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2、创|世者古得天道者无道,避世者仆承原罪者绝缘(上) ...

  •   渡口的大火一直烧到后半夜,不是因为火油终于耗尽,而是裂空响雷惊电,落下了瓢泼大雨。

      云涯终于要离开,上马车前,却又吩咐:“留些人,将水中骸骨收敛一番。”

      精卫司领命,顶着刺骨的冷雨跳入河中,捞起满河零落的残骸,大都被烧成了一团黏糊糊的焦黑物,根本分不出来谁是谁。

      马车轮轧在漫着雨水的道路之上,时不时溅起一道浑浊的水花。骤雨淋得人几乎睁不开眼睛,就连坐在车里的,虽不潮湿,也是满身的寒气。

      车窗上镶的的是水琉璃,云涯隔着窗静看一片空茫的水雾。何致则护在一旁,手按在刀上,时刻蓄势待发。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因为贾敬依旧不知所踪,更因为太子沾染了太多的杀孽,不知会招来怎样的仇家。

      “何致。”云涯忽然点名,听得何致回一句“臣在”,摇了摇头,指点着,“你回宫后,速写一道请罪的奏疏,赶在朝会之前呈给父皇。”

      “奏疏?”

      云涯继续:“《墨子公输》有言,‘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孤非刑杀人,是为不义;你作为孤的近臣,无法劝阻,是为不忠。你就照这般写。”

      “臣……”何致咬牙,却坚定,“臣写不出此等颠倒黑白的东西!”

      “怎么,怕被人说你见风使舵、还是‘背主’?”云涯失笑,“是孤让你背主的,你怕什么?再说,由你来开这个头也好,省的他们去写,还不知道将孤骂成什么样子。”

      何致依旧沉默不已。

      云涯不由摇头:“你是寿安伯府唯一的成年男丁,若你受孤连累获罪,谁来奉养你的婶娘、照顾你的妹妹?”

      再次坚持:“臣不写。”

      云涯觉得挺好笑:“孤怎么不知道,你是此等忠义死节之士?”要真是这种脑子拎不清楚的,他也不会如此“重用”。

      “非忠臣节义……”何致顿了顿,握了握拳方道,“太子对阵贾敬、格杀暗军,实则为替何家报仇。臣无颜自诩忠义,却、不可不孝。”

      云涯意有所指:“忠孝难两全。”

      何致低头,越发觉得难堪。

      云涯又叹了一声:“就跟孤一样,仁义难两全。”

      马车里陷入一片诡异的沉默,只听“噗通噗通”的雨水击打之声。咯吱咯吱,车轮又绕了一个弯,云涯向外看了看,推开车厢门,叫来个侍卫:“马车走得慢,你先回宫报信。对了,定远侯世子林参议也在宫中,你记得将孤今日所做悉数告知于他。”

      侍卫领命而去,云涯回过头,对上何致复杂的表情,不由笑了笑:“孤既已不义,不能再无信。也是提前知会一声,林参议是林氏族长,若想悔婚之类,必须由他出面。”

      悔婚?莫不是,太子竟连林县主也……“安顿好了”?

      何致终于忍不住问道:“太子您何必如此!您并未非刑杀人,杀人的是暗军,大逆不道的是威武伯,您则是去诛逆!”

      “说是去诛逆,有何人证物证?”云涯笑问,“人质并着暗军一起被烧成了残渣,别说首犯贾敬根本不在,孤未抓得一个活口,只带出满河的冤魂。”说是平叛诛逆,拿什么来服众?

      “精卫司诸人皆亲眼所见!”

      “没错。”云涯颔首,“他们也看得分明,是孤将叛贼围堵在渡口,逼得他们走投无路,又完全视人质于无物、不肯退让一步,才逼得叛贼玉石俱焚。”

      何致无言。

      “可你想当时——那些人,本就是抱着必死之心引孤入套。就算孤命精卫司推开予他们让路,他们也会学西宁王来一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灌上火油自焚,孤同样要落个怯懦贻误、致死人质的名头。满河的血债,还得算在孤的头上。”

      满船的官眷皆被活活烧死,逝者怨气森重,留于活人心中的怨怼与憎恨同样会燃起熊熊大火。就跟之前贾敬滥杀平民时一样,阴暗的怨恨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云涯就恰恰堵在这个出口处。

      尤记得,东宫经历多次疾风骤雨,早已摇摇欲坠;

      也别忘了,送的官眷上贼船的那些个“苦主”,有不少已在云朔的御书房前跪了整整一天。

      此次云涯的非刑杀人,足以成为压垮东宫的最后一桩“罪孽”。

      何致也明白,所以才不愿写那背主的“请罪奏疏”,东宫风雨飘摇,他怎能再雪上加霜?

      云涯却忽然露出一丝了然的轻笑,看着窗外一片苍茫的水雾,眼底却是一片清明:“当年,云华太子也曾豁出性命与云翳等人周旋,虽惜败,但其坚韧淡然,孤始终敬佩不已。”

      何致听说过那位前太子,其实,身在暗军,他了解的不少。譬如云华太子性情乖张,譬如太子与太子妃恩爱非常生死与共,又譬如……太皇太后曾想襄助云华太子夺位,只可惜,那位已经看得太淡太轻,不知算不算反入了另一种歧途。

      “孤敬佩二伯为人,因为孤自认做不到那般——无欲无求。”

      何致彻底愣住,忽然觉得一阵寒意。或是暗中的事儿做的太多以至于有些神经质,何致竟然有倏忽间觉得,在向来清高孤傲的太子身上,露出稍稍的一些、大概该称之为野心的东西。

      谋局未定,胜负未分。云涯静对着窗外雨帘,心中嘲讽冷然:自认比不得光风霁月的云华太子,因为无论是江山,还是其他,他都从未想过去放弃。

      ……

      雨夜,长公主府,灯火通明。

      早被围堵的林睿夫妇,还有“做客”的镇国公,皆是一夜不眠。

      林睿再次与镇国公道:“太子只身前往官渡,叛军手中握有人质,若他们以人质要挟太子,太子只怕难以全身而退。”

      镇国公蓝老爷子打了个哈欠,摇摇头:“这点儿担当,太子还是有的。”

      林睿皱眉……只有“这点儿”么?

      柔兰公主并不打扰男人谈事情,与秦可卿一同留在隔壁套间之中,隔着模糊的窗纸看着。

      柔兰公主不知如何说,秦可卿垂着眼眸,更是沉默。

      柔兰公主忽然问:“我曾听皇兄说起过,以前,皇祖母曾想让你与镇国公幼子定下婚约。”

      “是有这么回事。”秦可卿抬起眼眸,眨了眨,带了丝狡黠之意,“别让他知道,省的他发疯……姑姑。”

      叫的是姑姑,不是婶婶,这算是他们云家人之间的秘密。

      太皇太后确实曾想将云双雁嫁入镇国公府,那时同样是东宫摇摇欲坠,还是皇太后的萧氏想借镇国公之力保住她父王。可他父王却拒绝了,笑说:”强抢民男太不厚道了,孤做不来!”又啧啧两声,“不是孤嫌弃,镇国公夫妻都不算漂亮,生的儿子也……孤的闺女可是个小美人胚子,要是生不出个漂亮外孙,孤不得憋屈死!”

      能救你命,却还被你嫌弃,镇国公真该呸你一脸,再坚持做一二十年的纯臣。

      身为云家人,早已知晓自身缠绕的数不清的层叠障孽。居天下至高之位,享世间至极之饷,便要承地府无底业报。

      素手挽丝丝落发,又抚上了脸颊侧狰狞的疤痕。秦可卿细细摩挲着,不由与柔兰公主苦笑:“姑姑,父王救他一时,娶我,他却得赔上一世。”

      尤记得,在南疆时,早知父王是个被贬斥的太子,早知全家朝不保夕,却还能没心没肺地与父王母妃游山玩水,抱着母妃的白色大胖猫逗弄年幼的妹妹,看两只粉嫩嫩的胖嘟互掐互挠,觉得挺开心快活……

      自欺欺人,及时行乐。皇家人习惯了,以致觉不出苦来;却不知,将同样的恐惧与重压施与别人之时,却可能成为灭顶之灾,使得家破人亡。

      人生在世,怎么可能都是优哉游哉地逗鸟掐兔子或是喂食傻乎乎的花福鹿?可十件苦楚竟有七八件与她云家有关,秦可卿越发觉得不详,也越发地担心林霁风,甚至有些心疼:明明是个最不喜束缚的人,却被羁在官场,不得不摧折着心力与人百般周旋,尽力护着她,护着整个林家。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海棠依旧,只因化作春泥更护花。

      少女闺房中,黛玉倚在纱幔之侧,同样走不得的宝钗陪坐在床头。陪着黛玉回家的还有一个许檀,同样被堵得回不去,但她忌讳自己还戴着孝不便往人跟欠凑,便独自寻了个房间去休息。当然,以最精打细算的许县主的说法,那是:“陪聊可以,一夜五百两,限未婚女眷。”

      黛玉自是不会掏钱去扰人清净,只将头埋在宝钗颈间,闻着那幽雅的馨香,沉默不已。从下午回来时便患得患失、惊惶不安,说不清缘由的,只是万分后悔自己没有跟云涯一同去。

      总觉得,官渡那里、会发生什么。

      “宝姐姐,我……总觉得,我做错了。”

      “你怎么会错。”宝钗故意逗她,掐了掐水嫩的脸蛋儿,“担心夫君还有错?”

      “我……”心中实在太慌,黛玉连嚼回去都顾不上,眼中越发黯然,“我担心,他会出事。”

      宝钗不由陷入沉默,黛玉不好糊弄,且黛玉是一片真心,她若继续顾左右而言他,反而落了虚伪的下意。

      想了想,宝钗轻声道:“你曾说,你信太子。”

      “嗯。”轻轻一声,黛玉慢慢抚上了心口,她自是信云涯的。可是,正是因为相信、甚至可以说是坚信,他是那样一个磐石不移的君子,才更担心,更害怕。

      云涯的执拗不逊于她,而且,作为男子,不仅执情更执天下,所负担之重何止她的百倍。

      “你纵是担心,也做不了什么。如太子所说,你若跟去,只会让他分心。”宝钗轻轻抹去黛玉眼角的湿润,忽然道,“天道分男女,男女各有所责。你已经尽到了你的责任,太子那份,你无法帮着承担……其实,在我看,你也不需担心什么。”

      黛玉怔愣,不由抬起头,眨了眨眼睛:“宝姐姐……”

      宝钗冷笑:“没担当的男人才会将重压施加于女子之身,根本靠不住。”

      今世的宝钗,少见如此直白的讽刺之言。

      宝钗依旧是宝钗,从来不会将话说死,自嘲似的笑了笑,又摇头:“大概,因为我持着这般冷血无情的想法,才会一直……嫁不出去。”

      宝钗扪心自问,得知甄宝玉的死讯之后,她并无丝毫伤心之意。甚至连惋惜都微不可觉,大概是因为,她已从心里判定,痴傻到敢与郡主私奔之人,决不可托付终身。被一个赴了地府的哥哥连累到如今这地步,宝钗自认比任何人都了解什么叫族罪、什么叫牵连。

      无情者,休得想天道以情报。

      黛玉细看着宝钗一身更胜前尘的冰雪之姿,不由轻声叹着:“莫失莫忘……”

      宝钗失笑,立即打断:“那锁早就坏了,我给扔了。”什么金玉良缘,简直晦气。

      黛玉却摇了摇头,轻声接下去:“莫忘前缘,莫忘……本心。”

      情情者,执情;无情者,只执于己。

      宝钗无言,轻轻抚着黛玉的脸颊。黛玉重新埋进宝钗怀里,依旧紧紧扣着心口,她记得清晰,云涯与她最后的嘱咐是——“等他”。

      深藏忧虑,静静等待。

      ……

      第二日,林睿没能去上朝。

      镇国公还不肯退兵,而且皇帝的圣旨也发了过来,让林睿多“歇”几天。

      因此,直到午后林霁风回来,长公主府诸人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太子一意孤行,非刑杀人,连累大量官员及官眷于渡口丧命,满朝与之沾亲带故的“苦主”一齐上书,要求皇上废太子。皇帝依旧不肯,朝上一片僵持,最终太子主动认罪,并东宫统领何致请罪,这罪过,才算真正“坐实”了。

      最后,太子自请于都外玄真观出家。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92章 创|世者古得天道者无道,避世者仆承原罪者绝缘(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