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参政 ...
-
天保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皇帝突然下诏命长广王世子高纬陪同皇太子高殷入朝参政。
同日,高纬被提前接回宫中。
※※※
高纬在宫人的服侍下,身上患上了宽大的绛紫袍衫,腰间系上了黄缎腰带,配饰也换成了一方瑜玉,最后又为她戴上轻巧的乌纱束发冠。
一番细致打扮,倒也让高纬看起来长大了一些。
“仁纲,可好了?”一身浅青色衮服的高殷走了进来。
“好了。”高纬有气无力地回道。
“那快走吧,銮辂在外面等着呢!”比起高纬的波澜不惊,高殷倒是显得格外紧张。
坐在太子銮辂上,高殷紧张而又仔细地交代着:“仁纲,你别怕,朝堂上虽然人多,但我们一般来说并不需要插话参与,你只要乖乖听着以及跟着我做就可以了。”
“恩。”高纬用手擎着晕晕欲睡的脑袋,心不在焉地回应着,这副样子令高殷好不容易稳定的心又吊了起来。
銮辂行至光华门外,便按例停了下来,随后高殷带着高纬一起步入光华门,向昭阳殿走去。
※※※
昭阳殿,含光殿
身穿正青色帝王衮服的高洋端坐于御座之上,高殷与高纬则坐于御座下首。
众臣行礼后,御座前方的一名内侍习以为常地喊道:“有事出班起奏,无事退朝。”
尚书左仆射杨愔举笏出班,说道:“禀陛下,陛下之前颁布的两份诏书,现皆已在我大齐境内实行,效果也如预期一般稳定良好。尤其是毁寺返俗的诏书下达之后,不到两月的时间,朝廷便收回了上万亩良田,这些良田现已皆划为官田,与此同时那些还俗的僧尼也让大齐多了十数万乃至数十万的劳力。”
杨愔顿了顿,话锋一转:“不过,这其中有上百名僧人异常顽固,一直不肯化身为民,臣等实在是无计可施了。”
高洋听罢,沉思了一下,却陡然向高纬问道:“仁纲,你认为该如何处置?”
高纬满脸天真地笑道:“既然这些僧人如此痴心佛理,一心想为佛祖普度众生,何不让他们去西魏与陈国传播佛法呢?想来在他们看来,两国与大齐应该并无多大区别。”
她说此话时,神情极其单纯平淡,似是就是儿童之言,但其他人却是心中一震。
毕竟这记既解决了麻烦,又利用这些僧人给两国增添了耗损国力的后患的一石二鸟之计,心不狠之人根本不会说出来。
高洋复杂地看了高纬一眼,转头对杨愔吩咐道:“左仆射,这事就交给你去办吧。”“遵旨。”
“还有什么事吗?”中书令高隆之出班禀奏:“陛下,近来有侍御史检举:通州刺史刘继成在通州滥用职权,增税圈地,并残杀多名百姓,已使通州民不聊生。”
“又是这些士族子弟!朕屡次放过他们,他们却变本加厉!立即派遣使者前往通州,捉拿刘继成,按律处置,不可姑息!”高洋恨恨道。
“遵旨,那通州刺史的人选可还由吏部来安排?”“不用了,吏部推荐的官吏人选一向以士族子弟为先,再由吏部安排继任刺史,只怕会让百姓觉得有失公允。朕听说通州主簿崔康德才皆不错,还是个有目共睹的循吏,就由他来继任刺史吧。”“遵旨。”
高洋沉吟,又道:“不过州郡中靠着门阀士族身份获利的士族子弟实在是太多了,真正有能力的却没几个,长此以往,大齐危矣,针对此事,众卿可有良策?”
见众人纷纷摇头,高洋看向高殷与高纬:“正道,仁纲你们可有办法?”高殷摇头:“儿臣愚钝,想不出办法。”
高洋刚想叹气,便听高纬似是随口的一句话:“天下除了士族,不是还有寒门吗?”
高洋一愣,旋即微笑道:“是啊,天下还有寒门子弟。”
此言一出,满殿霎时肃然无声,暗道:陛下的胆大当真是一分都未改变,居然起了倚重寒门子弟的念头。
自两晋起,历朝历代早已生成不成文的规定:朝廷重臣多由士族子弟担任,低微小官多为寒门子弟。
这样一来,既可以使朝局稳固,也可以使皇帝的皇位坐得稳当。
然而朝廷这种妥协也造成了一个巨大害处:众多无才无德的世家子弟长期霸占着朝廷中的重要官职,使寒门出身的真正的人才怀才不遇,也令朝廷弊端也越积越多。
尽管朝廷中的明眼人对于这种趋势,但由于出身的限制以及对自己家族的考虑,致使他们都不敢提出大规模启用寒士这一办法。
如今高洋猛然间说破此事,又岂能不让他们震惊又焦虑。
高洋将朝臣的反应全部收入眼底,但他还是故意问高殷:“太子觉得,若是启用寒士,会有何益处?”
高殷怔然了一下,正欲开口,却听到高纬的两声轻咳,他顿时福灵心至,正色道:“儿臣认为至少会有三大益处。”“说来听听。”
“一者,寒门子弟中既有才德又有能力者不在少数,若是弃之不用,委实可惜;二者大齐大规模启用寒士,也可让百姓看到大齐与之前诸朝皆不同,不论士庶,一视同仁,可进一步获取民心;”
高殷顿了顿,抬起眼睑:“三者,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只要给这些寒门子弟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他们就会比寻常士族对皇帝更加忠心,对于巩固帝位来说,有利无害。”
高洋欣慰点头,随后看向皆是寒门出身的高隆之与高德政:“此事就交由中书令与侍中处理安排,朕给你们半年时间筛选可用的寒门子弟,到时朕将在含光殿中亲自测试他们!”“臣等遵旨。”
“行了,退朝吧。”高洋说罢起身,其余人立刻行礼恭送。
然而高洋在走了几步后,蓦地转头看向两个孩子:“仁纲与朕来,皇伯父有事要与你说。正道,你先回东宫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