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一 ...

  •   欢快的圆舞曲响起,我惊醒。心有不甘地伸手掀掉手机上的闹铃,随手拉过挤在一边的枕头,塞在颈后。
      我早已辞职,不用上班,但今天要帮伍月去拍一辑照片。
      那是辑人物专访的配图,伍月只知会我目标是位女性。伍月供职在本城最知名的财经月刊,能上其专访的并无庸手,而拍摄地点又是在寸土寸金的南京西路,想必又是个只手风云的女强人。我不由想到伍月和伊升了副主编后日趋嚣张的手势,呵呵,那丫头当年就是大班长加学生会副主席,一路气势如虹,虽然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总扮着成熟稳重,我和伍日却早已见惯她张牙舞爪的样子。
      “现在社里人手不足,而且关键是他们拍得都不如你——这次专访对我很重要,你就再帮我这个忙。你虽就要走了,如今却不过是闲着,不如给我留个念想。又不白拍,我不会跟你小气。我知道你的脾气,不叫你跑龙套,你十点半到,不必等,到了就拍,拍了就走。但你要给我用心,拍得不好仔细我揭你的皮。”
      虽然嚣张了些,一番话却也滴水不漏,恩威并重和着软硬兼施。为着眼下目无余子的伍月肯跟我说这番话,也少不得要走这一遭。

      我准时到达指定地点,伍月的同事小谢已经先到了。
      从小谢那里,我确然得知这是家拍卖行,然而这个地方却完全地不像我想像中的样子。
      我先是找到一扇紧闭的门,除了门牌号并没有任何铭牌可以确认。我只好在门外打电话给小谢。那门突然就轻悄悄地开了半边,小谢现出半个身子来招手让我进去。
      在这扇普普通通的门后,却是间极开阔的大堂,光线不知从何而来,却令整个房间明亮而柔和,这好像也没什么特别,但我心里却突生一种奇异的感觉——觉得门内与门外似是两个世界。在进门迎面处有座巨大的紫檀三扇座屏马上吸引了我的目光,这座屏仿佛是作为照壁用,中间主扇的屏心嵌着一大幅水墨牡丹图,图上有两株态势极盛的牡丹花正吐蕊盛放。这画不知是何人手笔,除了角落上的一方小小的红印并没有其它落款,但即使是我这外行人也看出画得极好,画中花光仿佛透纸而出,逼人而来,一眼望去,竟似乎眩目,让人不能注视其上。
      不知为何,就在这一眼中,我似乎看到其中一株上所盛开的牡丹花朵全为雪白,只花蕊处探出几点嫩黄,更衬得花瓣片片畅意舒展,莹透如水晶冰玉雕就;而另一株则花瓣重重叠叠尽是嫣然的淡紫,镶着淡金的边线,意态从容似迎风而含笑。但定睛细看时,却还是深深浅浅的墨色,只是那疏疏落落的笔致,却极尽地勾勒出花态的万千妍丽来。
      座屏的两个侧扇则都是平整的紫檀面板,其右是线雕的飞凤翔云图,另一扇则是素面正中有两个竖排玉色隶字:“花沐”。那字迹亦莹润似有宝光,近看竟是一片片雕琢精巧的碧玉叶子嵌成。
      小谢说“花沐”就是这拍卖行的名称。拍卖行的名字么?我的第一感觉是比较像一家花店或美容院。
      不过这与我并不相干,我只是来拍照的摄影师。

      转过屏风,前台就设在屏风后,高台后坐在一位年轻俏丽的接待小姐,小谢去和接待小姐交涉什么,我仍然打量着大堂:在依墙处是一串简约而宽大的沙发,沙发上方依次悬挂着的,仍是些水墨画卷。
      其实,大堂里的陈设并不复杂,除了那座座屏,也没有什么太特别的东西,可这个地方就是让人觉得非常的不同——或者是因为那些花?在落地长窗下阳光普照处,一字排开摆满了大盆大盆的花卉,我不能一一认识,但它们统一的特点就长得极健硕,花朵也开得霸道:你有没有见过栀子花开得像盘口大小?知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花香袭人?我算是见识着了。
      我们没在大堂久候,接待小姐很快引导我们进入一间办公室里。
      这间办公室的陈设倒是很有些古雅。宽敞的空间隔成半开放式的套间,一边的间隔是从地到天的博古架;另一边起半面粉墙,墙内比肩通嵌着两扇开光透花窗,窗棂是缠枝牡丹的图案,花枝繁复,刀笔隽美。里间是办公区域,外间则似是用于会客,右侧沿墙折向博古架摆着两对圈椅及高几,而对面的窗下是张罗汉床,床上中置炕几。
      让人惊讶的是,房间的这些家具不仅都是紫檀木,而且分明均是传世的旧物。我历来喜欢看这些老木头,不免立刻眼痒起来,向接待小姐征取了同意,便走近细细观赏。
      我一看之下,更是大为赞叹。写字台、书柜似乎都是牛毛紫檀。写字台起地四面雕夔龙纹和蝠罄双鱼,铜活旧而不蚀,錾着卷草纹和凤穿牡丹纹;看雕花是清中晚期京作的花式,但台面的面芯却不是小料所拼成——这就比较难得。而这些木质和雕工都非常美丽,让人看了真是满心欢喜;写字台后则配一把同样风格的扶手椅。书柜是一对光素的双层亮格柜,色泽深黑,包浆莹润,手摸上去如丝缎一般。以红木作为办公家具,很是常见,但眼前这间认真华贵。而且款式端方,并不觉核突,恍然好似错入旧时谁个世家的书房中一般。
      依墙的条案上,只放着一个紫檀香炉,虽然只是静静陈立,空气中却便似仍弥散着沉檀余香,让人不由得心便沉静了下来。走近拿起细看,那香炉是一整块金星紫檀抠出来的,在阳光下金线星星点点闪烁着,就仿佛是一场掠过整个深深紫蓝的夜幕的黄金流星雨,绚丽而奇妙。炉盖透雕成连叶花枝,而炉身上浮雕的仍是牡丹,花开两朵分别在炉身两侧,亦有枝叶蔓连。虽都是牡丹,两花形态却颇不相同。我把香炉转来转去,只看出花瓣繁简不同,虽觉眼熟,却也不知所以,便放下先看别样。
      条案上方的墙壁上挂着紫檀框嵌金牡丹挂屏;屋角放着一张长方花架,上边摆着一大盆花木,已过了花期,但枝叶葳蕤。如果我没认错,那应该便是真正活生生的牡丹棵了。
      唯有牡丹真国色,我却一向对这种意表富贵的植物没什么特别观感。不过,今天采访的这位女强人,看来倒是个独爱牡丹的人间富贵花呢。

      我不好意思看太久,过去和小谢一起在外间的圈椅上坐了,已经有人上了茶来。在木色深蕴的高几上,摆着两个青花缠枝牡丹鸡心杯。若不是袅袅升起的水汽和茶香,那碧绿的茶汤,盛在精致小巧的茶盏里,竟似是一泓碧玉般。
      见了这些排场,我有些担心会不会随之出现一位古装仕女,这年头可是颇为流行COSPLAY呢。不是没有先例的,上月TTCN的首席财务官就在“职女周刊”上做唐宫贵女状,又奉送媚眼如丝,明证什么叫做“财女+美女”。
      至于是否美丽?现今已是泛美女时代,呵呵,我已经学了乖,十五岁至五十岁间女性,均公平地目之为美女,以免不知什么时候便得罪了人去。也许就在这片诚心诚意之下,我拍出女性照片竟往往有些不同的神韵,被伍月称为擅于抓出女性的灵魂之美。是以被伍月青目,时不时抓差。其实拍照而已,去哪里拍出灵魂那种看不见的东西来?能拍下的,自然都是曾经的客观存在,照片只是在瞬息间留住了它们的形影。

      随即我便见着了美女。
      美女开门进来并侧身掩门。她身段高挑窈窕,着一袭天青曙灰色裤装套装,内衬一件翻领白衬衫,直发及肩,拢在耳后,耳垂上一粒小小的真珠耳钉,似有淡淡的柔光;她回身来看向我们:白皙的肤色,朗眉星目桃唇,有种说不出的明快爽秀。我在心里吹声口哨,心安,放下。
      原来真正是位美女,今天的任务,难度竟不高。

      我见了美女放下心来,美女见我却似诧异,她略一犹豫,便向我问道:“可是星槎客?”
      “星槎客”是我的网名,在一帮驴友中,许多但知有星槎客,而不知有洛遇宁。但这美女明明并不相识。
      当然我也有照片贴在坛子里,也许她见过记得,呵呵,难道我居然如此有名了吗?
      “是我,请问我们见过?”我问,仍有点飘然。
      美女似有不悦,清亮如寒星的双眸轻轻瞪我一下,看向我的同伴小谢。
      “我是申城财经的记者谢媛,请问您是玉董吗?”小谢忙微笑问道。
      “方季玉,花沐拍卖行财务总监,玉董遇事要晚些到,嘱我向你们表示她的歉意。如果方便的话,还请略等她十几分钟,她已经在路上,很快就会到来。”
      当这双星目再次落在我脸上时,我的记忆突然被唤醒——是的,正是这双眼睛。我并没有忘记这双眼睛,只是环境差得太多,我完全没有把这两个天差地远的人联系起来。

      ******************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