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十七章 地位 ...


  •   汉本初元年,年仅九岁的天子刘缵被毒杀,谥号孝质皇帝。

      时年十五岁的蠡吾侯刘志,将被权臣梁冀持节迎立继位,即为日后的孝桓皇帝。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一切都会照此发展。

      只不过,刘彊的到来,让原本按照历史发展的大汉帝位传承,走向了新的方向。

      本初元年三月,新春的气息还没有消散,就有一个重磅消息出现在大汉地界上。

      光武皇帝长子,如今宗室中地位最尊之人,东海王刘彊,从新汉回来了!

      这个消息,从乌伤国、东冶国、广陵国、东海国传起,一路传到都城雒阳来。

      这四个藩国都是东海王的后裔,继承了乃祖不好在国内长住的习惯,少见在位的藩王有安安分分待在国内的时候。

      宫城之中的天子刘缵和临朝称制的梁太后都收到了这个消息。

      而他们,对同一个消息做出了不同反应。

      对年幼的天子来说,东海王归国,将往雒阳朝觐,是一个好机会。

      梁太后与其兄把持朝政,将朝堂弄得乌烟瘴气,先帝早殇后,天子自己能被迎立,也是因为梁氏兄妹看他年少好控制。

      即使天子自己的父亲渤海王刘鸿还在封地之中好端端地活着,天子在宗藩里,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人。

      帝系更迭转移,与他同辈的汉室宗亲,都是竞争者。

      与掌权的外戚相比,大汉的宗室藩王并没有多大能力。

      而在所有人里,东海王刘彊,是唯一的例外。

      他的地位太特殊了。

      光武皇帝长子,宗室长者,包括刘缵自己,这位东海王已经经历了九代天子。

      论辈分,再没有人比东海王刘彊高,即使是显宗孝明皇帝在位,也要对这位曾经的太子长兄极尽优容,更不用说他们这些隔了数代的后辈了。

      纵然东海王什么武备力量都没有,但是只要他出现在雒阳宫城中,就是无形的震慑。

      即便是梁太后,也无法随性行事,更不用说权力实际上来源于太后的跋扈外戚梁冀了。

      更不用说,东海王的子嗣众多,东海系的诸侯王一直在积极地向海外开拓。

      历代天子施政时,若有大灾导致的流民,海外的东海系诸王都愿意伸出援手,并且给出了优渥的条件交换流民前去海外开荒。

      即使开发了数代人,但是海外的土地依然太多、太空旷,需要大量的人口。

      而中原之地的人丁滋生,生活难以为继的人,因为海外的存在,生活总有一个盼头。

      海外招募人手并不是强行征召,即使是东海系的藩国之内,招募人手也会提前和雒阳打过招呼。

      雒阳天子也愿意给他们这个面子,追根究底,还是看在东海王刘彊的面子上。

      天子刘缵敢保证,若是东海王在雒阳皇宫中出了什么事,东海系的诸侯王一定会群起而动,天下定会生乱。

      就连朝中大臣与其他宗室亲藩,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即便是天子本人,一旦无名无分地对这样一位有德老人、宗室长者出手,都有被废黜的风险——刘缵本人是宗亲入继,若真的肆无忌惮,前汉时期的废帝海昏侯刘贺,就是他的前车之鉴——何况是权柄实质上来源于天子的外戚呢?

      所以,从东海王刘彊归国的消息开始传播,雒阳就做好了迎接这位宗室长者的准备。

      刘彊上次来雒阳,还是安帝延光四年的时候。

      那一年安帝驾崩,独子刘保在前一年就被废去太子之位,贬为济阴王,是以太后阎氏择取北乡侯刘懿为帝。

      新鲜出炉的娃娃皇帝刘懿也没能健康地成长起来,三月继位,十月夭折。

      按照刘彊“亲眼”见过的历史进程,之后的剧情就是太后阎氏想要再度从诸侯王子中选择合适人选,另立新君。拥护济阴王刘保的一批太监发动宫变,斩杀政敌,迎立刘保继位。

      怎么说呢,非常的具有东汉后期政治特色,符合后人对东汉的刻板印象。

      刘彊对帝系的皇位更迭不感兴趣,但是乱糟糟的皇位交替让他颇觉无语。

      这天下好歹是父皇的天下,能让它安稳点,当然还是安稳点好。

      所以上次过了百岁大寿,怕自己余寿不多、要葬在国外的刘彊,对自己归国后所见的乱象发表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意见。

      刘保好歹是安帝独子,接受过稳定的皇太子教育,政治素养是足够的,皇太后想选择的其他人选,还不知道什么成色呢。

      总之,刘保最后顺利地继承了帝位,而宫廷斗争的烈度也控制在了一定范围内。

      谁承想,过了十几年,刘彊还好好地活着,刘保已经升级成了孝顺皇帝,和他的独子冲帝刘炳一起撒手人寰了。

      而且,如果不是刘彊选择的时候凑巧,时间还没到本初元年的年中,他怕是还能赶上现任天子刘缵被权臣毒杀的大戏。

      正如后世史书所言,“陵折在运,天绪三终”,两年之内帝位三次更替,这大汉朝怕是要完了。

      尤其是后继之君桓帝,可不是个明君,大汉实际上的权宦干政、国祚倾颓,就是他开的头。

      要知道,就连历史上,汉顺帝刘保被太监们政变拥立为帝,一口气连封十九侯,也没让宦官的权势超过控制。

      在汉桓帝之前,宦官干政都还可控,而桓帝开始,宦官权柄的急剧增加。

      诚然,桓帝自身的权柄也得到了加强,大幅加强宦官权势,打压外戚与士人,但是这一切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不过,这些事,应当不会再发生了。

      刘彊的存在让大汉多出了许多可以放心交流的海外之地,国家之中的土地还足以耕种,滋生的人丁都有另一条稳定的出路。

      天灾对大汉的影响已经受到了干涉,那么只要解决朝堂上的问题,大汉还能再延续许多年。

      蝴蝶效应之下,最起码,五胡乱华的惨案是不会再发生了。

      刘彊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

      保住天子刘缵的小命。至于跋扈的梁氏外戚,就交给天子自己去收拾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