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谜情 ...

  •   一瞬间,仿佛所有的事情都被洞彻,却又隔了一层窗纸,模模糊糊,看不真切。索樱轩与沈家的相似,承景渊无意中的话语,无萧开扇庄的计划,一切似乎都串联了起来。就是因为面前这张与母亲极其相象的脸。
      记忆中纤巧柔美的侧影渐渐同眼前冷笑着的面容相互重叠。这种陌生却又熟悉的感觉,一如多年前那个女子怀抱婴孩时的温柔呵护。
      徽仪无法置信地望着冯太后。固执抓紧纱帘的手,如同秋雨中的残缺花瓣,瑟瑟发抖。
      “我和她很像,是不是?”冯太后妩媚一笑。往昔妖娆的笑容此刻看来,却是如此地令人不寒而栗。她又幽幽叹了一口气道:“甚至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额上冷汗涔涔而下,徽仪勉强道:“您是太后,不是么?”明明是对太后说,而她却感觉,这更像是在说服自己。在这里,她们似乎都已经迷失了自我。
      冯太后微微一怔,又立刻掩唇一笑:“是了,本宫都忘了呢。”她的眼神凄迷,衬得笑容更加惨淡。
      “太后认识先母么?”徽仪低低喃喃。
      冯太后似是有些疲惫,自语道:“是啊,那么多年,也不过就是认识罢了。”
      徽仪向后退了几步,微妙的气氛在空气中氤氲。房中两人各怀心事,一时都默然无语。
      忽然门外有了轻轻的叩门声,良久无人应答,便听得映辰略带沙哑的声音道:“娘娘,青王来了。”
      这消息似乎有种神奇的力量,令已经凝结的空气陡然一松。徽仪极轻地抒了一口气,宛然做了噩梦才苏醒的孩子,双手已没有方才抖得那般厉害了。
      “青王?”冯太后思索了片刻,冷笑道,“这么快就来了?本宫真想知道他堂堂王爷,却迫不及待地送一个女人进宫,究竟是要做什么。”
      她猛得站起身,长长的裙摆墉懒地散在地上,凌乱却自有一番优雅。冯太后漠然笑了笑,意味深长的目光从徽仪身上一扫而过。
      徽仪倏然低下头,便看见了一双玲珑的绣鞋从她身边走过,撩起一阵腻滑的香气。
      房门被打开了,温煦的霞光透进来。徽仪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冯太后的声音此时显得遥远而飘渺:“王爷也来给本宫请安么?真是难得,只是这个安恐怕是受不起了。”
      “母后说笑了。儿臣多日未来给母后请安,还请母后恕罪。”
      “还是免了吧。”冯太后冷然道,“如此,王爷还有事么?”
      “皇兄已在正厅候了许久,母后应当是知晓的。帝王乃真龙天子,失礼不得。母后您说是么?”青王依旧是那么冷静从容。此刻徽仪听来却是无比地宁静与安心。也许无论发生什么事,他都是不会变的吧?她突然有了一种想要落泪的冲动。
      也许是被青王语气中夹杂的压力所迫,冯太后婉转笑道:“也罢,皇帝还在正厅,这可怠慢不得。不过本宫的客人可还未走,那就劳烦王爷相送吧。”
      “儿臣谨遵母后旨意。”
      门外的脚步声去得远了,徽仪却仿佛被抽空了力气一般,脚下一软,跌坐在地上。不知过了多久,一只坚定的手握住了她有些冰凉的柔荑,一丝丝温暖顺着那只手传到她的身上,她的心似也有了温度。
      承光延微微弯下腰来,柔声问道:“没事吗?”徽仪眼眶蓦地一红。承光延用双手托起她温婉苍白的脸,动作温柔得令他自己亦不敢相信,仿佛手中是稀世的珍宝,一用力就会化为齑粉。
      手心的温度覆盖在面颊上,久别的熟悉之感萦绕在她心间。徽仪陡然间落下泪来,晶莹的泪珠无声地润湿了承光延的手,如同黑夜里璀璨的明珠,在一刹那闪现出极至的美丽。哭泣着的她娇柔而不做作,似是纤弱的藤蔓找到了可以依靠的墙围,欣喜而又有些惊慌。忽然之间,所有的委屈与不甘倾泻而出,化作点点清泪,悄然滑落。

      青琉宫外,树影婆娑。落日的余晖斜斜地洒下来,整个宫殿都染上了淡淡一层金色。
      脸上的泪已风干,只留下若隐若现的泪痕,徽仪的面容却是异常平静。承光延牵着她的手不曾放开,即便是看到采蘩、映辰一闪而逝的惊讶之情,他也不过是淡然一笑。
      约莫行了小半个时辰便到了谧萝书阁。一进书阁便发现慕弦竟早已出阁,徽仪稍感奇怪,却又琢磨不透,只得作罢。她轻轻从承光延手中将手抽出,缓缓一笑:“劳烦王爷了。”
      “你一定要用这种语气和我说话么?”
      徽仪微微一怔,却无从说起。承光延不置可否地扬了扬眉,便递来一张细薄的宣纸,道:“沈徽缕给你的。”
      徽仪又惊又喜,伸手接过。纸上只书写了两个字:保重。畅快淋漓的字迹令她心头一宽,温情如同那浓墨跃然纸上。她用手轻轻摩挲着,小缕的和煦的微笑仿佛就在她的面前。她不禁微笑起来,发自内心的笑容瞬间让万丈的霞光也黯然失色,如同天空中最绚烂的烟火,明丽动人。
      眼中渐渐释然,承光延骤然大笑道:“方才还见你哭得愁云惨雾,这会儿却笑如春风。难怪要说女子易变了。”
      徽仪抬头望着他的笑容失神,明亮如太阳的光辉,仿佛照亮了生命中的一切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在这一刻,她宁可就这么仰望,忘却过去的国仇家恨,放弃所有的名利和权势。可是他有他的抱负,她也有她的骄傲。不同地位的两个人如何在一起?
      她的眼神开始渐渐变得迷茫,如同找不到方向的小鹿,茫然而不知所措。
      “怎么了?”承光延微微皱眉,徽仪方才的失神让他觉得有种莫名的疏离。
      徽仪回过神来,抿嘴一笑:“王爷方才的笑若是让慕弦看了,定要吓坏的。徽仪可没见过这么好看的笑。”话一出口,她亦心惊,方才忆起小缕,语气竟无意地放松起来,她轻咬嘴唇,略低下头。
      承光延怔怔地望着她,目光中夹杂了几分诧异。忽得想起什么,抿紧了嘴,手上一松,手中的折扇顺势掉落在地上。徽仪倏然一惊,忙弯下腰拾起。扇面已显露出来,美人如玉,词曲如新,正是当初在扇庄时,承光延作画,徽仪题词的那幅画像。
      承光延从她手中接过,笑言:“慕弦不在,却是我让你给吓着了。”
      徽仪妙目圆睁,心中错愕,半晌才浅笑道:“没想到王爷也会开玩笑。”盈盈的笑声若风过耳。
      承光延复又低头看了看手中折扇,唇边逸出一丝充满温煦的笑容,一如当日扇庄中朦胧温暖的阳光。
      徽仪含笑而立,所有的不快仿佛都一扫而空。
      承光延抬手用折扇敲了敲她的额头,笑道:“要不是皇兄挡着,你我都不可能这么快出来,我可要去道谢了。你来么?”
      徽仪摇了摇头:“只怕皇上还在青琉宫,还是不去的好。下次见了,徽仪再谢恩也不迟。”她猛然想起今晚亥时三刻与承景渊的约定,今日慕弦不在,她仍需在书阁守两个时辰.她匆匆抬头看了看天色,急问道:“王爷可知如今的时辰?”
      承光延略一思索,道:“我进宫时大约申时。”
      从申时到亥时三刻还有将近三个时辰,徽仪不由松了口气。她微笑道:“王爷不是要去见皇上么?徽仪今日可要值夜呢。”
      承光延点点头,转身走了几步,又道:“小心慕弦。”
      徽仪心头涌起一阵暖意,却又转瞬即逝。她黯然叹息:若你不是青王,我不是沈徽仪,一切也许都会不一样,我们都不会被命运所束缚。在深宫中人人为求自保,朝不虑夕,又何来爱情呢?
      她默默转身进了书阁。阁外春风拂过,太阳已落下,湮没在了云层中,仿佛最终仍失了属于自己的光辉。人心善变,却远比自然要复杂太多。
      书阁里,紫檀木桌上平摊着一本旧书。徽仪随手拿起,正是下午自己翻阅的那篇诗经,书正翻到扉页,页边却露出一角淡黄色的纸片。她犹豫半晌,终是抽了出来。
      纸上只有半幅画像,只看得到女子白色的裙摆已沾染上了些许的茶渍,竟隐隐感到熟悉。她伸手抚摩着纸面,手陡然一顿。纸的边缘还很粗糙,显然是刚剪下不久。
      难道是慕弦?画中究竟是谁?思绪越来越乱,如同在迷宫中找不到出路.徽仪叹了口气,只得将画像收好,放在腰间的锦囊中。

      书阁中的藏书不在少数,却只有两个侍从女官管理。慕弦始终没有回来,徽仪随意翻了翻阁中藏书,竟也打发了不少时间。
      大约过了两个多时辰,慕弦推门而进,却是一脸的平静。徽仪闻声,回头笑道:“慕弦你可来迟了,亥时到丑时这两个时辰,难不成也要让我替么?”
      慕弦婉转一笑道:“若是你有心,就不妨替了我吧。”
      徽仪笑道:“真是会偷懒。我这就回去歇息了,也省得你啐我。”她拿起木桌上白色的披肩,便向门外走去。
      “哦,对了。我把诗经放回第七柜了,没出错吧?”徽仪轻描淡绘地问道.
      慕弦随口答道:“嗯,没错。”她在桌前坐下,执笔誊写。她低着头,徽仪看不分明她的表情,只得转身向外走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