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暗潮汹涌 ...


  •   “贤弟说的甚是。若无努力用功,怎么可能于日后大富大贵?”回到大安观正殿的路上,风盛扬出言,笑容中略带几分赧然。“不瞒贤弟,愚兄方才听得灵华真人说我日后位极人臣,确实略生自得之心。”
      “七情六欲不过人之常态,闻好事而喜,闻坏事而愁,风兄行为并无不妥。”姬瑄脸上泛出笑容。“倒是我,要谢谢风兄为我担忧之情。”
      风盛扬摇头失笑道:“此时此刻,愚兄只不过是空口白问一句,贤弟何须相谢?”
      “我相信风兄为人。”姬瑄眉目隐隐含笑,却又略带几分慧黠之意。

      风盛扬一怔,明白姬瑄话中“陷阱”,却笑道:“是,我若是日后能出将入相,必当护着贤弟。”
      姬瑄本是玩笑,却不想风盛扬真的这么说了,而且双目灼灼有神,清澄若波,直视着自己,竟是认真地在许诺。
      他心中徒然生出感念之意,想说什么,却又不知如何化作具体言语,只有一笑,随即慢慢侧下脸来,耳根微微泛晕。
      身侧传来风盛扬的呼吸声,轻浅而悠长。

      两人默默走回正殿,明仪子先为灵华真人的心血来潮表示歉意,又急忙招待他们去用斋饭。
      饭毕,明仪子又亲自带姬风二人前去后院赏枫。
      枫叶树冠浓密,色彩明艳,红彤如火,远远看去直如赤色云霞一般,十分璀璨绚丽。又因是正午,红枫映着点点金色阳光,更是耀眼爭光,令人目眩。
      姬瑄不禁为之惊叹。
      在石亭里坐下,明仪子命道童上茶。

      “几日未见,道长似有些清减了。”风盛扬浅饮一口茶后道,神色颇为关切。
      明仪子微叹道:“宫中贵人有小恙,贫道奉旨祈福七日,昨日才得空闲。”
      风盛扬未语,明仪子叹了口气,又道:“这次倒并非中宫,却是更为重要的皇嗣。”顿了顿,忍不住露出一丝愁容,“只是皇嗣平安与否多在医师,又如何能全凭祈福扭转乾坤?”
      风盛扬不欲议论皇帝家事,默然不答。
      姬瑄听得倒是心中一讶:没想到萧莳才十六岁,就要当父亲了,虽然看来是没当成。
      明仪子也似恢复常态,道:“贫道一时失态,让二位见笑了。”
      “道长无须如此见外。”风盛扬微笑道。

      “商闻之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天道冥冥,深远莫测。贫道一个表侄近日从景州投奔到此,据说景州那边情况不是很好,天时干旱不说,物价也频频上涨,百姓颇受流离之苦。”明仪子喟叹,眉间颇见忧色。
      “物价上涨……”风盛扬若有所思,“景王不曾干涉?”
      明仪子摇首。“景王似乎称病闲居多时,不问外事。”
      风盛扬凝思未语,明仪子转了话题道:“贫道今早卜卦,未来一年之内……国家似有兴干戈之迹象。”
      风盛扬神色一动,连姬瑄也是微露异色。

      “莫非是外族侵犯边疆?”风盛扬问道。
      “卦象所示,兵戈应从西北而起。”
      “西北……岂非正是景、雍二州……”风盛扬微微皱眉。
      姬瑄想起他大哥苏清泽正是雍州牧,不免也心思一动。
      明仪子却又道:“贫道素知风公子志向为捐躯从戎,护国佑民,唯有赠风公子一句古人之言:‘凡事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
      “多谢道长良言。”

      ……申时,姬瑄与风盛扬一同离开大安观,策马回到安阳城后,才分手道别,约好日后再聚。
      姬瑄回到自己的院落,却发现管家苏福宁早已在内等候多时。
      姬瑄一愕,见苏福宁身旁站着一男三女,其中男人不过青年模样,面容平凡,眼神却似冽冰一般锋锐;而女人则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妪,两名三十多岁的清秀女子。
      苏福宁见到姬瑄,似乎隐隐松了口气,行礼并介绍道:“三公子,这位是长公主的乳母杨夫人与其子杨九,这二位是长公主生前的侍婢紫电、青霜。”
      杨九?姬瑄心念一动,见青年身上隐隐似有与尚华相若的气势,愈发怀疑他是护龙卫之一的原玖。

      那杨氏夫人早已率领其他三人下拜道:“老身见过小主人。”
      姬瑄本性敬老爱幼,忙上前扶道:“夫人请起,今后不必如此多礼。”
      杨氏起身,擦拭着眼角道:“四年未见,小主人竟已长成如此风华,长公主若泉下有知,想必亦十分欣慰。”
      姬瑄露出伤感之色,轻轻道:“我也希望今后能有所作为,不让母亲蒙羞。”
      杨氏破涕为笑道:“小主人聪慧敏达,又蒙先帝教诲,来日必为一方贤臣,名扬天下。”
      姬瑄纵使脸皮再厚,也觉不好意思道:“夫人过誉了。”

      苏福宁见状,知趣地告辞退下。
      姬瑄见杨氏毕竟上了年纪,容态颇见劳顿疲色,又安慰问候了几句,便让绿玫带她去好生歇息。
      杨氏一走,姬瑄打发其余人出屋,只留下杨九与紫电青霜三人。
      姬瑄还未及说话,杨九便跪下拜道:“属下原玖见过公子。已奉公子之命,将长公主乳母及侍婢二人带来侍奉公子。因途中杨夫人生了场病,调理颇费一段时日,故而耽搁至今才到。”

      姬瑄当时吩咐尚华那么做,半为随意一提半为转移视线,见这么久了尚华也不来复命,还以为昭定公主的旧人都找不到了,未料原玖他们确实用心办事了。
      只是……姬瑄微有沉吟。本来他也不太指望这事,但是连五六十岁的乳母都找来了,未免也……
      原玖仿佛看出他心中所想,低声道:“杨夫人曾受先帝封为义顺夫人,对公主旧事所知最多,而紫电青霜虽为公主闺中侍婢,却精通武艺。”

      姬瑄一愕,心想这至尊兄妹俩不愧为同胞手足,一个弄出护龙卫来,一个就让侍婢学武。
      他微微吁了口气,道:“我如今在侯府安泰无虑,也用不上这么多护卫……”
      姬瑄现在有些后悔了,觉得自己一时心血来潮,未免太兴师动众了些。当时他只觉得不安,所以想尽力掌握手中一切资源,可如今身体日渐康复,在苏府又安然无事,许多心思也淡了。
      说实话,如果真的是苏太后或者萧莳下毒害了他,他即使能查明真相,也无法将对方怎么样,反而却或许更加置身险恶。

      原玖只低眉道:“杨夫人视长公主如亲女,紫电、青霜对长公主忠心不渝,今后必以公子为主,绝不敢对公子有任何妨碍。属下亦会以杨九之名留下,万万不敢再让公子有失。”
      算了,反正苏府里养得起人,就算不行,他自己也有私房。姬瑄无奈心想。

      当夜,尚华毫不意外地再度现身于姬瑄卧室之中。虽有尘霜之容,却双眸炯炯精神奕奕,依旧如宝剑藏锋。
      姬瑄叹道:“杨夫人年事已高,却特地为我远道来至安阳,还受疾病之苦,予心实在不安。”
      尚华低声禀报:“属下本也不想让杨夫人奔波劳顿,只是杨夫人执意要来侍奉公子,属下也不好阻拦。何况杨夫人带来一个极为重要的消息……关于牵魂。”
      姬瑄微微一怔:“什么消息?”

      尚华脸上隐隐露出一丝古怪之色:“传说中南疆秘毒有三,其中两样正是牵魂、噬骨。昔日长公主曾中噬骨之毒,先帝费尽心思,最终寻得源自南疆秘毒,又极尽人力获得牵魂、噬骨的配方解药,自此将配方秘藏,唯先帝与长公主二人知晓。黄雀司中并无牵魂的配方,若非杨夫人告知,属下还不知此毒先帝与长公主早已见识过。”
      姬瑄也不禁皱起眉来:“你确定……宫里除了先帝与母亲,不会有其他人知道牵魂的方子?”

      “先帝行事向来慎密,又博闻强记,许多事情不必付与只字片纸。如果连属下与原玖都不知道,黄雀司中亦无资料,那么应当不会有第三人知晓。”尚华顿了顿,续道,“先帝临终前,唯公子在侧。若真有遗物,也只会唯有公子知道。”
      姬瑄微垂下目光,心道:萧隽跟萧柔嬛都不是会害死苏清若的人。这么看来,这事竟已成了疑案。
      尚华又言:“属下去逼问了芨芷,芨芷才肯告诉属下,他虽不知牵魂的解药,但昔日先帝曾拿噬骨的解药询问过他,言及三大秘毒同出一源,所以他才敢参照噬骨的解药,为公子配以处方。”

      姬瑄心道:算了,反正他现在大概……可以排除苏太后跟萧莳是凶手了吧?虽然真相仍是未明,不过暂且可以松一口气了。
      姬瑄这么想着,轻轻一叹道:“此事辛苦你了。”
      尚华却道:“属下未能查明真相,并不敢居功。”
      姬瑄凝目看着尚华,嘴角绽出一朵笑容,刹那光华不可逼视:“有你们在,纵使那害我之人想要再次出手,想必也可以兵来将敌,水来土堰。我不怕。”
      尚华目光似乎一震,旋即低头拜道:“属下一定誓死保护公子!”

      文靖侯府突然添了几个大活人,又是昭定公主的旧人,纵使侯府不缺几张口吃饭,但苏煦不可能不过问。
      次日上午苏煦下朝归来,姬瑄毫不意外地被苏煦叫去荣靖堂一见。
      姬瑄走进正屋,见杨氏等四人已在里面,苏煦仍是端坐于紫檀雕花榻上,神色淡漠冷峻,正问杨氏:“听说夫人已回原籍安养,不知为何突然来到安阳?”
      杨氏神色自如地回道:“老身听闻先帝驾崩,小主人回侯府居住,念及长公主唯此一脉,心中牵挂不已,又闻小主人近来生了一场大病,更是寝食难安,特来侯府服侍小主人。”

      “夫人曾受先帝诰命,本侯如何敢以下人待之?”苏煦缓缓道。“公主名下华英苑尚在,保持如昔,夫人如不嫌弃,可为居家。”
      “甚好,原来华英苑尚在,老身与小主人择日便搬去居住。”杨氏淡淡笑道。
      “华英苑不过别院,偶尔闲居未尝不可。若儿既是本侯世子,不应离开侯府。”
      “华英苑位处温泉之畔,有益将养身体。老身一定倾尽全力照顾好小主人,让小主人不再受疾病烦扰。”杨氏话中暗藏机锋。

      苏煦不再说话,只看了姬瑄一眼,意思是让他决定。
      姬瑄心里并不想跟苏煦太过疏远,纵使苏煦待他冷淡疏离,但他现在是仰仗苏煦为生。他出言劝道:“夫人,我也想与父亲多多亲近,住在这里并无不妥。何况我现在身体已无大碍,夫人不必担心。”
      杨氏垂首道:“既然如此,小主人住在哪里,老身便随之住在哪里。”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暗潮汹涌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