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关于魔戒的一些 ...
-
“历史变成了传说,传说变成了神话。不该被遗忘的,终究被忘记了……”
——魔戒电影开篇旁白
那时候我坚信以后还会看到更好的电影。技术在进步,题材在更新,影帝影后一浪拍死一浪,总会创造出更完美的结晶。但后来有一天突然意识到,在我的一生中,再也不会出现一部超越魔戒的作品。因为作为观众的我长大了。
我在深夜动笔,写一段行将消失的记忆。我知道自己欠它一次回望作为饯别,如果今天不去履行,此后就再也没有机会。
魔戒前传的拍摄花絮里,伊利亚·伍德穿着熟悉的装束站在片场,俨然是那时整装待发的弗罗多,似乎刚从昨日走来今朝。然而一开口,却是隔着十一年的岁月:“我今年都三十岁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
而心头的影象却还搁浅在那年林谷斜阳正好,小莱同学纵身下马回眸一笑,将众生颠倒。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彼时彼刻放映厅里的一片倒嘶凉气声,对我来说就是故事的开端。
那一年,开花的大名尚未远播,加勒比海盗神马的都还是浮云。那一年,魔戒里的一票新人演员大都不曾为人知晓。那一年,彼得·杰克逊初尝大片甜果,名字前开始被人冠上“著名导演”的称号;而原作者托尔金已经逝世多年,即将被不舍昼夜的长河埋没。那一年,全球无数的网民第一次在搜索栏里敲下"The Lord of the Rings"这一行字。
那一年我上小学,周记里一句“今天看了一部很精彩的电影”就是我能写出的最谄媚的赞扬。若干年后开始孜孜不倦地码字,却再也找不回契机,为它写下哪怕半段影评。再后来人生陡然转向,在连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时间里放弃了写作。文人何用?
于是往事依稀,无从佐证,无从追溯。甚至连最好的朋友都未必知道,我曾为一部作品怎样地思之如狂。
可曾记得刚铎的白城,魔多的烈火,萝林的皓月,霞尔的春芳?可曾记得精灵们修长的斗篷迎着微风,梦也似地披拂?可曾记得刚铎到罗翰一路烽火,从黑夜燃到日出;转眼间万千铁骑沐浴着晨曦俯冲而下,在低沉的提琴哀歌里奔腾向死亡?
那些一遍遍重温光碟,看得心潮澎湃泪如泉涌的日子;把原著翻烂,逐字逐句比对译林版和台湾版的日子;靠着半吊子的英文和可怜的互联网知识,潜遍各国魔戒官网和论坛的日子;猫在暑假的空调房里,抓着笨拙的圆珠笔描画一枚头饰的日子……
那些冗长得望不到尽头的日子,那些懵懂而不知所谓的迷恋,那些理所当然似地挥霍了的年少岁月,是随着古战场的磷火一道飘远沉寂了吗?有谁偶然路过,凭吊一下一川烟草?
如果说哈利波特见证了这一代中许多人的童年与少年,那么对于我,充当此角色的无疑是魔戒。这两个系列的电影一部部短兵相接的那段时间,无数人将它们放在一起对比褒贬。魔戒迷们强调罗琳在创作HP系列前就研读过魔戒原著,一些言论甚至暗示两部作品的诸多对应之处,写作“借鉴”读作“抄袭”。而广大HP迷自然表示魔幻题材原本就不可避免一些小重叠,两者大背景和故事走向毫无可比性。
确实毫无可比性。我喜欢HP,罗琳的思路创意之奇巧精彩,情节设计之跌宕波折,人物把握之细致入微,无人能出其右。HP在现代伦敦繁忙纷乱的生活之中建起一座车站,引出一辆列车,将人带往一处万花筒般美妙的异境。HP的价值早已超越了一部小说,而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若干年后在儿孙枕边,多少人会讲起那份望眼欲穿地盼过的霍格沃兹录取通知。
相比之下,魔戒的行文平板甚至晦涩,设定庞杂而不加细述,各种生造的语言交替出现,一个人在四五种语言里有四五个名字,一段对话可以写得比入档申请还……还充满觉悟。时不时还要冒出一首两页长的诗歌,通常是这样开头的:“多年以后有人用歌声传颂这场战役——”像极了我天朝古代小说里那些“诗曰”。
但我爱魔戒甚过任何故事。
“红色的曙光从他们背后的爱明莫尔高地之上一道道窜出。黎明已经到来了,一阵狂风吹过,让路上的野草全都为之低头。突然间,影疾停下脚步昂首嘶鸣。甘道夫指着前方。‘你们看!’他大喊着。众人张开疲倦的双眼凝神望去……就在这些赶路人的眼前,这块广阔的草原像是山脉间的海湾一样开展,在远方的山中,他们依稀看见一座孤峰挺立在山谷的入口处,像是一名哨兵般坚守岗位。在那座山的山脚下有一道银光闪闪的河流,而靠近岸边,借着曙光,他们瞥见了一道金色的光芒……”(台湾版译文)
魔戒不是一座车站,也不是一扇门。
而是那个时代的现实世界之上,铺展开一张遮天蔽日的羊皮纸,在这空白上饱蘸浓墨,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山川城池。
纵向千年,横向千里,从伊路瓦塔的创世到人类纪元的开始,从烽烟四起的中土大地到大海彼岸的诸神之所,托尔金驾驭着巨笔肆意驰骋,撰写出自身梦境的编年史诗。
和现实毫无挂钩,作为儿童读物又过于复杂黑暗。像被揠苗助长的花朵,繁丽馥郁,子房内却永远停滞着苦闷的童年。此书从诞生之日起就尽显奇葩属性,而其作者终其一生未曾停止过开拓这片子虚乌有的疆土。直到逝世,托尔金都没能完成他的故事。于是魔戒的世界便似残缺的历史画卷,永远以云遮雾罩不显真颜的姿态,默立在离我们一步之遥的彼方。
精灵和矮人在其中徘徊,荒废的城外夜夜响起昔日荣光的回声。我们受其蛊惑,竭力伸出手,却终是触及不到;一朝回望,已隔万重山。
这便是我爱它的最根本原因。电影里绵延不尽的雪山、一马平川的草原、高耸入云的塔尖、孤帆远影的白船,那些令人目眩神驰的壮阔气象,绝非仅凭技术就能打造。魔戒之所以显出这般磅礡的意境,乃是因为创作者本身就有这般气魄与胸怀。
始终不能忘记原著中刚铎破城时的一段描写,发生在刚铎面临沦陷的危机、甘道夫单枪匹马与戒灵对峙之时:
“甘道夫不为所动。就在那一刻,在城中的某个庭院里,一只公鸡扯开喉咙啼叫;它尖利、清亮的啼声与咒语和战火都无关,只是在欢迎早晨的到来;在高空中,在死亡阴影之上,黎明已经来临。
“仿佛为了回应这声响,从远方传来了另一种音乐——号角声、号角声、无数的号角声。在黑暗的明多陆因山下号角声不停地回荡着。北方的号角雄壮地吹奏者。洛汗的骠骑终于赶来了。”(译林版译文)
直到今日,回忆旧文,依然能感受到初读时胸腔中激荡的落泪的冲动。
性别为女,并不妨碍我对那些披星戴月的征途与金戈铁马的意气心向往之——哪怕真上了战场我绝对第一个被炮灰。想必每人心中总住着一个不安分的小人,不停对自己叫嚣着:到外面去,到外面去……
彼时的我们又怎么会相信山的那边还是山呢?彼时合上书本走到窗前,瞪着小区绿化与拥挤的街道,心潮起伏的小小的我们,做梦都在盼着长大,盼着上路,坚信着千篇一律的生活会出现变数,而自己也会当一回故事的作者或是主角……
后来呢,后来是谁在悄然作祟,让仅仅在设想中起草过的故事,转眼就已书写下起承转合的篇章?那似乎永远不会开始的旅程,曾几何时就将我们带到了此刻的异国与他乡?
在看到前传电影版预告的那天晚上,翻出若干年前一位叫Este的写手笔下的评文。末尾处有这样一段话:
“精灵的完美终究会是成长岁月中的回忆,青春的□□会老去,但这一刻,真的很单纯的,想按按(奥兰多)的黑发的脑袋瓜,告诉他,真的很期待啊。”
不知道今天已为人父的开花,这一路走来是否符合了她落笔时的期待。也不知道演职员表里一列列或家喻户晓、或渐渐消失的名字,是成全还是辜负了多少最初的梦想。
我们这些狂热过的观众又怎样了?像儿时嬉耍到日落,收拾起一地的玩具回家念书。你们会不会也在某一个时刻,如我一样忽然惊惧于时间的伟大与荒唐?
一直最喜欢小莱,精灵的俊美与尔雅永远在水一方。后来开始喜欢阿拉贡,沉稳温柔的大叔被维果演绎得如此值得依靠。但有一天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托尔金要让最不起眼的弗罗多去销毁魔戒。
因为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曾是、依旧是、也会一直是弗罗多,怀着最不起眼的勇气与善意,斗争着惰性和贪念,奔赴着前途未卜的目标。一路上荆棘繁花次第生长,同伴会离去和留下,敌人会得逞和认输,自己会挣扎和成长。我们做不了洞察一切的世外高人,或是统领四方的王侯将相,但一段征途结束后,或许我们也可以在家乡的春日阳光里歇歇脚,添油加醋地为孩子们扯一扯路上的故事。
What can you see 你看见了什么
On the horizon 在那海平线上
Why do the white gulls call 白色的海鸥为何而唱
Across the sea 大海的彼端
A pale moon rises 一轮苍白的明月升起
The ships have come 孤舟已驶来
To carryyou home 将你带往故乡
我在深夜停笔,结束一次饯别。我知道在这一生里,再不会有任何一部作品,耗上我这样多的时间和感情。再不会有更好的作品,在更好的年华里出现与消失,留一道惊艳的背影叫人平白怅惘。
又或许,喜爱的情绪是邂逅的花火,在燃起的那一刹那已经完成了朝生暮死的轮回。此后白云苍狗,都只为了衬出心底不曾老去的明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