奚落使绊子是少不了的。

      而郡主在奉国是娇生惯养大的,九公手握兵权,也没人敢给九公的女儿脸色看。

      如今郡主受了欺负,顿时就怒火中烧,又听说自己丈夫以前的作为,哪能忍得了这口气,竟然带着婢女偷偷跑掉了。

      薛长敬跑回府去,就是为了找郡主,这种事情也不能大张旗鼓的找,万一被滕云知道了,告到薛钧良面前,自己岂不是大罪过。

      滕云和滕裳听到探子回复,不禁对视了一眼,心里都觉得不太妙,奉洺之所以会把郡主嫁过来,身边肯定放了人,好找机会出兵,毕竟出兵要名正言顺,只是大家肯定都没想到,郡主这么忍不住,刚刚嫁过来就跑了。

      滕云这下子坐不住了,想回京去报信,但是正安侯的兵权必须收上来,奉国也是大国,如果交战,肯定需要大量兵力,如果正安侯的兵力不收上来,到时候不用心不出全力,窝里斗就难办了。

      滕裳看出他的心思,不禁摇了摇头,感叹了一下薛钧良竟然有这么大能耐,道:“收兵权的事情我一个人没关系,这两天你也看到了,薛长敬并没有什么威信。”

      滕云并没说话,滕裳顿了一下,继续道:“如果薛王派你去洺水,可以举荐滕信为先锋,滕信自从被俘以来一直在京郊外软禁,他是有大抱负的人,只要委以重任,必然鞠躬尽瘁。”

      滕云点了点头,“我把这里托付给叔父了。”

      滕裳道:“也不急于现在走,你若是起身走了,薛长敬必然起疑,让人假意说薛王急招你回去,你再走不迟。”

      滕云应了,下午薛长敬过来客套,说是要赔罪,其实也是安抚滕云,以免滕云起疑,可惜滕云早就知道了。

      这时候有侍卫过来,跪在地上说京中有急事,请滕南侯回京处理。

      薛长敬巴不得他走,也没有怀疑什么,当下给滕云点了人马,还备上了一堆的金银讨好滕云。

      滕云自然照收不误,让手下的人封好箱子,回去当做粮饷发下去。

      一行人快马加鞭往京城赶去,临近京城的时候,滕云忽然想起了滕裳的话,如果两国开战,薛国并不缺少谋臣和能士,唯独少的就是能打前锋的将军。

      何氏三人虽然骁勇善战,但秉性暴躁,并不适合先锋,滕信就不同,滕信一直以来都沉稳果断,如果不是滕王逼他上绝路,可能一辈子会老老实实的做太子。

      滕云和滕信虽然不是一母所出,交情也不太深,但深知滕信的为人和能力。

      滕云的队伍一靠近京城,薛钧良就得到了消息,他没想到滕云这么快就回来了,不过禀报的人说滕南侯看起来行色匆匆,而且轻装简行。

      薛钧良立刻猜出了七八分,他本身是命人出城去接滕云的,但是很快又有人来禀报,滕南侯在距离京城十里的地方突然改变了方向,往东南去了。

      近郊东南方向有一处别院,起初是薛国君王围猎或者出游的行苑,只不过后来建了更好的行苑,这处也就废弃了,在之后渐渐变成了幽禁的地方。

      有很多位高权重的大臣不能杀头,就会被关在这里,滕信自从滕王归顺以来,就一直住在行苑里。

      行苑的看守虽然多,不过并不是不让人进去,滕云到了地方,很顺利就进了大门。

      院子里有些萧条,因为在这里伺候的下人很少,刚过了正午,太阳很暖和,滕云都不用找人问滕信在哪里,就看到一个人坐在藤椅上,闭着眼睛,在院子里晒太阳。

      院子里此时也没有下人,小桌子上摆了一只小茶壶,和两个杯子,都蓄满了水。

      滕信笑道:“滕南侯来了,这里寒酸,千万别见怪。”

      滕云走过去,在他对面坐下来,藤椅很硬,做工非常粗糙,滕信这才睁开眼睛,推了一下桌上的茶杯,示意滕云喝茶。

      滕云拿起茶杯,茶水显然是凉的,道:“你知道我会来?”

      “并不知道。”

      滕信直言道:“只是我一直在等侯爷。”

      他顿了顿,站起身来,道:“虽然这里的日子过得也很清闲,除了吃就是睡,只不过这不是我所期望的。”

      “那你所期望的是什么?”

      “带兵,训兵……”

      滕云点点头,道:“如果这是你的心愿,我会举荐你试试看。”

      滕信淡然的眼神里突然闪过一丝光彩,道:“如果滕信还能走出这个别院,自当记得侯爷大恩。”

      滕云还没来得及再说,就听有人笑了一声,道:“不用举荐了,就这么定罢。”

      庭院的垂花门进来一行人,为首的正是薛钧良。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2章 第二十六章 举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