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01 ...
-
这是一条阴暗的小巷,泥泞、污浊、破旧,巷子的尽头是一栋不辨年代的破筒子楼。这里即将拆迁,但任然住着人,也是这附近唯一的住户。
刘仰踩着鞋底脱胶的棉鞋,扛着这一个星期的口粮,一步一顿地爬上顶楼。他太瘦了,瘦到只剩一把骨头,即使是十来斤重的负重,看上去也令他摇摇欲坠。爬到二楼时,刘仰停下来狠狠咳嗽了一阵,他面色枯黄,双唇发紫,一脸的病态,左边耳朵上挂着口罩。
隆冬的风从墙缝里钻过,楼道里和室外并没有什么不同,还是一样的冷。
刘仰回到了自己的家,老旧的户型结构甚至没有厕所,客厅与饭厅在一处,厨房旁就是窄小的卧室。这个家可谓是家徒四壁,除了卧室里的木架子床,甚至连一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冬季的天黑的快,但是这一片居民区因为确定不日拆迁,已经断电断水了。刘仰没有休息,撑着虚弱又疲惫的身体去向厨房,他要在天真正黑下来之前,个自己做一顿晚饭。
扭开灌装煤气的阀门,刘仰开小火给自己煮了一碗挂面,清汤寡水,只在面汤上飘着几片绿菜叶。一碗面下肚,天已经黑地只剩西边一点点光亮了。刘仰点亮了黏在用作桌板的三合板上的蜡烛。小半截蜡烛的光芒驱散了一小块黑暗。
刘仰举着蜡烛,在蓄水的大桶里舀了点水,洗了自己煮面吃面一起用的小锅。从老式热水瓶里倒出中午烧的,如今还有点温度的热水擦了擦身。没有电视没有电脑,连手机都是直板诺基亚,缺少娱乐的刘仰在不到8点的冬夜里,吹灭了蜡烛早早地上床睡觉。
冰凉僵硬的被窝并不会给刘仰多少舒适,漆黑的卧室里传出刘仰撕心裂肺的咳嗽声,等咳嗽声渐歇,刘仰已经进入了不太踏实的睡眠中。
第二天一大早,刘仰在城市都还没苏醒时,像环卫工人一样早早的开始了工作。刘仰的工作是拾荒,一个上午,走遍整个城区,他没有钱回收废品,只能花上时间精力,像碰运气一般寻找任何可以被回收的垃圾。一个易拉罐,一块废纸壳,都是刘仰这一天的珍宝。
将一个上午的劳动成果带回家,将早饭和中饭混做一餐下肚,去五百米外的公共厕所打回来一天要用的水,刘仰尽量将自己收拾干净一点,戴上厚厚的口罩,去做他下午的兼职。尘土飞扬的工地上,刘仰找到管理自己的小头目报道,开始了下午的板砖工作。
刘仰很珍惜这份工作,因为工地上的包工头人很好,同意让他每天只干半天,并且工资日结,虽然从一点一直干到下午六点才二十五块钱,但这是他唯一能稳定的收入。刘仰干的很卖力。
这天刘仰照旧6点结束工作,找小头目结算工资。看起来二十出头,皮肤黝黑,体格精瘦的小头目掏出准备好的二十五块钱,塞给了累得一身是汗的刘仰,他却并没有像前几天那样开令刘仰难堪的玩笑,只是很不耐烦地通知了刘仰一个噩耗。
“你明天不用来了。”
刘仰惊讶地瞪大眼睛:“为,为什么?”他每一个字都说的艰涩。刘仰是个沉默内向的人,日子过得如此凄惨,自然也没有朋友,缺少于外界交流的必要,他甚至连话也很少说。
“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快走吧,你的工作今天已经结束了!”小头目像驱赶蚊虫一样驱赶刘仰。
刘仰不可能想失去这份能带来稳定收入的工作,他生压下与人交流的紧张,费力地问:“我,我要知道为什么,我不能失去这份工作。搬砖,砌墙,什么,都可以让我做,我,我会去做!”
“我说你这人怎么说不听呢?说了不能让你继续来工地就是不能!别逼我动手赶你!”小头目也烦了,神色凶煞了起来。
被人恶意地瞪视,刘仰控制不住哆嗦了起来,他受不了这个,但要他放弃,不可能。刘仰颤惊地向前一步:“为什么,我不能做?”
“你明明有病,当我们不知道?结核是好玩的吗?你知道你这个结核病人给我们工程招了多少麻烦吗?工头他是心好,才愿意在计划外招你做事。可你看看你这身板,你即使是搬砖也搬不了几块!整个工地多你不多,少你不少。我们还担心你把柄给传染了!
“上面已经明确说明要彻查工程项目,今天我把你开了,你还不知感谢,赶明要是检查的人把你揪出来了,别说工钱,不让你赔还是轻的!快走快走,钱已经给你了,有病治病,我们已经仁至义尽了!”
刘仰被小头目赶走了,他手紧紧攥着皱巴巴的二十五元钱。他并没有时间哀叹丢了工作,如何找到下一个增加收入的工作。
踩着夜色回家,刘仰的咳嗽声响彻整个黑暗的小巷。他有肺结核病,虽然经过治疗,但并没有彻底治愈,因为自己没钱。他连着自己的日常生活都不能保证,还怎么支付每月高昂的药物费用,刘仰甚至连个医疗保险都没有。
他就是城市里的一抹游魂,除了一张证明自己居民身份的身份证,他与这个社会几乎没有牵绊。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没有工作,甚至连社会福利体系都将他拒之门外。刘仰依靠着微薄的收入,像这处待拆迁居民区一样,在日复一日的煎熬中苟延残喘。
刘仰爬上楼,打开了自家的门,什么异常都没有发现的他突然听见了一声响指,家中几月未曾亮起的灯应声而亮,在明亮的光线下,刘仰用一副惊吓过度的表情看着房中莫名出现的男人。
那个西装笔挺,高大挺拔的男人用他天生的冷脸面对着刘仰,他俯视着他,两片薄薄的嘴唇间流淌出冷冰冰的话语:“刘仰,你将于三日后的此刻死亡,在下特地前来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